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1 ,大小:1.34MB ,
资源ID:3002340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0023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双重特性.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双重特性.pdf

1、76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摘要当代青年网络生活的极化现象从生发的活动场域、所运用的具体的网络特性及其产生的包含对立的二重性结果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成机理,但从作为网络行为主体的青年人特质以及网络的“双刃剑”特性看也存在着总体上的深层根源。就前者而言:青年人的网络场域化既使青年人的活动空间得以拓展,也时常引发青年人的认同困境;青年人的网络猎奇心既促发青年人的变革创新,也时常导致青年人的出格越轨;青年人的网络交互性既带给青年人更多的外在欢腾,也时常彰显青年人内心的孤独;青年人的网络理想性既激发青年人的正义觉悟,也时常带来青年人的情感偏执;

2、青年人的网络亲和性既推动技术应用,也时常带来青年人的身心异化;青年人的网络娱乐化既带来青年人的正当享乐,也时常引发青年人的恶意炒作。从后者来看:青年人心理的二重性和网络效应的两面性是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生成的内外因。网络给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带来的极化效应是青年人本身具有二重性的放大化呈现,扬弃极化现象从根本上看还在于型塑青年人本身。关键词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形成机理;总体根源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3)04-0076-11DOI:10.13583/ki.issn1004-3780.2023.04.007作者简介:陶志欢,上海大学

3、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双重特性 陶志欢极化效应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指的是物体的性质在外力作用下向两极化扩展甚至在某种情形下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物体在极化效应下呈现的外在表征就是极化现象。网络虚拟空间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或直接或歪曲的放大化呈现,它既可能倍增人在现实中的善,也可能助推人在现实中的恶,甚至快速轻松地实现善与恶的转化,它使人的心理和行为比现实具有了更大的弹性和张力。如今网络塑造着当代青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其发展及应用伴随着当代青年人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一场至今还未真正远去的波及全球的世纪大疫情更是极大地加速了网络在当代青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应

4、用,并改变了部分人对青年人生活方式的态度,它让“年轻人常常被诟病的宅,第一次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77具有了合法性,甚至成为了 美德”1。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生活就是如今青年基本的存在方式,网络空间是当代青年人的主要活动场域:日常信息获取场、新奇体验实验场、社会交往关系场、公共表达舆论场、生活服务消费场和精神文化休闲场等,在这些场域中较为明显地展示着青年人的网络场域化、网络猎奇心、网络交互性、网络理想性、网络亲和性和网络娱乐化等特点。青年人的心理行为在这些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这些不同类别的极化现象生成的机理各自是怎样的,其总体上的深层根源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5、。一、青年网络场域化:带来空间拓展与引发认同困境网络技术在虚拟空间突破了物理时空对青年活动的局限,使无限的世界浓缩在一个屏幕内、键盘里和鼠标中,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键看世界和一击通全球”。活动场域的无限广阔性和活动角色的转瞬即逝性不同程度上解构了青年对事物认同所需的两个基本的外在客观因素相对聚焦化和比较稳定性生成的条件。同时,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人的生理特征的明显变化和认知参考框架的不断转换,使其对自身及事物的认同具有比其他年龄段群体更不稳定的特点。加之网络技术所呈现的更新化、升级化、动态化与青年成长的阶段性、过渡性、可塑性高度契合,人机关系的深度融合易导致多元观念冲淡主导价值,从而弱化青年

6、人的方向感;动态多于恒常,从而滋生青年人的无力感;多变的形式高于稳定的内容,从而模糊青年人的价值感。不仅如此,外在条件程度不等的消解侵蚀着青年心理这一对自身及其事物认同的根基。在网络场域中,熟人世界中的选择性呈现、陌生人场域中的自主构建及角色扮演中的深度迷恋所构成的多样自我,剧增了青年自我形象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同一性难题;多变时空促成的漂泊、多重身份带来的变幻以及多种信息导致的过载强化了青年多变自我的非连续性,提出了稳定性难题;信息碎片化导致的撕裂、体验迷恋化带来的沉溺、身份交替化促成的隔断、享受虚拟化导致的梦幻加重了青年异化自我的病情,提出了健康性难题。同时,利益催生、娱乐恶搞及恶意侵犯等因

