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u n 第 卷第期(总第 期)J o u r n a l o fB a o j iU n i v e r s i t y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 s(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 (S u m N o )【文学】D O I:/j c n k i j b u s s 兄弟观念、燕饮制度与 诗经 燕飨诗的礼乐文化精神彭鹏(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 诗经 燕飨诗的礼乐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学界尚缺乏具体的研究.兄弟观念以及燕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展现出 诗经
2、 燕飨诗所反映的礼乐文化精神.通过对 诗经燕飨诗自身内涵及其中所描述的“兄弟”关系、反映的燕饮制度,以及 诗经 文本在先秦时期的经典化的研究,可以看出燕飨诗所蕴含的礼乐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于其所反映的兄弟观念以及燕饮制度之中,而其文本的经典化则是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保障机制.关键词 燕飨诗;兄弟观念;燕饮制度;用诗时代;礼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 诗经 燕飨诗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到“这类诗篇反映出的礼乐文化精神和它具有的文化价值”(P ).如今这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燕飨诗礼乐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却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和阐释.赵沛霖先生曾指出 燕 飨 诗 有“好
3、礼 从 善、向 往 良 好 风 范 的 一面”(P ),即体现出其礼乐文化精神,但仍略显宽泛.周人礼乐文化精神中的“序”与“和”典型地体现于燕飨诗中的兄弟观念及燕飨制度两个方面,以此为切入点,能更为清晰地理解燕飨诗所展现出的礼乐文化精神.一、燕飨诗与兄弟观念“燕飨诗”即 诗经 中反映、描写嘉礼中的飨礼、燕礼等礼仪活动以及宴饮场面的诗歌,广义而言,于燕飨活动中所赋之诗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燕飨诗.赵沛霖先生认为,宴饮与宴飨、燕饮以及燕飨之间都存在区别,他同时也指出“宴饮诗、宴飨诗和燕饮诗应分别指规模、性质不同的宴享”(P ).赵先生以宴饮诗来统称这些诗歌,相对而言,前文所引的鲁洪生先生的观点更具包容
4、性.关于燕飨诗的成诗时代,传统上有两种观点:郑 玄 认 为 成 于 文、武、周 公 以 及 成 王 时代(P、P );朱熹则认为“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P ).二者范围有大小之分但都不出周初.目前学界仍普遍赞同传统之说,将燕飨诗的成诗年代断为西周初期.周礼春官大宗伯 中说:“以 嘉 礼 亲 万 民.以 饮 食 之 礼,亲 宗 族 兄弟.”(P )饮酒礼、食礼都被视为广义上的燕飨礼,由此来看,燕飨礼及燕飨诗天然与兄弟之情存在着密切关联.对于“兄弟”关系的关注,历史上由来已久.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正义 指出五常就是五典,兄友、弟恭位列其中.(P )晏子曾对齐景公强调“兄爱”“弟敬”.(P )
5、孟子 中有“五伦”之说.(P )此外,礼记礼运 中有“十义”之说,即“父慈、子孝、兄良、弟弟”(P )中庸 尝谓天下有“五达道”,其中即包含有兄弟关系,兄弟关系于此时已被视为“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P ).朱子认为此即 尚书 中所谓的“五典”(P ).从上述先秦典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兄弟”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关键一环.鲁洪生先生曾指出:“周代是个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彭鹏(),男,安徽桐城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学经典.要纽带.”(P )兄弟关系是家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构成“家”的重要因素.
