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8 ,大小:1.45MB ,
资源ID:3064806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0648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08.26+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王鹏+(讲义+笔记)(常识高分专项课).pdf)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08.26+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王鹏+(讲义+笔记)(常识高分专项课).pdf

1、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讲义+笔记)主讲教师:王鹏 授课时间:2020.08.26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讲义)(讲义)逻辑主线列强侵华;中山革命;毛蒋斗法 列强侵华 一、鸦片战争 1.战争双方:中国清朝 VS 英国 2.结果:中国失败,签订南京条约,赔款割地。3.历史意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双方:英国、法国 VS 清朝 2.结果:联军获胜,签订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3.历史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三、中法战争 1

2、.战争双方:清政府(刘永福、冯子才、刘铭传)VS 法国 2.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3.历史意义:法国实现了据越侵华的图谋,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广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四、甲午战争 1.战争双方:清政府 VS 日本 2.结果: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了马关条约。3.历史意义: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2 五、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2.战争双方: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VS 清政府 3.结果:中国战败,与 11 国签订辛丑条约。4.历史意义: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3、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1.(2017-河南)下列有关条约或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C.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雅尔塔协议的签署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 2.(2017-江西)下列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 C.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3.(2017-河南郑州-事业单

4、位-行测)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的目的是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B.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 C.经过黄海、威海卫海战,北洋军队全军覆没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2013-山东)下列战争及战争结果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 C.甲午战争圆明园被焚毁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庚子赔款 5.(2013 国考)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 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 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 A.B.C.D.中山革命 一、辛亥革命 1.时间:1911 年。2

5、.标志:武昌起义。3.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二、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指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 1913 年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三、护国运动 袁世凯在 1915 年 12 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 5 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

6、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四、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 1917 年 7 月到 1918 年 5 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五、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 年-1922 年,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由广东进攻江西,北伐直系。但由于陈炯明叛变,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这是孙中山遭受的他一生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后续: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6

7、 1.(2017-黑龙江)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2012-浙江)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A.联美 溶共 扶助农工 B.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C.民族 民权 民生 D.民族 民主 民生 3.(2011-内蒙古)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属于()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7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人阶

8、级革命 毛蒋斗法 一、北伐战争 1.背景:国共合作 2.时间:1926 年 7 月 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治,统一全国。4.主要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二、南昌起义 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 3.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三、秋收起义 1.时间:1927 年 9 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

9、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中原大战 8 中原大战是指 1930 年 5 月至 11 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五、长征 1.时间: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 2.性质: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3.结束: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

10、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六、抗日战争 9 10 七、解放战争 11 12 1.(2019-广西选调生)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关于抗日战争,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13 D.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2.(2019-河北选调生)在平山县西柏坡村,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组织、指挥了

11、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A.辽沈、中原、平津 B.辽沈、淮海、平津 C.辽沈、渡江、平津 D.辽沈、黄海、平律 3.(2018 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测)在我国战争史上,下列著名战役与战争对应错误的是()。A.秋收起义土地革命 B.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 C.百团大战抗日战争 D.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 4.(2018-江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A.B.C.D.5.(20

12、17-吉林)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仔细观察下图,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一项应是()14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6.(2016-北京)201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这次战役是()A.平型关战

13、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7.(2016-江苏 B 类/C 类)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过一系列重大胜利。下列不属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取得的大胜利的是()A.平型关大捷 B.昆仑关大捷 C.镇南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8.(2016-上海)抗日战争中,()是中国军队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也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这次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不但吹响了华夏子孙全面抗战的嘹亮号角,还向全世界显示了同仇敌忾、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之魂。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15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笔记)(笔记)逻辑主线列强侵

14、华;中山革命;毛蒋斗法【解析】近现代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列强侵华;中山革命;毛蒋斗法。把主线捋清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时间线索。列强侵华 一、鸦片战争 1.战争双方:中国清朝 VS 英国 2.结果:中国失败,签订南京条约,赔款割地。3.历史意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解析】1.历史背景:(1)清政府虽然一直闭关锁国,但是在对外贸易上是顺差的,因为清政府向外出售茶叶、丝绸、瓷器等都很值钱,其他国家做生意比不上清政府。为了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有的国家开始动“歪脑筋”,英国最为典型,向中国倾销鸦片。中国的有识之士不能坐视不管,出现著名人物