7、素生成的各种假我带来的网络社交上的加码式互害困扰着青年人的生活,导致人际信任感降低,使人们不得已采用合理不信任的方式来倒逼式达成彼此信任的结果,这增加了交往成本,让青年心生痛恨和反感。自我认同作为现实我对投射我即主我对客我的反思性知觉,客我状态的消极影像往往冲击着主我认同,投射我低于现实我也会导致对现实我的重新审思与再度反省,这会带给青年个体情感上的负面体验。同时,媒体报道所具有的对社会现实中少数现象的筛选功能被网络放大了,它把少数现象建构成青年的普遍信仰,个体认知被网络整合成群体共识。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现象要具有宣传报道 价值,其依据是它的少数性与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8、新闻通常具有一种以偏概全的特征。由于青年网络生存的常态化,一种极少数的现象经网络传播,走进青年的视野,使得原本只是特殊的个案在青年人的观念里盘踞更长时间,这易让泡在网上、长于拟态环境中的青年产生一种错觉,把原本现实生活中只是极少数的现象误以为是普遍现象,把短暂现象误以为是长78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久事实。不仅如此,人为了在适者生存的长期进化过程中有效应对外部威胁,提高存活可能,往往需要给予负面事物更大的注意力权重,即人在先天倾向和后天经验基础上存在着一种具有负面倾向的普遍性偏差,这使得负面现象时常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其新闻价值也更大。但负面新闻被网络传播一

9、再发酵不仅一定程度上有违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也易强化当代青年对社会阴暗面的印象,使其认知越发偏离社会真相,导致其产生认同困境。同时,源于人对事物的不同偏好在数据呈现下带来的算法的智能推送也会让当代青年越发生活在自我兴趣构筑的信息茧房里,算法推荐虽比搜索引擎极大提升了信息分发的效率和精准度,颠覆了青年与信息相处的方式,但这也极有可能逆转互联网原本将世界变得开放包容的趋势,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当算法成为网络媒体平台打开信息世界任意门的钥匙时,用户到底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还是一个更小的世界?2网络世界的极化风险易带来不断强化和固化自我的认知偏见,这种认知偏见也是导致青年产生认同困境的重要因

10、素。二、青年网络猎奇心:带来变革创新与诱发出格越轨重视对青年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它或明或暗地告诉代表未来的青年人应该做什么,扮演何种角色,怎样符合规范。不仅如此,青年人还需遵循社会的时钟,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社会往往有一套相对标准化的年龄尺度。社会秩序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异类的,虽然一定的包容性是可能的,但它更为注重同质性而不是差异化。“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3167它努力把青年固定在某个位置上,提醒其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当一个人被与他

11、的角色完全等同起来的时候,若这种角色和其自然禀赋不一致,他通常会失去许多属于人的宝贵东西,角色易成为他的全部和宿命。同时,各行各业通常还会给青年设置让其看到希望从而激发其奋斗激情的梯子,让其需花上一生的时间才有可能攀登到最高处,事实上,能达到最高处的人极少,绝大多数人都在攀登的路途上或早或晚地停止了。且若不按照社会安排好的路线、角色和程序去走、去扮演、去履行,它往往会自动启动相关机制给其贴上一个“不安分守己”的标签,对“出格”行为给出一定的规劝。在讲求效率和分工的社会,青年人易成为社会机器上的零件,由此,社会秩序反而易成为一个“现代的铁笼”。“个体只能依照群体制定好的剧本,按部就班地扮演自己的

12、社会角色来证实自我的存在。”4即使习惯标新立异的青年人也时常感受到这套规则对自身的隐形压制和潜在掣肘,早在几个世纪前帕斯卡尔都惊呼:“人类 是如此不可避免地愚蠢,以至于不愚蠢的反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愚蠢。”5这是社会规制下的角色对青年人的强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化的重要手段,它让青年人把终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攀爬梯子上,并包含更深的意蕴:你攀登不上去,这不是游戏规则的问题,而是你自身能力不够或运气不佳。它的存在巧妙而无形地引导青年把失意的原因导向自身,而非遇到不满时就埋怨外在环境和对抗既有的规则制度。“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79人不合时宜

