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7.66MB ,
资源ID:2727098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270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在南安寺塔和靖边楼之间——...蔚州城若干空间问题的再研究_刘文炯.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在南安寺塔和靖边楼之间——...蔚州城若干空间问题的再研究_刘文炯.pdf

1、美术大观美术研究126在南安寺塔和靖边楼之间元明之际蔚州城若干空间问题的再研究文 刘文炯 罗德胤 内容摘要本文以华北县域的视角,将元明之际的蔚州城放置在建筑历史、区域社会、军事防御、宗教制度等跨学科的维度下来讨论其空间规制的变迁,揭示族群心态、时代观念等深层的变迁轨迹。关键词空间规制 蔚州城 南安寺塔 壶流河 台地蔚州城整体呈“凸”字形(图 1),东西基本对称,北窄南阔,南北两端变化甚大。在“凸”字最底端,偏左的位置,建有南安寺;在“凸”字的最顶端,建有靖边楼,明朝正德六年,靖边楼被改奉为玉皇阁。在南安寺和靖边楼之间,是明初扩展而成的蔚州城。明洪武四年,设置蔚州编户,洪武七年始设蔚州卫,同年卫

2、指挥使周房在防御、建设双重任务的驱使下,拆除了元代蔚州城南部的南安寺,并向其西北方向做了大幅度的拓展和建设。1周房在旧城基上,如何扩展?保留哪些?拆除哪些?应该有其复杂而综合的考量。至洪武十年左右,我们今天所见之蔚州城已基本建成。本文拟从蔚州城南端的南安寺塔和北端的壶流河入手,来讨论元明鼎革之际,蔚州城特殊空间形制的成因及其背后的观念变迁。一、兔跑城南安寺塔(一)两个问题:南安寺的创建时间和原有空间位置一只兔子、一场大雪、一座城池,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城里城外的人们,讲着故事,记住了主人公周房,却逐渐淡忘了他所拆除的古寺。据传,洪武七年的深冬,蔚州卫指挥史周房遇到了一只兔子,他

3、踏雪追兔,兔子跑没了,后来他沿兔子的脚印,建起了蔚州城。新建成的蔚州城,周长七里十三步,高三十五尺,再加六尺的堞口,共四十一尺。此外,还有三座门楼,四座角楼,二十四座敌楼,一座更铺,累计有一千一百多个垛口。2为了建这座新城,拆除了南安寺。崇祯版蔚州志载有最早的蔚州城池图(图 1),在该图的南部,从州城南门开始,沿着城墙往西,有两座三层敌楼,在两座敌楼之间,是高耸的南安寺塔。南安寺塔位于城墙内侧,几乎紧贴城墙。从今天的实际空间情况来看,南安寺塔高 28米,到护城河的直线距离是 74 米,到南城墙的距离是 23 米,其与南城墙的距离若再去掉 5 6 米的街道宽度,则仅剩 18 米左右。通常情况下,

4、寺院的大门应该朝南开,如此一来,必将形成一个局促、逼仄的入口,也必将会给朝拜者带来巨大的压迫感,匪夷所思。目前,关于周房扩建蔚州城而拆南安寺,有两种说法:一是“妨碍说”,即因妨碍新规划的蔚州南城墙,而拆除了南安寺;二是“缺砖说”,即因修蔚州城缺砖,而拆除南安寺。3无论哪种说法,结果都是南安寺永远地消失了。之后,百姓将南安寺的历史,隐藏在“兔跑城”的故事里,逐渐演化为区域社会心理层面的一种底色。1937 年,在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处刊发的冀察调查统计丛刊(下文简称丛图 1 蔚郡志城图(采自来临纂修:崇祯蔚州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第 328 页)图

5、2 蔚县南安古塔(照片采自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第 2 卷第 3 期,第 6 页)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127 刊)第 2 卷第 3 期上,载有一张“蔚县南安寺塔”图(图 2),在该图的两侧,有简洁、客观的文字说明:“塔在蔚县城南门之西,系汉代所建,计十三级,高约百尺,八角形,俱砖砌,顶为铁铸,式颇玲珑,高耸云霄。”4上面这段文字,应该参考了蔚州知事柯法撰写的碑文,该碑文写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九月:粤稽佛寺,上古未尝有也,自东汉明帝奉入中国,创制亦未甚胜。至萧梁时令天下建造名曰“萧寺”,元魏令天下建寺宇者设宝塔,故曰“浮屠”。设教盖宝塔以纪其胜。锺人杰六,镇国安邦,缔造大观,一方之

