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 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肿瘤医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张梅()女江苏姜堰人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 张喆:.引文格式 张梅史传兵张喆.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论著 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张梅史传兵张喆(.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病理科江苏 南京 .江苏省肿瘤医院 病理科江苏 南京)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方法:分析 例 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
2、遗传学特征 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 高内皮小静脉()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瘤细胞、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弥漫浸润或浸润于副皮质区 肿瘤细胞胞浆透亮被滤泡树突细胞()网围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并且表达多个滤泡辅助 细胞相关标志物如(/)、(/)、(/)、(/)和诱导型共刺激因子()(/)标志物 和 染色清晰地显示滤泡外增生的 网 检测了 例 病例发现 个特征性基因突变即(/)、(/)、(/)和(/)结论: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作综合判断相较于其他滤泡辅助 细胞标志物
3、 更有助于 的诊断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 诊断 诱导型共刺激因子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自 世纪 年代被病理学家认识后因其复杂多变的病理形态特点一直是病理学诊断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起源于滤泡辅助()细胞因此在第 版 淋巴及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 被命名为淋巴结滤泡辅助 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亚型()诱 导型共刺激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 细胞标志物但国内罕见其在 中表达的研究报道 本文
4、作者研究了 例 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重点分析了 在 中的表达及辅助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例 病例来自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病理科 年至 年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 例女 例年龄 岁中位年龄.岁所有病例均由两名淋巴造血病理亚专科专家按照第 版及第 版 淋巴及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诊断.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原位杂交淋巴结活检标本立即剖开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淋巴结穿刺标本固定 )后取材、脱水、制片()、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 法一抗包括、()、等免疫组织化学及 病毒()编码小()原位杂交试剂均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5、 基因重排试剂盒(毛细管电泳法)购自上海源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引物见表 余按说明书操作表 基因重排引物系统引物管检测对象产物/荧光标记阳性对照/蓝色 黑色 蓝色 蓝色 黑色 绿色 黑色 绿色 黑色 结 果.一般资料分析 例 病例以淋巴结肿大就诊其中伴有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 症状 例(.)皮疹 例(.)浆膜腔积液 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例(.)微球蛋白()升高 例()伴有骨髓累及 例()分期、期患者 例(.)、期患者 例(.)例患者中共有 例行 张梅等.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检查均提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 代谢值增高(图)例患者均接受化疗初始治疗方案见
6、表 经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期.个月.显示全身淋巴结肿大 代谢增高.肿瘤细胞破坏淋巴结结构浸润淋巴结外脂肪组织 .肿瘤细胞浸润至淋巴结被膜外脂肪组织皮质淋巴窦未见肿瘤累及 .肿瘤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细胞质透亮可见增生的 .嗜酸粒细胞、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浸润 .视野正中可见 细胞 图 与病理组织形态学表 例 初始化疗方案方 案例数(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依托泊苷)(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病理组织形态学淋巴结正常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部分病例淋巴结皮质区呈炎症改变但皮质淋巴窦未见肿瘤细胞累及(图 )肿瘤细胞为小至
7、中等大小的异型淋巴细胞细胞质透亮 例患者可见高内皮小静脉()形成分枝网状结构 例患者见胞质透亮的肿瘤细胞 例患者见嗜酸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亦常见(图 )例患者可见霍奇金/(/)细胞(图)肿瘤细胞的浸润模式共有 种本组病例肿瘤细胞浸润模式和模式 例模式 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与分子遗传学肿瘤细胞表达、等 细胞标记多数病例肿瘤细胞表达 少数病例肿瘤细胞表达(表)滤泡树突细胞()增生是 的一个诊断性特征但在 切片一般难以观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及 染色可以清楚呈现增生的 网包绕着(图)本组病例 例可见增生的 网 肿瘤细胞表达 细胞标志物、阳性率如表 所示(图 )可见 免
8、疫母细胞形态学类似于霍奇金细胞免疫表型为 阳性 阴性 原位杂交阳性(/)(图 )少数病例可见 细胞免疫表型 阳性 阳性 原位杂交阳性(/)本组病例共有 例行 基因重排分析其中 例为 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 共 例行()检测相关高频突变基因的检测结果如表 所示、为表观遗传调节因子编码基因 为 同源家族成员 编码基因、为 信号通路基因 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虽然突变频率低于 和 但其特异性较强其余外周 细胞淋巴瘤罕见 基因突变 讨 论 世纪 年代中叶多个不同的病理学团队发现了一类淋巴结病变命名为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 月()表 例 免疫表型免疫标志物阳性率/(/).(/).(/).