13、、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672青年常态化下的行为通常受其观念的支配。“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7因此,观念的抛锚常带来行为的越轨。对新奇事物的探究本身就蕴含着对现有规范可能是积极抑或消极的突破。网络世界绝对自由的幻觉造成青年网民犯罪感虚无的假象,这易使青年人在网络世界里也许不会人云亦云式地追随传统和中规中矩,但可能会另类跟风式地我行我素和立异标新。网络行为规则为青年网民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定时段内代表着正确性与合理化的规则的变动就会让变革创新和出格越轨变得界限模糊并可能相互转化。两种行为的性质本就是人们基于利益关系上的观念建构的结果

14、。“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只是我们的好处、我们的利益驱使我们去爱或去恨某些东西。”3169因此,词汇的意涵指向往往附带情感的变化,同样的事实在不同情感下可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人们也在建构词语的不同性质,且就是同样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和时代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概念统一性的前提是叙事统一性,这导致了一群人乃至一个人的行为可用褒贬不一的两种乃至多种看似都符合实际的词汇来形容。“由于相同而忘了差异以至把一定的种用作衡量其他一切种的尺度、标准、范围就完全错误了。”8青年人正在发展的生理特征和生命历程也可被解读为更多的选择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关键是遵循着怎样的标准以及谁有权力并附带着怎样

15、的情感态度来评说。网络为产生和满足青年人的好奇心提供了新天地,比较符合其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需求,是新奇体验的广阔场所。但“标新”和“越轨”、“变革”与“出格”的边界时常并不清晰,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或在不同的观念体系下抑或是视角的不同所致。从个体权利角度看,压抑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对每个个体而言效果也是双重的,这取决于此种欲望是否正当或给身心带来的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用压制个体的办法来成就群体中的多数虽符合了边沁的满足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功利原则,但却未必是一种完全合理的价值导向。“人们往往以为了多数人或为了普遍的利益作为取消某项权利的理由,这实际上是将两种权利即多数人的权利与作为多数人的成员所享有的

16、个人权利相混淆了,前者不能作为压制一项权利的理由。”9要准确理解集体主义的内涵,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主要是以集体为手段为集体中的每个人谋取合法利益,而更多不是假借为集体谋利之名损害其中成员的正当权益。即使在非常极端紧急的情形下,需要牺牲个人来成就集体,那通常也要在个人自愿或至少是合法的基础上。三、青年网络交互性:呈现外在欢腾与凸显内心孤独当代青年网络在场的常态化使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汇聚更多的人,激发群体欢腾的机会也更多,他们长时间活跃在各类 APP 上分享、相聚或狂欢。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化与符号化易使青年网民的关注点和需求度更向凸显实体化和偏重主体性的自我一侧倾斜。青年交友更关注自我兴趣

17、点和需求度,好友易降为廉价的工具人,他人也易沦为自我投射的某个侧面。我喜欢他,他喜欢我,本质上变成我喜欢我自己。“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自己同类的其他存80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在物的依恋只是基于对自己的爱。”3169喜欢的对象通常映射着人的本质。我为你点赞和转发,可能展示的是迎合的态度,更可能是因为你说出了我的心声,点赞的背后或许并不主要是理性的判断,而更多是立场的抉择。人们在彼此喜欢中成就了自我的映射,网络成为自我狂欢场。在此意义上,人最终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通常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她自身相同或类似的事物罢了。但网络之所以

18、被称为虚拟空间,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主体地位的离身倾向,距离人感知器官越远的事物带给人亲密关系的体验度和掌控感往往越弱,这也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用肢体接触来表达亲密的原因之一。在此意义上,网络的表面欢腾掩盖的也许是现实的内心孤独。青年人常有如此体验:打开网络,海量信息涌现在眼前,仿佛都与自己的好奇心有点关系,但好像关系又不大,可看可不看的信息对于自制力较弱的青年而言往往会选择点开,可数据算法规制下的智能推送让其停下来的可能性越发变小。选择性迷茫的背后是个人关注点的迷失、兴趣点的缺失和目标点的丧失,反映的多是个体的孤独与无聊,更是价值意义感脆弱的表现。此时网络喧嚣与个人寂寞构成反差,“群体性孤独”

