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9.28MB ,
资源ID:2742447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424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pdf

1、第46卷第7期2023年7月ARIDLANDGEOGRAPHYVol.46No.7Jul.2023doi: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81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冯宜明1,吕春燕1,王零2,赵维俊3,马雪娥3,杜军林1,何俊龄1(1.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734000;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张掖734000;3.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 张掖734000)摘要:为深入了解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固持能力与循环及其影响机制,以不同林分密度(350株 hm-2、850株 hm-2、1000株 hm-2、1400株

2、hm-2、1600株 hm-2、1950株 hm-2、2100株 hm-2、2300株 hm-2、3000株 hm-2)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乔木碳、氮含量均值分别为497.11 gkg-1和4.43 gkg-1,各器官碳含量分配格局表现为干根叶枝皮,氮含量为叶枝根皮干;林下植被层碳、氮含量总体呈现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土壤层碳、氮含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并且随土层加深也逐渐减小。(2)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双峰型分布,氮储量呈

3、现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趋势,林分密度为850株 hm-2时林分碳、氮储量最高,分别为500.76 thm-2和25.00 thm-2,林分密度为3000株 hm-2时林分碳、氮储量均最低,分别为315.52 thm-2和12.52 thm-2;随林分密度增加,植被碳、氮储量占比逐渐升高,土壤碳、氮储量占比逐渐降低。碳储量分配格局为:土壤层(73.53%)乔木层(17.03%)灌草层和枯落物层(9.44%),氮储量分配格局为:土壤层(87.63%)灌草层和枯落物层(9.90%)乔木层(2.47%)。(3)林分密度与森林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密切相关,低密度(850株 hm-2)利于植被和土壤碳、氮固

4、持能力显著提高,是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的最佳留存密度。研究结果为揭示林分密度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固持能力的影响机制和森林结构化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关 键 词: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祁连山文章编号:10006060(2023)07113312(11331144)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维持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86%的植被碳库和73%的土壤碳库1-2,在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调节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3-4。生态系统中碳氮存在耦合效应,氮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调节森林碳汇5。因而,量化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有助于明确森林固碳与氮素吸存关系,是理解全球碳

5、氮循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林分密度控制是森林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6。林分密度不但影响森林环境,还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各器官生物量和碳、氮储量的分配7。代林利等8、Noh等9和Mayer等10分别就杉木林、赤松林、侧柏林碳储量研究认为,碳储量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较为复杂且没有一致的规律,还需继续深入研究。而对于林分密度与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关系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区的主要森林类型,分布面积占祁连山区森林总面积的收稿日期:2022-09-22;修订日期:2022-11-06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554,22JR5RA7

6、71);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022LQGR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47);2022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2ZY2QG001);河西学院2020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KYQD2020003)资助作者简介:冯宜明(1985-),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与可持续经营研究.E-mail:通讯作者:王零(1978-),男,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及经营管理研究.E-mail:46卷75.72%,对于维系祁连山的物种多样性、改善区域小气候、涵养水源和生态平衡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12。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青海云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7、主要集中在林分结构13、径向生长14、土壤理化性质15、种群空间分布格局16以及基于海拔梯度的青海云杉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17等方面。然而针对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尚未见报道。本文选择9个林分密度的青海云杉林,研究其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和分配状况,旨在阐明不同林分密度对青海云杉林植被和土壤碳、氮固持能力的影响,为大尺度森林碳、氮储量准确估算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为青海云杉林的经营管理和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祁连山中段北坡的大野口流域(38163833N,1001310016E),流域面积约68.06 km2。该流域地

8、形复杂多样,属于北祁连山褶皱带,海拔 26504600 m;属温带大陆性高寒山地气候,雨热同期,年降水量 435.5 mm,年蒸发量1488 mm,年均气温5.4,年均相对湿度为60%,无霜期78 d12。区内植被资源丰富,阳坡为山地草原,零星分布有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海拔23003300 m的阴坡以青海云杉林为主,海拔3300 m以上则为亚高山湿性灌木林。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灰钙土、山地栗钙土、森林灰褐土等18。植被以青海云杉林和祁连圆柏林为主,灌木主要有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银露梅(Po

9、tentilla glabra)、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等,草 本 主 要 有 珠 芽 蓼(Polygonum viviparum)、针茅(Stipa capillata)、黑穗薹草(Carexatrata)和马蔺(Iris lactea)等19。1.2 样地设置通过全面踏查,于2021年8月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设置林龄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中龄林80 a)、受人为干扰较小的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27块,9种林分密度(低密度:350株hm-2、850株hm-2、1000株hm-2;中密度:1400株hm-2、1600株hm-2、1950株hm-2;高密度:2100株hm-2、23

