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师工作方案范文生,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工作目标1、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2、从传统教育中教师为学生规划人生目标走向教师激发学生自主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进一步寻找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为确立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奠定根底;4、积极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 的教育管理途径,创设学校根底教育工作的新特色。5.注意从多个方面关注学生,除了思想引导,生活指导,还要有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三、工作要求1、积极、认真、热情,做学生的
2、知心朋友;2、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方法,每次交流不少于30分钟。每次辅导前,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独立思考辅导方案,方案要精,要管用,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切实做到交流有主题,讲实效,具体教育活动还必须作好详细地记载;3、建立导师工作记录和学生成长档案,定期如实填写每一次的工作、学习情况,共同见证成长;4、导师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与班主任、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及时反响,全方位的关心、帮助学生的进步。积极参加学生代表会、学生家长会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听取并收集对学生及家长对导师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检验及反响工作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提出下一步设想;5、导师必须及时做好资料、档案的整理和积累工作,学期结束前交德育处考核、存档。四、具体方案全面关注所辅导的每一位学生,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他们最终成功、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根底。1、充分理解导师的“导的内涵指导、引导、辅导、疏导,做学生尊敬、爱戴的师长,平等的朋友,真诚的倾听者;2、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必要的家庭情况,随时关注学生日常思想、心理、行为、生活、学习情况,适时“导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帮助学生了解自已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兴趣,在
4、学好必修课程的根底之上选好选修课程;关心被指导学生的学业开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根底上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配合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指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开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道德素质;5、在生活方面主要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6、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小编络,
5、将学生在校成长情况及时反响给家长,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向学校反响孩子在家的表现。经常与学生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交流学生情况;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经常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随时把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及时反响给家长;每学期结束时,导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和学习、生活等方面进步情况作出书面评价,学生也将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六、总结评价对于导师辅导都应该及时的做好总结和反思,对方案中“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案的实施效果要有个大体的评价,做到之处如何更加细致,缺乏之处应该如何修改后便于落实实施,重要的是可行有效,可以有效的指导今后导师工作的进一步
6、提高。导师工作方案:育人导师工作方案育人导师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气氛,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开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二、工作目标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开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
7、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开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落伍。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开展、健康成长。4、发挥学校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开展。5、适应根底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三、受导学生根本情况:三年级在小
8、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鼓励和帮助。那么应该注意学生的心里变化、学习方面以及交往方面的改变。 学生的心理特点 个性差异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评价并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情绪不稳定:生活经验缺乏,他们经常在陌生、严肃、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冲动
9、,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自控力不强: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表现出强烈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依赖性逐渐产生变化,自控力较差,不能控制和调解自己的日常行为。 学生的学习方面:从三年级开始课程一下就变难了,一、二年级时学生只要努力,成绩都会99、100分,但是到了三年级,做题稍有马虎成绩往往在80-90分之间徘徊。三年级是个两极分化的阶段,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稍有马虎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如果成绩下滑,根底没打扎实,那以后的学习就会越来越难。如果学生的
10、成绩偶尔下滑时正常的,在教育学生中要掌握技巧,常夸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催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学生的交往方面:三年级的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选择朋友往往是从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不能真正的体会友谊时什么,这时就要求父母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帮助孩子在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开展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开展。 四:工作措施及方法:第一,把握核心,采取“四导策略。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导界定为“四个导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
11、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加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起点。(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那么,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相应的学
12、分,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
13、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4、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标准,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第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导育途径。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对象健康持续的开展。整合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协调开展,以实现整体最大效益。我校把沟通主题、校内外结合、学科合力、阵地利用等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充分利用多种导育途径,使 “学生成长导师制不断得到深化。(1)主题沟通。把“学生成长导师制与主题教育(日常行为标准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平安教育、爱国教育等)、学生最喜爱的导师评比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
15、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所有活动的主题都是相互沟通且有机融合,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开展。(2)校内外结合。导师结对形式既有同班结对、同年级结对、跨班结对,不仅关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而且对于一些各方面有开展潜力和特长的学生寓于培养、结对。如聘请校外具有良好声誉和特长的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担任导师,使局部特长学生确实得到辅导与提高,也使导师工作不断拥有资源活水,为我校的导师队伍增添新的力量。(3)学科合力。找准“学生成长导师制与学科教学的最正确结合点,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通过各种训练途径
16、,以到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更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开展综合的实践能力。(4)各阵地利用。阵地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气氛,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开展导师制活动充分挖掘现有的阵地优势:如:宣传栏、黑板报、播送站、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德育基地、社会实践考察等,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内与校外教育阵地的相结合,给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