6、可见兄弟关系是家庭乃至社会秩序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人立国之初,即广封同姓兄弟,以巩固政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载:“昔成王克殷,成王 靖 四 方,康 王 息 民,并 建 母 弟,以 蕃 屏周.”(P )通过分封同母兄弟,以达到维系统治秩序的政治目的.王国维先生曾言西周“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P ).广封兄弟之国,能拱卫王室、维护统治,而西周政治上对于兄弟关系如此之重视还出于一个重要原因,即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之分”由此而确定.王国维先生指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周人立国后新建之诸侯国则多为功臣、兄弟等,“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P
7、).由此来看,兄弟关系可谓家国同构的重要连接部分.周人对于兄弟关系的重视,不只是表现在观念上,而且更落实到了制度层面.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P )即明确规定以饮酒礼、食礼来使宗族兄弟相亲和.大宗伯的职责是“佐王建保邦国”,宗族兄弟之间关系的和睦是“建保邦国”的关键一环.礼记礼运 中说:“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P )这一段描述表明了古代祭祀的社会功用,而兄弟关系紧随君臣、父子之后,使兄弟关系和睦
8、是祭祀的主要目的之一.张节末先生指出兄弟关系在“五伦”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认为君臣、朋友这两伦关系正是借助于兄弟关系而连接起来的,两者看似相隔甚远,但其实具有深刻的联系.以上都足以证明兄弟关系在 诗经 时代的重要性,故文学作品对其多有反映,燕飨诗即是如此.这部分诗歌以 楚茨 斯干 行苇 常棣 蓼萧 伐木 支页弁 等为代表.楚茨 描绘了是年丰收之后,周王率领子孙于祖庙祭祖祈福的庄严而盛大的场面.祭祀之后,则是热闹的家族宴会:诸父兄弟,备言燕私.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子子孙孙,勿替引之.”(P )叔伯兄弟齐聚一堂,共叙天伦,伴以美酒佳肴,更有乐队奏曲,众人无不处于“既醉既饱”的心满意足之境.传 曰
9、:“燕而尽其私恩.”笺云:“祭祀毕,归宾客之俎,同姓则留与之.燕所以尊宾客,亲骨肉也.”(P )祭毕留宴同姓,以隆宾客、厚骨肉之情.诗序 认为:“楚茨,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也.”(P )“诸父兄弟,备言燕私”正是借古者对于宗族兄弟关系的重视来“刺幽王”.毛诗正义 指出祭毕之后,“于是之时,宾客归之俎,其诸父兄弟留之,使皆备具,我当与之燕而 尽 其 私 恩 也.今 王 不 能 然,故 举 以 刺之”(P ).幽王对诸父兄弟有所怠慢,被视为失礼败德之举,故时人作此诗以讽谏之.诗集传中也说道:“祭毕,既归宾客之俎,同姓则留与之燕,以尽私恩,所以尊宾客
10、、亲骨肉也.”(P )庄重的祭祀之后,周王通过宴饮以“亲宗族兄弟”.此时的与会众人纷纷卸下祭祀时的思想包袱,尽情享受、其乐融融,呈现出一片祥和愉悦的氛围.在音乐、美酒、佳肴的共同作用下,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对祭礼以及如此的情感交流方式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此诗虽被视为刺幽王之作,但其借古讽今的用意之下,也能看出西周初期乃至更早的时代对于兄弟关系的重视.楚茨 一诗借兄弟之“亲”从反面讽谏统治者,而 斯干 则是周王对于兄弟关系的正面宣扬.诗序 认为:“斯干,宣王考室也.”正义 指出宣王:“筑庙寝成,而与群臣安燕而乐.”(P )这样来看,斯干 乃周王彰显功绩、燕飨群臣之诗.朱熹
11、进一步赋予其教化意义,他认为:此筑室既成,而燕饮以落之,因歌其事.又言居是室者,兄弟相好而无相谋,则颂祷之辞,犹所谓“聚国族于斯”者也.(P )意即周王借宫室之落成而与宗族兄弟宴饮,以达到“亲宗族兄弟”之目的.诗歌第一章说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P )此章前四句,或认为是兴,或认为是赋,或认为是比,尚无定论.(P )程俊英先生认为前四句所描述的宫室所处地势风景之美好,旨在烘托家族间的和睦,也就是后文所言的兄弟相亲.(P )后三句以近乎浓烈而直白的说教气息告诫众人:兄弟之间应相亲相爱、无相欺诈.盖“相病是兄弟之恶事”.(P )又此诗乃燕飨之诗,
12、彭鹏兄弟观念、燕饮制度与 诗经 燕飨诗的礼乐文化精神在反复吟唱、鼓瑟吹笙之间,相亲相爱的兄弟观念会更加深入人心,周王作如是强调无疑是为了维护宗族团结、政权稳定.历史上兄弟阋墙之事屡现于史册,这令人深恶痛绝,因此对于一代雄主郑武公,孔子终究还是以春秋笔法暗加贬斥.常棣 一诗则是对内阋于墙而外御其侮的兄弟之情的正面歌颂.诗序 明谓:“常棣,燕兄弟也.”(P )郑玄进一步指出此诗的创作背景:“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P )言周公有感于管蔡之乱而燕飨兄弟,召公作诗歌之,以期使宗族兄弟再度相亲.毛诗正义 明确指出此诗的创作目的:“言兄弟不可不亲,以敦天下之俗”.
