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 期 年 月卫生软科学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作者简介:王 力()男 河南商丘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医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潘小毅()男 湖北武汉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医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卫生服务 年我国省域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评价研究王 力 潘小毅(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摘 要:目的 探讨 年我国卫生服务效率变化趋势 为下一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和 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 选取我国 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研究对象 借
2、助 模型、指数模型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对 个省份的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 结果 我国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处于中等水平 年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 个省份的卫生服务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大于 占比 结论 我国卫生服务效率整体不佳大部分省份 无效且规模报酬递减 相应投入没有得到预计的产出 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各省份之间卫生服务效率差别较大 我国卫生服务效率的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导向型增长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和人均 对医疗服务综合效率有正向影响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指数 卫生服务效率 固定效应模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民的健康意识和需求越来
3、越强 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对于政府决策者也是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学者围绕公共医疗服务效率开展了一些研究 主要聚焦于测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公共医疗服务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 张昕男等基于 测算了全国中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赵大仁等基于 的 和 模型测算了四川省医院医疗服务效率 陈阳等基于 指数测算了 年我国中医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等运用 指数模型研究了 年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公共医疗服务效率动态变化情况 和 使用 指数评估了我国 个省份的公共医疗服务效率的变化趋势 本研究采用 中的 模型 结合 指数和固定效应模型对 个省份的卫生服务效率进行评价以期为未来制定卫生资源
4、配置方案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和 中国统计年鉴 选取除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 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 指标体系的选取参考已有文献 结合研究目标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做为物力投入指标 卫生技术人员数做为人力投入指标 选取病床使用率、入院入数和诊疗人次作为产出指标本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有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和平均住院日 外部因素为人均 和政府卫生支出 详见表 卫生软科学第 卷表 指标选取说明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卫生机构数/个医疗机构总数量投入指标床位数/张医疗机构
5、拥有床位数总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个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病床使用率/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产出指标入院人数/个医疗机构入院总人数诊疗人次/人次医疗机构每年总诊疗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人次医师平均每天担负的诊疗工作量内部影响因素指标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床日医师平均每天担负的住院工作量平均住院日/天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长外部影响因素指标人均/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政府卫生支出/万元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 模型选择 模型 是美国运筹学家 等提出用来评价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效率 并对其投入产出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包括 模型、模型、模型和 模型等 目前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在 中 模型将
6、模型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进行调整 假设规模报酬可变 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 同时得到各决策单元间的规模报酬与相对有效性 指数法广泛用于测算生产率变化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本研究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各项因素对综合效率的影响 随机效应模型需假设解释变量与个体效应无关 现实情况中此种假设很难成立 故本文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进一步对年份虚拟变量进行联合显著性检测 结果显示需要控制时间效应 因此本文最终选择控制个体和时间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本研究选取 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式()中 被解释变量 表示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值 解释变量包括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平均住院日()、医师
7、日均担负住院床日()、人 均 ()、政 府 卫 生 支 出()和 分别表示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 表示随机扰动项为了确保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本文计算了解释变量间的方差膨胀因子 发现变量间的 值全部小于 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结果 静态效率分析本研究借助基于产出为导向的 模型 利用 软件计算出 年我国 个省份医疗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分析 结果见表 年 仅有浙江省和上海市历年的综合效率值等于 辽宁、山东、山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地历年的综合效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 提示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地区间差异较大我国大部分省份未达到
8、纯技术效率有效 需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达到提高纯技术效率的目的 从规模效率来看 我国普遍存在规模不合理现象 规模报酬呈递减状态 表明总效率偏低并不是由于投入不足造成 因此部分医疗机构需要在规模方面进行优化 以求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年和 年我国 个省份医疗机构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见图、图 图 年 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第 期王 力 潘小毅:年我国省域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评价研究图 年 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表 年各省份医疗服务综合效率省份年份均值标准差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广东 海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重
9、庆 内蒙古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卫生软科学第 卷 动态效率分析从年平均变化分析来看 我国 个省份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升了 技术进步指数提高了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了 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上升了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上升了 从逐年变化分析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 年上升最大(上升了)在 年下降最大(下降了 )技术进步指数在 年上升最大(上升了 )在 年下降最大(下降了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 年上升最大(上升了)在 年下降最大(下降了 )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在 年上升最大(上升了 )在 年下降最大(下降了 )全要素生产率 指 数 在 年 上 升 最 大(上 升 了)在 年
