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05MB ,
资源ID:2739871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39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心投入城轨事业扎根一线...访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谭文_余超婧.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心投入城轨事业扎根一线...访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谭文_余超婧.pdf

1、21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3 期Exclusive致敬她力量|独家策划文:余超婧丨本刊编辑部全心投入城轨事业,扎根一线不畏艰难专访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谭文谭文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担任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她扎根一线,服务一线为广州地铁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为建设交通强国的事业不断奋斗。城市轨道交通: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生涯,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想与我们分享?您在工作中有何心得?谭文:1988 年,我毕业后,就来到当时的广州市地下铁路筹建处设计室,担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2 年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地铁集团前身)成立后,我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先后历任工程师、主管

2、、项目经理、广佛线工程部经理、地铁五号线工程部经理、建设总部副总经理、广州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室主任、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董事等。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先后从事了地铁线路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资、规划、建设、经营运营、安全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经历基本覆盖了广州地铁从艰难起步到建成 16 条地铁线路,再到现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交通建设,开展多元化经营运营的快速发展历程,参与了地铁、有轨电车、综合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等多种制式的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可谓是经历了一部浓缩的轨道上大湾区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创新发展史。虽然经历过了很多的建设项目,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广州地铁5 号

3、线和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我在 5 号线这条贯穿广州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倾注了太多心血:七次穿越断裂带、两过珠江、六次穿越广茂铁路,首次碰到巨大溶洞群,5 号线遇到广州所有的地质类型,对于地铁人而言,这是一座“难啃”的“地质博物馆”,也是个人成长的宝贵“历练场”;而白云站枢纽项目则是新时代路地合作项目的典范,在这里,我们完成了首个在岩溶极发育区,临运营铁路线侧进行超深、超大基坑群施工,完成了首个跨运营铁路大角度、大体量、三维曲线非对称转体桥施工,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和管理难题。结合期间的心得体会,我有几点跟大家分享:一是深入现场是工程管理的基础。从设计、制定方案到施工,关于地铁的一切,一定要到

4、现场,其他所有沟通形式都无法替代这个行动。地铁工程建设工程工序、工种繁多,涉及到多个专业接口的协调协作。且地下情况复杂多变,稍有不慎,便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不放心,总要到现场看过、检查过,才能安心一些。在5 号线大坦沙西场盾构区间,盾构机将要从日夜运行 100 多趟火车的广茂铁路下方穿过,极易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由于该处地谭 文 是 中 国 民 主 建 国 会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担任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土木建筑十佳中青年女专家,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精心科研,其个人科研项目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

5、输送系统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二等奖,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成套技术和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她将一生倾注挥洒在轨道交通事业,正如她所说:“轨道交通是我所热爱的事业,广州地铁就是我的家,我一辈子都将献身于交通强国的事业”。DOI:10.14052/ki.china.metros.2023.03.00822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3 期铁路基段范围地层出现未曾意料到的突变,盾构掘进速度由每天 10 环变成几天 1 环,最困难时期一个星期才掘进 1 环,掘进速度接近于“0”,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那时候每一组岩芯出来,我都会迅速赶到现场,了解地层变化

6、。每次会议后,又会一直蹲守在盾构机操控室,督促操控手落实盾构推力、切口水压、刀盘扭矩、转速、电流等数十项掘进参数,与项目组成员研究如何采取降低切口水压、增大有效推力、去除土泥饼等措施,经常直至深夜才离开,第二天一大早又回到工地。一个月后盾构机终于安全通过广茂铁路,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二是快速反应是应急处突的关键。2007 年,5号线西场至草暖公园盾构区间右线盾构机尾部突然大量涌水,导致地面部分房屋及内环路高架桥 3 个桥墩发生沉降。当夜,我在现场爬上十几米高的高架指导托架支顶施工,细到几毫米的沉降、零点几毫米的裂缝都要探究原因。那时候我每天都蹲守在现场,24 小时轮流值班,大脑要装下每一个

7、施工细节、每一个参数,因为地铁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往往与时间息息相关,要马上做出处理。在地铁人的眼里,没有危险这种说法,遇到问题时大家只会想着怎么争分夺秒去处理,一秒钟内反应解决可能就没有问题了,一旦没有及时解决,就可能造成大事故。三是用心沉淀技术方能成为工匠。工程技术需要时间、精力、用心去沉淀,否则成不了工匠。从 5 号线的工程现场管理到后来在总工程师室负责线网规划、技术管理,再到综合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的全过程建设管理,我始终用工匠精神来激励自己。这种工匠精神深受地铁事业前辈的影响。技术是逐步、逐代传承下来的,我毕业后设计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珠江沉管隧道。其实我们当时对沉管隧道设计怎么做都不清楚,