15、林则徐。(2)林则徐为了销毁鸦片,进行著名的虎门销烟,时间是 1839 年,与鸦片战争有很大关系,被称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重点)。虎门销烟主人公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重点)。(3)英国看到鸦片无法出售,派来船坚炮利。2.鸦片战争交战双方(重点):清政府 vs 英国。时间:1840 年,常考排序。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重点)。1840 年爆发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是割地、赔款、开口岸。常考:割让香港岛。4.与香港相关问题:香港分为新界、香港岛、九龙。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 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1898 年展拓香港

16、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16 99 年,所以 1997 年香港回归,当年邓小平在谈判时反复强调,1997 年收回的不只是新界,而是整个香港。最终邓小平谈判成功,1997 年收回整个香港。5.历史意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双半社会,半殖半封)。注意:南京条约中的措辞是“开始沦为”,后面还有“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措辞不同对应的条约不同,后面会详细讲解。6.总结:(1)导火线:虎门销烟。(2)清政府 vs 英国,时间 1840 年,常考排序,能把这几个大型战争的排序搞清楚即可。(3)签订南京条约。(4)常考香港岛的问题。(5)意义: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17、。(6)林则徐名言“岂因祸福避趋之”。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双方:英国、法国 VS 清朝 2.结果:联军获胜,签订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3.历史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解析】1.鸦片战争开通商口岸,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国市场列强依然不满足,他们发现中国人还是不买他们的商品,比如卖睡帽、餐叉等,中国人不需要。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战争双方(重点):英国、法国联军 vs 清朝,还有美国和俄国是帮凶。3.注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重点),大清的“万园之园”。4.结果(重点):签订天津条约 瑷珲条约 北京

18、条约。(1)天津条约签订于 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 1856 年,大约两年后,1858 年签订天津条约,由英、法、俄、美四国共同与清政府签订,具 17 体内容有增加通商口岸等,没有常见考点。(2)瑷珲条约签订于 1858 年,与俄国签订,是中国损失领土最多的条约(重点)。沙俄在近代史上,从清政府开始,总共侵占 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以瑷珲条约侵占的领土最多。(3)北京条约签订于 1860 年,与英、法、俄签订,割让九龙半岛(重点)。5.历史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注意措辞是“加深”,“大大加深”是马关条约。6.总结:(1)国家:英法联军,俄、美是帮

19、凶。知道时间,能够掌握排序即可。(2)火烧圆明园是常见考点。(3)签订的条约,重点掌握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4)历史意义,关键词“加深”。三、中法战争 1.战争双方:清政府(刘永福、冯子才、刘铭传)VS 法国 2.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3.历史意义:法国实现了据越侵华的图谋,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广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解析】1.时间:爆发于 1883 年。2.战争双方(重点):清政府(刘永福、冯子才、刘铭传)vs 法国。(1)刘永福事件:黑旗军。(2)冯子才:镇南关大捷(重点)。从军事来说,中法战争清政府是胜利的,因为冯子才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只不过清政府比较窝囊

20、,这次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所以虽然打赢了战争,但还是签订了中法新约(重点)。(3)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而且刘铭传后来成为台湾的首任巡抚。3.结果:军事打赢了,但还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最主要的内容是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在中国的西南开口岸。18 4.历史意义:法国实现了据越侵华的图谋,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广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重点)。5.总结:(1)国家:法国。时间,掌握排序。(2)掌握人物,冯子才镇南关大捷最常出题。(3)条约中法新约。(4)历史意义:西南门户被打开。四、甲午战争 1.战争双方:清政府 VS 日本 2.结果: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了马关条约。3

21、.历史意义: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解析】1.时间:爆发于 1894 年,掌握排序即可。2.交战双方(重点):清政府 vs 日本。日本之前不被重视,但是当时敢和清政府叫板,因为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全面西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进而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日本曾经进行“大陆政策”,通过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几步,最终完成称霸世界的野心。这个政策后来日本逐步实施,二战时期一步步开始侵略中国,开始侵略整个亚洲。3.结果: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日本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开战后很明显,落后的制度注定了失败,即清政府战败,苦心经营的北