19、出现了,“它指的是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却变得越来越孤独。”10对此,马克思似乎早有预言:“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11青年只有跟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或了解自己的人产生互动才可能生发出驱逐孤独感的归属感。它和人能联系到多少人甚至是身边现在就围绕着多少人并无太大关系,无法在交往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其孤独感产生的重要根源。网上肆意的宣泄、期待被认可的言说以及希望信息发出后的积极回应,即当青年通过网络社交提出建立某种亲密关系的诉求时,却可能发觉并未有预想的那么多人认真地对待和真诚地关心,双方观点难有太多共鸣

20、。“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自信自己拥有某种品质时,完全不需要让别人来证明,而如果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只是希望自己有,那么就会对此非常敏感,总是害怕别人提出质疑。”12比如,若一个人听到与其相异的观点时就怒不可遏,这可能就是对其观点还不深度自信的表现。那些期盼建立亲密关系的青年,也许可以经由不断的互动产生彼此认同带来的亲密感,以实现在自己在意的领域有交流对象。青年人的观念分歧和偏好差异原本成就了世界的多彩,但同时也可能让人际情感融通变得更难实现。“多种证据一致表明:相似性而非互补性(对立性)在各种情境和关系中似乎是产生吸引的基础。当相似的比例越高时,喜欢的可能性就越大。”13青年想让自己及其观点在网络

21、上光鲜亮丽和独树一帜从而引人注目,但若每个人都这样想,其结果便会使网络展示互动成为孤芳自赏的独角戏。无中心的松散性可能加剧青年的孤独感。加之网络社交给彼此的身份识别带来更大的困难,这也是难以形成可靠依赖感和信任度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网络上“孤独的现代个体以更加张扬的主体性出场,结果却使自己的主体性严重削弱而陷入更加的孤独。”14四、青年网络理想性:激发正义觉悟与导致情感偏执网络既为“思行一致”的青年人提供了现实场域可能不具备的发泄空间,也为“思行不一”的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81青年人提供了缺场交往和隐匿自我的展示渠道。真假自我的张力更加极端化,以至于人们产生“进入网络空间后的那个我还是我吗”的疑

22、问。它也使得不少青年网民呈现出一种“双向撕裂”的特点:未必会冷静决断,但可能会随性冲动;未必会畏惧屈从,但可能会血脉偾张;未必会袭故蹈常,但可能会打诨插科。他们中的不少人惯于做“键盘侠”,既可能成为“吃瓜群众”,但在“饭圈”文化催生下,也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在盲目跟风中以正义之名却可能行了偏激之实。网络上情绪的感性传达易代替观点的理性沟通。言论表达的自由与民主却带来了观念上的极化,共识更难达成,就像加塞特指出的那样:“今天的普通大众对世界上已经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拥有最精确的思想,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倾听的能力。如果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切必要的知识,他们何必再洗耳恭听呢?”1559在熟人

23、网络的“点赞之交”和陌生人网络的“杠精互殴”之间,本应该有一片开阔的处女地,让青年对话发生。然而对话这一人最古老的交流方式,在网络的极化效应下已逐渐变得稀缺和珍贵。尽管如今,更多青年人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物质条件也有改善,但“乌合之众”的本质不仅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反而可能因为现代技术手段变本加厉了。青年习惯服从多数人意见的原因时常并非因为多数人正确而合理,而更多是因其从众习性。同时,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能增加的是其复杂性,它并不自然生成青年人的更高理性,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甚至可能变得更不理性。面对网络上合流共振的外来思潮的弥散渗透、多元并存的意识形态的无序发展、热点敏感的理论问题的解答期待及

