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92MB ,
资源ID:2808024      下载积分:7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8080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 物态变化(选拔卷)(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 物态变化(选拔卷)(解析版).doc

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第三章 物态变化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蜡烛滴“泪”是固态的石蜡熔化为液态。冻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2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2、()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解: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医生看清楚牙齿的情况。答案:B。3下列图示现象或应用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的是()A用冰袋降温B花瓣上的露珠C美丽的雾凇D白雪和冰凌解:A、用冰袋降温是固态冰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是熔化,熔化吸热,故A正确;B、花瓣上的露珠是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是液化,液化放热,故B错误;C、雾凇是气态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此过程是凝华,凝华放热,故C错误;D、白雪是气态

3、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此过程是凝华,凝华放热;而冰凌是雪融化后凝固形成,凝固放热,故D错误。答案:A。4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解: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及与空气摩擦生热,再熔化成水滴落下来,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

4、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答案:C。5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解:A、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故

5、A错误;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由液体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冰是晶体,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答案:B。6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解:A、铁的导热能力更强,不利用罐内温度的保持,不合题意;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使水分充足促进水的蒸发,符合题意;

6、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抑制了空气流通,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空气潮湿、闷热,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答案:B。7镓是一种金属,它的熔点较低,实验员从恒定温度为20的仓库中,拿起一块固体镓放在手心上,一会儿,发现手心里的镓熔化成银白色的液体,如图所示,则镓的熔点可能是()A20B30C50D60解:开始时镓在恒定温度为20的仓库中时固态,说明镓的熔点高于20,把镓放在手心能熔化成银白色的液体,说明已经达到熔点,并能从手上吸热,说明该镓熔点低于手掌的温度,手掌的温度约为36,所以镓的熔点可能是30,故B正确。答案:B。8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

7、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解:A、红汤清汤主要成分都是水,所以红汤的沸点与清汤的沸点应该是一样的,故A错误;B、油脂覆盖在水面上,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故B正确;C、火锅汤主要是水,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D、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答案:B。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B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

8、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A错误;B、由图可知,在第8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而不是已全部熔化,故B错误;C、沥青是非晶体,该曲线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所以该曲线不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C错误;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答案:D。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

9、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答案:C。11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

10、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解:A、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发生沸腾现象,汽化为水蒸气,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故A正确;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使盘的温度低一些,可以在盘中加些冰块,故B正确;C、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会放热,从而液化成水珠,金属盘温度升高;也有可能是金属盘从水蒸气中吸收热量造成的,金属盘温度升高,故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故D正确。答案:C。12

11、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加入盐后,熔点降低,即低于0,极易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A正确;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湿抹布中的水遇冷凝固形成冰,故B正确;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故C错误;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答案:C。13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

13、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综上,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答案:C。1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在使用时常常会蒙上一层水滴,这对医护人员是一大烦恼。下列关于水滴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水滴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水滴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水滴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水滴的形成需要放热解: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15固态、液态和气态

14、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解:由图象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16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解: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结冰

15、,水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错误;B、打开冰箱门,能看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冰箱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D、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冷冻室的管子温度降低,故D错误。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7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乙。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 不能(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

16、疫苗 安全(安全/不安全)。 解:(1)由题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2)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体温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表明疫苗安全。答案:乙;不能;安全。18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

17、间温度低时会 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解: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为凝固,根据题中描述:“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降低时会放热”,故得出此种物态变化为凝固。答案:凝固。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器材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中,他除了记录水中气泡情况,还需要记录 加热时间和 温度。解: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中,需要研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还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答案:加热时间;温度。20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吸热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减慢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解: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

18、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21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先下降后上升。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解: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首先玻璃瓶受热膨胀,容积增大;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答案:先下降

19、后上升;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22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熔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吸收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解:冰化成水,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答案:熔化;吸收;液化。23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解:由图象

20、可知,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80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4min开始到第9min结束,则在第6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答案:需要;固液共存。24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解: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冰淇淋在熔化时要吸热,所以夏天吃冰淇淋觉得凉爽。答案:液化;吸收。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1、2分,共28分)25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4。(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受热均匀。(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烧杯(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解:(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4。(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

22、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此方法称为水浴法,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受热均匀。(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第4min到第10min,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烧杯内的水会沸腾,但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内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只有烧杯内的水沸腾。答案:(1)4;(2)受热均匀;(3)晶体;固液共存态;(4)烧杯。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酒精灯外焰的位置来确定的。(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

23、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 99。(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 沸腾时(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解:(1)根据自下而上的组装顺序,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来确定;(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

24、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水的沸点为99,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99;(4)水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气泡越来越大,符合图中情境,故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答案:(1)酒精灯外焰的位置;(2)相平;(3)99;(4)沸腾时。27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 A(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2)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

25、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水银制作的温度计。(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93。(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 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收热量。(5)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模拟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解:(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位置确定A固定夹的位置;(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为357,高于水的沸点,故选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3

26、)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3;(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收热量;(5)从图中可知b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相同时间里a、b组的水吸收的热量相同,a组的水的质量大,则a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长,与题意不符;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则相同时间里b组的水吸收的热量少,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长,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1)A;(2)水银;(3)93;(4)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收热量;(5)B。四、解答题(28题4分,29题3分,共7分)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

27、为世界解渴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这

28、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 液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 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 采用伞状结构(采用碳基吸收体)(写出一条即可)。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污水处理(列举一例即可)。解:(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变成淡水,这个过程放热;(2)根据题意知,人工蒸腾器采用碳基吸收体,因为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

29、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人工蒸腾器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能够加快蒸发,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污水处理上。答案:(1)液化;放热;(2)采用伞状结构(采用碳基吸收体);污水处理。29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则烧瓶中的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导致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