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2023年第2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逻辑进程与启示刘鸿明张彤璞摘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进程与逻辑演进的梳理,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指向与改革重点,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举措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和创新,其逻辑进程中的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起点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其指引是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其启示是农村土地改革与乡村振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施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因此,新时代的土地制度
2、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与利益诉求,建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的良性产权关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要素“政府规划市场驱动”协同配置的制度框架与国土治理体系。关键词: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三权分置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447(2023)02-0028-07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陕西高新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2021KRM116);2022年度西安市科协资助项目“数字农业助推西安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延安革命老区农商互联模式的开发与实施”(S202111080009X)作者简介:刘鸿明,男,
3、甘肃宁县人,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政府管理;张彤璞,女,陕西宝鸡人,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于农民来说,更是其生存之本。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精彩的土地改革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党维护农民利益的初心与决心。因此,从土地制度变革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程是通过土地制度变革解决土地问题,赢得农民、赢得中国,将一个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丰衣足食且日渐强盛的工业国的伟大历程。这一伟大实践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产
4、生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理论和实践指引。一、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赢得农民,赢得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国,生产力落后,民族工业发展滞后,工人阶级发展不足,生产关系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体,农业人口的基本特征是未温饱、无组织,整个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社会形势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从其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且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依然面临诸多重大而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标和方向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另一方面是主体和路径的问题,中国革命
5、的依靠力量和实施路径是什么?虽然不同阶段的问题,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这两方面的问题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面对的具体国情的认知和判断,对这两方面问题的探索实践和理论形成均与土地制度29 刘鸿明张彤璞: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逻辑进程与启示的变革密切相关。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正确地认识到,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这个变动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革命同志应该站在农民前列领导他们,而不是批评或反对;必须依靠作为“革命先锋”的贫农,团结中农和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进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
6、斗争。1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在熟悉农村情况与农民运动的党员的组织领导下,农民运动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空前高涨起来。在土地革命时期,党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方法。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通过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废止苛捐杂税,没收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等,对于小商人、手工业者等小业主、献身于抗日事业者、富农的土地以及多余的生产工具均不予没收,从根本上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从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制度改革在解放区普遍深入开展。其中,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
7、度,废除了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一份十分彻底的反封建土地革命纲领。在道路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正确认识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正确找到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实施路径。2在土地制度层面,根据中国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形势和具体任务,构建了相应的土地制度,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在中国革命的理论形成和总结层面,认识到农村变动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贫农、雇农是革命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凝练并形成“解决土地问题赢得农民赢得中国”的理论逻辑。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层面,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大同理念、耕者有
8、其田等思想观念的传承和发展。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二、建设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工农联盟,为工业化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个新生政权怎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站得住脚,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管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在战火未熄、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际观望的形势下,怎样稳定政权、建设国家、安定民心并迈开建设的步伐,都是需要破解的重大战略困局。中国共产党根据在革命时期开展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践经验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建构一个
9、与新生政权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新的土地制度,实施新的土地政策。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建设时期,我国一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重大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变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这个制度变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将为初步建立工业化国家提供资金、粮食与劳动力资源。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一方面,几千年来传统中国一直建立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理论阐述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探索中出现曲折和弯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0、土地改革法,是在总结党土地改革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新的政策,以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标志着我国彻底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巧妙地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制度变迁路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以自愿互利为原则,以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为方法,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然后,
11、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30刘鸿明张彤璞: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逻辑进程与启示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在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的错误的过程中,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些新认识,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性质,要以“农、轻、重”为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在这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和新的奋斗目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层面,实现了从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根本性转变
12、。这一转变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以及工业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在土地制度层面,经历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构建了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为特色的、土地归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形成和总结层面,通过土地制度变革,重构人地关系,实现劳动力(农民)和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直接结合和最优配置,从土地所有权层面实现了地权平均,避免了土地兼并和农
13、民流离失所。通过土地改革,联合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工农联盟基础。通过合作化运动,将大量松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洪流之中。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层面,建设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中,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耕者有其田、等贵贱均贫富、天下大同等思想观念付诸实践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又可以看到因过于理想化、缺少必要的土地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而表现出的困惑和无奈。三、改革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引导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国内形势看,人民热切期盼党和国家开创新局面。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国内外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
14、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所谓政治决断蕴含的就是后来在理论层面凝练和概括出来的问题: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谓战略抉择则是指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顺应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回答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必须找到一个顺应形势、回答问题、作出转折的突破口,就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口,农民问题、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一次凸现出来,土地制度变革吹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嘹亮号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了农村改革的重要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15、在这一前提和环境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浪潮。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在包干合同上按下手印,创造性地提出包干到户,即“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迅速推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 展。党的十二大以后,在连续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由于赋予了农民生产
16、和分配的自主性,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停滞的困境得以摆脱,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1984年,全国基本完成政社分设;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改变了实行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政策,农村经济被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1990年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31 刘鸿明张彤璞: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的逻辑进程与启示展,从长远看,主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并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两个“变革”奠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两个“飞跃”明确农业发展的方向,两个“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