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1 卷第 2 期2023 年 1 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51 No.2Jan.2023中国化学史的视角下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王丽丽,郭艳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催化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对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史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中国化学史部分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中西杂糅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化学史对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从中国化学史视角对医用化学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系统化构建,以期为推进医用化学课
2、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医用化学;中国化学史;课程思政;普通化学;有机化学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3)02-0249-04 基金项目:郑 州 大 学 课 程 思 政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示 范 课 程 项 目(2021ZZUKCSZ043);郑 州 大 学 线 下 精 品 课 程 医 用 化 学 建 设 项 目(2019ZZUXXKCZ053)。第一作者:王丽丽(1982-),女,博士,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医用化学教学研究。Construc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Med
3、ical Chemistryfrom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hemical HistoryWANG Li-li,GUO Yan-chun(College of Chemistry,Green Catalysis Center,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conceptunder the ba
4、ckg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new er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cultivating moral talents”in education.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such as less content
5、and systematicness,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ntmixed together.The role of chemical histor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Chemistry course wasanalyzed,and 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Medical Chemistry course was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ed fromthe perspectiv
6、e of Chinese chemical histor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Chemistry course.Key words:Medical Chemistry;history of Chinese chemistry;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General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相关论述,思政课程体系需坚持“八个相统一”,这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1。
7、要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要挖掘每门课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化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内容专业性较强,与思政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融入性偏低,这给思政课程建设带来了挑战。化学史是重要的教学教育资源,作为专业教师要善于从整体视角去认知其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逻辑关系,合理利用中国化学史中所蕴含的宝贵资源,提炼对学生精神层面有益的相关内容,布撒文化自信的种子2。近代以来,化学这一“昌盛已久的泰西科学”进入我国,之后现代化学学科在中国开始建立、成长和发展。实际上,中国古人对于“化学
8、”的研究同样“粲然卓立”,“以物制物”的历史悠久,这使得化学思政课程的建设不再是无源之水,基于此,本文立足中国化学史,探析 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构建。1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医用化学 是医学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很多学校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这门课,这一阶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完成育人价值同样不可或缺。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肩负有“治病救人”的重任,开展 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5。以郑州大学为例,医用化学 是
9、该校护理学和医学技术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它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每年有400 600 名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学习,该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对与医学相关化学知识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250 广 州 化 工2023 年 1 月解,为后续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课程打下基础以及使学生具备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所必需的化学知识。但由于 医用化学 的理论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更缺少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科学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遑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政课改革的契机,激发了笔者的研究动机,得以系统思考医用化学 价值、角色、作用以及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内容上
10、来说,当前 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两个严重不足:一是课程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6,课程思政改革,导入精心设计的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医用化学 课程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对学生的课堂思政教育取决于其主观能动性,对于课程思政改革中“讲什么”的问题不清晰、不系统,其课程思政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积累起有效的教学经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构建较为困难,讲授知识点过于零碎。二是课程内容呈现中西杂糅的状态。教材中外国化学史内容篇幅大,有具体的化学家和详
11、细的研究成果介绍,而相关中国化学史的内容相对浅显,一带而过。近代化学学科的重大发展和成就无疑来自西方,西方科学家、西方化学事件成为讲述的重点,门捷列夫、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德布罗意、泡利等著名科学家,以及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成为“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课程内容的结合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侯德榜、黄鸣龙、徐光宪等科学家的案例被引入课堂,但此类素材的数量确是明显偏少的,于是,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内容中出现了中西案例并置杂糅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2 化学史对于 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 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就要摒弃偏重纯
12、粹化学知识“教”与“学”中的实用主义,巧妙地将民族、历史、文化、道德等因素融入课程之中。就 医用化学 而言,教学内容庞杂、学时紧任务重、教与学矛盾突出,以致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偏重知识传授,为任务而教学色彩浓厚,重教轻育,育人环节被客观上淡化。化学史这一化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引起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中国化学历史的不了解,甚至产生了认知偏差。以中国古人“炼丹”为例,很多学生会将其与神话剧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难以形成正确认知。中国古代文献中,对炼丹的器具、物质和方法皆有详细介绍,炼丹这一“黄白之术”在于发现新物质和它的有用之处,实际上,古埃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炼金术鼎盛时期
13、尚不及中国,十二世纪阿拉伯和古希腊的炼丹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用它不仅可以“点铁成金”,还能祛病延年,“魔力之大,除中国古代所谓金丹之外,殆无伦比”7。在古代化学的起源时期,中国人就懂得了利用大自然中的物质进行炼制,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物质,用于改善人的寿命,这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医用化学的认知。中国化学史记录了古人探索认识物质世界和“以物制物”的过程,它凝结、沉淀着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折射出中国人接触自然。理解自然和探究自然的方式,囊括了古人的衣食住行。在 医用化学 课程中融入化学史内容,可以展示中国古人通过社会实践发现、积累化学知识的发展、演变过程,归纳中国古人发明
14、创造的历史。讲述中国古人探索物质世界的进取精神,不仅不会过多占用理论讲授时间,反而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引导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通过课程践行全方位育人。在 医用化学 课程中全方位展示中国化学史的内容,更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李约瑟之问”的思考,从公元前 1 世纪到15 世纪,中国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索和应用处于世界先进之列,甚至要比西方更有成效,然而,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通过思政教育,启发学生的使命担当和创新意识。3 中国化学史视角下的 医用化学 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所使用 医用化学 大概包含绪
15、论、原子、元素和分子、溶液、配位化学、核化学和核医学、饱和烃、不饱和烃、醛、酮和醚、羧酸与取代羧酸、对映异构、有机含氮化合物、油脂、糖等约 20 个章节内容。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将系统导入中国化学史中的炼金术、酿酒、制醋、制糖、油脂、制墨、漆器、煮碱等内容,进行内容的系统构建,丰富 医用化学 课堂知识体系。例如,绪论 部分主要是介绍化学的概念、化学发展概况、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等,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发展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该部分将引入中国化学的发展历史,并比较分析中西化学发展的进程。化学虽产生于近代科学,但许多化学方法的使用,如酿造、炼金、酿酒、制墨、制漆、染色等,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所实践,
16、可以说中国化学的历史算是比较久远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化学是独立产生的,它的历史不但悠久,“成绩也比人家好”,特别是在在炼金和医药化学时期,中国化学是长期领先于西方的,如周代的 考工记、魏伯阳的 参同契、葛洪的 抱朴子 等文献中对炼金术的记载,要先进于同时期的西方,中国化学的历史是“光荣”的,只是近代以来才形成同西方的差距。原子、元素和分子 这部分,围绕“元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引入中国制盐、煮碱相关内容。中国人较早发现盐是人类生活之要素,“盐食与粒食必始于同时”8,在黄帝时期就有夙沙氏部落使用海水煮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种,天工开物 将盐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六种。海盐制备分“辟筑场井”“晒水成卤”“煎卤成盐”三个步骤,其中在“煎卤成盐”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候(温度),文献显示,传统制盐对搅拌棒的大小、阔狭、厚薄都有相应要求,这反映出古人的精益求精和探索精神。溶液 和 电解质 部分主要讲述溶液的组成、性质、酸碱平衡、溶液的形成、人体体液与电解质等内容。水是医学研究上的重要溶液分散剂,这一部分将引入中国传统酿酒工艺中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