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70MB ,
资源ID:3103930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1039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外汉学中心的转移与魏侯玮礼学思想简述.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外汉学中心的转移与魏侯玮礼学思想简述.pdf

1、文山学院学报Vol.36 No.4Aug.202388第 36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3-06-04作者简介:桂昕宜,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研究。海外汉学中心的转移与魏侯玮礼学思想简述桂昕宜(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摘要:美国学者魏侯玮(Howard J.Wechsler)及其专著玉帛之奠:唐王朝正统化过程中的仪礼和象征,以文化人类学的新视角研究中国政治实践与礼学的互动,是研究中国中古政治文化史所绕不开的一部著作。但是该书问世至今尚未有中文翻译,关于作者

2、其人的中文资料也甚少,这可能对初步了解这一领域造成部分困扰,文章将该书内容及作者的学术背景做了如下梳理:其一,魏侯玮生平、专著的成书背景及其与汉学界之关系;其二,魏侯玮研究的问题关怀与学术创见;其三,魏侯玮在著作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与“正统”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海外汉学;跨文化;魏侯玮;唐代政治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200(2023)04-0088-04Transfer of Overseas Sinology Centers and Commentary on Wei Houweis Thought of RitesGUI

3、Xinyi(School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Abstract:American scholar Wei Houwei(Howard J.Wechsler)and his work The Founding of Jade and Silk:Rites and Symbols in the Process of Tang Dynastys Legalization,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for th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a

4、nd cultural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political practice and ritual thoughts.However,there has not been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since its publication,and there is very little Chines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which may cause some confusion f

5、or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is field.Therefore,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as follows:firstly,the life of Wei Houwei,the background of the monograph,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inology community;secondly,Wei Houweis problem-solving res

6、earch focuses and academic innovation,and thirdly,Wei Houwe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concepts of“rites”and“legalization”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his works.Key words:cultural anthropology;overseas sinology;cross-culture;Wei Houwei;politics in the Tang Dynasty一、魏侯玮(Howard J.Wechsler)与20世纪后

7、半叶国际唐史研究概览魏侯玮(Howard J.Wechsler,19421986)在20 世纪 60 到 80 年代的美国唐史学界十分活跃,但却英年早逝,未能留下更多的研究成果。正因如此,可搜集到关于作者的中文材料甚少,目前仅通过伊沛霞(Patricia Ebrey)在 1987 年发布的讣告将其生平整理如下:魏侯玮于 1962 年以优异成绩从布鲁克林学院中国史专业毕业后,前往耶鲁大学师从芮沃寿(Arthur F.Wright,19131976)进行唐史研究,在 1970 年完成了关于魏征研究的学位论文,之后一直供职于伊利诺伊大学直至去世。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唐代早期至高宗时期的政治史、文化史,

8、在剑桥中国史隋唐卷关于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政治史部分出版以后,以及在汉学杂志通报(Toung Pao)上两篇关于儒学与唐代早期统治的文章发表后,他在 1974 年出版了专著天子之鉴:唐太宗朝堂上的魏征。在 1985 年魏侯玮出版了第二部专著玉帛之奠:唐王朝正统化过程中的仪礼和象征1,以人类学(Anthropology)的新视角研究中国政治实践与礼89桂昕宜:海外汉学中心的转移与魏侯玮礼学思想简述学的互动关系,在整个中国中古史学界影响深远。在完成该专著后,他将视野转向了 8 世纪早期长安城的研究,尽管已将材料收集完备,但最终未及付诸文字便遗憾去世。若想准确把握此书在整个西方唐史学界的地位,则

9、需对英美唐史研究的发展沿革做一次概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陆扬曾于 2010 年在人民大学史学讲堂进行过一次题为西方唐史研究概观的讲座,陆扬认为西方唐史研究真正的开始起于 1950 年代,此后 60 余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501970 年的奠基时期、19701990 年的成熟时期、1990 年以后的多元时期。1990 年以后的研究主要向艺术、宗教、文学等方向多元发展,传统的话题受到冷落,因此将梳理的重点放在前两个时期。西方唐史学的开山之作有两部:一部是蒲立本(Edwin G.Pulleyblank)1955 年 出 版 的 安 禄 山叛乱的背景2,另一部是 1963 年杜希德(De

