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206.40KB ,
资源ID:2693826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6938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bz001015720.pdf)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bz001015720.pdf

1、G B/T 6 2 4 3-2 0 0 3o li吕本标准代替G B/T 6 2 4 3-1 9 8 6 水稻插秧机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 B/T 6 2 4 3-1 9 8 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试验田块条件测定;删除了拔秧苗的测定方法;增加了噪声测试方法。本标准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 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 S B T S/T C 2 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俊宝、赵亮、林金天.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T 6 2 4 3-1 9 8 6.G B/

2、T 6 2 4 3-2 0 0 3水 稻 插 秧 机试 验 方 法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插秧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标准适用于水稻插秧机的试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5 2 6 2-2 0 0 3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带土苗s o i l-b e a r i n g

3、r i c e s e e d l i n g根部带有土层的块状水稻秧苗。3.2无土苗r i c e s e e d l i n g w i t h o u t s o i l在营养液中培育的水稻秧苗。3.3苗高 s e e d l i n g h e i g h t秧苗最高生根处至叶尖的最大长度。3.4苗茎宽 w i d t h o f s e e d l i n g s h o o t水稻秧苗生根处上方 1 c m处的宽度。3.5伤秧d a m a g e d s e e d l i n g指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的秧苗。3.6漂秧f l o a t i n g s e e d l

4、i n g水稻秧苗栽插后,秧根未栽人土内,而漂浮于水面的秧苗。3.7漏插mi s s p l a n t i n g h i l l栽插后无水稻秧苗的插穴。3.8插秧深度 p l a n t i n g h e i g h t栽插后,水稻秧苗生根处距泥面的深度。G B/T 6 2 4 3-2 0 0 33.9翻倒秧l a i d s e e d l i n g h i l l带土苗栽插时,苗块倒翻于田中,叶鞘与泥面接触的秧苗。3.1 0泥脚深度 p l o w p a n d e p t h从水田泥表面到硬底层的深度。3.1 1取秧深度 g r i p p i n g d e p t h栽植臂

5、取秧时秧爪尖进人秧块(秧门内侧)的最大深度。4 试验条件4.1 试验样机 试验用样机技术状态应良好,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4.2 试验场地 试验地应选择在泥碎田平、当地有代表性的田块,试验地的纵、横向坡度不大于 0.5 0,性能试验测区长度不小于4 0 m,宽度不小于2 0 m,泥脚深度应符合样机的适应范围。4.3 试验秧苗 试验用秧苗密度应均匀一致,苗高、叶龄应符合样机的适应范围。4.4 试验用仪器、量具 试验用仪器、量具必须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5 性能试验5.1 试验目的 评定样机作业质量是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并考核样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指标。5.2 秧苗

6、插前状态测定 从试验的秧苗中随机取样五盘(块),进行以下项目测定。a)苗高测定:从每盘秧苗中随机取样2 0 株,测量秧苗最高生根处到最长叶片的叶尖的距离,计算其平均值叶龄测定:从每盘秧苗中随机取样2 0 株,测量叶片数,计算其平均值。床土绝对含水率:从试验的 秧盘(块)中,各取床土不少于2 0 g,按G B/T 5 2 6 2-2 0 0 3 中7.2.1测定。切c)5.3 插前均匀度合格率、空格率、秧苗密度的测定 从各秧箱中取出已栽插三分之一的秧块进行测定,用取样框(见附录A)分别在五盘(块)随机取若干排共1 0。小格,测定每小格上秧苗株数,按表1 测定均匀度合格范围,并按下列各式计算插前均

7、匀度合格率、空格率及秧苗密度。5.3.1 插前均匀度合格率R;q 一 瓮X 1 0 0.(1)式中:R;y 插前均匀度合格率,%;n k n 一一合格小秧块数,单位为块;2 测定总小格数,单位为块。GB/T 6 2 4 3-2 0 0 35.3.2 空格率R k 一 瓷 X 1 0 0.2)式中:R k 空格率,n k 空格数,5.3.3 秧苗密度%;单位为格。2、,八 八L V l,=入1 VV 乙k.Q.5.(3)式中:M,秧苗密度,单位为株每平方厘米(株/e m );取秧深度,单位为毫米(m m);移距,单位为毫米(m m);5.4Z 一一测定总株数,单位为株。试验田块条件测定在测区内沿

8、两对角线取5 个测区,测出每点泥面至水面的距离、泥脚深度。记录试验田土质、整地方式5.55.5.性能测定1 作业性能测定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选取五个测区。测区距田边大于一个工作幅宽。在五个测区内,测定每穴株数、伤秧、漂秧、漏插、均匀度合格率。每个测区在全幅宽内各测 1 0 0 穴;测定漏插穴数和翻倒穴数时,每个测区各测2 0 0 穴。按下列各式计算各项指标。a)伤秧率尺,一 Z X 1 0 0 乙.(4)式中:R,伤秧率,%;2伤秧株数总和,单位为株;2 测定总株数,单位为株。b)漂秧率R,Z,X 1 0 0乙.一。.。.。(5)式中:R,-漂秧率,%;Z,漂秧株数总和,单位为株c)漏插率X 1

9、0 0一R,.。6)XI一XR 一式中:R漏插率,%;X测定总穴数,单位为穴;X l-漏插穴数总和,单位为穴G B/T 6 2 4 3-2 0 0 3d)翻倒率*,一 X f X 1 0 0 人.。.。二(7)式中:R f 翻倒率,%;X f 翻倒穴数总和,单位为穴。e)插秧深度 在五个测区附近各测 1 0 穴秧苗。以田泥面为基准,量至秧块上表面秧块上表面高出泥面者,其深度按零计。计算其平均值及变异系数。f)均匀度合格率 按均匀度合格范围(见表 1)的规定数据进行统计,并按式(8)计算。*一 X h X 1 0 0 人.。.。.。一(8)式中:R;一 一均 匀 度 合 格率,%;X h 合格穴

