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3 ,大小:1.67MB ,
资源ID:2743089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430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关系_曹德和.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关系_曹德和.pdf

1、第 卷 第 期 年 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关系曹德和摘 要 主语与话题关系问题近年来业已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老大难。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现象句与判断句乃是直接对应于主语与话题的两种表达类型。文章以汉语中典型的现象句与判断句为窗口,就主语与话题的同异,从认知基础、语用功能、语法特征等角度作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主语与话题关系的三种观点作了不无必要的再检讨,指出:“同一观”忽视陈述对象已知与未知的区别,“平行观”存在方法上的缺憾,“交叉观”较为符合实际;同时指出,话题特征实由语用要求所决定,没有丝毫迹象显示话题会最终放弃动态话语调节者身份而转变为静态句

2、法成分。文章并就析句时如何正确反映话题与主语以及其他成分关系作了再讨论。基于主语与现象句、话题与判断句只是大体对应而非完全吻合,今后的有关研究除了需要充分利用现象句与判断句的窗口作用,还需加强对焦点前置句、儿歌句、谜语句的学术探讨。关键词 现象句;判断句;主语与话题同异;主语与话题关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曹德和,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和语言文字理论研究。(合肥)主语与话题关系问题乃是近年来我国语法研究重要热点,尽管参与讨论者为数甚多,但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原因主要在于:要想厘清二者关系,首先必须知晓其间同异,而汉语属于非

3、形态语言,从语形切入找不到得力抓手,从语义切入又难以找到适当支撑点,以致对于其间同异一直不甚了了。日语中的主语与话题有着醒目的形式标记,日本学者在二者关系研究上不仅走在前面,而且早已形成卓有成效的研究范式。重视并借鉴其经验,有助于汉语主语与话题关系研究及早走出困境。一、汉语中与主语和话题相对应的现象句和判断句前面指出日本学者在前述课题研究上早已形成有效的研究范式,其具体表现为语形研究与语义研究双轨并进,互勘互证。即首先根据句子在语形上是由主语标记“”及其附加成分还是由话题标记“”及其附加成分所领起,将其划分为无题句(無題文)和有题句(有題文),同时根据句子在语义上是表示客观报道还是主观判断,将

4、其划分为现象句(現象文)和判断句(判断文),然后通过无题句与现象句、有题句与判断句的对勘,探悉主语与话题同异所在。语言类型学调查表明,不仅主语与话题的对立互补乃为普遍现象,而且现象句与判断句的对立互补亦为普遍现象,故此,汉语学界研究主语与话题关系自然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将现李讷和汤普森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纽约学术出版社,)认为所有语言都有题述结构,但并非所有语言都有主谓结构,如傈僳语。而最新调查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详见李教昌的博士论文怒江傈僳语参考语法,)。其实如果认同主语和话题的主要区别在于未知与已知,那么根据常识和逻辑便可推定,主语与话题的对立互补乃为普遍现象。象句与判断句作为抓手

5、和支撑点。根据日本学者有关论述,所谓“现象句”是指对于无意中感知到的情景或事件加以客观报道的语句;所谓“判断句”是指对于有意择定的对象加以主观说明的语句。这两类语句在汉语中无疑是存在的。例如:()你看,天好蓝,云好白呀!(萧袤 二丫儿漫游奇书)()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挺面善,(北岛 午夜之门)()扑通!一只青蛙跳进水里。(苏珊妮等 动物小百科)()突然,一位小女生哭泣起来。(闫建军 上课)()一会儿,一幅漂亮的山水画画好了,(范继淹 无定 主语句)()不好了,你儿子出事了!(卢兆璋 只缘身在水乡中)以上例句皆属现象句范畴。再看:()象鼻子长。(李讷等 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那回大火

6、,幸亏消防队到的早。(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这事儿我现在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这本书,读过的人不多。(望月圭子 汉语主题的分级类型)()酒这东西啊,有愁解愁,有气解气。(胡月伟等 万历五十年)()至于你的借据,高宏托我代为保管!(琼瑶 潮声)以上例句皆属判断句范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有句名言:“一种形式,一种意义。”()这话也可反过来说,即“一种意义,一种形式”。在已经知晓主语与现象句、话题与判断句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将现象句和判断句作为观照主语与话题同异的重要窗口。二、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的同异相关相对语言单位的同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基