10、nis C.Twitchett,又译作崔瑞德)出版的唐代财政管理3。此前从未有全面系统性的唐史研究著作出现,两部书的研究风格都是将唐代放入中国古代历史进行整体把握,而非专题史或断代史。这一时期的开创性在于深受东亚学界相关领域的影响,如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对蒲氏分析安史之乱前夕政治变化的影响,以及杜氏受日本学者仁井田陞的文献训练从而利用敦煌材料来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史。进入 1970 年后,芮沃寿、杜希德所培养出的一批学者成了欧美唐史学界的中坚力量。学术论文集唐代概观(Perspectives on Tang)即是这批学者的集体成果,十年之后完成了又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剑桥中国隋

11、唐史(589-906 年),至今都是最权威、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唐史研究著作。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间唐宋社会史研究在欧美兴起,集中于地域与门阀政治、科举制与社会阶层流动等方向,玉帛之奠在陆扬看来是欧美学界开始开拓唐代思想文化史领域的标志性著作,而在笔者看来,它与这次唐宋社会史的研究浪潮密不可分,深受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影响。台湾“清华大学”的陈珏教授将这次浪潮描述为“20 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转移”。19 世纪西方各大学设立汉学讲席以来,“汉学”一直作为“东方学”下的一个分支,由考古考据、语音学、文学史、宗教习俗的人类学等分散的“小”传统共同构筑而成。但随着二战后各种新的主义与学派出现,传统人文学科

12、的边界被打破、重组,美国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中原本与“古典学”并列的“汉学”摇身一变成了“区域研究”中的“中国研究”,时间跨度从古代延伸到了近现代,所涉及的领域亦超越了人文科学而向社会科学挺进。汉学的研究重镇由欧洲转向北美,由“冷学问”变为热门的同时,方法论上也借鉴了更多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陆扬认为玉帛之奠一书的思想同样受日本学者尾形勇(Ogata Isamu)和金子修一(Kaneko Shuichi)研究的影响,而在分析的方法上又借用了伊斯顿(David Easton)、埃齐奥尼(Amitai Etzioni)、特纳(Victor Turner)、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等西方社会

13、学和人类学观点。但是,随之而来的矛盾也凸显出来,即用现代社会学理论去把握中国古代社会,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嫌。二、研究缘起与学术创见本节根据书中序言来梳理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创见。第一节中曾提及,中国学者认为西方唐史研究都是将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朝代进行整体研究,但魏氏开头便坦言道,在初步构思时只是想把唐代作为典型代表来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在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下礼学、仪节和象征是如何对政治产生影响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很快发现唐代并不能作为漫长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典型的朝代代表,而是一个特殊时期、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唐代的礼制相较先前的大一统王朝比如汉代而言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折,主要表现

14、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礼学上的“王郑之争”至唐时已持续了四百余年,王肃之学终于开始胜过郑玄之学,但两派的争论与分歧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解决。第二,初唐时期相较于前代发生的变化在于“天下为家”到“天下为公”。唐代统治者在各个方面空前强调一种更集权式的、神圣化的礼仪观念“天下为公”,用以取代早先的“家天下”理念。第三,基于前一点,唐代统治者也在实际的操作中瓦解、破坏、消弭世家大族的影响。如在各种祭祀仪式上消解家族的元素,用以强调支撑以由高官权臣组成的“政治家庭”,削弱庙祭中对直系祖先的祭祀,而加强祭祀昊天上帝的郊祀,封禅仪式的公开化,无一不在强调统治本身具有更高意义层面的宇宙神圣性。第四,正朔历法的

