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1DOI:10.3969/j.issn.1674 9391.2022.11.001以共同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李建军李宗赫 摘要 共同历史记忆具有共有性、时代性、建构性和凝聚性等鲜明特征,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体现中华民族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重要的载体依托、桥梁支撑和价值彰显作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由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等组成,是各族人民的感
2、情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守护、传承、阐释和弘扬。关键词 历史;共同记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391(2022)11 0001 08基金项目:2022 年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招标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ZK202206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润疆工程开展实施路径研究”(21AZD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研究”(19AZD01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建军(1967 ),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主
3、编,中亚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传播与现代化;李宗赫(1994 ),男,辽宁朝阳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导向,是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的“纲”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是“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
4、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3。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的真实记录,是先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和结晶,它昭示着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光明与希望,是最厚重、最深沉的共同记忆。共同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认同、建构和凝聚等功能,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和价值性共振作用。一、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一)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历史本身具有记忆的功能,它是指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并对以往事情的记载和描述。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 中首次提出“历史记忆”,他认为“在历史记忆里,
5、个人只有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述,或者在纪JOUNAL OF ETHNOLOGY2022/11总第 85 期第十三卷2念活动和节日的场合中,人们聚在一块儿,共同回忆长期分离的群体成员的事迹和成就时,这种记忆才能被间接地激发出来”4 43。也就是说,历史记忆属于集体记忆,它可以通过听人讲述、纪念活动和法定节日等方式存续、唤起和传承。中国台湾历史学家王明珂认为历史记忆还可以依靠图书馆里的典藏、山川河流蕴含的神话、民间口传歌谣与故事、文物古迹等保存、增强、重访和唤起5。这说明了历史记忆不仅可以通过神话传说、纪念活动、法定节日等非物质的形式承载与展现,还可以通过文物古迹、自然地理、图书馆藏等物质的形式传承与
6、唤醒。哈布瓦赫与王明珂关于历史记忆的论述,为共同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认识。当前,学界关于“共同历史记忆”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赵琼从概念的“构件”入手,认为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同体成员对共有祖先的追述,这将有利于共同体塑造、强化成员认同感6。赵汀阳的论述扩大了共同历史记忆的组成范围,并强调其建构功能,认为历史记忆包括共同体的苦难辉煌和经验教训,是一个共同体值得追忆的事情,这有助于对共同体文化身份的构造7。倪永杰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论述了共同历史记忆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台独”的存在是造成两岸共同历史记忆断裂的根本原因,建议两岸以增强历史连接为基础,通过梳理共同历史记忆形成两岸
7、共同的历史观,从而创造新的共同历史记忆8。李静则阐释了“共同记忆”的内涵,论述了共同历史记忆的价值意蕴,认为共同记忆是共同体共有的、在一个群体或集体中大家共享、共传并共建的事或物,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共同体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有共同的历史记忆,这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9。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历史记忆,以神话传说、纪念活动、法定节日、名胜古迹、文献记载、自然地理、建筑物、文物等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为载体进行保存、唤醒与传递,使成员们在追溯历史、共享往事的过程中,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从而更好地使大家接
8、受并珍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视觉形象、情感依托和精神标识,这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建构和价值共识起重要作用。(二)共同历史记忆的主要特征1 共有性共有性是共同历史记忆的本质属性。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共同拥有的事物,它是不同个体或群体相互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10。从事物的哲学定义来讲,事物是事情和物体组成的统一整体。记忆的对象是事物,其含义是指对过去事物的印象,而共同记忆是“共同体共有的、在一个群体或集体中大家共享、共同传承并共同建构的事或物”9,这不仅强调了共有性是共同记忆的根本属性,还说明了共有性是共同记忆的首要特征。共同历史记忆也不例外,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经历的所有历史记忆
9、,主要包括苦难与辉煌的记忆、物质与精神的记忆。如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许多辉煌的时刻,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唐玄宗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明朝郑和下西洋,“通好他国,怀柔远人”;新中国成立,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等。这些各民族共同的经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历史记忆共有性特征的内涵还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阐释:一是共同性。共有历史记忆是一个共同体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属于共同体成员所有,是集体记忆,其中共同性贯穿共有历史记忆的全过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二是共享性。共有历史记忆的共享性体现在同一