7、础、语用功能、语法特征上,以两种语句为窗口对主语与话题同异的考察拟由此展开。(一)主语与话题认知基础的同异根据例()至例(),在认知基础上主语与话题有同有异。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承载后景信息(),都是作为认知参照点出现。不同点在于:其一,跟主语相联系的后景信息具有未知性,跟话题相联系的后景信息具有已知性。其二,依托于主语的认知参照点通常出现在后,居于结构体内层;依托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通常出现在前,居于结构体外层。其三,依托主语的认知参照点,听读者需要借助语境条件方能知晓;依托话题的认知参照点,听读者与其接触之初即已明了。学界对于后景信息与前景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这里取广义理解。根据

8、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前景信息是指未知信息、重要信息;后景信息是指有助于理解未知信息、重要信息的信息。后景信息之所以能够起到认知参照点作用,原因也就在这里。主语与话题信息属性有别的观点是日本学者率先提出的。他们很早就注意到主语总是跟“未知信息”或者说“新信息”相联系,话题总是跟“已知信息”或者说“旧信息”相曹德和 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关系联系。分别依托于主语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之所以存在分布次序及分布层次上的区别,看似同语法规律有关,实则由可别度领先原则()所决定。根据该原则,多个句法成分同现时,可别度高的居前,可别度低的居后。因依托于主语的认知参照点同未知性后景信息相联系,

9、依托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同已知性后景信息相联系,且未知性后景信息可别度低于已知性后景信息,故同现时依托于主语的认知参照点出现在后,依托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出现在前;又因主语和话题都跟谓语具有句法联系,且主语跟谓语的联系较紧,话题跟谓语联系较松,故同现时分别依托于主语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存在分布层次上的区别。分别依托于主语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之所以识解上有难有易,全因为依托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所承载的或者是已为前文激活了的信息,或者是可以凭借常识得以体悟的信息,而依托于主语的认知参照点所承载的信息不具备前述特点,故此,作为听读者,对依托于话题的认知参照点的识解,乃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对依托于主语的认知参照

10、点的识解,则需要借助语境琢磨推敲。(二)主语与话题语用功能的同异通过例()至例()不难看出,在语用功能上主语与话题也是有同有异。相同之处首先在于二者均具“指称性”,总是表示指称或者可当指称看待;其次在于二者均具“被陈述性”,起着“给说话布置场地”的作用。汉语口语语法 之所以认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较为合适”,全因为汉语学界倾向从话题角度理解主语。为了弄清主语与话题语用功能上的不同,日本学者很早就开始进行无题句与有题句的划分,他们注意到就语用功能看其间存在如下区别:一是无题句通常对应现象句,有题句通常对应判断句,前者如例()至例(),后者如例()至例()。二是无题句每每

11、与焦点前置句相对应,如“来?谁来了?”“山田来。山田来了。”而有题句通常与焦点后置句相对应,如“林?林先生是哪一位?”“林方。林先生是这一位。”无题句与有题句的前述不同所体现的正是主语与话题语用功能上的区别所在,即:主语多见于客观报道句,话题多见于主观说明句;主语可以见于焦点前置句,而话题不可以。我国学者注意到,无题句与有题句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同时表现在前者每每被用于儿歌和谜语创作,后者则罕见于前述场合。无题句见于儿歌的如:()一只白兔长得美,两只耳朵三瓣嘴,(小白兔)()一片枫叶红彤彤,不在树上在海中,(海星)()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两只老虎)()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

