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149.84KB ,
资源ID:2720891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208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儒家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与影...朝鲜半岛对雅乐之受容的研究_杜心乐.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儒家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与影...朝鲜半岛对雅乐之受容的研究_杜心乐.pdf

1、东岳论丛Jun,2023 Vol44 No62023 年 6 月(第 44 卷/第6期)(Dong Yue Tribune)儒学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外学界对中国传统个体观的研究与中国式群己话语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BZX08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杜心乐(1980),女,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孔子雅乐舞蹈、传统舞蹈;徐强(1980),男,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海外汉学。儒家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与影响:基于朝鲜半岛对雅乐之受容的研究杜心乐1,徐强2(1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辽宁 大

2、连 116024)摘要 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文化自古就在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雅乐为例的研究,以小见大,可以展现传统礼乐文化在国外被受容的历程及其机制、模式。朝鲜半岛对雅乐的受容经历了从全面吸纳接受到逐步强调本土化、地方化的过程,最终确立起既有自身特色又不背离儒家周礼古制的雅乐。在这个容受的过程中,充满了“华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和张力,“以古为正,端本正源”的雅乐容受思路的出现体现着“华化”和“本土化”的深度融合,也表明朝鲜半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性的提升。雅乐作为承载着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作为象征符号,超越了形式本身,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朝鲜半岛发挥着道德教化和社会秩序构建

3、的作用。雅乐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地方化发展,推动了中国儒家礼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展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之路,在文明互鉴时代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 礼乐文化;雅乐;朝鲜;东亚 中图分类号 B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23)06014907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则体现为对礼乐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礼乐文化。儒家强调通过制礼作乐为世界赋予规则和秩序,同时也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依据和途径。儒家礼乐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特别是对东亚诸国的影响尤为明显

4、。东亚诸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亲缘关系使得彼此间思想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文化很早就伴随着这种交流传入到东亚各国,对各国的制度、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东亚文化圈”。在儒家礼乐文化外传并为东亚诸国受容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国礼乐文化与容受国自身文化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东亚诸国在接受中国礼乐文化的实践中,其容受心态也存在种种变化和调整。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文化在东亚诸国的受容,一方面展现了儒家礼乐文化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强大吸引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文明形态,展现了儒家礼乐文化在东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东亚诸国在对儒家礼乐文化受容过程中结合本民族实

5、际的创新,则使得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在外传中获得新的发展,丰富了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为我们在当今时代理解传统儒家文化及推动儒家文化走向世界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传统儒家礼乐文化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制度、仪式、规范、乐舞等等在内的广泛的体系。研究儒家礼乐文化,既可以从宏观角度来讨论,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本文以儒家的雅乐这一特定的礼乐形式为突破口,以儒家雅乐在朝鲜半岛的受容为例,讨论儒家礼乐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及其影响。一、雅乐在朝鲜半岛的受容历程中国的雅乐传统始于西周时期。周朝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继承夏朝和商朝的礼仪制度,确立了941DOI:10.15981/ki.dongyueluncong.

6、2023.06.018贵族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仪式制度,以实现对贵族进行规范约束、维系秩序的目的。雅乐通常指我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时所使用的正统音乐,后来主要指朝廷中使用的典礼乐舞及宗庙中使用的祭祀乐舞。雅乐虽然名为乐,但通常并不仅仅指音乐,而是包括堂上登歌、堂下乐悬和文武佾舞在内的复杂全面的仪式系统。雅乐作为传统儒家礼乐制度、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功能、教化功能极为明显,所以它通常与作为制度规范的礼合而为一。正如有学者曾指出的,“雅乐 是一个同文化等级观念相联系的概念”“它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同 礼乐 相重复”,它“一直是制度文明和国家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含艺术要

7、素的制度文化和政治行为。”因此,对于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受容的考察,有助于认识儒家礼乐文化、思想传统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受容。朝鲜半岛很早就同中国有政治、文化的交流,因此雅乐很早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据说早在商末周初,“周封箕子之国,以商人五千从之。其医巫卜筮、百工技艺、礼乐诗书皆从中国。”若此说可信,则周初之时礼乐已随箕子传入朝鲜。即使此说不确,汉唐时随着中原王朝对朝鲜的征服以及朝鲜王朝和中原王朝之间隶属关系的确立,朝鲜半岛便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非常推崇,并自觉地借鉴和使用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据 隋书 旧唐书 的记载,朝鲜半岛宫廷雅乐在公元 6 世纪以前就有较大规模。自此以后,雅乐传统在朝鲜半岛及

