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 社会研究摘要旅游廊道作为“点轴”型的旅游空间,对推动沿线地域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旅游产业的顶层设计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从文旅交融的视角出发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构想;其次,阐释了国内外旅游廊道的研究现状,深度挖掘出阻碍我国西北地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牵制性因素;最后,提出在建设丝路旅游廊道实践研究中应注重丝路旅游廊道主体地域功能区的划分、打造精品丝路旅游产品、加强精品丝路理论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跨境旅游产业链的模式探索,进而增强旅游产业的溢出效应。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廊道;文旅交融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
2、23)01013507作者简介康佳稀,女,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发展、产业经济;郭超利,男,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一、文化旅游廊道建设述评研究“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建设应是在悠久的历史维度和大环线格局中集国别化、综合化、差异化、当代化、精细化和品质化于一体的大型廊道建设。而旅游廊道主要是以先天旅游资源禀赋和人文物质流动变迁为主的可视化线性景观区域,规避了传统景区“隔离式”观游的缺点,对提高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置身于旅游空间的感官体验有着显著作用1,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绿色旅游发展理念。目前,现有文献对
3、我国旅游廊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廊道理论研究。国外廊道研究主要体现在绿道(greenway)风景道(scenic by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2、3、4等三个阶段的时空演化逻辑。而我国对廊道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景区规划(Scenicarea planning)城市绿道(Urban green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而“文化廊道”是将带有“中国化”的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具体应用与规划。邱海莲的研究(2015)勾勒出生态景观型、遗产保护型和旅游开发型三种旅游廊道模式,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探讨,总结出廊道旅游产
4、业集群模式。5马勇(2014)借助增长极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得出廊道旅游的三个内涵和四个动力机制外溢效应。6二是跨地域旅游廊道研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主要是以“点轴”基准的文旅发展,其带有区域性。比如,邵秀英(2017)以河西走廊为例,提出以竞合模式打造廊道精品旅游产品,消除行政壁垒,统一规划,形成利益共享机制。7刘英提出“六个一体化”的我国西北文旅交融发展模式,进行跨省战略重组的同时打造文旅交融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极,构建以点到面的大西北旅游圈。但梁珮仪利用陕西省各市区新型城镇化与遗产旅游的耦合度发现,新旧文化发展失调严重,新型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遗产旅游联动性的扩散。三是跨境旅游廊
5、道研究。把多勋(2019)以“丝绸之路”为依托研究我国跨境文化旅游廊道,打造跨境文旅交融共同体,拓展文旅产业集群纵深发展,提高跨境旅游的多元价值。8闫静(2016)提出我国至中亚五国联合发展沿途遗产廊道的构想,并从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沿途文化遗产、简化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发展战略研究康佳稀郭超利(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1352023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00期)旅游签证手续及旅游规划等方面提出发展文化遗产廊道的旅游建设路径。9而张广宇(2015)运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阐释丝绸之路文旅交融发展现状,10将其划分为以中亚经济区为代表的核心区,以环中亚经济区为主关键部位的郊区和环
6、欧亚经济区为丝绸之路文旅交融发展的拓展区,分析了以不同国家城市功能区为主体的多边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开发“大数据+旅游”的智慧平台,进行跨境开发管理,创造文旅投资风口。目前,“丝绸之路”作为全球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将有助于聚集全球产业发展要素,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以“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为旅游汇集地,构建旅游廊道合作网,在新经济增长中发挥“增长极”作用,打破旅游业发展中的“地域壁垒”。而在全球化旅游产业体系中,区域性文化旅游廊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人居体系、产业体现及生态体系等方面,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建设是沿线地区旅游产业综合性转型的发展新趋势,可以解决传统景区的非连贯性和地域性,有
7、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大格局“旅游空间”,也间接性地形成由“点轴”向“点面”的全域廊道良性旅游圈。所以,从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探讨我国西北地区亟待构建国际文化旅游廊道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为丝绸之路文旅交融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路,为打造精品丝路旅游廊道提供参考。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根据UNWTO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国际跨境旅游主要呈现出以欧洲、亚太、美洲为主的三足鼎立的态势,美洲增长最为迅速。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亚太地区国家跨境旅游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作为跨境旅游的潜力市场,有望带动中亚、西亚,以及南亚等国家来华旅游,充分利用国内外旅游资源。根据2019年国家旅游统计公报得知,近四年来
