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March 2023/广东经济学术ACADEMIC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陈卓 陈兮尧 旷子璇(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内容摘要】新经济背景下,传统审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支撑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审计人才培养输送的主要渠道,担负着转变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思路以响应国家社会新型需求的使命与责任。本文深入探究了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对于审计人才新的能力需求,系统总结研究型审计导向下的审计人才能力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路径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提高审计人才的业务能力和审
2、计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新经济;研究型审计;审计人才;能力框架;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 陈卓(1991-),男,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审计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与审计;陈兮尧(2000-),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南京审计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旷子璇(2002-),女,汉族,江西吉安人,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基金项目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研究型审计导向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11287047Z),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国家审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JG007)。一、引言由互联网
3、和新技术革命推动的新经济形态已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加速了产业价值链体系的重构,引发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也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传统审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支撑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审计人才培养路径改革势在必行。在审计人才需求动态变化的外在驱动下,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高等院校作为审计人才培养输送的主要渠道,担负着转变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思路以响应国家经济社会新型需求的使命与责任。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经济背景下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加快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转型,是当前有待进一步研究
4、的热点问题。研究型审计的概念刚刚提出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原因在于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审计尚存在疑问,对于研究型审计可以发挥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认识,对于研究型审计如何开展没有案例可循。2021 年审计署印发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到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解决问题,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审计的定位逐渐被明确,研究型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
5、视。通过回顾研究型审计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型审计的已有讨论和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何开展研究型审计、如何发挥研究型审计的作用等方面。也有一些关于研究型审计的定义的文献,对研究型审计的作用和特点做出了/March 202371广东经济阐释,对研究型审计的推进和开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型审计要注重创新、研究和实践,通过研究国家政策方针提高审计工作的政治前瞻性,通过实践结合创新推动审计方法、审计制度和审计理念等的创新。由此可见,研究型审计在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都与传统审计有较大的差别,研究型审计更加适应审计环境、审计方法变化频繁的新经济形态。研究型审计并不是新型的审计模式,而是传统审计的进阶版。因此,开展
6、研究型审计活动,真正实现研究型审计的价值,关键在于审计人才培养,培养审计人员在创新、实践等研究型审计所需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的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决定了研究型审计能不能产生相对于传统审计的新价值,没有适应新经济发展和研究型审计的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可能面临始终浮于表面而无法发挥研究型审计作用的局面。本文深入探究了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对于审计人才新的能力需求,系统总结研究型审计导向下的审计人才能力框架体系。二、研究进展(一)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7、。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依法审计,科技强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要求强化审计监督,这为我国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在审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审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原则,强化课程思政,重构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以混合式教学为主要方式,为培养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审计人才提供持续动力。就研究型审计来说,特别注重的是审计客体的专业知识,不同类型的研究型审计对这方面的要求不同。审计人员必须调查了解审计客体的相关情况,并
8、将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与审计风险相联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能够真正了解到审计客体相关情况的实质,而不是表象(郑石桥和刘星锐,2022)。目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如表 1 所示。表 1 目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政治素养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信息技术类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原理、C 语言、Python 语言等经济管理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财务会计类会计学、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
9、税法等审计专业类审计学基础、政府审计学、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学、内部控制学、审计技术方法、舞弊审计、公共政策审计、绩效审计等(二)关于研究型审计的认识研究型审计包含两个关键词:“研究”与“审计”。首先,重点落在“审计”二字上,即以研究的精神、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实施审计项目,将审计项目当课题做,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审计,研究是为了服务于审计工作的需要(王永梅等,2021)。研究型审计是一种调查研究,是建立在审计实践基础上,与审计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研究,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调研、分析、求证,从研究的视角,用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观念、思维方式、审计内容、
10、技术方法和审计72March 2023/广东经济学术ACADEMIC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开展研究型审计不仅是当前审计人员找准审计项目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正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发挥审计宏观管理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晏维龙,2021)。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将研究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运用到审计全过程,通过在审计过程中树立关联审计理念,在揭示微观层面问题和风险隐患的同时,从宏观层面总结提炼升华,实现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形成高质量和高层次审计工作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张宜平和李云,2021)。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
11、更高要求,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随之改变。在研究型审计导向下,应该培养具有强烈问题意识、掌握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高效分析手段、拥有更强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审计人才,共同促进研究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提高审计层次和水平,使审计能够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晏维龙和李曼,2022)。三、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设计通过回顾审计人才培养和研究型审计相关的文献,系统总结现有审计人才能力框架以及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的人才能力需求,得到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的词云图,如图 1 所示。通过工作分析法、素质结构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历史概括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总结归纳出新经济
12、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的一级指标,形成金字塔图,如图 2 所示。图 1 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词云图图 2 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的一级指标金字塔图研究型审计立足于审计理论和未来审计发展方向,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把“研究”深度融合审计的宽度和广度中,根据研究的特性有重点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更好服务于新经济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高等院校在审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改变传统审计人才的培养时,将科研、创新、实践、逻辑思维等特地总结为研究能力,至此凸显研究型审计的特质,在专业能力、现代
13、信息技术、国际化、个人素质、其他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究能力,加快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体系的架构和培养路径的设计。根据新经济背景下/March 202373广东经济研究型审计人才能力框架的一级指标金字塔,进一步形成研究型审计导向下的审计人才评价体系,如表 2 所示。(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尽管审计单位、审计部门招录人员的专业背景逐渐从传统财务审计向哲学、工程类、计算机类等专业转变,但工商管理类、金融财会类等专业仍然是招录的重点。根据文献查阅,无论是现代审计还是研究型审计,都离不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研究型审计才会有更广的发展空
14、间。专业知识是审计人员职业胜任与否的重要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如审计、会计、财政、金融、税收等)。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环境导向下,又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如数学、统计知识等),新文科人才等,扩大探索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为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筑牢坚实的知识沉淀。工作技能不仅包括普通的 Office技能,还包含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专业审计软件运用。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所特有的专业技能,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展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识别处理新风险的能力,把握行业领域新情况、新趋势等,保持职业敏感度,同时
15、要遵循审计原则,将职业道德作为行事准则。(二)研究能力研究型审计导向下的审计人才能力框架将科研、创新、实践、逻辑思维整合为研究能力,构成相互的有机体,在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确保“研究”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紧盯国家宏观政策,从新的视角和高度分析问题,从大背景转入小切入点,由抽象创新思维转变为理念架构。在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战略思维、批判、辩证思考、总结经验等发现事物的本质,拓宽逻辑角度,主动参与到审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进阶发展。(三)现代信息技术近些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高速发展,在新经济背景下,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应该
16、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必要的互联网技术。未来大数据审计是潮流,但同时也是风险和机遇并存,需要转变审计人员的工作意识,增强信息化审计的能力。当然,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工作中还将面临很多挑战,产生这些挑战的根本原因是大数据智能审计对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经济背景下,新技术与审计工作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四)国际化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要求审计人才要拥有相关的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对政策法规有深度的了解,掌握政策出台和实施部门、政策条款等。同时还要将审计放在国际化的舞台中,与国际接轨,不故步自封,拓宽国际化视野。在与境外交流的过程中,取优补劣,提高国际审计地位。(五)个人素质个人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不论是普通个人还是审计专业人员,这三点都是基础。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心理、正确的思想道德,才可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拥有无限的可能。(六)其他能力其他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和团队合作,现代审计需要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在现实中培养“全能”型人才几乎不可能。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优良的团队协作能力,意识到自我的定位,通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