24、从众随流的盲目情绪的传播恶化,青年人的网络行为趋向兼具话语自由和群体暴力的双重特性:既可能偏执和专横,也可能在道德上高尚而富于理想主义。由于社会机制的复杂 性,加之拟态环境的存在,所谓正义和善良的动机也可能造成邪恶和残暴的后果。网络时代的道德审判和法律制裁有时不是权威人士的宣判,而是普通网民的千夫所指。情绪压制了公正,全民法官时代让回归常识变得比追求正义更困难。网络的便捷与开放,让青年大众更易借“自由”“正义”之名,行网络暴力之实,而网络暴力也正走向集体无意识的“变态狂欢”。道德制高点上时常站满了愤怒的“吃瓜群众”,随意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并不是说大众人就是愚蠢的人,恰好相反,今天的大众比

25、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民众都要聪明,都要机敏,但这种能力对他毫无用处;事实上,这种认为自己更聪明、更机敏的模糊感觉反而使他更加封闭,并妨碍了他实际运用这种能力。”1558 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甚至其管道被选择性关闭与开放的情况下,网络道德审判不仅是对法治精神的破坏,更让人陷入一种“正义的错觉”。网络世界兼具公共性和私人性的二重性,对同样的言行在两种领地评判可能得出不同结论。前者要求对青年人的各项权利有一定限制,后者可以拥有更高自由度。对待前者要重在捍卫原则与秩序,而对待后者要侧重尊重和包容。网络看似保护了青年人自由发言的权利,但却抛弃了信息洪流中受到裹挟打压而处于舆论不利地位的青年人。网络不是法外之

26、地,“互联网自由论”往往不过是网络强国对外谋求意识形态优越感的新手段。不仅如此,人在网络上的任何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从而成为事实上的证据,网络“删除”行为不过是自我欺骗,数据虽从人的视线里消失,但网络从未忘记。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线下的言行被记录下来的可能性反而更小。在此意义上,虚拟非82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虚乃真实,现实非实乃有虚。可见,“看起来,对于发现真理而言,未经考察的直觉是靠不住的,要依靠的还得是合乎理性的论证。”16对新事物的概念认定往往基于人的直观性认识,这表明未经审思的社会现象常常是不值得信的。人一旦在网上带着情绪预设,就会寻找佐证材料

27、,加深偏见,导致“证实性偏差”。五、青年网络亲和性:推动技术应用与导致身心异化“技术为行动提供了一个框架,形成了意向性和倾向,使用模式主要是在这里成形的。”17147 人对技术的示能性依赖必然导致技术对人生活方式的反向强制。钟表的发明就不同程度上带来时间对人的控制。如今拥有时间解释权几乎等于变相拥有了社会的掌控权。就连吃饭和睡觉往往都不是因为饿了和困了,更多是时间到了。“作为受需求驱使的动物,我们一直在寻找满足自身需求的捷径,不管它是什么形式。而沉湎于电子媒介是目前(除了酗酒、吸毒之外)最容易走的一条路。”18青年对新技术有着天然的亲和与契合性,既是发明它的生力军,通常也是率先接受和使用它的群

28、体,对其普及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青年人往往被视为是推动社会生产生活进步的先锋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亲和过度就易导致沉溺,从而带来身心异化,即成本付出却导致获得感降低,或因用网过度带来身心受损,且当追求新技术成为炫耀虚荣心的承载地时,身心异化还会加重。为了提升流量经济,网络努力让青年人不休息。他们需要不断被置于网络新的诱惑之下,以便于一直让青年人保持激动状态,永远不让兴奋萎缩。“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6132只可惜的是,网络对青年而言往往是前者,而非后者。心理因素的附加往往使客观事实产生倍加效

29、应。以广告为例,广告信息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被反复播放,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此时青年人过的也许就已不再是自己原本想要的人生,而是逐渐滑向网络资本为其量身打造的人生。在数字时代,资本为实现增殖常会借助数字技术制造出虚假的文化需要,再经情境式、叙事性和图像化的方式,控制青年的消费心理、改变其消费习惯。文化生产者借助数字技术的分析功能掌握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在监视青年消费习惯的同时进行智能推荐,从而有计划地引导青年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有些商家甚至还会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顾客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估并区别定价,由此出现“大数据杀熟”的不法现象。人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自由的选择,时常是被自己无意识中内

