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稿日期 20220804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西高级别景区英文旅游网站修辞比较研究”(JAS21221);泉州师范学院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大数据文本发掘支撑下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2021XWK008)。作者简介 陈承雄(1980),男,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周巧玲(1984),女,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讲师。之所以表述为“修辞研究”而非“修辞学”,原因在于修辞所呈现的跨学科性已逾越学科边界,一方面从事修辞研究的学者不断从其他人文领域引进理论来充实和拓展自身,另一方面,其他人文学科的学者也通过引入修辞理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
2、科和学科话题。当前修辞研究更关注于问题的解决、成果的产出和展现以及新视角、新观点的发掘。相关讨论详见:刘亚猛 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J 修辞学习,2009(6):17-222022 年第 4 期总第 121 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4 2022Total No121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内涵和意义陈承雄1周巧玲2(1.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福建福州 3
3、50002)摘要在人文学科“修辞转向”及数字人文背景下,修辞研究和语料库基于共同的观念基础、研究对象和跨学科特性,促成了语料库修辞研究的产生。语料库修辞研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在语料库辅助下的修辞作品研究、修辞家研究、修辞理论研究、修辞比较研究、修辞史研究和修辞学史研究。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在为修辞研究提供观测手段、统计方法和事实依据的同时,使修辞研究呈现出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相融合的研究态势。修辞为语料库方法提供了研究素材、理论视野和阐释力。语料库修辞研究为语料库和修辞研究双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变革、机遇和挑战。关键词修辞;语料库;研究范式;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H05 文
4、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22)04008110一、引言本文的修辞研究指的是对引发态度变化、观点转变、行为决策发生影响的象征符号及其内在机制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主要涵盖修辞批评研究、修辞理论研究、修辞家研究、比较修辞研究和修辞史研究。象征符号是包括语言、话语、文本、声音、图像、视频、超链接等一切蕴含意义的功能型存在。传统修辞研究主要依赖研究者的经验、讨论、冥想和逻辑推理,以哲学思考、归纳演绎、学科交叉方式进行理论建构、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比较研究和历史汇编。传统修辞研究虽有少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但并未成为主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人文学科开始使用语料库进行文本研究。上世纪八十年
5、代中期美国学者 oderick P Hart 使用一款名为 DICTION 的计算机软件对从杜鲁门至里根的历届美国总统的演讲进行词频分析以阐析其话语风格1。1992 年 ichardLanham 提出了“数字化修辞”概念,修辞学界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媒介平台与修辞研究的结合2,包括 DucoScope、WordNet 等致力于修辞分析的语料库工具以及一系列呈现修辞视角、面向数字化对象、应用语料库工具的研究成果的涌现标志着修辞研究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语料库时代。语料库是指依据一定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和采样标准建立,以电子数据形式呈现的符号集合体3。语料是语料库所包含的符号集合。语料库研究是以语料库为
6、研究平台,借助包括采集、清洗、编码、识别、检索、统计、呈现等数据处理技术和相关的数学理论,从特定人文社会学科视角出发,并以该学科理论为支撑,对语料所反映的现象、规律进行描述、解释、概括,从而得到抽象理论认识的过程。基1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4 期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又称语料库修辞研究(两者同义,下文根据语境交替使用术语),是以语料库中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素材,并在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语料库技术辅助下进行的修辞研究。值得指出的是,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深化和拓展了修辞研究,实现了从思辨研究、质性研究到质性、量化、思辨研究相结合的转变。与此同时,修辞理论视野对
7、语料库相关的文本挖掘、数据呈现、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建库、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结果呈现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语料库和修辞研究尚未达到深度融合,学界对语料库修辞研究的特征、属性、领域、路径、意义认识仍比较模糊,甚至抱质疑态度,本文就语料库与修辞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及语料库修辞研究的属性、特征、领域、价值、意义、影响展开讨论,冀此文能参与到修辞研究发展、新文科融合的大讨论中。二、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之缘起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人文学科的“修辞转向”、计算机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以及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发展等学术研究语境。语料库与修辞研究在研究内容、理论预设、研究维度上所
8、具有的共同点也是语料库和修辞研究相结合的重要基础。修辞的观念基础和发展需求是修辞研究和语料库结合的内在动因。修辞滥觞时期对修辞的概念、认知对象、认知功能的界定为“修辞转向”提供了观念基础。古希腊修辞滥觞时期,普罗塔哥拉“人是世界的尺度”“针对一切事物都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的见解、高吉尔斯的修辞是“产生说服的能工巧匠”的定义,奠定了修辞研究发展的基础观念。此观念基础不断夯实、发展自身,与时俱进,在发挥支撑言论、形成知识、发现事实、分配权力、分辨真伪、构建社群作用的同时,持续开拓研究疆域,丰富研究对象4。两次世界大战引发了学界对“科学”与“理性”的质疑,现代社会对于修辞实践的需求促使学界重新着眼于