22、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撞向日本的军舰;在威海卫海战中,清政府最后一艘主力舰“靖远号”被击沉,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经此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5 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4.马关条约内容(重点):割让辽东,割让台湾,赔偿白银两亿两。辽东后来被三国干涉还辽了,即在俄、法、德三国的干涉之下,清政府多出了 3000万两白银将其赎回,“三国干涉还辽”。总共清政府给日本支付了两亿三千万,非常可悲,自己的国土需要花银子赎回,很可悲。台湾被割走,直到抗战胜利,台 19 湾被占领了 50 年,而赔偿的两亿两白银后来也被日本拿来用作军国主义扩张。5.历史意义:甲午战败和马关条

23、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重点)。注意措辞“大大加深”。6.总结:(1)国家:与日本进行的战争。时间,掌握排序即可。(2)注意:清政府在列强侵华战争中总是战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也曾经进行过洋务运动,但是洋务运动单纯学习技术,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清政府是落后的、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社会制度的落后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3)补充:旅顺大屠杀。日本屠杀了中国百姓 2 万人,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战争的过程中。(4)条约: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辽东、台湾、2 亿两。(5)历史意义:关键词“大大

24、加深”。五、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2.战争双方: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VS 清政府 3.结果:中国战败,与 11 国签订辛丑条约。4.历史意义: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解析】1.背景: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代表人物赵三多,口号“扶清灭洋”,“灭洋”,即杀洋人,洋人是不会同意的,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2.战争双方(重点):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VS 清政府。3.结果:清政府战败,与 11 国签订辛丑条约(重点)。八国侵华,后来增加了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三国,最终

25、与 11 国签订条约。条约签订于 1901年,内容中赔款的问题常考,赔偿白银 4.5 亿两,因为当时清政府有 4.5 亿人口,一人赔 1 两,所以是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清政府的国库无力支付,所以分 39 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共计 9.8 亿两,这个赔款也被 20 称为“庚子赔款”(庚子年)。4.历史意义(重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到“完全沦为”的表述,要知道对应的是辛丑条约。5.总结:(1)国家:八国侵华。时间,掌握排序。(2)背景:义和团运动。(3)条约:辛丑条约,其中“庚子赔

26、款”最常出题。(4)历史意义:关键词“完全沦为”。1.(2017-河南)下列有关条约或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C.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雅尔塔协议的签署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解析】1.A 项错误:中国古代战争的课程中讲到过,尼布楚条约是平 21 等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B 项错误:瑷珲条约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C 项错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项正确:表述正确,雅尔塔协议在讲解二战时会讲到该协议,

27、签订于1945 年,其中约定了外蒙维持现状(当时外蒙要独立),苏联在东北的特权被保留。这些内容蒋介石都接受了,因此该协议的签署,确实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选 D】2.(2017-江西)下列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解析】2.A 项正确: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能够排序即可。【选 A】3.(2017-河南郑州-事业单位-行测)

28、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的目的是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B.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 C.经过黄海、威海卫海战,北洋军队全军覆没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解析】3.选非题。A 项正确:日本实行“大陆政策”,一步步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梦想。B 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而不是北京条约。C 项正确:威海卫一战,中国的最后一艘主力舰被击沉,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海军全军覆灭。22 D 项正确:表述正确,甲午战争对应“大大加深”。【选 B】4.(2013-山东)下列战争及战争结果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 C.甲

29、午战争圆明园被焚毁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庚子赔款【解析】4.A 项错误: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尼布楚条约是雅克萨之战签订的,古代战争史讲到过。B 项错误:1840 年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C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D 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共计 9.8 亿两,被称为“庚子赔款”。【选 D】5.(2013 国考)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 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 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 A.B.C.D.【解析】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武昌起义。D 项正

30、确:先是虎门销烟,再是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最后是武昌起义。【选 D】【答案汇总】1-5:D/A/B/D/D 中山革命 一、辛亥革命 1.时间:1911 年。2.标志:武昌起义。23 3.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解析】1.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已经领导过很多起义,最著名的是黄花岗起义,有“黄花岗 7

31、2 烈士”。2.辛亥革命背景:保路运动。清政府到了末期开始修建铁路,一开始是商办铁路,当时有很多商人、地主,甚至农民都买了股份,后来清政府出台一政策,商办铁路归国有,并且不还股金,因此掀起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以四川闹的最为强烈,需要调兵镇压,清政府就从武昌调兵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从武昌调兵入川,意味着武昌本身就空虚了,给革命带来非常好的时机,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起义。3.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原定为 10 月 10 日,结果在 10 月 9 日,革命党人的炸弹突然爆炸了,革命党人吴兆麟担当了临时总指挥的角色。4.标志事件: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取得了很大成果,最后的结果是推