10、段历史记忆可以供不同个体和群体共同享用,前人创造的历史可以供今人和未来人共同追忆,一个国家和民族创造的历史可以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同分享。三是共创性。共有历史记忆的共创性可以解释为多民族、多人或集体共同追忆、描述、书写历史记忆的特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共同创造的历史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彰显着共创的特质。2 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是历史的基本特征,是历史创造和存在的两大支柱。历史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历史具有与其他民族历史相区别的特色和个性。历史的时代性是指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3一个民族所创造和存在的历史具有时
11、代特征,代表着时代特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历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民族性是时代性的前提和基础,时代性又为民族性注入新鲜血液。也就是说,任何历史都是由某一具体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又是在不同的时期具体地被创造而存在,因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样,共同历史记忆也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同历史记忆的时代性内涵可以通过三个维度进行阐释:一是存在的时代性。任何一段共同历史记忆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共同历史记忆。二是创造的时代性。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都是在具体的时代被创造出来的,而每一个时代都在不断创造着各种共同历史记忆。三是扬弃取决
12、于时代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共同历史记忆的传承与磨灭在不断重复着。3 建构性建构原属于建筑学词语,是指建筑起一种构造,有美化、建立、健全的意思。后来被应用于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的分析上,具有建立的意思。与建构相对的是解构,其意为分解、消解、消除等,这一概念源于海德格尔著作的 存在与时间,它适用于任何研究领域和实践。建构是一种理性的、漫长的过程,解构却是一种任性的、瞬间消失的过程。在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和解构关系的处理上,应采取既坚持解构性的建构性,又固守建构性的解构性原则,使两者保持适当的边界和必要的张力。而在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和解构的关系上,应以建构为主,解构为辅,建构包含解构,解构则
13、受建构的支配和统摄。如以共同历史记忆建构国家或民族认同时,必须以其建构性特征为主导,强化历史和文化认同,解构和甄别被人随意歪曲、篡改、编造、夸大的历史,保留真实、具体、鲜活、完整的共同历史记忆。4 凝聚性大辞海语词卷 中“凝聚”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心血等集中地体现在某一事物上。历史是某一民族和国家编写的,其本身蕴含着向心的力量和共同体的品质,共同历史记忆也是如此。共同历史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认同赖以形成的根基,它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体验和共同情感,对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增强成员归属感起着核心作用。从精神层面来看,共同历史记忆的凝聚性是一种昂扬向上的价值取向,它能唤醒一个国家和
14、民族所有成员共同经历的苦难辉煌记忆,并散发出强烈的感召力,从而凝聚起国家和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一种向上的合力。历史上,所有的民族复兴运动都有赖于共同历史记忆的凝聚性特征和集体性归属。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唤醒中华民族共有的灿烂辉煌、华彩夺目、彪炳青史的历史记忆,激发家国情怀,凝聚民族情感,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3,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二、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成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符号和视觉形象的结晶,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15、强化着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血脉。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由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等组成。(一)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标识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保存前人的成就并在现代生活中以历史遗产的形式展现。作为中华民族为适应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创造、积累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就像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具有继承发展性特征。历史上的多次民族大交往、大互动、大迁徙、大交融不仅成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还成为了
16、增强中华文化共性与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综汇百家悠长、兼集八方智慧的特点11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不断吸收、变革、更新、整合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JOUNAL OF ETHNOLOGY2022/11总第 85 期第十三卷4历程,最终凝练为中华民族的标识符号,主要由古代哲学、传统美德、语言文字、古代文学、书法绘画、乐舞戏曲、传统节日、传统礼仪、衣冠服饰、饮食文化等构成。这些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志性符号和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维系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团结和发展,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而屹立不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鲜明特点,并对中华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汇聚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和时代特征。(二)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的符号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