9、(/).(/).(/).(/).(/).(/)注:括号中为例数比()、血管免疫母细胞淋 巴 结 病 伴 异 常 蛋 白 血 症()等至 世纪 年代末期专家们达成共识多数/是一种 细胞淋巴瘤 年 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被 使用 由于细胞种类繁多且复杂长期以来关于 肿瘤细胞的判定一直困扰着病理学家 世纪 年代病理学家发现 的肿瘤细胞是胞质透亮的小至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而非免疫母细胞 世纪初病理学家发现这些胞质透亮的淋巴细胞表达 和 其后进一步研究发现 的肿瘤细胞来源于 细胞 因此第 版 淋巴及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 被命名为.染色特征性显示 增生视野正中可见“燃尽”的生发中心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10、 .阳性 .染色 免疫母细胞阳性 .原位杂交 免疫母细胞阳性 图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占外周 细胞淋巴瘤的 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其好发于 岁至 岁中老年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超过 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 症状常见患者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骨髓累及与浆膜腔积液常见 检查能够反映 的全身肿瘤负荷并被用于评估疗效患者常常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包括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多发性关节炎、结节性脉管炎等实验室检查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及 升高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病程中机会性感染常见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组织形
11、态学可见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被浸张梅等.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表 例 分子遗传学改变高频突变基因突变比例/文献报道突变比例.(/).(/).(/).(/).(/).(/).(/).(/)注:括号中为例数比润的肿瘤细胞破坏但外周皮质区较少被累及 肿瘤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的多形性淋巴细胞细胞质透亮核圆形或不规则弥漫性生长或浸润于副皮质区 肿瘤细胞与散在分布的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围绕着分枝状的 是 的一个形态学特点 部分病例可见 样细胞 滤泡退化或消失可见 围绕着 显著增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 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这是 的诊断性特征 的另一个诊断
12、性特征是肿瘤细胞易于浸润至淋巴结被膜外脂肪组织 增生常见但皮质淋巴窦少见肿瘤累及 常见 种肿瘤细胞生长浸润模式模式可见淋巴结结构完整淋巴滤泡显著增生但淋巴滤泡套区减少或消失模式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大部分破坏淋巴滤泡衰竭或退行性改变模式淋巴结结构全部破坏淋巴滤泡消失 肿瘤细胞的 种浸润生长模式代表了 的形态学演变过程其中模式较少见且难以诊断临床工作中常常漏诊 肿瘤细胞表达 细胞标记、部分病例伴有 个或多个 细胞标记表达丢失或低表达如、或 常见的流式细胞检测免疫表型为(/)/多变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 表达丢失是 的一个诊断线索 常见 免疫母细胞表达 肿瘤细胞来源于 细胞表达/、()、()等多个 细胞免
13、疫标志物但这些免疫标志物都是非特异性的即使形态学非常典型的 也只表达其中的部分标志物 一般 只在少部分 病例表达不同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弱不定而活化的 细胞弱表达 故 只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亦低于、和 在 中表达的特异性较强但其敏感性远低于 后者在 病例中阳性率达 是目前 病理诊断中最敏感的 细胞标志物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提示 在 中敏感性远高于其他 细胞标志物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一般认为 的病理诊断需要至少 个或 个 细胞标志物阳性并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学综合判断 原位杂交检测可以观察到感染 的 免疫母细胞及大 细胞散在分布于背景炎症细胞内 的 病例中可以检测到
14、 阳性的 细胞存在 在 中呈潜伏状态并呈克隆性增生通过表达 和 基因参与 的疾病进展 多数 病例 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但亦有部分病例 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故少数 患者在初诊或病程中伴发弥漫大 细胞淋巴瘤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等本组病例检测结果与既往研究结论类似 目前认为早期造血祖细胞表观遗传调节因子编码基因 和 突变后后续、等基因进一步突变导致了 的发生 对于形态学难以确诊的病例如以模式浸润生长的病例基因检测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传统的 等方案疗效欠佳 年生存率低于 抗 及 靶向治疗药为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亦显
15、著提高了 的 年生存率但复发和难治性 依然是淋巴瘤治疗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分析了 例 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研究了 在 中的表达及辅助诊断价值 在 中的敏感性高于其他 细胞标志物对于 的病理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参考文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 月()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杨晓俊侯宁史传兵.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 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及 表达的诊断价值.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基金项
16、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项目()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苏教师函)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苏教师函)作者简介 朱丽华()女江苏南通人副教授理学博士:.通信作者 蒋犁:.引文格式 朱丽华王新宇韩奕文等./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作用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论著/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朱丽华王新宇韩奕文莫思思疏佳萍蒋犁(.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扬州大学 附属医院江苏 扬州 .东南大学 附属中大医院江苏 南京 .东南大学 医学院江苏 南京)摘要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和相互作用 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幼鼠脑组织中具有差异表达的 和其相互作用的 和 分离培养出 将其分为对照组(组)和氧糖剥夺()、组即、组采用 法检测、基因表达水平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存在相互作用、组 内 的表达较 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