15、颁布,从前在整个王朝存在时几乎不会变化,而唐代经常因政治因素而改换之。在结论一章,魏氏对出现以上转变的原因做出第 36 卷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 第 4 期90了一些猜测,如佛教、道教的崛起和唐朝地域范围的扩张都是史无前例的,唐朝廷开展了更多的日常性礼仪活动来强调正统性、合法性,但时至当时传统文化系统中这些仪节一直是自我正统化的,这导致了统治者对额外的正统性资源的需求。最后,作者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重新评价礼学思想资源对传统中国研究的重要性,挑战“礼制和仪式在中古社会的发展较少”的陈旧观点,赋予探讨礼仪和象征与中国政治的互动关系以高度价值。三、正统(legitimacy)、礼(ritual)、象征

16、(symbolism)对“名正言顺”的渴望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类的社群之中,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统治阶级都想获得他人对自身政权存在的认可。作者采用了几位西方现代社会学学者的理论来描述正统性,抑或说是合法性。首先是马克思 韦伯的三种政治权威理论4:1.法理型(rational grounds),即规则和法条是合法的,统治权力是在规则和契约的约束之下;2.传统型(traditional grounds),建立在对于习惯和传统信仰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求之上,行政官员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权力可以世袭;3.个人魅力型(charismatic grounds),建立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上。但是

17、,当这种魅力被视为一种客观的对象(或者说神授之权)时,它就变成了一个实体,可以通过礼仪的手段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在新的人身上被塑造出来。比如通过宗教权威的恩膏、加冕、摩顶祝福等来传递。其次是戴维斯 伊斯顿政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支持(support)5。支持的来源有三种:一是意识形态类,来源于人对一个政权或权威意识形态、理念、原则的认同;二是结构类,即对一个政权或国家机器的结构性依附;三是个人型,即敬仰于某个权威的个人特质或道德魅力。最后提及的是彼得 伯格(Peter L.Berger)的社会双重属性。他认为正统性是解释和证明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一种正统性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如河流两岸的聚落自然

18、会形成两个族群;另一种是挑战前一种种客观事实的正统的,在此前的基础上(也许是对立面)通过传奇、故事、谣谶形成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构建或重塑正统。关于中国的正统性概念,魏氏提出了尚书春秋中的天命和尧舜禅让、符应、战国时期形成的五德终始以及在史记 汉书中出现的“天统”“正统”。至唐时,经过数百年的南北分裂,确定正统性变得尤为重要,王通元经曾追溯过一条自汉代开始的正统线:汉西晋东晋刘宋北魏北周隋。将正统从南方转移至北方的线索很大程度上是在调和南北正统性的争端,以适应唐代的需要,而非作者认为的是由于王通先祖从刘宋迁移到北魏。另元经的文献真伪一直存疑,作者认为这一段的论述还值得再商榷。对于“礼”的理解,魏

19、侯玮分享了他平日与学生交流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学生常常分为两派,一方偏重于实际完成的功用(instrumental qualities),一方偏重于其中的含义和意味(expressive qualities),这与我们常在“如何理解礼”的这个问题上对它“下定义”不谋而合:即仪节和礼义。而后还引用了杰克 古迪(Jack Goody)的社会学理论将礼分为三种基本形态:魔幻的礼(magic),宗教的礼(religious)以及仪式的礼(ceremonial)。而对于中国古代来说,礼的世俗功效要远远大于神秘的、超越的精神,它更像是一种工具,用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情感秩序化,培养社会道德价值以及成

20、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准则。唐太宗与臣下诸多次论礼的过程中,对“礼”的看重已超过了钟鼓乐帛的形式。贞观政要卷第七 礼乐:“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非从天下,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这同时意味着礼的含义更加具有弹性,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解释,旧唐书 礼仪志:“礼缘人情,亦何常之有?”这也是魏征、颜师古在议明堂时提出“资事通变”“不必法古”“自我而出”的原则可以赢得太宗支持的前提。象征符号之于人类的意义在于其共通性。它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局限,同时,它也是不同文化和社会将自己亲缘关系、道德系统、宗教、意识形态个性化的表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文化本身即是各种象征的系统性集合。玉帛之奠