8、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各个国家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消化、吸收雅乐传统,并使之变成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中国礼乐文化获得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宋朝时儒学复兴,理学成为国家的治理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理学家非常重视礼乐文化对于维护伦理纲常、等级秩序的作用,因此宋代雅乐也得以复兴。宋徽宗改革和发展雅乐,制定了大晟雅乐,雅乐得以完备。因面临辽国的巨大威胁,为了联合高丽共同抗辽,徽宗于高丽睿宗九年(1114)和睿宗十一年(1116)两次向高丽王朝赠送了大晟雅乐的乐器、乐谱和佾舞,革新后的更为完备的雅乐系统由此传入朝鲜半岛,推动了朝鲜半岛雅乐的发展和演变,使得朝鲜雅乐系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

9、阶段。朝鲜高丽王朝推崇儒家思想,在政治和教育方面都以儒家思想为原则,对宋朝的大晟雅乐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态度。不过,宋朝大晟雅乐在传入朝鲜半岛之后的几十年内就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修订,开启了初步的本土化历程。之所以出现这些变化和修订,主要原因是大晟雅乐传入高丽不久,宋朝就陷入了混乱,宋朝的雅乐也陷入停滞,同时宋朝和高丽的交往也无法展开,因此高丽王朝对如何准确把握和实践宋朝的雅乐并不是十分清楚。高丽史乐志 载:“明宗十八年乐之行不久而宋朝乱,况辛巳年本朝儒臣狂瞽擅改,而进退其次序,错乱其上下。宋朝唯寄衣冠乐器,本朝不知肄习。承旨徐温入宋,私习舞仪而传教之,其进退踈数之节无所凭依,似不可尽信。又如八音之

10、中丝土二声阕如也。歌师,但诵谱之高佤,略不解其词语,可谓欺神人也。”一方面,因为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实践宋朝传入的雅乐,所以出现了一些儒臣对宋朝大晟雅乐的修订,实际上导致了高丽朝的“乡乐”(高丽本土的庙堂音乐,属广义的雅乐)融入了大晟雅乐;另一方面,基于对儒学的推崇态度以及朝鲜性理之学的发展,高丽王朝在受容大晟雅乐时担心对雅乐中的乐章的意义或佾舞的舞蹈形式等把握不够准确深入,担忧乡乐的融入会影响对雅乐的正确理解及作用的发挥,因而对于这种修订和调整非常谨慎,体现着雅乐本土化过程中矛盾的心态。高丽王朝末期,政治局面的混乱导致了雅乐制作和实践的中断。李氏朝鲜初期延续了高丽王朝在祭祀宗庙、文庙等宫廷活动中

11、的雅乐使用方式,并进行了雅乐的复兴。朝鲜世宗时期,雅乐的复兴和发展达到了高峰。在世宗朝的初期,雅乐审定的原则是严格依循宋制,祭祀仪式、佾舞编制等遵循宋朝的雅乐制度,力求雅乐之正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高丽时期雅乐同唐乐、乡乐混杂的局面,保持了雅乐的纯正性。不过,世宗中期以后,朝鲜王朝的本土化、民族化意识明显加强了。世宗庄宪大王实录 载世宗命朴堧修订雅乐时说:“今朴堧欲正朝会乐,然得正为难。律吕新书 亦文具而已。我朝之乐,虽未051东岳论丛Jun,2023 Vol44 No62023 年 6 月(第 44 卷/第6期)(Dong Yue Tribune)王小盾:朝鲜半岛的乐府和雅乐 ,中国音乐(季