10、数,单位为穴。表,均匀度合格范围当地农艺要求规定的每穴株数均匀度合格范围/株21 332-542 753-863-974 一 1 085-1 296-1 31 06-1 41 17-1 51 28-1 71 39-1 89)相对均匀度合格率、R;,_ _Klx=石-入 l u u 找l q.(9)式中:R;x 相对均匀度合格率,%。5.5.2 噪声测定5.5.2.1 静态环境噪声测定 在测试场地中心周围半径 2 5 m范围内,不得有大的噪声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岩石和机器设备等。测量应在天气良好,离地面高1.2 m处的风速不大于3 m/s 时进行。为避免风噪声的影响,可采用防风罩,但不得影响

11、测量精度。G B/T 6 2 4 3-2 0 0 3 实测噪声值与背景噪声值之差应大于或等于1 0 d B(A).在声级计传声器和样机之间不应有人或其他障碍物。传声器附近不应有影响声场的障碍物,观测人员应处于不影响声级计测量的地方。样机经过预热使各部分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开始试验。样机停放在测试场地中心,声级计传声器置于样机驱动轴延长线上,距离被试样机纵向中心垂直面7.5 m,离地高1.2 m处,A,计权网络和“快”挡进行测量。样机处于空挡状态,发动机预热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在调速器所限定的最高转速下运转,记录此时声级计的最大读数;左右两侧分别测 3 次,同侧 3 次测定值之差异应不大于 2 d

12、 B(A),同侧 3 次测定值取平均值,取左右两侧平均值中较大者为样机静态环境噪声。5.5.2.2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测定 在测试场地中心周围半径 2 5 m范围内,不得有大的噪声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岩石和机器设备等。测量应在天气良好,风速不大于3 m/s 时进行。为避免风噪声的影响,可采用防风罩,但不得影响测量精度。实测噪声值与背景噪声值之差应不小于1 0 d B(A).用声级计的“A ,计权网络和“慢”挡进行测量,将声级计传声器安放在驾驶员的头盔架上噪声较大的一侧,并使传声器朝前,与眼眉等高,距头盔架中心平面2 5 0 m m 士2 0 m m的耳旁处。进行试验时,按样机最大设计速度

13、前进,待其稳定后,读取最大噪声值并测定其前进速度。6 生产试验6.1 试验目的 生产试验的目的是考核样机的性能稳定性、适应性、使用可靠性、调整保养方便性、使用经济性。6.2 试验要求6.2.,生产试验的样机不得少于2 台,并备有必要的配件和工具。6.2.2 生产试验面积,每台每米幅宽不少于2 0 h m2 06.2.3 生产试验应配备专职测试人员,并按样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备操作人员。6.3 试验内容6.3.1 生产考核6.3.1.1 生产试验全过程中,每个班次必须记录作业量、油料消耗和各类时间(作业时间、班次时间、调整保养时间、样机故障排除时间),填写生产试验日 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时间

14、分类按表2 的规定。6.3.1.2 观察或测定样机各部位的调整、保养和拆装是否方便。6.3.1.3 观察或测定样机的操作方便性、劳动条件和安全性,如噪声、视野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影响等。6.3.2 生产查定6.3.2.1 生产查定应不少于连续三个班次。每个查定班次作业时间不得少于 6 h,时间精确到“分钟”6.3.2.2 每个查定班次内各类时间消耗、作业量和燃油消耗,然后整理汇总,计算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和燃油消耗率。6.3.3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6.3.3.1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1 0)呱一践E,=G B/T 6 2 4 3-2 0 0 3式中:及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h m

15、 /h);Q c b 生产查定班次作业量,单位为公顷(h m );丁生产查定班次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表 2 生产试验的时间分类总延续时间班次时间作业时间a纯工作时间b地头转弯空行时间c装秧、续秧服务时间非作业时间d调整保养时间e故障、修理时间fG1 k m空行或转移时间非班次时间81 k m空行或转移时间h自 然条件造成停机时间1组织不善造成停机时间l其他原因造成停机时间6.3.3.2 作业小时生产率E.=一(1 1)担双 式中:凡 作业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h m z/h);Q。生产考核期间班次作业量,单位为公顷(h m);T生产考核期间班次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h),6.

16、3.3.3 班次小时生产率Eb=(1 2)些呱 式中:E b 班次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h m /h);T b 生产考核期间班次时间,单位为小时(h)06.3.3.4 单位超油消耗量G。=E G,IQ(1 3)式中:G.单位作业量燃油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 g/h m );G,生产查定班次油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k g),6.3.3.5 使用可靠性K=艺T,Y T a+E T,x 1 0 0%(1 4)式中:K 使用可靠性;T a 生产考核期间每班次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h),G B/T 6 2 4 3-2 0 0 36.3.3.6 平均故陈间隔时间M T B F _T;.。(1 5)式中:M丁 B F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T;累计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r.试验期间内出现的故障总数。6.3.3.7 调整保养方便性K,e=艺T.Y 丑+艺 TbX 1 0 0%.。.。.(1 6)式中:K,b 生产考核期间的调整保养方便性;T,ti 生产考核期间每次调整保养时间,单位为小时(h),7 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后,将测定、计算和观察结果整理汇总,综合分析编写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