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积累【考点】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疏通文意的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能读懂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词语以及语句的理解。【常见题型】1 文言词语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即“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如“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卖油
2、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题中“廷式尝坐小谴的“坐”,结合语境可知“坐”应为“定罪”的意思。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2内容理解与概括这类题型常常会作
3、以下题目要求:(1)概括选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3)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
4、淆了因果关系。3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具体为:分析原文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
5、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还有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外文言文积累】一 师旷劝学 (孙权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注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恐已暮矣:(2)臣闻之:(3)平公曰:“善哉!”答案:
6、(1) 迟,晚。(2)听说。(3)好。易错点:第(1)题易错误理解成“晚上”。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答案: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难点:注意“安”的解释。此句中“安”意思是“怎么”,和“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中“安”意思相同。(2)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答案:点燃火烛照明行走,和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哪个更好呢?解析:该题的难点是对“孰与”的解释。孰:谁,哪一个。这和“卿言多务,孰若孤?”中的“孰”意思相同。孰与:表示两者相比,择其一。另外,要注意利用好文本中已给的注释。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译文:晋平公问
7、师旷:“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二 (木兰诗)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
8、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1 对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答案:D 正确意思为:改变,变化。现代汉语“移风易俗”中的“易”也是这个意思。平时注意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比较理解。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皆次当行( ) 数建奇功( )答案:hng shu难点:当“数”表示“屡次”的意思时,读作shu。3 区别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答案: 因为 因而,所以4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答案:木兰是古代的一位民间女子
9、。(2)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答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5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答案:C 难点:“十有二年”表示虚指,意思是“十来年”,这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十年”、“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卷”一样,都不是确指。 数:屡次。6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同类的句子是: 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
10、雌?译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她从小练习骑马,年龄长大后就更加精通于骑术了,正逢可汗征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因为她的父亲年老多病、不能行军,木兰便换上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她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十多年,多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三卖蒜老叟-(卖油翁)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
11、,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墙砖,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子不语)1 解释句中加粗的词。(1)旁睨而揶揄之(2)卒不肯告人姓氏答案:(1)斜着眼睛看 (2) 最终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12、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答案:竹篙碰到他的地方,就一寸一寸地断裂了,凭着这个(杨二)声名大震。难点:注意“以”的解释。以:凭借。此处“以”的意思和“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意思相同。(2)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答案:(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到一座石桥的外边了。 难点:注意对“纵”的解释。纵:放。3 文中塑造了杨二相公和卖蒜老叟两个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答案:杨二相公:仗着自己精于拳术,骄傲自满,哗众取宠。 卖蒜老叟:武艺超群,深藏不露。4 这则故事说明什么道理?答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3、不能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受到教训。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他可以用两个肩膀扛起两艘船站起来,几百个船工用蒿刺他,蒿碰到他的地方,就一寸一寸地断裂。凭借这一点名声显赫一时。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习武弄棒,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众人很惊骇,跑去告诉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
14、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名声,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 老人让杨二歇息三天,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始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四 陈尧咨善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
15、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 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典郡:掌管郡务。 伎:同“技”。 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及守荆南回:(2)坐客罔不叹服:答案:(1)到,等到。(2)无,没有。难点:罔:无,没有。现代汉语仍在沿用此意,如:置若罔闻。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岂汝先人志邪?答案: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愿吗?难点:注意对“先人”的解释。先人:常指已死的父亲。3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要杖打他?
16、答案:陈尧咨的母亲认为他只顾自己的兴趣而荒废了国家的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能够忠心报国的期盼。难点:此题应在“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句中找答案。该句难点是“务”的理解。务:致力,从事,和“求真务实”中的“务”意思相同。译文:陈尧咨擅长于射箭,射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
17、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于是)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五 竹似贤-(短文两篇)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d)砺(l)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 跟。 建:树立。 倚:偏颇。 体道:体悟仁德。虚受:虚心接受。 砥砺:磨炼。 名行:名节操行。1 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1)竹本固:(2)夫如是:答案:(1)稳固 (2)像这样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答案:因此君子都喜欢种竹子,把它作为庭院中的观赏植物。难点:注意“树”“庭实”的解释。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3 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答案:“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这些都和君子的品行、美德一样。解析:在做内容理解与概括类型题目时,可以直接引用原文。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竹子的心空
19、,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子,把它作为庭院中的观赏植物。五 (活板)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刘廷式为婚。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其后廷式管干汇州太
20、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廷式尝坐小谴( )为文以美之 ( )答案:(1)因而定罪 (2)赞美难点:坐:指定罪,如现代汉语“连坐”中的“坐”也是此意。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答案:(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2) 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答案: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欲罢其官,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遂宽免了他。难点:注意“坐”“逐”“嘉”“阔略”的解释。嘉:夸奖,赞许。现代汉语仍有沿用,如嘉奖。阔略:宽恕,
21、宽容。3 刘廷式有哪些值得苏子瞻称赞为“义”的行为?答案:与老翁定约,老翁去世后,成为官员的廷式不顾老翁已死而女方有疾,坚持履行婚约;婚后与妻子生活和睦,妻子去世时极为哀伤。解析:也可以引用原文回答,刘廷式没有因“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妻死,哭之极哀”。该题的易错点是答案不完整,只作答了第一条“义”。4 本文刻画人物时用了什么手法?答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一方面,正面描写刘廷式的言行,表现其有情有义,另一方面,从女方的反对、监察官的态度以及苏子瞻的赞美,侧面描写了他的美德。解析:刻画人物的手法,首先要考虑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描写方式以及
22、对人物的侧面描写。该题的错误答案多为:对刘廷式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这样的答案不全面,不完整。本选文有对刘廷式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这属于正面描写,还有女方的反对婚约、监察官“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苏子瞻“爱其义”等属于侧面描写。答题格式:首先点明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阐述该手法。译文: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第。邻居家老翁很贫穷,有一女儿,与廷式约为婚姻。后离别多年,廷式读书考中进士科,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家中极为困苦饥荒。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也不敢与士大夫通婚姻。廷式坚持不退婚,以为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约呢?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婚后夫妻关系极为和睦,他妻子要搀扶着才能行走,生了几个孩子。廷式曾因过错而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欲罢其官,因赞赏他的美德行事,遂宽免了他。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伤。苏子瞻(轼)欣赏他的行义,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