6、所宝也,如蔚萝南安寺,自汉始也,未有城已有兹塔,迨洪武初,指挥使周公讳房筑城,废其寺而塔存。历我国朝凡千余年矣。5在丛刊和柯法的碑文中,又引出了三个问题:其一,南安寺的创建时间;其二,南安寺塔与南安寺的空间关系;其三,南安寺与蔚州城的空间关系。(二)“汉时”的误读及南安寺的创建时间无论是丛刊的“系汉代所建”,还是柯法碑文中的“自汉始也”,似乎都要将南安寺的创建时间引向汉代。南安寺是否创建于汉代?对此,地方学者也持谨慎态度。6这应该是一个误会,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做讨论。首先,蔚州南安寺塔地宫墨题,明确记载“天庆辛卯三月二十一日书,皇子照庆赵”,据此可知,南安寺塔至晚创建于辽代天庆元年(1111)

7、。7另外,在柯法写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碑文中,“历我国朝凡千余年矣”,若果真往前推 1000 余年的话,应该是唐代武则天年间左右,当为汉族执政的时期。其次,在四版蔚州(县)志中,关于南安寺的相关记载,可以梳理为两个阶段。第一,明代崇祯版蔚州志和清代顺治版蔚州志,虽属两个朝代,但内容基本一致,即洪武初年因“缺砖”而拆除旧南安寺。顺治版蔚州志完全沿袭了崇祯版的内容。崇祯版曰:“南安塔,在城内南门西,本汉时南安寺,周房建城用砖,寺废,惟塔存。”8明确强调了“汉时”和“用砖说”。第二,乾隆版、光绪版蔚州志均记载了康熙年间重建“古南安寺”的事迹,最终与旧南安寺、古南安寺和南安寺塔形成了层累式的空

8、间关系。然而,至乾隆版蔚州志补,则有变化,“古南安寺。案:前志载,南安寺塔,据册康熙五十四年,知州柯法就塔后建送子观音殿三间、青莲化界牌楼一座、殿东西禅房各一间、厦房各二间、大门一座,额曰古南安寺,知州冯敬玉重修,各有碑记”。9在该版中,揭示出了两部分新内容:一是知州柯法修建新南安寺,却命名为“古南安寺”;二是新建的古南安寺是围绕南安寺塔而修建的。此外,乾隆版蔚县志中,并未收录南安寺的信息,则说明“古南安寺”及南安寺塔,应属于蔚州州署的管辖范围内,县志没有记载的义务。至光绪版蔚州志,则简括为“南安寺,在州署前,有古塔”。10仅简略客观记述了古南安寺、南安寺塔与州署的空间关系。上述梳理,不难发现

9、一个简略的变迁过程:“汉时”最早出现在崇祯版蔚州志,又载入顺治版蔚州志,至康熙年间,在柯法的碑文中,已经变为“汉始”,到 1937 年的丛刊,最终变为“系汉代所建”。再次,从明代制度史的维度来看,南安寺记载于民政系统。明代蔚州有民政、军事双重属性,从民政角度看,蔚州从属于大同府;从军事角度看,蔚州卫从属于宣府镇。在宣府镇志中,并没有蔚州佛寺方面的记载。11在乾隆版宣化府志中,虽有寺观方面的记载,但仅收录了蔚县部分的寺观12,并没有收录南安寺,其版本较晚,且未提及寺观的创建时间。而 大同府志则系统记载了其境内佛寺创建、重建年代及其数量(表 1)。13表 1 中,共载入 41 座佛寺,有 3 座创

10、建于北魏,有 6 座建于唐代,建于辽金时期的共 17 座,宋 2 座,创建于元代的有13 座。最早仅到魏,并无一座创建时间为汉代的记载(详见后文表格)。综上所述,明代崇祯版蔚州志,作为现存最早记载“汉时”信息的载体,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记载明初南安寺的遭遇?究竟“汉时”是编写者的笔误,还是后世的误会?或许,是前一个时代的有意为之,时过境迁后产生了新的集体误读。既然“汉时”是一个误会,那么,“汉时”究竟该当何解?因此,有必要回到塔与寺、寺与城的空间关系上,再做讨论。(三)北魏以来佛寺的空间规制柯法在碑文中,完成了塔与寺、寺与城两方面的空间叙事:其一,北魏孝文帝确立建宝塔为佛寺纪胜的空间规制,影响深

11、远。14言下之意,南安寺塔也符合该规制。其二,柯法明确提及,“未有城已有兹塔”,塔为佛寺之塔,言外之意是“未有城已有兹寺”。接下来,有必要从学术史角度来考察“北魏规制”与蔚州南安寺塔、南安寺的联系。学界关于宣大地区相邻府、州、县城相关寺、塔遗存的考察、研究成果,多指向两个方面:其一,多依循“北魏规制”;其二,多为辽代砖塔。结合乾隆版浑源州志,可了解浑源州圆觉寺与圆觉寺塔的空间关系。从图3 可知,圆觉寺塔坐落于圆觉寺院中轴线的正中心,西北侧有一座小旁院;宝塔居于礼佛空间的中心位置,其后是一座五开间歇山主殿,左右是配殿。宿白在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中,对此曾作出两点判断:其一,根据基座装饰、塔身轮廓等