32、翻了清朝的统治。5.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区分好革命的性质。6.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之前的革命都失败了,而这次的革命能推翻清朝统治,原因一方面是“调兵入川”,武昌空虚了,另一方面袁世凯起到了很大作用。袁世凯经过小站练兵,

33、当时手下的军队战斗力,在当时的军队中是最强大的,因此在他的力量下,逼迫清帝退位,最终成功的推翻了清朝的统治。24 (2)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期虽然经过复辟,比如张勋复辟、袁世凯等都迅速失败,就是因为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列宁将其称之为“亚洲的觉醒”,所以说辛亥革命还是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的。(4)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

34、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整个这一区间中国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社会性质节点:1840 年,1949 年,1956 年。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区间中国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 年至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8.总结:(1)背景: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2)时间:1911 年。(3)标志: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是多省起义,很多省都在起义,因此最早的武昌起义是标志)。(4)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历史意义: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

35、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二、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指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 1913 年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25 【解析】1.二次革命是指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 1913 年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2.有很复杂的社会背景,比如当初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先生为了遏制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袁世凯上台后直接解散国会,废止约法。后来出现“宋教仁遇刺”的事件,孙中山先生决定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孙中山的手下纷纷脱离中央独立,双方开战。袁世凯的军队经过小站练兵,当时战斗力很强,最终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取得胜利,孙中山先生只能亡命海外,二次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3.二

36、次革命后,袁世凯日渐膨胀,认为清政府是自己逼迫才退位了,又取得了二次革命的胜利,意味着天下没人能够与其抗衡,就想称帝当皇上,妄图恢复帝制,成立了中华帝国。26 【解析】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中华帝国”。图为加冕仪式照片。三、护国运动 袁世凯在 1915 年 12 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解析】1.袁世凯在 1915 年 12 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进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2.蔡锷与小凤仙:人们津津乐道的爱

37、情故事。小凤仙帮助蔡锷成功逃脱,最后逃到云南宣布独立,出兵讨袁。27 3.此时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袁世凯倒行逆施,因此护国运动中袁世凯的部队一直是受挫的状态。南方其他省也纷纷独立,都反对帝制,袁世凯迫于压力只能宣布取消帝制,总共称帝的时间只有 83 天,非常短暂,最终袁世凯于数月后病逝。四、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 1917 年 7 月到 1918 年 5 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解析】1.护国运动后,最高的权力几经周折,到了段祺瑞手中,段祺瑞进行了“三不要”政策,即不要约法(临时约法)、不要国会、不

38、要旧总统(黎元洪)。孙中山先生决定继续革命,进行“护法运动”。因为段祺瑞不要临时约法,而孙中山先生要护临时约法,所以称为“护法运动”。2.1917 年 7 月到 1918 年 5 月,孙中山为了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护法运动。但是西南军阀表面上支持孙中山先生维护临时约法,其实是为了争夺地盘,勾心斗角,大家貌合神离,目的不同,最终护法运动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五、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 年-1922 年,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由广东进攻江西,北伐直系。但由于陈炯明叛变,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这是孙中山遭受的他一生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

39、主主义革命的失败。28 【解析】1.1921 年-1922 年,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由广东进攻江西,北伐直系。但由于陈炯明叛变,曾经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先生被迫躲入永丰舰(后改名为“中山舰”),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这是孙中山遭受的他一生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蒋介石跟随孙中山先生一同登上永丰舰,守护了孙中山先生四十多天,取得孙中山先生的信任。2.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3.1921 年-1922 年,无产阶级已经诞生。1919 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来无产阶级开始一同参与到革命中,典型的是后来的

40、国共第一次合作。后续: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解析】1.后续: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先生发现之前都是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忽视了无产阶级的作用,因此在 1924 年,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后面还有北伐。可惜在 1925 年,孙中山先生病逝,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2.梳理:(1)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政府,进行多次起义,最有代表性的是黄花岗起义,但是都失败了。29 (2)辛亥革命成功推翻

