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源头,生发于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生动实践,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内蕴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人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需要,是激励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的有效路径。从党史学习教育的角度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需要以深化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网络教学为重要补充,以第二课堂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实践为落脚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效
2、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渗透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23)01-0120-0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并深刻阐释了其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同时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其中,从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等角度,再次诠释了我们党“从哪里来”的历史基因、“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弘扬以
3、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我国红色文化之基,同时也闪耀着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内蕴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作用,对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一)时代之需: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永葆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接续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革命精神发展传承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4、,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郑州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收稿日期:2022-11-07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研究”(SKL-2022-951)作者简介:仇小蕊(1990),女,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仇小蕊2023 年 02 月第 40 卷第 1 期Feb.2023Vol.40.No.1长 治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121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
5、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伟大品格,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和创新和价值指向都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思想道德品质、提升能力素养、自觉担负时代使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根和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指引,具有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
6、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斗的精神密码,把其中的优秀特质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党史资政育人功能,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高校思政课建设共同聚焦于培根铸魂与立德树人,二者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恰切性。(二)学科之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守正
7、与创新相结合,既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也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其有效转化,才能保持思政课的生命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伟大建党精神积淀着百年的丰厚底蕴,内蕴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使命的崇高情怀、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和鲜明的人民立场,伟大建党精神是促进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鲜活的教育资源,能有效扩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时,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可以为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方法创新提供思路借鉴,增强高校思政课研究方法的深度。另外,通过对党史学习教育,还可以使青年大学生真正体会到革命先辈牺牲和斗争的价值,在一个个鲜
8、活的人物身上汲取生命养分和精神指引,能有效消除教师说教式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思政育人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结果的效度。(三)育人之责:激励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的有效路径党的百年奋斗史都是围绕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主题而展开。回顾百年来党的成长发展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历经困难和挫折依然一次次奋起,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1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使命型政党,摆脱了自身利益
9、的局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核,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不断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精神密码。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实现归根到底要广大青年来肩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一批批“90 后”“00 后”的青年迎难而上,主动报名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义无反顾投入到抗疫一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一百多年来,无数革命先烈英雄事迹让我们深深铭记,特别是这当中的一代代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的事迹,以及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担当奉献的斗争精神都为大学生树立了奋斗榜样。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用以教育高校学生,能
10、有力地促使大学生们去审视自身所处的新时代,应担负的使命责任,激发他们奋斗拼搏、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指向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作为一种精神形态、思想形态,不仅要从认知层面上使大学生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更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要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开展教育,形成多维立体、多元协同的红色育人机制,真正使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共进、与学生思想共振,激122励和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一)以深化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明伟大建党精神之
11、理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伟大的建党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多维度、多渠道、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高校一是要抓好课堂主阵地,根据课程内容,将党的精神谱系教育融入其中,实现精准融通。教师要讲解和阐述好伟大建党精神深厚的历史渊源、生成机理、丰富的内涵意蕴和宝贵的精神禀赋,让学生从理论高度和历史深度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深入的认知认同。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将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等鲜明特征相融合,使大学生深切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品质内涵与真理力量,用科学的理论
12、武装思想头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通过阐释党的理论创新与百年奋斗的伟大功绩和宝贵经验,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将党的精神谱系融入党的创建史、百年道路探索史、民族复兴奋斗史,增强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内容有效对接,使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指引人生方向;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可以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内容,使学生明白伟大
13、建党精神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形势与政策课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政热点相结合,凸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4总之,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明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的方式、环节和内容,因事、因时、因势实现创新融通,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二是要丰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设计,运用专题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讲清、讲活、讲透、讲好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也可以组织开展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读书分享、演讲、实践汇报等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既讲好伟大建党精神,又讲好党的精神谱系故事,真正理解党的“精神优势”所在,增强思政课的吸
14、引力和感染力。(二)以网络教学为重要补充,传伟大建党精神之情在“互联网+”、融媒体的大趋势下,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模式,坚守网络思想阵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因此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拓宽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手段,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动态联动,丰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内容和方式。首先,充分了解和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巧用网络辅助软件,利用其覆盖面广、亲和力强和渗透性高的特点,如可以通过学习通、雨课堂或其他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即时性网络教学,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
15、实效性。其次,善用共享网络平台,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空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依靠学习强国、思政课公众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网络平台,运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图文并茂和富有接地气的多元叙事方式,定期推送党史故事、答题活动、红色节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深化对党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体验。再次,建设思政课线上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师生制作具有本省和本校地方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微课程、微作品,讲好党史故事、传播党史声音,使大学生在学习、传播和践行中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通过“互联网思政课”的教育方式
16、,形成联动式宣传教育矩阵,实现精神引领之“润物细无声”,切实强化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果。(三)以第二课堂为着力点,育伟大建党精神之意思政课由于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等问题,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远、大、空”的印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还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具有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高校应丰富以建党精神为内123核的校园文化建设,让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旋律。一是汲取伟大建党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自然人文景观。通过打造党史文化长廊,红色人物主题雕塑,校史馆建设,经由文化浸润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开展党史主题宣传教育,强化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根据思政课教学需要,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使思政课教师和党群队伍结合,发挥思政课教师优势,成立学习研究社,促使大学生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学习。同时开展“信仰公开课”“党史青年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七一讲话”主题团日教育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