30、嵌的资本殖民者隐性支配的。可以说,如今的青年人很难完全逃避资本带来的幻觉,他自以为了解其所想要之物,而实际上这时常是资本所希望的。只要人难以克服本能,这种控制就能打着商业和文化的幌子以某种方式不同程度实现。在此意义上,所谓青年个体主体性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害,甚至也许根本不存在。长期沉溺网络的青年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常会变弱,独自面对实际问题时更易心态崩塌。因此在诱惑更多的网络时代保持人的自主性显得更紧迫,这也是对智能算法可能威胁青年主体地位的一种预警。人的网络生活都会留下数据信息,而数据算法的智能性可能威胁到人的自由意志,从而让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83智人变得无用。这种看似充满吊诡的现象,主要是因

31、为科技发展所抬高的人的欲望指数时常超过了科技发展本身所提供给人的支撑。这也似乎表明任何事物只要附加上人的欲望就可能会产生甚至扩大期待和现实间的鸿沟,带来原先不曾有的由于欲望的倍增效应所产生的极化现实。科技发展是按人当下未必合理的欲望在前进的,很多成果源于部分人一定时期的眼前利益,其中不少是由群体间的恶性竞争倒逼带来的,且即使按照当前正确的欲望在前进,对未来的效应也并非人所能完全预测。任何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基于人当下所知的逻辑,而未来也许蕴含着人所无法预料的新逻辑,这就是其中无法克服的矛盾。人常说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作为工具的科技也往往有着自身的内在倾向偏好。尼尔波兹曼强调:“每种技术也有自己内在

32、的偏向。在它的物质外壳下,它常常表现出要派何种用场的倾向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674这种倾向性既可能是人发明它的最初动机,也可能是使用它的人看到它时产生的直觉性评价或第一反应。即用一种方式而非另一种方式来建构外部世界的倾向性,它赋予一事物或感官更大的价值能力。“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仅借助技术来解读宇宙,而且还借助技术来解读我们自身。”1765人在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中获得了 乐趣,却也可能失去清醒化的自由。网络不仅规制青年的身体,也塑造青年的心理。人不同程度上被技术格式化了,使得在面临技术带来的问题时,想到的解决办法时常还是更新技术。青年网民常处于资讯和行动失衡的状

33、态,网络呈现相比线下生活往往更机灵而轻飘。当青年网络文化成为无序游戏并充满着感官刺激和心理欲望的庸俗文化时,当他们把自我视作主体,把一切外在的人和物作为自身发展进步带有工具化性质的客体时,易在信息洪流中由于未必合理的欲望满足而变得更异化。网络技术的确提升了生产生活效率实际上人们也主要是以效率提升而非休闲体验为主要导向来改进网络技术的,但这却未必能给青年带来如愿以偿的身心更健康,根源在于网络技术带来的压力被再度分配到每个青年人身上,即由网络所带来的更多任务重新施加于青年,使得更多的青年不得不用原先由于网络应用所带来的闲暇时间用来迎接由于网络应用所产生的新任务。六、青年网络娱乐化:带来正当享乐与引

34、发恶意炒作技术的示能性依赖使青年人的生活诉求惯于通过网络来解决,包括娱乐诉求。其实娱乐并非一定是坏事,问题在于,如果娱乐成为最高价值,同时还反对宏大叙事和深刻思想,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轻浮和软弱无力的精神解构,让青年人更多只关注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关心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和个人感受,从而把视野逐步缩小到个人层面,进而使青年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构成对集体向心力和国家凝聚力的深层伤害。网络的丰富性为青年人追求快乐享受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更何况网络的设计者不少也是以此为手段来赚取更多流量的。正当的网络娱乐创造和分享无可厚非,但娱乐化的网络恶搞、调侃和炒作要有价值底线。比如,粉丝追星“倒牛奶事

35、件”之所以引发争议,就在于它以浪费为代价吸睛牟利、对劳动不尊重,而偶像利用粉丝的热爱非法性侵更是84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对法律亵渎和蔑视。此外,网络综艺的畸形“打投”也在不同程度上危害和侵蚀着青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可以说,目前的“饭圈”群体的存在形态已经有从最初较为松散的趣缘群体、情感共同体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甚至强大的资源动员和调配能力、内部有细致分工的半专业化组织的趋势,呈现出偶像、距离偶像较近的“大粉”或“粉头”、处于中间的粉丝以及边缘化的“散粉”的新差序格局,其中的偶像及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借助粉丝对偶像明星事业发展的深度参与互动具有了对粉丝成员的一

