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6.34MB ,
资源ID:2755353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7553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抒情”理论的可能与限度——以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为中心的透视.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抒情”理论的可能与限度——以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为中心的透视.pdf

1、81id“抒情”理论的可能与限度一以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为中心的透视李阳摘要:作为“抒情”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王德威的近著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对抒情谱系的爬梳颇见匠心和功力。相比于经典抒情论述,王氏虽强调情的古典渊源,但主要还是受普实克的影响。然而他并不认同普氏对“史诗”的看重,实际上,其转向抒情的原因即在于不满启蒙、革命话语的单一化范式,而希图以“抒情”为参数,将二元论述三角化,关注三者间的联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王氏将抒情与史诗的互动窄化地置换为抒情与革命的博奔,有意无意地模糊抒情与启蒙以及启蒙与革命的异同。这就隐隐透露出王德威抒情论中的诗学政治,他在很大程度上把“

2、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直接理解成了“诗史”,这也正解决了抒情如何介入的问题,而他的思考便是对于“诗史”的现代意义的重新发明,即“朝向史诗时代的批判抒情主义”。不过,王氏的情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所谓单一化史诗模式的批判之上的,其论调似又陷入了某种多元论的话语霸权。关键词:抒情;史诗;启蒙;革命;诗史作者简介:李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58 0 0 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寓1 5号楼,2 0 0 2 4 1。电子邮箱:。Title: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of

3、the Theory on“Lyricism:A Perspective Centering on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by DavDer-weiWangAbstract:As a masterpiece that applies the theory on“lyricism to the stud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David Der-wei Wangs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has shown his ingenuity and skill in sorti

4、ng out the genealogy of lyricism.Compared with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term,Wang emphasizes the classical origin of lyricism,but he is primarilyinfluenced by Jaroslav Prusek.However,he does not concur with Pruseks emphasis on“epic.In fact,the reason for Wangsturn to lyricism lies in his di

5、ssatisfaction with the monolithic paradigm of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Instead,he tries topluralize the dualistic discourse with lyricism as a parameter,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ree.In thisprocess,Wang narrowly repla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yricism and epic with a ga

6、me between lyricism and revolution,blurring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yricism/enlightenment and enlightenment/revolution.This implicitly reveals the poeticpolitics of Wangs thought on lyricism.To a great extent,he directly equates“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with shishi(poetry ashistory)

7、,which provides a path for lyricism to engage with reality.His thinking reinvents the modern meaning of shishi,whichnow means“critical lyricism towards epic time.Yet,while Wangs lyric modernity is largely based on his criticism of the so-called monolithic“epic paradigm,his argument seems to run into

8、 the hegemony of pluralism.Keywords:lyricism;epic;enlightenment;revolution;shishi(poetry as history)Author:Li Yang is a Ph.D.candidate at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and compa

9、rative poetics.Address:Building 15,Graduate Students Apart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5800 South Hongmei Road,Minhang District,Shanghai 200241,China.Email:.82.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抒情论述的建构,与其他任何一种超级话语体系一样,乃是一个持续包容/膨胀的过程。自陈世首先揭“中国文学的道统是一种抒情的道统”(3)并由此成为广大教化主以降,附加于“抒情”之上的意义无论是事增华的丰富,抑或是变本加厉的偏至,处处彰显出“抒情”话

10、语的理论活力与有效性。王德威的近著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TheLyrical in Epic Time: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Throughthe1949Crisis,以下简称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正是在如此的理论脉络下,通过对“抒”“情”词源、字源的穿穴爬梳,于北美与台港“抒情”路数的一角湖山以外,广采大陆与欧陆的他山之石,打破不同艺术门类的此疆彼界,借以激活“文学”概念的普泛性。非但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并非单摆浮搁,却也“难以被整合为一个同构型的团体”(“自由主义信徒、左翼斗士、顽固的保守派、敌伪

11、同谋者、意识形态转弯者,以及孤芳自赏的个人主义者等”)(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3)的内在“抒情”气脉的潜德幽光,而且不乏洞见地将中国语境下“史诗时代的情”置于“二十世纪中期全球抒情话语”的视野经纬中,确然“延伸了我们关于美学、伦理和政治的认识”(4 2 6),堪称近年来古典“情”话语现代化”的一大突破。一、何为“抒情”:谱系的观照在陈世骧看来,传统诗学之道,奠基于“充满浪漫主义”的“兴”之召唤,而“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论述的合流便在于“抒情”一一一种自立、自全于所谓“时间的种种劫毁”中的“主体的当下性和自发性”的诗学理想(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35一4 4)。不妨说陈氏的抒情观内蕴了某种抵抗的姿态