12、刊),2016 年第 4 期,5455 页,51 页,55 页。周致中:异域志(卷上),陆峻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2 页。朝鲜 郑麟趾等:高丽史 卷七十,光海君五年木板翻刻本,第 18b19a 页。尽善,必无愧于中原之乐。”“欲用中朝之乐而尽弃乡乐,断不可也。”基于这种自信,世宗朝的雅乐迅速实现了民族化、本土化,本土的乡乐、本土化的唐乐以及宋代传入的雅乐在祭祀或宴享等活动中共同使用,实现了中国雅乐和朝鲜本土乡乐的融合,出现了“雅乡唐合奏”的局面。世宗朝雅乐的本土化不仅体现在雅乐中融入乡乐,还体现在世宗自觉地进行雅乐创作。世宗指导制订了朝廷五礼和士庶四礼等礼制,修订了朝鲜音

13、乐记谱法,创作了包括定大业 保太平 等大型乐舞的雅乐,这些乐舞的内容是对朝鲜本朝先王功绩的歌颂和赞美。世宗虽然推崇儒学,但并不把宋代的雅乐当作权威,认为朝鲜可以根据周礼古制,纠正宋代雅乐中存在的问题,传承雅乐古制,一方面恢复雅乐的正统,同时也制定符合朝鲜实际的雅乐,体现着雅乐在本土化、民族化之路上进入了新阶段。世宗朝之后,朝鲜半岛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他们重视本国乡乐的发展,雅乐和乡乐的界限在不断模糊化,雅乐的本土化渐次深化。世祖时期,决定“肄新乐而尽废旧乐”,新乐便是指世宗所创的朝鲜雅乐。添加了大量唐乐器和乡乐器,演奏的曲目也主要是本民族创作的乐曲,雅乐与乡、唐乐逐渐融合。“这意味着在雅乐传入

14、朝鲜半岛的 344 年之后,乐队编制真正完成了本土化变貌,并在雅乐文化圈形成了具有朝鲜半岛特色的 雅唐乡交奏 独特现象。”16 世纪末期以来,朝鲜半岛战乱不断、政局不稳,雅乐的传播和实践几乎中断。近代以来,与中国所面临的局面类似,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朝鲜半岛的儒家思想、儒家礼乐文化受到冲击,传统雅乐对朝鲜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大韩民国成立之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对传统儒家文化有一种自觉传承意识,继承发展雅乐并且秉承了雅乐民族化、本土化的方向。跟之前的雅乐传统之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雅乐不再发挥宗庙祭祀等政治功用,而是主要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作为儒家文化的承担载体,发挥文化、教育功

15、能。二、雅乐在朝鲜半岛传承的机制与模式礼乐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和受容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诸国基于自身特定的文化根基接受、吸收、借鉴儒家礼乐文化,将其融入自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礼乐文化。朝鲜半岛对雅乐的受容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朝鲜半岛在对儒家雅乐的吸收接纳过程中,表现出全面华化、本土化以及“以古为正”的正统化等多种倾向和趋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朝鲜雅乐在接受中国传统雅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雅乐传统。(一)朝鲜半岛对儒家雅乐的全面吸收朝鲜半岛的治理者对儒家雅乐的早期态度是全面肯定和吸收,这构成朝鲜半岛受容雅乐的基础。文明和文化是在相互吸收和借鉴中发展的,但是吸收和借鉴的方式各不相同

16、,既可以是相对成熟的文化对相对原始的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也可以是两种发展程度相当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还可以是后进文明对先进文明的学习和吸收。朝鲜半岛历史上对儒家礼乐文明总体上表现为对先进文明全方面、全过程的学习和主动接纳,体现了对中国儒家礼乐文化的认可、尊崇。华夏民族作为“先进于文明”者,其创立的文明文化对东亚诸国一直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朝鲜半岛同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接壤,关系紧密,无论在半岛三国时期,还是后来的高丽、李氏朝鲜时期,其统治者都自觉地采用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来治理国家,雅乐作为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自然也被充分吸收和采用。他们屡次派遣官员或学者来中国学习礼乐制度,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也持续不断地赏赐礼乐给朝鲜半岛,所以中国的雅乐基本上完整、全面地传播到朝鲜半岛。通过对雅乐等礼乐制度的学习和实践,朝鲜半岛的统治者稳固了统治秩序,并且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实现了朝鲜半岛的文化认同,确立起其文化身份。朝鲜半岛对中国的雅乐等礼乐制度的接受是积极的、全方位的,是彻底地、全盘地采用。朝鲜的史151儒家礼乐文化的东亚传承与影响:基于朝鲜半岛对雅乐之受容的研究世宗实录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