8、是陈韶章等前辈带着我们年轻人到处学习,在不断的摸索中做成的。我一直主动学习、思考,引进、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就是为了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社会,以人民为中心,在地铁规划中融入人文关怀,不断适应交通大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新需要。四是善于统筹协调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中唯一新建的铁路枢纽主客站,为打造全新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枢纽一体化工程必须做到同铁路白云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这在当时的广州市是没有先例的。我们在推进自身工作的同时,每一步都要做好同铁路方的技术衔接和工期协调,项目推进尤其是前期工作推进只能快,不能慢。经过路地双方的多次沟通协调,白云站

9、综合枢纽项目实现铁路项目与地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开发“五同步”,创造路地双方站城融合新格局,迈向大湾区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五是要守正创新激发新活力。5 号线隧道贯通现场(图 1)是我在建设管理领域起步和成长阶段的重要经历,凝结了我作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扎根一线、服务一线的主要感悟,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则是我从实践到总结,再从总结到实践的又一次宝贵经历,与 5 号线不同,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从一开始我就以项目“投建管运”全过程管理为要素,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理念,投入推进项目各项工作,这个时期对于建设管理我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思图 1 广州地铁 5

10、 号线隧道贯通现场Exclusive独家策划|致敬她力量23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3 期Exclusive致敬她力量|独家策划路,从全局统筹谋划、时间节点铺排到任务落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种全新的感悟,坚持“项目法”的建设管理方式,是提高建设效率和加快团队、个人成长的双赢模式。只要边界不清晰,就会增加交易成本,接口越多,往往意味着效率越低,改进空间越大。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是我按照“项目法”管理模式进行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项目法”即项目全部建设流程由一个团队负责,从前期工作直至完成竣工验收后移交,建设管理团队在整个建设流程中一直作为第一责任人,最大化减少接口和消除责任不

11、清晰地带,进而压实责任,提高效率。在项目法的管理思路下,白云站枢纽一体化工程在启动立项工作后的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可研批复前的所有专题研究,完成了项目用地的所有建构筑物详细摸查和征借地调查,在初步设计批复后的两个月内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为项目正常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六是要始终从经营运营的角度检视工程技术方案。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们的心里一定要装着“经营运营”的理念,要有全生命周期“投建管运”的思维。就像技术方案要能落地一样,项目建成后是要交付给运营者的,工程品质高不高、乘客体验好不好、运营管理是否节能、经营管理是否便捷等,这些都考验着每一位建设者,都要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期谋划好、系统思考。比如在广州

12、白云站综合枢纽项目中,通过整体流线分析,我们对地铁、公交车、长途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不同接驳换乘工具采用到发分离、平层进出站的客流组织形式,为枢纽后期高效、便捷、有序运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利用自然形成空间合理布局便民服务设施,一方面提高了工程投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项目资源收益率,充分保障了枢纽可持续经营管理;通过对枢纽乘客、顾客、设备、管理等不同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创新搭建枢纽智能运维平台,经数据挖掘和数字孪生,充分降低了运营人力资源投入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枢纽秩序管理、安防管理及物业管理水平,这些技术方案和措施做法不胜枚举。因此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只要我们秉持“经营运营”的理念和“精益求精”

13、的精神,定能把项目做得更有品质,更加人性。城市轨道交通:您是少有的、行走在一线的女工程师,您觉得女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在工作中大放异彩?谭文:工程师这个身份所需的素质,其实男女并无不同。在工作中,既要有敢打敢拼的攻坚克难精神,战斗在一线,往往要直接参与攻坚和抢险;也要擅于全局谋划、创新技术和管理思路,在纷繁复杂的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抽丝剥茧,找到最优方案;更要有雷厉风行的“闯”劲和责任心,勇于承受巨大压力、敢于担责主动作为。如果要说女工程师的特质,我想可能是更加细心和敏感。比如,从宏观把控到制定突发紧急预案,从项目施工工地现场到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桌前,都要事无巨细地详细了解

14、。工程管理中除了处理重大事故,还要处理最琐碎的人际纠纷。我曾经在重要项目期间,半夜接到项目经理、承包商的哭诉电话,便立即耐心疏导他们。记得广州地铁 3 号线机场盾构区间通车时举行了一个仪式,我注意到晚上的庆祝聚餐时少了两个人。我凭直觉立刻开车到现场下基坑,才发现真的有事。事故发生地正在机场高速路的下方,当时那两名同事正在现场处理漏缝,我立刻联络,把所有设备、材料连夜调动过来,从当晚10时一直到凌晨4时,我们终于处理完这次危机,第二天天亮时,机场高速安然无恙,开车来往的人不会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我也非常感谢家人能够支持我的工作,和谐的家庭给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坚强后盾。家庭与事业不是天平的两端,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您对青年工程师和有志进入城轨行业的劳动者有何建议?谭文:在一线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成长也快。青年工程师最重要是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要铆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拼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冲劲,深入一线,扎实钻研,务实务实再务实。到一线成长是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经历的路,希望有志进入城轨行业的年轻人能珍惜中国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机会,珍惜工作平台,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到一线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交通强国贡献青年之力。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