10、00株hm-2、3000株 hm-2)各设置样地3块,面积为25 m25 m,样地编号分别记为 N350、N850、N1000、N1400、N1600、N1950、N2100、N2300、N3000。记录固定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枯落物厚度等生态环境因子,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1.3 样地调查、生物量测算与样品采集乔木层调查:(1)对各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实测胸径、树高等因子,依据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各样地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为保护资源,减少林木损伤,在样地附近选出标准木35株,用生长锥钻取树芯结合轮生枝查数确定林龄(平均轮数),采集各器官(干、皮、枝、叶、根)样品50

11、0 g送实验室待处理测定分析。(2)乔木生物量根据王金叶等20建立的青海云杉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由胸径、树高计算树木各器官生物量,进一步测算整株生物量和单位面积乔木的平均生物量,具体估算方程见表2。林下植被层调查:在各样地内设置灌木样方(2 m2 m)、草本样方(1 m1 m)和枯落物小样方(20 cm20 cm)各3块,记录每个样方内的灌木和草表1 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林分基本情况Tab.1 Basic status of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with different stand density林分密度/株 hm-2350850100014001600195

12、0210023003000样地数量333333333海拔/m288028552800290028002900280028612872平均胸径/cm15.611.3220.583.5317.332.3314.100.8714.090.3915.040.2811.880.5212.360.6610.370.59平均树高/m8.931.7612.680.4710.442.429.491.199.690.6812.411.688.360.818.750.777.751.12坡向NENENENNNNNNE坡位上坡中坡中下中下中坡中坡下坡中坡下坡坡度/()343525252826252235郁闭度0.35

13、0.660.600.670.580.840.690.780.6911347期冯宜明等: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本植物种类后,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生物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按地上和地下,枯落物层按未分解、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指基本上保持原有形状和质地的枯枝落叶,半分解层为只有部分植物组织残余尚保持原来形态)分别称重,并取样 300 g(若不足300 g,则全部采集)带回实验室,置于85 烘箱烘干至恒重,求出含水率,推算其单位面积干质量。土壤层调查: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方向在1/4、中心和3/4位置布设3个采样点,用环刀分层(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

14、m)取原状土样,每层3次重复,做为土壤容重等物理性质测试样品;每个采样点分层采集土壤样品500 g,混匀、风干、磨细后过筛,密封贮放,做为土壤碳、氮含量测试样品。1.4 碳、氮含量测定将野外采集的乔、灌、草各器官及枯落物样品烘干测完生物量后,粉碎过0.149 mm筛封装后待测。土壤样品自然风干,研磨后过2 mm筛(收集大于2 mm的砾石并称重),再用四分法取部分样品研磨过0.149 mm筛封装后待测。植物和土壤碳含量均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氮含量采用凯氏法测定21,所有指标测定重复3次。1.5 碳、氮储量计算不同林分密度植被层、枯落物层碳、氮储量根据其生物量与碳、氮含量估算;土壤

15、层碳、氮储量根据土壤碳、氮含量、容重和土层厚度估算。1.6 数据处理与计算采用 Excel 2016 和 Origin 8.0 软件统计各项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并制作图、表;利用SPSS 21.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one Way-ANOVA)的Duncan法比较不同林分密度林分同组分碳、氮储量的差异显著性(P0.05)。图、表中的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2结果与分析2.1 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含量2.1.1 乔木层碳、氮含量青海云杉林乔木层碳、氮含量分别为413.37543.23 gkg-1和0.969.58 gkg-1(图1)。N1600碳含量均值最高,为508.15 gkg-1,N8

16、50氮含量最高,为4.75 gkg-1;不同器官碳、氮含量差异显著,树干碳含量最高但氮含量最低,分别为526.02 gkg-1和 0.96 gkg-1,针叶氮含量最高,为9.58 gkg-1。表2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Tab.2 Relative growth equations of biomass of all theorgans of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in Qilian Mountains器官干枝叶根皮相对生长方程WS=0.0478(D2H)0.8665WB=0.0122(D2H)0.8905WL=0.2650(D2H)0.4701WR=3.3756(D2H)0.2725WP=0.0100D2.0983H0.2566相关系数(r)0.98870.95680.86220.97070.9168注:D为胸径;H为树高;WS为树干生物量;WB为树枝生物量;WL为针叶生物量;WR为根系生物量,WP为树皮生物量。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器官不同林分密度间差异显著(P草本层枯落物层,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灌木层碳、氮含量分别为 403.8850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