36、定程度上的诱导手段和规制能力,这种诱导手段和规制能力正在改变着以往追星中粉丝对偶像明星相对较为纯洁的心理依赖关系和过去隔空式的对远处想象中的偶像的美好向往,如今部分偶像利用粉丝的依赖心理正在实现非法的目的,而偶像也可能雇佣“假粉”来装扮自己,从而利用从众效应吸引更多的上当受骗的“真粉”。此刻,原本正常甚至有些纯洁的偶像崇拜正在被资本化操作和商业化运作所玷污和扭曲,正效应加速负面化。对注意力的争夺是流量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人们往往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实际上,注意力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强迫自己聚焦的方式而实现受意识支配的目标,但往往不可持续,注意力的长期聚焦需要不断的感官刺激。为何说兴趣是

37、注意力的重要基础呢?主要原因就在于兴趣能提供长久的感官刺激,尤其对大脑的刺激,从而使身体分泌更多的引发快乐享受的因子,而这是注意力能被长久保持的前提。网络内容的多变性和在场体验的互动性在刺激青年人的感官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内容的多变性更利于驱赶无聊感,直播互动更是增加了青年人的临场感。同时,由于负面事件一般比正面事件有更强的新闻传播价值,假的事物时常还比真的事物有更强的娱乐效果,而颠覆主流价值观的事件更是可以起到抓取大众眼球的轰动效应,这易使得不择手段也变得心理上可以接受。追求享乐过度就会走向无度,甚至突破必要的原则。“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

38、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6133因此,网络娱乐化在给当代青年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要高度警惕价值观扭曲带来的负效应。比如解构经典、颠覆主流、丑化英雄的网络恶搞行为等,这些被称为历史或价值虚无主义的做法已在近些年的学术探讨中被批得体无完肤了。同时,网络调侃以一种漫不经心的看客心态审视社会现象、打量现实问题,这种网络空间中无意识、无思索、无立场特别是无价值导向的调侃话语时常是轻佻的。另外,网络炒作也未必是泛娱乐主义的典型表征,它往往也透露出鲜明的资本运作和商业功利指向

39、。以“饭圈”文化为例,偶像在商业化运作下经由完美人设的打造实现了资本复利,时常通过偶像的颜值带动粉丝的热度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值,同时商家还刻意营造一种愿为偶像花钱的粉丝才是合格粉丝的氛围。当然偶像也未必全拼颜值,但粉丝需要什么,商家常能帮其实现理想的人设和物化,造星思维已从供给端转向需求侧,努力拉近偶像“人设”与青年人的距离。不仅如此,商家还通过宣传炒作的力量来激发和塑造当代青年人的需求。“它教育人们要改变 需要 的概念,把 为了生存改为追求卓越感。”19从而实现其想要的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画像和行为模样。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85余论: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深层根源青年人的网络生活是特定人群从事

40、的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人与物的结合形态,人即青年,物即网络,人物结合所呈现的现象自然要从人与物两方面来解释,笔者的基本结论是:青年心理的二重性和网络效应的两面性是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内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即青年人本身的二重性特点是造成其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的根源,网络所具有的两面性只是青年人本身二重性特点的放大化呈现,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一个加持因素。就青年而言,其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性除少数青年心理成熟度先于生理发育度,多数青年的生理成熟在前而心理成熟通常相对滞后,异时性某种意义上即青年人的“社会成人性”与“

41、生理成人性”的不同程度上的断裂或脱节是造成青年心理行为二重性特征的主因,这种二重性贯穿于青年人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在内的整个心理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一是青年人的思维面较广与思维力较弱同在。青年接受信息面时常浅多而杂乱,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致使观点变化快,注意力转化快。他们阅读“热搜”的愿望常比阅读深度的文章要高。数量广博与质量浅薄有共存化趋势。如网络场域化出现的极化现象就主要与此有关。二是青年人的自我中心化与简单透明化交织。家庭规模缩小化和社会个体化趋势使当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中常把个人好恶与主观感受放在更重要位置,“喜欢”常压过“正确”,对体验的需求常大过对真理的探求,且部分青年人考虑问题相