41、了清政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进行了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但是没打过袁世凯,袁世凯取得胜利后膨胀,恢复帝制。(3)蔡锷进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取得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郁郁而终。(4)几经周折段祺瑞上台,段祺瑞不要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进行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先生进行了第二次护法运动。(5)第二次护法运动也失败了,孙中山先生意识到需要调整政策,后来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2017-黑龙江)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42、 D.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1.选非题。A 项正确:辛亥革命被称为“亚洲的觉醒”。B 项错误:表述错误,帝国主义并没有直接统治中国,我们一直讲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表述错误。C 项正确:表述正确。D 项正确:表述正确。【选 B】2.(2012-浙江)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A.联美 溶共 扶助农工 B.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30 C.民族 民权 民生 D.民族 民主 民生【解析】2.【选 B】3.(2011-内蒙古)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属于()A.资产阶级革

43、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人阶级革命【解析】3.考查革命的性质。【选 A】【答案汇总】1-3:B/B/A 毛蒋斗法 一、北伐战争 1.背景:国共合作 2.时间:1926 年 7 月 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治,统一全国。4.主要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解析】1.毛蒋斗法:毛主席、蒋介石开始斗法。背景:1924 年国民党召开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来开始北伐。2.时间:1926 年 7 月。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

44、治,统一全国。一开始主攻湖南、湖北地区,北伐战争在初期取得很大胜利,击溃了吴佩孚和孙传芳,而张作霖(东北王)看形势不妙,于是想从北京退到东北,在退回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即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非常有民族意识,和日本人打交道不吃亏,日本人想换一个扶持的军阀,所以将其炸死。4.主要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 31 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后来蒋介石在 1927 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此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去世,蒋介石的一生主要精力都放在“剿共”上。1927 年“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1949 年新中国成立,意味着蒋介石剿共 22 年,最后蒋介石自己回到了台湾。

45、5.北伐结束事件: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张作霖被炸死后,张学良子承父位,统治东北,当时日本人让其更换日本旗,蒋介石让其更换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最终张学良为了国仇家恨,换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东北易帜”。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因为当时各怀鬼胎,各地都有各地的军阀,阎锡山、张学良等人,表面上听从蒋介石,实则各有各的算盘,所以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二、南昌起义 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 3.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解析】

46、1.时间(重点):1927 年 8 月 1 日。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3.历史意义(重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4.南昌城打下来后,守不住城,因为当时的兵马太少,几个部队当时想守这么大的城市守不住,后来还撤退了,几经周折,最后这个起义部队就上了井冈山,找毛泽东主席。三、秋收起义 1.时间:1927 年 9 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2 【解析】1.秋收起义在湖南、江西边界,1927 年 9 月,由毛泽东主席领导。2.梳理:(1

47、)文家市决策:秋收起义本来想要攻打长沙,但是毛主席发现兵马太少,打长沙打不下来,而且有全军覆没的风险,所以及时调整。在文家市作出决策,史称“文家市决策”,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打游击战争,实践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当时的兵马和蒋介石硬磕、死扛,根本打不过。(2)三湾改编:部队走到三湾时发现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进行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只能党指挥枪,不能枪指挥党。(2)井冈山根据地:最终上了井冈山,我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了农村。每到生死攸关的节点,总是毛主席力挽狂澜。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四、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

48、是指 1930 年 5 月至 11 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解析】1.蒋介石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内部并不团结,内部的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大军阀都有兵,想争夺权力,于是蒋介石与这些军阀展开了军阀混战,33 称为“中原大战”。2.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本来战争开始时,蒋介石的部队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部队,双方战争很胶着,后来张学良出现。张学良当时的东北军战斗力在军阀中非常强大,张学良最终选择站在蒋介石一方。张学良当时被称为

49、“东北虎”,支持蒋介石一方后,形势立转,最终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3.张学良一生三次改变历史:东北易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这三次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4.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胜利,处理完军阀内部的混战,继续进行“剿共”,对红军开始围剿。五、长征 1.时间: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 2.性质: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3.结束: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

50、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解析】1.背景:从 1930 年到 1934 年总共进行了五次围剿,前四次中共反围剿取得成功。但是第五次围剿形势不同,第五次围剿从蒋介石来说,总共调动兵力达到100 万,从中共内部来说,王明得势后“左倾”冒险,不听毛主席的建议,非要打阵地战,扛不住蒋介石的百万军队,因此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需要进行战略性转移,因此开始长征。2.时间: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3.遵义会议:当时的干部、士兵逐步都清楚认识到,如此进行下去会全军覆没,还是毛主席的主张是正确的,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终于走上了领导岗位。毛主席掌握领导权之后力挽狂澜,如四渡赤水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