13、(P )已将兄弟关系由家庭、宗族以及邦国的关键性一环抬高到关乎天下的层次.诗集传 也认为此乃周公所作而燕乐兄弟之诗,并称此诗“其志切,其情哀”(P ).诗中所言的死丧、急难、阋墙以及丧乱之事,读之使人有“鼠思泣血”之感,凸显兄弟之情深.清人方玉润 诗经原始 称:“良朋妻孥,未尝无助于己,然终不若兄弟之情亲而相爱也.故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P )诗中随处可见“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等语,可见全诗都是对兄弟之情的描写与称颂.此诗作者为谁历来说法不一,但后世基本都赞同此诗乃“收族”“合族”以及亲近族人的诗篇.(P )此外,其更是对兄弟之情的直接歌唱.首章以棠棣之花起兴,鲜明
14、而形象,紧随而来的“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一句直接点明题旨.接下来的三章都是在说明危急关头只有兄弟才是最可信赖的,如“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以对比来加强这种印象.唯有第五章颇为奇特,话锋一转,感叹和平之时,兄弟反不如友人,“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清人陈奂 诗毛氏传疏 对此解释较为合理.陈氏云:“上三章曰死丧,曰急难,曰外务,朋友不如兄弟;此章言丧乱既平之后,兄弟不如朋友者,愈以见兄弟之当亲.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即行燕兄弟、内相亲之礼.以下三章皆是也.弟五章为承上起下之词.”(P )此章体现出唯有急难之时兄弟之情才真正彰显其价值,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
15、后世元代南戏 杀狗记 可以说是此章的写照,此章也使全诗节奏跌宕起伏而不致平淡.最后三章重以高昂的热情述说兄弟和睦的快乐,“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整首诗“以死丧祸乱与和平安宁对比,朋友妻子与兄弟关系对比,突出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的主题”(P ),直接向世人传递着兄弟之情的美好.蓼萧 一诗则体现出 诗经 燕飨诗对于兄弟观念的理解的另一种类型.此诗虽提到兄弟,但并非正面描写兄弟关系,而只是以兄弟来称呼与会诸侯,这是值得关注之处.毛诗正义 认为此诗反映的是周王泽被四海,因此四方诸侯来朝,周王燕乐之,以示庆贺.(P )此非汉儒夸大其词,逸周书 竹书纪年 都载有周成王时代“成周之会
16、”的事迹,由此可以想见西周王朝巅峰时期之盛况.诗集传 指出:“诸侯朝见天子,天子与之燕,以示慈惠,故歌此诗.”(P )朱子此语点明了燕飨的政治功用,即“宴以示慈惠”(P ).兄弟关系在这首诗中从伦理上的血缘之亲上升为政治上的慈惠之用,这突出表现在“宜兄宜弟”一句上.方玉润 诗经原始 认为此句“美中寓戒,而因以劝导之”(P ).陈子展先生则谓:“诗既见君子,宜兄宜弟.远国之君谓彼此之间以兄弟之义平等相待也.”(P )可以看出,兄弟关系所作用的领域逐步扩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姓之中,周人借由兄弟关系,将天下熔铸成一个“宗法性社会”.所谓的“宗法性社会”就是一种一切社会关系都家族化了的社会,一切社会关
17、系都依“宗法的亲属关系来规范和调节”的社会 (P).在互为表里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作用下,再加上周人小农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周人习惯于在近似家庭的氛围之中处理事务、解决分歧,“家庭血缘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P ),兄弟关系自然也是如此.因此李山先生说:“我们看到,兄弟之谊终于从一族一姓的狭隘界限中突决出来,变成了联接人群的观念纽带.”(P )这表明周人赋予了兄弟关系更多的社会意义,将其从家庭伦理的领域延伸至社会伦理的范围.燕飨诗中的部分篇章是周人观念上对于兄弟关系的重视在文学上的反映.虽然此类诗篇在数量上稍显不足,但它们借助于文学的形式将兄弟之情展现的较为充分,且在为数不多的篇目中也表
18、现出了层次感,反映出周人对于兄弟关系的认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即由 楚茨 斯干 所反映出的对于兄弟关系在情感上的自发地重视上升到 常棣 中对兄弟关系在政治、风俗上的自觉思考,进而递进为 蓼萧 中对于兄弟关系的进一步认知并完成了兄弟关系的属性转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变.而兄弟关系中天然具有的长幼之序以及兄弟关系融洽之后的和谐,正是周人所追求的,此可谓周人文化精神之展现.二、燕飨诗中的燕饮制度在周人看来,燕飨既是一项重要的日常活动,也更