12、因素,推断该塔创建于金代,这契合于州志的记载;其二,通过对浑源县城地表遗存及其整体空间的考察,认为圆觉寺塔应该位于圆觉寺的中心位置。宿白还认为,塔置于佛寺院落中心的古制,是“金人沿袭契丹的做法,契丹则上承北魏的表现”。15这与柯法提及的“北魏规制”相一致,据此可窥视宣大地区塔与寺空间关系的概况。王贵祥通过系统梳理,提炼出佛寺的基本空间规制,包括礼佛、弘法、僧侣三种类型。具体而言,佛塔应属礼佛空间的中心。在图 4 中,前佛殿,后讲堂,塔居于礼佛空间的中心,而佛殿基本上居于整座佛寺的中心位置,僧房居于后侧,也有环绕于整座佛寺左右和后侧,最终形成“佛殿居中,堂庑周环,外设六斋”的格局。16李若水表

13、1 大同府境内佛寺的创建、重建年代及其数量统计表北魏唐辽金宋元总计361721341美术大观美术研究128图 3 圆觉寺塔(采自乾隆浑源州志卷一“州志图”)图4北朝佛教寺院空间组成示意图采自王贵祥:北朝时期北方地区佛寺建筑概说,载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七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第154 页 图 5 蔚县城池图 据杨震亚绘图电脑制作中,南安寺的大部分空间,都在洪武七年周房新规划的蔚州城内,越过南墙之外的部分并不大。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为什么不在规划时把南墙往外扩一些?另外,是否原南安寺与明初州治以及南城墙的规划有冲突?从绘制方式来看,图 1 崇祯版蔚州志“城图”中红色虚线部分并非严格写实

14、的城图,属于示意图,更倾向于观念层面的表达。图中南安寺塔在州署、布政司的南侧,其中,崇祯版蔚州志载,“州署在城西南隅”,“布政司在州署西”。18这与蔚州志“城图”西南隅的内容基本吻合。据此可知,拆南安寺,应该是为建造州署、布政司腾空间。同时,从杨震亚绘于 1937 年左右的城池图(图 5)来看,假设南安寺塔在原南安寺中轴线的中点偏南一些的位置,就可能出现图5中红色虚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南安寺将隔断州署与南北主街,以及与东城的通道。综上所述,拆除南安寺,似乎是为新建的州署系统腾出空间,进一步而言,蔚州州署系统的建设,应该属于蔚州、蔚州卫整体规划的内容之一。此外,对南城墙及其外部护城河等的规划

15、建设,也应属其中。然而,周房改建蔚州城时,南安寺究竟在元代蔚州城的城内还是城外?根据部分学术研究显示,元代对北方城市有禁止修筑城墙的政策,蔚州是否也归于此列?若果真如此,就不难理解洪武五年的“辟土为城”,这几个字很重要,至少可以说认为,辽代佛塔通常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或建于寺外的高地上,不再如南北朝、隋唐、五代那样的核心建筑,逐渐变为佛寺中锦上添花的部分。其有时也会以新的塔院的形式出现。17综上所述,各位学者在柯法碑记中“北魏规制”的基础上,又有更新的具体推进。据此可推测出,南安寺塔与旧南安寺的大致空间关系。如图 5 中,红色虚线部分,即为推测的南安寺的空间范围。在该推测Art Pan ram

16、a美术研究 129 表 2 大同府境内佛塔、佛寺、城市空间关系统计表22佛寺时间塔寺在城内位置出处其他南堂寺(永宁寺)北魏有城内东南大同府志“寺观”“九级浮屠,高九十余丈”(大同府城内)华严寺辽未载城内府治东南同上(大同府城内)善化寺金未载城内府治东南同上(大同府城内)石窟十寺北魏未载城西三十里同上(大同府城外)禅佛寺唐未载城西南五十里同上(大同府城外)观音堂金未载城西十五里同上(朔州城外)悬空寺北魏未载城西四十里同上(大同府城外)崇国寺元未载城内县治东同上(怀仁县城内)崇福寺金未载城东门内同上(朔州城内)兴教寺唐未载城内西南隅同上(朔州城内)神应寺元未载城内西隅同上(朔州城内)上生寺辽未载城内同上(朔州城内)上生寺辽有城东南十三里同上“内有石塔”(蔚州城外)楼云寺元未载城南四十里同上(马邑县城外)宝宫寺辽有城内西南隅同上“有木塔五层,高三十六丈”(应州城内)大乐寺元未载城南三十里同上(应州城外)觉兴寺唐未载城南同上(应州城内)香峰山法王寺金未载城外四十里同上(应州城外)天王寺唐未载城东二十里同上(应州城外)净土寺金未载城外十五里同上(应州城外)弥陀寺辽未载城西南五十里同上(应州城外)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