10、 下 降 最 大(下 降 了)见表 年除北京、天津、上海、海南、西藏、宁夏等 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小于 之外 其他 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指数全部大于 提示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在不断提高 发展趋势良好 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指数大于 的省份有 个()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指数大于 的省份有 个()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指数大于 的省份有 个()提示中部地区在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在医疗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 个分解指数中 进步技术相对最大 与全要素生产率 表 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 指数年份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全要
11、素生产率指数 均值 指数相近 从全要素生产指数的 个分解指数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 、和 其中陕西上升了 黑龙江下降了 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分别为、和 其中云南上升了 西藏下降了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和 其中北京上升了 黑龙江下降了 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和 其中陕西上升了 甘肃下降了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和 其中贵州上升了 西藏下降了 见表 表 年我国各省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 指数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上海 东部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广东 海南 均值 山西
12、 中部吉林 黑龙江 安徽 第 期王 力 潘小毅:年我国省域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续表 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江西 河南 中部湖北 湖南 均值 重庆 内蒙古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部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均值 均值 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使用 软件对所构建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见表 模型()的解释变量仅有内部影响因素 模型()中加入了外部影响因素 模型()则只包括外部影响因素表 回归结果分析被解释变量:医疗机构服务综合效率模型()模型()模型()()()()()()()()()()()常数项()()
13、()注:()内的值为聚类稳健性标准误 、分别表示在 和 的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内部影响因素来看 在模型()和模型()中 和 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显著 说明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和医院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对医疗服务综合效率有正向的影响 的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 说明平均住院日对医疗服务综合效率有负向影响 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平均住院日达到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效率的目的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 模型()和模型()的回归结果中 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 说明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医疗服务综合效率的提升 的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 说明政府虽加大了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 但并没有能够被合理地使用 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服务综合效率的目
14、的 这和静态分析结果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结论相符卫生软科学第 卷 结果及讨论从静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卫生服务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地区间差异较大 大部分省份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减 提示造成我国卫生服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产出指标不足 即在现阶段卫生资源的投入下 由于卫生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低、人员冗余等原因 其产能并未达到最大化 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从时间跨期来看 除 年、年和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 外 其他年度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全部小于 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呈递减状态 提示我国近些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增长幅度放缓 年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卫生资源配置全要
15、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 、和 其中 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大平均增长率为 其次是西部()东部提高最小()提示我国各地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所差异 这与夏雯琪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东部、中部、西部的技术进步指数均大于 提示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技术在不断进步 技术进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正增长 从年均 指数增幅可以得出 现阶段还是存在负增长的省份 各省份之间差距相对较大从 指数及其分解的几何平均数可以得到 全 生 产 要 素 指 数 为 技 术 进 步 指 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又因为前者为后两者相乘所得 提示我国近几年的卫生服务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新技术来推动的 这与吴晶晶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即我
16、国卫生服务效率的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导向型增长 并且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影响因素能显著影响卫生服务效率 建议 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 避免无效投入结果显示 我国大部分省份规模报酬递减 造成我国卫生服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产出指标不足因此 建议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 不断优化经营模式 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从而使卫生服务效率达到最大化 真正做到服务于人民 推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化目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 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大 因此 需要优化和完善非有效地区的投入产出 最大化实现各省份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 东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普遍较高 但是在区域内也表现出不均衡的态势 部分地区产出不足 如福建省规模报酬递减 表明该地区没有达到与投入量相对应的产出量 建议卫生资源投入冗余的地区应重新考察医疗资源需求及配置条件科学规划卫生资源配置 在省内合理调用已有资源力求达到产出最大化 引进科技人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卫生服务效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推动着我国卫生服务效率的提高 因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 各省份应重视技术进步对提高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