19、是一种庄严的礼仪行为.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与“礼”的产生相关.无论是饮酒礼、食礼、燕礼还是飨礼,其本质都是一种饮食活动,礼记礼运 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P )即是认为礼的兴起与饮食活动密切相关,先民以其微薄之饮食表齐敬于鬼神,郑玄指出“鬼神飨德不飨味也”(P ),相比于食物的丰美,虔敬之心更为重要.二是燕飨的相关礼仪是周人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 诗集传 在解读 鹿鸣 时说:“此燕飨宾客之诗也.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P )可见燕飨之礼对于周人而言能起到沟通上下、联络感情以巩固统治,
20、以亲亲之道达于尊尊之用.周礼春官大宗伯 中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P )左传成公十二年 言:“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P )这都是在强调燕飨之礼在周人政治文化上的作用,即示以慈惠,亲近宾客,巩固政权.鲁洪生先生认为“诸礼之中,燕飨之礼运用得最为普遍,周代统治者将之作为和睦九族、沟通上下、巩固统治秩序的政治手段.”(P )赵沛霖先生也指出,周人几乎到了无事不宴、无日不宴的程度,除了感官享受之外,赵先生认为更有政治、精神上的原因,“即通过宴饮,强化礼乐精神,维系统治秩序”(P ).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燕飨礼仪集中体现了周人的礼乐文化精神,礼
21、乐精神中的尊卑之别、长幼秩序除了体现于兄弟关系中,还体现在燕飨礼的座次之分、敬酒顺序之不同上.三是燕飨活动本身即是礼的一部分.正式的礼乐之后若无宴会则被视为“为礼不终”.国语晋语四 中所载:“秦伯享公子如享国君之礼,卒事,秦伯谓其大夫曰:为礼而不终,耻也.”于是“明日宴”.(P )左传昭公元年 所记的“礼终乃宴”也是如此,(P )皆在强调宴会的重要性,只有于礼乐仪式之后举办宴会才算完礼.据学者统计,左传 所记的宴饮赋诗的事迹有二十次之多,则单纯的宴饮场面应该只多不少.左传 不仅只是单纯的记载宴饮的欢乐场面,更有对于燕飨活动的深入思考.除成公十二年的记载之外,还有成公十四年宁惠子的一段话:“古之
22、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P )可见时人对于燕飨活动及其礼仪的深刻认识,即不只是单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通过燕飨的外在形式观察一人乃至一国的威仪以趋吉避凶.诗经 燕飨诗中所反映的燕礼最为完备,燕礼的应用也最为广泛,且存在多种情况:诸侯无事而燕、卿大夫有王事之劳、卿大夫又有聘而来,还与之燕、四方聘客与之燕等.(P )可以借 行苇 一诗试分析之.行苇 一诗在 诗经 燕飨诗中具有特殊意义,明人何楷认为 行苇 是“诗 三百中最古之作,始自夏少康之世”(P ).从这一角度来看,诗经 燕飨诗的基调可谓由 行苇 一诗奠定.诗歌由公刘的“仁及草木”起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23、以宗族之间的宴乐为内容,“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人们沉浸于欢乐的氛围之中“或歌或咢”而不忘以礼为节,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曾孙维主,酒醴维醹”;最后在主人恭祝长者福寿无涯“寿考维祺,以介景福”中结束宴饮,呈现出一片温情脉脉、“其乐也洩洩”的场景.诗中所展现的礼节之隆重、礼仪之威严以及周王对族人之敬重,无不体现出周王对于宗族兄弟的亲近与慈惠,兄弟之情在这样严肃而祥和的氛围中得到了交流与沟通.诗序 指出此诗反映出“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P );陈子展先生也说此诗首章“言其(公刘)仁及草木,则亲于兄弟可知”(P ).从上述论述中都可看出周人对于宗族兄弟之情的重视,真正做到了“以饮食之礼,
24、亲宗族兄弟”.具体而言,燕礼的整个过程是复杂而庄重的.首先是准备工作,仪礼燕礼 曰:“小臣戒与者.膳宰具官馔于寝东.乐人县.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司宫筵宾于户西,东上,无加席也.射人告具.”(P )即由小臣前往告请参加宴饮的宾客群臣,膳宰准备并摆放好酒食,乐人挂好乐器,司宫为宾设席等,而后由射人向君汇报一切准备就绪,此即 行苇 所说的“或肆之筵,或授之几”.接着是君臣就席.“公升,即位于席,西乡.小臣纳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射人请宾.公揖卿大夫,乃升就席.射人纳宾.彭鹏兄弟观念、燕饮制度与 诗经 燕飨诗的礼乐文化精神宾 入,及 庭,公 降 一 等 揖 之.公 升 就席.”(P )准
25、备工作完成后,君臣就席安坐,射人此时所请、纳之宾是礼仪所需而临时设置的象征性的“宾”,(P )君主宴饮的对象是参礼的众臣.君臣、宾主安席就坐,即 行苇 所言“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接着就是繁复的主宾、君臣之间的献酒、行礼的过程,如“公坐,取大夫所媵觯,兴以酬宾”(P ).这 一 环 节 是 行“一 献 之礼”,即主人向宾献酒,宾酢主人,主人再向君献酒,主人自酢酒,后主人再酬宾.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主人与之前的宾一样都是为行礼而设置的,非指君.(P )一献之礼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旅酬”,即众人依次而递相酬酒.此一环节即 行苇 所谓“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至此,燕饮及燕礼达到一个小高潮,接下来开