12、。因此高友工洞察到“物质的我”与“心中的我”的分裂和:一旦“内在的、私有的我”得到表现,“即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失去其真正的自足性”,“这是抒情活动的内在矛盾”,他虽指出“真正的抒情大概应当是个人的私语、自语为人所知”,却也了然于“实际创作的境况”与“情的理想精神”并不总是合拍(1 53)。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氏肯为“抒情”的社会性意涵打开方便之门,尽管这位“抒情”话语的实际奠基者将“抒情”的定义不仅理解为“体类”“主题”或“题素”,更涵盖了文化的意识形态,他所高扬的“生命的价值”仍须寓于“个人的经验”或者说心境”当中(8 3)。王德威曾称许高友工的情传统设想为“庞大的认知体系”(抒情传统与中国现

13、代性1 3),大概不无英雄欺人(其实高氏抒情观的客体指涉落脚点还在于主体的归返)和夫子自道的双重意味。恐怕在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的作者这里,“抒情”才真正被形塑为一套严丝合缝的诸多所指链汇合而成的既斑驳又动态的体系一“文类或艺术风格,或生命态度、价值体系、政治信念、世界观”(3),以与启蒙、革命鼎足而三。复杂的现实参照因子的渗透,或许也难以避免地击碎了情感自足性的外壳,是故在王德威的理解中,“抒情之为物,来自诗性自我与历史世变最惊心动魄的碰撞”(3)。这就直接扶正了高友工那里相对于“和谐”而言的对立面“冲突”:“与现实的遭遇最终能否熔铸成一和谐之整体,或转成强烈的冲突,几可作为探测诗人意识深度的

14、一个标准。”(2 9 3)弃“和谐”而取“冲突”,也正是王氏抒情观与经典情论述的分流所在。“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这一书名本身,便充斥着“群己权界”的紧张感。不过,王德威在书中屡屡钩沉、凭吊、漫游那些自我改造和主体重塑后的诗人们(何其芳、冯至)的公共文本空间的个体抒情“裂隙”及其暖味的时刻,辩认出“所谓的“抒情性 是种意在言外、另有所思的旁白(aside),或现实话语的灵光乍现”(1 6 1),这对于抒情传统的“私我”观而言或许仍是某种疏不破注的持守吧。不同于径直源自泰西的启蒙、革命话语之处在于,抒情传统本是针对西方的史诗传统而提出的基于比较文学考虑的论述。换言之,北美学术界的抒情论述从一开始就

15、带有某种文化本位主义的视阈,或谓“中国性”(C h i n e s e n e s s)。王德威虽也认可“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中西合璧”特质,“因此没有必要在理论层面刻意追求本质主义化的中国论述”,但他仍对“学界“西风压倒东风”的现象”保持警惕,以为“中国传统中”同样存在“丰富的理论资源”(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1 1)。但问题在于:“抒情”是否就是中国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研究者们念兹在兹的传统“理论资源”呢?在为“抒情”编排家谱时,陈国球、季广茂、王德威等人不约而同地从词源(“情”)或字源(“情”)人手,试图寻觅出通往源头活水的曲径。此种努力自有其端本澄源的价值,只是概念的“词源谬见”(et

16、ymologicalfallacy)陷阱却依然令人不免狐疑:毕竟,相比于“言志”(尚书尧典)、“缘情”(文赋)、“诗史”(本事诗高逸)“载道”(通书文辞)等术语的权威性以及据此滚雪球般的后世阐说,“抒情”直至王国维正式引介西学意义上的“抒情”“叙事”文学观念之前,一直停留在徒有其字的词汇学层面。甚且王氏本人实则对古典诗文说部“纯粹美术上之目的”的欠缺颇有微词:“更转而观诗歌之方面,则咏史、怀古、感事、赠人之题目弥满充塞于诗界,而抒情叙事之作,十百不能得一。”(1 2 1)这与陈世“抒情道统说”的诗学史观相较,岂非遥如弱水之隔?因此朱自清才会在描述“言志”概念的动态变迁及其弹性释解时岩开一笔提到,“抒情这词组是我们固有的,但现在的涵义却是外来的”(4 9)。而就算在陈世骧、高友工那里,史诗或悲剧的西方文论理念的潜文本也始终不去,时时暗示着“抒情”与“lyricism”的亲缘关系。有趣的是,陈国球和王德威在为抒情传统辩护时,面对朱自清抒情外性的不刊之论都不以为然,其辩词.83“抒情”理论的可能与限度却大率皆强词夺理。前者混淆了语词与理论的区隔,轻轻避过了朱氏的判断锋芒(陈国球16 17);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