12、衣。你拍二,我拍二,(拍手歌)见于谜语的如:()一个烟囱两个洞,(打一器官,谜底:鼻孔)()一个坛子两个口,(打一物件,谜底:灯笼)()一个小屋窄又窄,(打一物,谜底:蜂巢)()一条细绳软又软,(打一动物,谜底:蚯蚓)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一个洞,掉了底,(打一生活生产设施,谜底:井)()一个笨大汉,腰插两把扇(打一动物,谜底:乌鸦)无题句与有题句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实际上反映了主语与话题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即此可知,在需要营造新鲜感增强吸引力的场合,主语乃为适宜选择。(三)主语与话题语法特征的同异通过例()至例()还可发现,在语法特征上主语与话题也是有同有异。有学者认为例()“象鼻

13、子长。”中的“象”属于话题。,其实这里的“象”既可能是话题也可能是主语。日本学者北原保雄指出,“象鼻子长。”如果作为“象在长相上具有什么特点?”的回答,“象”为话题;如果作为“什么动物鼻子长?”的回答,“象”为主语。从同一句法结构中的“象”既可作为话题出现又可作为主语出现可知,主语与话题在依存基础、组合条件、作用范围等方面不无共同点。当然,二者亦有诸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其一,主语与谓语通常有着规律性的语义联系,而话题则不然,它与谓语的结合每每依靠言外语境支持。其二,主语通常是以光杆形式出现,而话题往往附缀具有介引作用的虚词,如例()中的“至于”。其三,主语出场通常有“你看”“扑通”“突然”“

14、一会儿”“不好了”等提示成分相伴随,如例()至例(),而话题出场则不然。其四,主语与后续成分结合紧密,其间没有明显停顿,不可插入语气词;话题与后续成分关系松散,其间多有明显停顿,可以插入“啊”“呀”“呢”“嘛”“吧”等,如例()至例()。其五,主语一般不可省略,除非它与先行出现的话题具有蕴涵关系;而话题每每可以借助语境而省略。其六,主语不可以改变与后续成分的排列次序,即所谓“不能主谓易位”,而话题则往往可以改变与后续成分的前后位置。其七,主语与话题都是既可跟“属性谓语”()也可跟“事件谓语”()组合,不过主语跟前述谓语的组合通常见于现象句,话题跟前述谓语的组合通常见于判断句,前者如例()至例(

15、),后者如例()至例()。其八,主语作用范围小于话题。最早注意到这一点的是日本学者山田孝雄。对比以下用例 “鳥飛時空気動。鸟飞翔的时候空气会有震动。”和“鳥飛時羽根風。鸟在飞翔的时候会把翅膀这样摆动。”他指出:缀有“”亦即以主语身份出现的“鳥”,作用范围只是达及紧随其后的“飛 飞”;缀有“”亦即以话题身份出现的“鳥”,作用范围则延至句末。汉语中的主语与话题作用范围与日语相类,后文有专门讨曹德和 从现象句和判断句看主语与话题关系如“这房子价格真便宜。”可以省略为“这房子真便宜。”根据日文表述“家値段安。”与“家安。”可知这里省略的不是话题而是主语。主语一般不可省略,但并非绝对不可省略。“属性谓语

16、”是指用于描写静态属性的谓语,谓语中心词通常由具有常态性或持久性的形容词、名词、心理活动动词等充当。“事件谓语”是指用于叙述动态事件的谓语,谓语中心词通常由具有动态性或变化性的行为动词充当。论,这里从略不赘。三、有关主语与话题关系的三种观点及其再检讨查阅 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影响最大的四部现代汉语教材,即所谓“上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兰州本”(甘肃人民出版社,)、“郑州本”(上海教育出版社,)、“电大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可知当时只有主语概念而无话题概念。通过多年探索,在主谓结构研究上,我国语法学界逐步形成了以表达关系为向导,以形义表现为视窗,以平行变换为量器的“三以”原则。亦即研判是否属于主谓结构,首先看表达上是否为陈述关系,其次看形义上是否倾向“体辞谓辞”和“指称陈述”分布,再次看结构上是否存在平行变换可能性。大陆学者开始关注主语与话题的关系是 世纪 年代以后的事情。随着李讷(,)和汤普森(,)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的发表,随着曹逢甫 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的问世,以及随着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的重译和再版,大陆有关主语的研究开始步入与话题密切结合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