26、始鼓瑟吹笙,奏乐以助兴.“席工于西阶上,少东.乐正先升,北面立于其 西.工 歌 鹿 鸣 四 牡 皇 皇 者华.”(P )工歌毕,主人献酒于工.而后君又行旅酬,“公又举奠觯.唯公所赐.以旅于西阶上,如初.卒”(P ).旅酬之后,笙工入奏 南陔 白华 华黍,奏毕主人向笙工献酒.献酒后,乐工、笙工间歌于堂上:“乃间歌 鱼丽,笙 由庚;大师告于乐正曰:正歌备.”(P )此种燕饮场合下所奏之雅乐与礼具有同样功用,能“表明等级的尊严,净化人们的心灵,制造和美雅正的氛围”.正歌完备之后,继续欢饮,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对曰:“敢不醉!”然于此时,席间会立一“司正”以监礼,意在确保席上众人既尽兴,又不至
27、于醉酒失态、失礼.(P )接下来可能会举行射箭比赛“以乐宾及卿大夫”.(P )上述环节在 行苇 中亦有描述:“嘉肴脾臄,或歌或咢.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此后进入燕礼的尾声,君再行旅酬之礼以献士,接 着 君 向 庶 子、左 右 正 以 及 内 小 臣 献酒.(P )此时可以“无筭爵”“无筭乐”,君臣主宾尽情欢饮宴乐.最后,宾表现出醉意,乐工奏 陔 以送宾.但从宾送脯于钟人一举来看,宾虽醉而不失礼,郑注曰:“用赐脯以报之,明虽醉不忘礼.”(P )这是燕飨礼的精髓之所在,此与 行苇 最后所描述的众人齐声祝福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来看,整个燕礼的过程无比繁杂,充满了严格的规定,
28、如每个人坐在何处、站立之时朝向什么方位等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在这些细则之中就蕴含着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等思想观念.这种仪式感配合音乐,使众人程式化的举止之中显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象征意味,使人在践礼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诸如谨慎、敬重等情感体验.兄弟相亲的内容、燕饮严谨而欢乐的气氛,加上整个环节所体现出的庖丁解牛般“中节合乐”的美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此类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而燕飨诗对于燕飨礼仪的反映也正是其礼乐文化精神的展现.三、燕飨诗的普及与 诗 经典地位的确立燕飨及其相关礼制乃周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燕飨诗礼乐文化精神的体现,又是其得以展现的保障.而 诗 文本的普及及其地位的上升,也具
29、有相同的作用.二者均为燕飨诗中礼乐文化精神得以展现的一种保障机制.孔子之后,诗 的文本系统得到确定,其经典的地位也得以确立,因此更应该关注于前孔子时期 诗 文本的运用及其经典性地位的逐步确立.王秀臣先生提出了一个礼乐精神的“黄金时代”的观点,他指出这样的时代是以燕飨的相关礼仪的大量出现以及燕飨之歌进入 诗经 文本为标志的.马银琴先生则指出:“自西周中期燕享礼仪成熟之后,燕享乐歌便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入了诗文本.”(P )由此来看,虽然学界对于诗、礼结合的具体时代的划分存在分歧,但诗文与礼制的结合应该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这种诗、礼的结合典型地体现为春秋时期引诗、赋诗等活动,也就是在诸如外交、宴饮等
30、礼仪场合下对于 诗 文本的运用.春秋时期引诗、赋诗的情况十分复杂,且具有断章取义、以诗为喻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春秋及其之前的时代,存在着 诗 被广泛应用的现象.左传 和 国语 是先秦记载用诗现象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据清人赵翼统计,左传 引诗共二百一十七条,国语 引诗共三十一条,其中仅一条为逸诗.(P )魏源的统计与赵翼在总数目上相同而只在逸诗数量上有些许出入.(P )左传 国 语引 诗、赋 诗 的 场 面 数 量 多 且 场 合 多样,(P 、)(P 、P 、P )由此来看,诗 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场合,如燕飨、朝聘、外交、劝谏等.这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
31、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面的生活.”(P )诗 在其产生之际即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祭祀、祝颂、宴会、田猎、征伐、外交、礼仪都要用诗”(P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将春秋时代称为“用诗时代”.傅道彬先生曾指出:“从春秋中叶到 楚辞 的兴起可以称之为用诗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诗三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 的广泛运用,也促进了其经