9、语言和符号本身,修辞理论引发学界关注,并导致人文学科的“修辞转向”5。人文学科的“修辞转向”推动修辞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口语、书面语拓展到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所能涉及的符号形态,研究领域也从公共演讲、美文、书信、布道、翻译 拓 展 到 人 文 艺 术、社 会 科 学 乃 至 自 然 学科6 7 8 9,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多模态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维度,进而对研究方法、素材范围、研究手段提出更高要求,亟待一个能够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于一身、囊括各类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在这种研究需求及实证主义、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不迟于 1949 年,语料库方法开始应用于修辞研究10。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10、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加持下,语料库研究方法日趋成熟,其包容的语料类型逐渐多样化11,容纳语种从单语语料到多语语料及平行语料,包含的符号形态也从单模态文本语料库发展到可容纳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符号形态的多模态语料库。一系列语料库工具、采样手段、标识技术及相关标准的产生、统计方法的介入,使语料库技术日趋完善与强大,为语料库和修辞研究结合提供了客观技术基础。此时,兼具宏微观视角、兼容多种研究对象的优势使语料库与修辞研究融合成为历史必然。除了促就两者融合的内在动因、客观基础和历史语境,修辞研究和语料库在研究内容、理论预设、研究维度上的契合也使语料库和修辞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首先,语料库和修辞研
11、究都关注现实世界的“真实”象征符号,其认知基础都是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12。语言是人类最常用、最基本、最典型的象征符号,也是修辞研究和语料库共同关注的对象13 14。古典修辞学家西塞罗提倡修辞研究关注“日常语言”15,近代修辞研究开创者坎贝尔认为研究修辞是在“观察、收集和发现”“某一国民默许”状态下其发音和意义相挂钩的符号“表意、派生和结合”的“通用方式”16。尼采直言,语言是修辞艺术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的“非修辞的天然语言”17。除了传统修辞研究关注的语言研究,当代修辞还将研究对象扩大到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的多模态符号18 19 20。语料库也强调通过采集、观测现实世界业已
12、存在的语言及其他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进行研究以发现其规律性特征,并发掘符号世界、心智世界、物质世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21。因而,从知识学角度而言,修辞研究和语料库有着共同的认知对象和认知基础。其次,修辞研究与语料库享有共同的理论预设。修辞研究认为人通过象征符号来认识和体验世界,象征符号对人的心智具有影响力并通过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决定来改变社会,引发权力关系变化。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奠基者福柯认为话语具有认知、表述、认同、建构能力,意义符号反映了符号生产者、受众、社会、权力结构等之间的关系。对符号能动性作用的认识使得语料分析具备研究意义并构成了修辞研究和语料库分析的共同理论预设22 23。再次,修辞
13、282022 年第 4 期陈承雄周巧玲: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内涵和意义研究和语料库在研究维度上都具有跨学科性。陈望道、张志公、宗廷虎、陆俭明等修辞大家指出,“修辞学是介于多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涉及到语言学、美学、文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门类知识24,而语料库作为普适性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有广泛应用25。概言之,修辞研究和语料库在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研究维度的交叉性、互融性和共同点成为两者联姻的契合点。三、基于语料库的修辞研究的范式与特征(一)语料库修辞研究是一种修辞研究范式研究范式是指研究共同体从事研究
14、时所采取的所有成员基本认同的研究模型,而研究模型是该研究共同体在共同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下认定并共同遵循的关于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标准的“协议”。研究范式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四个要素,其中本体论、认识论是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指引下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则是方法论在具体研究中的体现26。语料库修辞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其自身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方法。本体论(ontology),又译为存在论、是论,是对于“存在”本质的认识27。语料库修辞研究认为符号在人的理解和应用中获得生命特征28,作为实体(entity)的符号同时具
15、有动态(becoming)与静态(being)两种特性。美国修辞史学者 Carol Poster 关于古希腊修辞存在论的研究为我们理解语料库修辞研究提供了借鉴。Carol 认为动态为说服提供了可能,因为说服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观点、决定上的变化,而静态则为指向提供了稳定性,从而为知识存在和社会事务建议的有效性提供了条件29。借由Carol 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符号具有相对静态和恒定动态属性。符号的相对静态属性为语料库修辞研究的阐释功能提供了可能,而符号的动态特征则为不同时间、空间、文化、流派维度上的修辞比较研究提供了条件。认识论(epistemology)是关于知识的哲理性研究。从词源上看
16、它由“episteme”(知识)和“logos”(语言、话语、逻辑)组成,就构词法而言,西方认为认知是通过逻辑推理、话语交流获取知识的过程30。古希腊哲辩师高吉尔斯、普罗格拉斯提出语言是人与世界相联系的媒介,人通过符号来表达自己、认识世界、形成知识31。现代修辞研究丰碑式学者肯尼斯 伯克认为修辞是所有发现真理的行为中最为核心的认识论实践方式32。人作为符号使用者,通过修辞发现知识、形成知识、传播知识和理解知识33。我们不难看出,通过符号认识世界本身是一种经验性行为,对世界的认识不仅取决于认识主体对符号的接收,还有赖于认识主体分析、理解、评判、联系符号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语料库是大量有意义符号的集合,极大拓展了知识生产者、接受者的经验范围和关联能力,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外在世界、发现知识、形成知识提供了新可能。修辞视野、概念、理论为分析、理解符号及符号世界的内外部联系提供了指南。方法论是指导学科研究的哲学假设和基本原则,解决的是新知识产生的普遍原理或公理问题34。语料库修辞研究是经验性、诠释性和探索性的,它通过结合修辞视角,对客观存在的符号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在归纳、演绎的基础上对修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