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能力全练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2.下面实例能够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的是( )A.我们上课时认真听讲B.发声的音叉能弹开塑料球C.说话声将水中的鱼吓跑D.古代士兵伏地听声3.如图2-1-1所示,牛牛同学用力击鼓,鼓面_而产生鼓声,图中出现的波纹夸张地表现了鼓声在空气中是以_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知识点三 声速4.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 )A.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B.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大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5.有一根钢轨长1768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假设当时气温是15)三年模拟全练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停止振动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钟还在振动D.产生回声7.小明同学是一个科学迷,他在看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新闻后兴奋得不得了,当天晚上
3、他做梦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也登上了月球,看到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远远听到“嫦娥四号”正在播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激动不已。请指出小明梦中见闻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判断依据: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8.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s后司机听到山崖传来回声,求(声音的速度为340m/s):(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3)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五年中考全练9.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1
4、-2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10.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图2-1-3(1)如图2-1-3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 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不能传声。(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核心素养全练11.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会拐弯的声音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图
5、2-1-4所示),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能回荡在姑苏城的夜空,在客船上听来如此清晰呢?从声学的角度来探讨,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的气温不同,声波在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方向偏折。深秋夜晚,地面降温快,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低,而离地面较高处气温相对较高,声源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向下弯曲的,声波集中在地面附近,地面附近很大范围内能接收到声波,加上夜深人静,在地面上能听到较远处的声响,这就是枫桥夜泊一诗中描写的意境。 图2-1-4(1)夏日白昼,地面升温快,地面附近空气温度高,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所以声源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向_(选填“上”
6、或“下”)弯曲的,在地面附近接收到声波的范围小,而在十几层的楼上打开窗户,能听到远处交通工具的嘈杂声。(2)寒山寺的钟声能回荡在姑苏城的夜空,“回荡”表明声音不断地被反射。老师上课的声音不能回荡在教室中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能力全练1.A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故A正确;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故B错误;物体不振动是不会发声的,故C错误;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D错误。2.D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发声的音叉能弹开塑料球,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说话声将水中的鱼吓跑,说话声是通过气体、液体传播的,
7、故C不符合题意;古代士兵伏地听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D符合题意。3.【答案】振动 波【解析】鼓面振动产生鼓声,声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4.D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故A.、B选项错误;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都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因此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变小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5.【答案】4.86s【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在固体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速度,所以乙同学听到的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钢轨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t1=0.34
8、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2=5.2s,故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5.2s-0.34s=4.86s三年模拟全练6.C 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会“余音未止”。7.【答案】远远听到“嫦娥四号”正在播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可能形成风,也不能听到歌声。8.【答案】(1)80m (2)1360m (3)640m【解析】汽车发出笛声到司机听到回声的过程,可用下图描述。由图可知:(1)汽车行驶的路程:sAB=v车t=20m/s4s=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ABCB=V声t=340m/s4s=1360m
9、;(3)进一步分析图可知,2sAC=sAB+sABCB,sAC=sAB+sBC;综合式可知,此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sBC=(sABCBsAB)=(1360m-80m)=640m。五年中考全练9.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A正确,B、C、D错误。10.【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减弱 真空 (3)传声【解析】(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由此推理,若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
10、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这表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核心素养全练11.【答案】(1)上 (2)老师离墙太近,原声和回声混在了一起【解析】本题从古诗切入,渗透“声速与气温有关”的知识,考查了“科学态度”素养和“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1)夏日,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而“声波在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方向偏折”,所以声波传播时会向上弯曲,其结果就是地面附近接收到声波的范围小,而在十几层的楼上打开窗户,能听到远处交通工具的嘈杂声。(2)在教室里,由于老师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