32、典性地位的逐步确立.陈来先生曾详细论述过 诗 的经典化的过程,(P )指出西周到春秋时期,诗 书 的经典地位逐渐形成和确定,而“这些被记录的文献要成为经典,必须依赖文化实践的需要和知识人的自觉传承”(P ).这意味着在西周到春秋时期,人们不仅广泛地用诗,更自觉地对 诗 进行传承.国语 中已指出“春秋”“世”“诗”“乐”等九类文献都是培养贵族人才所必需的.(P )陈来先生认为:“这表明,这些文献不仅有知识上的重要 性,而 且 具 有 思 想 文 化 意 义 上 的 权 威性.”(P )从中也可以看出 诗 在西周、春秋的经典性地位和普及性,即早在孔子之前,诗 已经成为贵族阶级的“教本”.虽然这种对
33、经典的认知和重视更多的是属于贵族阶层的,但在当时,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贵族知识精英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即代表了思想文化界的整体水平,他们即是“大传统”的代表.所以贵族阶层的这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即代表了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共识,进而对属于“小传统”的民间思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诗 在当时受到了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这是思想文化界的一种共识.无论是引诗还是赋诗,无论用诗时是断章取义还是以诗为喻,人们在反复用诗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加深对其文本的理解,诗 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也会积淀进人们的意识当中,这正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世说新语 中“郑玄家婢”
34、的故事虽不尽真实,(P )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文本充分普及的重要性.陈来先生指出:“春秋时代虽然还没有 经典 的概念,但从当时人们对诗书的称引来看,诗书无疑在春秋已经获得了经典的地位.”(P )这表明早在儒家学派诞生之前,诗 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经典文本的地位.钱穆先生说过:“诗经三百首,大体上全是些轻灵的抒情诗,不需凭借像史诗、戏曲、小说等等具体的描写与刻画,只用单微直湊的办法,径直把握到人类内心的深处.”(P )这样的抒情特征也便于 诗 的传布和深入人心.孔子之前 诗 文本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其经典性地位也在逐步确立,而孔子之后,这一切的完成更是水到渠成.这使得燕飨诗也随之愈加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35、面,而其中所蕴含的礼乐文化精神也得以彰显.四、结语综上所述,诗经 燕飨诗中所反映的兄弟观念、所体现出的燕飨制度,是探究燕飨诗礼乐文化精神的角度和途径之一;而燕飨制度的确立、践行和延续,前孔子时代 诗 文本的广泛运用,诗 经典性地位的逐步强化以及孔子之后 诗经 文本的固定、经典地位的确立,则是燕飨诗中所包含的礼乐文化精神得以彰显的保障.诗经 燕飨诗所蕴含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之处.注释除 诗经学史 外,还有鲁洪生编著 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 年版;李山著 诗经的文化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版;于新著 诗经研究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版.三书也多有论述.周人礼
36、乐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序”与“和”,礼记 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参见郑玄注,孔 颖达 正义 礼记正义 卷二十二 礼运,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陈来先生认为:“礼乐文化的整体功能指向的是人间性的秩序,礼乐互补的文化体系是以和谐有序的宇宙观作为基础的礼乐文化的精华是注重秩序与和谐的统一.”参见陈来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第 页、第 页.鲁洪生先生在 诗经学概论 中指出,燕飨诗则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为礼仪诗或宴饮诗.称之为“礼仪诗”有失宽泛,燕飨只是礼