8、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平均增长为9.71%、12.08%,入境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分别平均增长为 2.16%、3.54%,而出境旅游人数除了2019年下降幅度较大一直呈现出增长趋势,其增长率依次为 4.21%、6.50%、12.83%、3.18%(见表 1)。随着国人消费观的转变,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一直受到热捧,而入境虽每年呈增长趋势,但增幅较小,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吸引力不足,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也可能受到景点知名度、景区基础设施以及行政边界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旅游名片的宣传和构建完善的旅游业发展体系以及打造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景区是目前发展旅游业最为亟待破解的问题之一。西
9、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之一,也是我国陆路旅游的主要基地,集人文、历史、生态旅游资源于一身。随着全球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增强,消费观的转变,西北地区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由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太大,剔除掉2020年的数据,陕甘宁青新近年来接待的入境游客平均增长率依次为12.34%、29.47%、14.97%、2.79%、4.09%,其中甘肃省涨幅最大。20162019年期间陕西省接待的入境游客基数最大,国际外汇旅游收入中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他地区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3.97%、47.63%、26.1%、0.66%、1.08%。而国内旅游人数逐年增幅较大
10、,且对各省旅游收入贡献率较高,其增幅最大的为甘肃,陕西省旅游收入基数最大,而其他省份旅游收入相对薄弱。因此,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旅游资源不均衡的前提下,如何将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廊道打造成通向中亚的陆路黄金道,实现表1我国跨境旅游变化情况统计2016201720182019国内旅游人数/亿人44.3550.0155.3960.06增长比/%10.0311.329.717.78收入/亿元39390455615127857251增长比/%13.1913.7310.9510.43入境旅游人数/亿人1.38441.39481.41201.4531增长比/%3.3
11、40.751.722.83收入/亿美元1200.001234.171271.031313增长比/%5.292.772.903.20出境旅游人数/亿人1.22031.30511.49721.5463增长比/%4.216.5012.833.18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136经济 社会研究与国外旅游资源共享,至关重要。游客互游是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廊道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型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升级的“助推器”。6050403020100陕西省甘肃省宁夏青海省新疆入境游客(%)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国内旅游收入(%)47.6329.4724.0522.1326.114.972
12、0.8322.8421.7635.2735.54.091.082.790.662224.5316.4313.9712.34图120162019年西北各省各指标平均变化情况目前,从“丝绸之路”发展战略要点来看,沿线各国之间的全域双向跨境旅游尚未成熟,尤其是我国作为主要客源市场与旅游胜地之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双向跨境旅游投资几乎空白,只是各国单一的旅游发展模式。而我国最为亟待的问题是如何开拓旅游市场,构建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旅游廊道建设,填补我国旅游产业与其相关产业跨境发展的空白,促进区域间均衡性发展,将日韩、欧美、荷兰等旅游国家纳入客源市场,以此来实现旅游共享。其次,该廊道的建设有助于复兴“
13、古丝绸之路”,并以“请进来、走出去”为主要旗帜的文旅交融产业提高全球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改善我国旅游业长期处于低谷的局面,构建与我国旅游体表2西北各省旅游分布情况表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地区甘肃省陕西省青海省新疆宁夏入境(万人次)旅游人数7.157.8810.019.822.54338.2383.74437.14465.728.597.017.026.927.310.5201234.82262.6178.786
14、.110.412.368.8212.571.11增长率(%)31.1910.3026.9049.50-87.1815.4113.4713.926.54-98.166.80.14-1.425.64-93.1619.616.8311.83-31.92-96.5927.1518.85-28.6442.52-91.17国内(万人次)旅游人数1908923897.330190.9370002130044574.751900.662588.270248.8357002869.913477.084197.465072.863311.3790110490.714762.321120.815805.42149.
15、553078.523335.883998.453428.43增长率(%)22.1125.1926.3422.55-42.4316.4616.4420.5912.24-49.1824.321.1620.7220.86-34.7324.532.7840.7243.07-25.1717.0943.228.3619.86-14.26旅游收入国际(万美元)1890208627405904.669623385527040031260033680045004415.673829.043613.083335.67184.3890100105400122300586001576.294058.243860.74
16、5587.126477.73385.62增长率(%)33.2810.3731.35115.50-88.2116.9115.6315.617.74-98.6613.9-13.29-5.647.68-94.4723.416.9816.03-52.09-97.3148.6-4.8744.7215.94-94.05国内(亿元)1219.21578.72058.326761454.43658.924630.265788.756978.872762.33307.24378.94463.91559.03289.7913401751.6024973593.5991.03207.33275.22291.90335.56198.8增长率(%)25.1129.4930.383.02-45.652626.5525.0220.56-60.4225.123.3422.4220.5048.1624.830.7242.5643.9172.4229.5732.746.0614.96-40.76数据来源:近五年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372023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00期)量相适配的文化体量应是构建“丝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