21、的研究旨趣在关注象征和礼(统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某些代表着强大权力的象征包含了道德内涵、神圣的象征符号、关于道统的意识形态等等含义,以便统治者去掌控、统治,并使这样的统治名正言顺。魏氏还提出了政治象征可以通过产生“平息”来维持统治。这种象征符号可以是口号或学说、乐颂、服旌、碑铭、庆典它们将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植入人的脑海,使人自然而然地接受统治者想要的秩序,从而消除异议和潜在的威胁。还借用尚书 益稷中利用“象”勾勒出的尊卑秩序: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91桂昕宜:海外汉学中心的转移与魏侯玮礼学思想简述龙、华虫,作会,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孔

22、传: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制之。)同理还有持有河图洛书者即得到天命,新王朝取代旧者时的定鼎,巡狩以彰示至高无上的权力,易经中的象数等等,以上种种并非一人一时所“制造”,而是长久以来“大传统”的形成。中国古代的精英阶层创造仪礼和象征,并非出于一个完全为自身服务的自私的目的,他们在将仪礼和象征视为正统化的同时,本身也在接受着这一套伦理的支配。魏氏以伊斯顿的政治系统来解释唐朝的帝王将相,他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纯粹的接收者。四、结语在着手本文之前,笔者首先对唐王朝如何走入贞观、开元两个盛世又如

23、何由盛转衰,武周代唐,安史之乱与藩镇、宦官,均田制与经济制度改革等作了更深入的了解;再读任爽的唐代礼制研究明确唐代礼制所关怀的问题都在何处,并与作者英文原著中提及的章节对应。其次,厘清欧美汉学的学术发展脉络,了解近几十年著名的汉学家及其研究方向。最后,看了马克思 韦伯、戴维 伊斯顿等人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以便理解作者的引述。唐史、欧美汉学、社会学此三点交汇,才能徐徐地开始读魏侯玮的书。但由于魏氏已故三十余年,手头资料匮乏,加之玉帛之奠一书目前仍无中文翻译,还涉及许多政治学、社会学的陌生概念,种种限制使得作者仅能对原书中的部分章节做大略的介绍,一些原作者关注到的唐初重要的礼制问题,例如通过调和

24、“王郑之争”中的郊祀和配享来实现加强集权等问题则未能具体介绍到。萨义德东方学中的“他者”(the Other)这一概念,也许可以不甚恰当地拿来形容唐史之于魏侯玮,加之西方学术训练下的理性主义、人类学特有的研究视角,使得在他笔下的初唐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都显得如此陌生化。在中英语言表达的背后是巨大的思维方式差异,也为整个翻译和理解设置了层层障碍。这样的过程也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比如人类学视域中的唐代,西方学者对其的研究态度和去观察非洲某个部落的祭祀仪式无二,这与中国人对盛唐的想象和向往是有分歧的。在东方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总会多多少少地带着某种崇高感去阅读经史文献,对于所有东亚文化

25、圈背景的学者而言,文化背景也是难以消除的,这是东西方学者之间最为根本的差异。中国学者很少在一本学术专著上介绍何谓象数、汉高祖与他臣下的故事、唐太宗如何发动玄武门之变等妇孺皆知的故事,但魏侯玮不然。这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再认识的新视角,也许在这样的解读下它将变成犹如饺子、旗袍、毛笔字那样指代着“中国传统文化”却与“道”相去甚远的、带有西方世界对东方特有的想象的文化符号,见仁见智矣。注释:发表于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6,No.1,February 1987.题名为笔者译。Mirror to the Son of Heaven:Wei Cheng at the

26、 court of Tang Tai-tsung,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4.陈珏不该忘却的杜希德,香港:文汇报,2006 年1 月 14 日,文中曾提及“其自订汉名为杜希德,但因其在中文世界中久以崔瑞德名世,他本人亦只好采默认态度”。Edited by Denis C.Twitchett,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ume 3:Sui and Tang China,589-906 A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

27、 译: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马克思 韦伯为笔者补充,讲稿中未提及,但本书关于权力正统性论述部分借鉴了韦伯的三种政治权威理论。参考文献:1 Howard J.Wechsler: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Ritual and Symbol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M.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2 E.G.Pulleyblank.The Backg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shan

28、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3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4 Max 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M.New York:trans.A.M.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1947.5 David Easton.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责任编辑 肖 璐)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