37、仪中的一部分;称之为“宴饮诗”又容易与一般的宴乐饮酒相混淆,故还是称之为燕飨诗为好,以表示它们是反映燕飨礼仪的诗歌.根据它们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参见鲁洪生 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 年版,第 页.参见赵沛霖 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 年版,第 页;于新 诗经研究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版,第 页;洪湛侯 诗经学史,中华书彭鹏兄弟观念、燕饮制度与 诗经 燕飨诗的礼乐文化精神局 年版,第 页;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版,第 页.葛兆光先生认为:“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的秩序,换句话说,
38、就是把父、长子关系为纵轴、夫妇关系为横轴、兄弟关系为辅线,以划定血缘亲疏远近次第的 家.”参 见 葛 兆 光 中 国 思 想 史(三 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参见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王会解第五十九,三秦出版社 年版,第 页;郝懿行,李念孔 竹书纪年校证 第九卷 周纪成王,齐鲁书社 年版,第 页.参考文献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赵沛霖诗 经研 究反 思 M天津:天 津 教育 出版社,毛亨,郑玄,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左丘明,杜预,孔颖达春秋
39、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赵 岐,孙 奭孟 子 注 疏 M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王 国 维观 堂 集 林 M石 家 庄:河 北 教 育 出 版社,张节末,吴壁群“君臣”“兄弟”与“朋友”诗经中的人伦关系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鲁洪生诗 经集 校集 注 集评 M北京:现代 出版社,程 俊 英,蒋 见 元诗 经 注 析 M北 京:中 华 书局,方玉润诗经原始M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陆侃如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陈奂诗毛氏传疏M滕志贤,
40、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子展,范祥雍,杜月村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山诗经 的文 化 精神 M合肥:安徽 教育 出版社,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马健鹰 左传 中饮食活动及宴饮诗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郑玄,贾公彦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冬颖,殷锐燕礼的还原与诗经中的宴饮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秀臣仪礼时代与仪礼中燕飨礼仪中的诗乐情况分析J中国韵文学刊,():马银琴两 周诗 史 M北京:社
41、 会 科学 文献 出版社,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魏源诗古微M长沙:岳麓书社,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傅道彬诗可以观 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J文学评论,():葛 兆 光中 国 思 想 史 M上 海:复 旦 大 学 出 版社,刘义庆著,刘孝标注,徐传武校点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责任编校张福安)B r o t h e r l y c o n c e p t,B a n q u e t S y s t e ma n d t h eR i t u a l a n dM u s i cC u l t u r a l S p i
42、r i t o fB a n q u e tP o e t r y i nB o o ko fS o n g sP E N GP e n g(S c h o o l o fL i t e r a t u r e,S h a a n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X ia n ,S h a a n x i)A b s t r a c t:T h e r e i ss t i l l a l a c ko fs p e c i f i cr e s e a r c hi nt h ea c a d e m i cc o mm u n i t yo nt h e