42、对简单,对社会复杂度和人的多面性认识不足。如网络交互性呈现的极化现象就主要与此有关。三是青年人的创造力突出与耐受力欠缺并存。当代青年见多识广,接受信息较快,在鼓励创新和自由的环境中创意想法多,观念上较能紧跟甚或部分引领时代的变化趋向,但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之长辈的精心呵护,致使部分青年忍受枯燥生活、保持高度自律、耐受精神寂寞与心理委屈的能力相比以往有所下降。如网络亲和性展现的极化现象就主要与此有关。当然,以上三个方面的归类和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更多是由青年人知情意三方二重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就网络而言,技术上它是工具,内容上它是信息,功能是提供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服务

43、,其结果是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扩大了受众的范围,其本质是人观念和行动的虚拟化呈现,但未必是虚假化展现。正是由于它的虚拟化带来的低成本化和便捷化,使得其一方面可以轻松倍增青年人在现实中的确存在的好坏与强弱;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弥补青年人在现实中有所缺失的好坏与强弱。比如,一个现实中原本的好青年可以利用网络轻松让自己变得更好,但也可能在遇见网络后快速变坏,甚至可能利用网络创造出现实中原本没有的东西。网络既可能是现实的继承式放大,也可能是扭曲化改变,还可能是想象性创造。网络本身不是一个必导致邪恶的发明,但它却极易因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让人的行为变得懒惰;因其对娱乐的包容性,让人思维逐渐退化;更因其被彻底

44、管制的可能性,被用作全员教育的工具。不仅如此,以网络化支撑的数字化为例,“经济社会数字化的影响并不是平均的,由于数字基础设施接入、使用等方面的差距及其他因素,数字化转型将在青少年群体内造成数字鸿沟。”20而这正是网络让原本有差异化的青年具有更大差异化的放大效应的86青年探索/2023年第4期YOUTH EXPLORATION典型表现。人因为理性而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但也因知悉理性的局限而对事物充满了敬畏而变得成熟。况且人们衡量任何事物的好坏以及先进与否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自身的主观感受,而难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标准。“使用者想得到技术带来的好处,但是又想摆脱技术的限制,而这些转化都是身体借助技术而

45、得到扩展所暗含的。这是人类创造的尘世技术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矛盾情绪。”1781技术的双重效应使得人每次应用新技术时都不得不在斟酌与权衡中作出费神耗力的艰难选择。任何技术的危机,都是人性的危机。我们担心的网络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在此意义上,我们要担心的主要不是未来的网络如何极化人的行为,而更多是如何让人本身的行为变得可控。如何把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样态的双重面相矫正为单一的善相,主要不在于把更多精力放在网络治理上,而根本在于教育引导青年人本身。本文重在分析极化现象生成机理,至于如何改变青年人的二重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朱迪.“互联网+疫情”背景下的青年生活方式及未来影响 J.青年探索,202

46、0(2):34-41.2李彦宏.算法应主动了解用户的高级目标而不是追随本能喜好 EB/OL.(2020-09-27)2027-06-20.http:/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阎云翔.“为自己而活”抑或“自己的活法”J.探索与争鸣,2021(10):46-59.5布莱兹 帕斯卡尔.思想录 M.贾雪,胡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135.6尼尔 波兹曼.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5.9罗纳德 德

47、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56.10雪莉 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34.12卡伦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 M.李娟,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94.13罗伯特 A.巴隆,尼拉 R.布兰斯科姆,唐 R.伯恩.社会心理学 M.邹智敏,翟晴,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83.14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0.15奥尔特加 加塞特.大众的反叛 M.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6布鲁克 诺埃尔 穆尔,肯尼思 布鲁德.思想的力量 M.李宏昀,倪佳,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388.17唐 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 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大卫 迪萨沃.反套路 M.王岑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72.19菲尔 沃什博恩.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M.林克,黄绪国,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50.20梁玉成,何蛟龙.数字化转型中的青少年发展 J.青年探索,2021(6):5-13.责任编辑:何思敏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