43、s p e c i f i ce x p r e s s i o no f t h ec u l t u r a l s p i r i to f r i t u a l a n dm u s i c i nb a n q u e tp o e t r y 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T h ec o n c e p to fb r o t h e r h o o da n dt h eb a n q u e t s y s t e mc a nt os o m ee x t e n t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s p i r i to f
44、 r i t u a l a n dm u s i cc u l t u r er e f l e c t e d i nb a n q u e t p o e m s i n t h eB o o ko f S o n g s T h r o u g h t h e s t u d yo f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b a n q u e tp o e m s 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t h e“b r o t h e r l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d e s c r i b e dt h e
45、r e i n,t h eb a n q u e t s y s t e m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r e f l e c t e dt h e r e i n,a n dt h ec a n o n i z a t i o no f t h e t e x t i nt h ep r eQ i np e r i o d,i t c a nb es e e nt h a t t h es p i r i to f r i t u a l a n
46、dm u s i cc u l t u r ec o n t a i n e di nb a n q u e tp o e m si s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t h eb r o t h e r l yc o n c e p ta n db a n q u e t s y s t e mr e f l e c t e dt h e r e i n,a n dt h ec a n o n i z a t i o no f i t st e x t i st h eg u a r a n t e em e c h a n i s mf o ra c h i e v i
47、 n gt h i sp r o c e s s K e yw o r d s:b a n q u e t p o e m s;b r o t h e r l yc o n c e p t;b a n q u e t s y s t e m;t h e a g eo f u s ep o e t r y;r i t u a l a n dm u s i cc u l t u r e(上接第 页)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 I d e ao f“B eE x i s t e n tN o wb u t I
48、n e x i s t e n tO r i g i n a l l y”a n dI t 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Z H A N GY u n s h e n g(S c h o o l o fP h i l o s o p h y,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B e i j i n g ,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i d e ao f“B e e x i s
49、 t e n t n o wb u t i n e x i s t e n t o r i g i n a l l y”h a s a l r e a d ya p p e a r e d i np r i m i t i v eB u d d h i s m,a n d i t h a s c o n t i n u e d t od e v e l o p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o r i e s o f v a r i o u s s c h o o l s o fB u d d h i s m I nt h ep e r
50、 i o do fp r i m i t i v eB u d d h i s ma n ds e c tB u d d h i s m,t h et h e o r yo f i m p e r m a n e n c e,b i r t h d e a t h,a n de v e ns u n y a t aw a s r e c o g n i z e d H o w e v e r,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M a d h y a m i k as c h o o l,t h em e a n i n go f“B e 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