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1 夯土概述夯土作为最早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鲜明的特征,其营造技艺亦代代相传,不断更迭。早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采取直接夯筑的技艺来建造建筑,目的是夯实结构,解决室内的高差问题1。夯土块非常坚固,可以承受极端天气的威胁,它不仅防火,而且不受虫害侵蚀,更不易腐烂,这也是其千百年来一直被用作建筑材料而不被淘汰的重要原因。夯土取自土壤,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属性。汉代的建筑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常常以夯土为墙体,形成了独特的风貌2。夯土能够吸收和储存热量,白天吸收热量,晚上释放热量,调节建筑物内部
2、的温度。夯土凭借特殊的肌理和美感为建筑增色,以其绿色环保的生态属性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其就地取材、经济实惠、能耗低的优势,在建筑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展现出强大的可塑性和生命力。2 夯土的特征2.1 夯土的环境特征夯土作为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拥有与生俱来的生态属性和植根于自身的感知属性。生态属性说明夯土具有当地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变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ZDA106;2022年度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期建设资助课题“城乡环境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3、XYN2202的自然特征,能够较好地融入地域环境,不显突兀,同时,也能展现当地特色和地域风貌。感知属性,是指人对夯土产生的感受,这种属性是被动的,需要人主动触发,包括视觉、触觉、情感记忆、场所精神等。要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精神,就要将生态属性和感知属性相结合,这也造就了夯土和地域环境特征。夯土的色彩肌理、制作技艺、空间属性等会反向影响地域风貌,同时,当地的地貌、气候、光照等因素也会影响夯土的产生与演变。林语堂认为,“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身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这一观点强调建筑与自然风貌的关系,以及建筑材料的生态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有机结合。夯土不仅赋
4、予了建筑融于自然而又超脱自然的材料肌理,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促使自然人文精神代代相传。人们不仅仅因为夯土的经济价值而选择夯土作为建筑材料,更是因为它植根于这片土地,融入了这片场域的精神。2.2 夯土的结构特征古代一般使用两种夯土技艺,即直接夯筑和版筑夯筑。一般在建造城墙和建筑台基等大型建筑时,会夯土技艺在乡村空间的应用设计研究顾宁1,汪瑞霞2(1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59;2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乡村是城市的基石,是村民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寄托了城镇居民的乡愁,乡村建筑不仅反映了乡村的形象,更是乡村文化的载体。生土建筑是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不仅应用
5、范围广,而且拥有自然属性,同时它凭借价格低廉、施工方便等优势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亦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大生态建筑类型。夯土技艺作为传统的建造施工技艺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研究和传承传统建筑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对现代施工也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逐渐销声匿迹,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这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一大难题。研究和重拾传统技艺,不仅能够阻止传统技艺走向消亡,还能为相关技艺的优化升级作出重要贡献。文章分析探究传统夯土技艺,归纳夯土的生态自然属性和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探索突破传统民居的固有空间形式的现代夯土空间的结构和形式,让现代结构
6、空间理念和传统结构空间理念碰撞出新的火花,挖掘夯土的多元价值属性,给现代乡村的后续改造和发展带来启发,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现代夯土技艺在乡村空间改造、环境重塑、文化提炼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关键词:夯土;生土建筑;乡村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13-0414基金课题使用直接夯筑手法,在此周围不会进行遮挡,在材料中还会加入一定比例的灰土、砂和水,以及一些加筋材料芦苇、麻绳之类,使建筑更加坚固。另一种方法是多层夯筑,即在建城墙的过程中,直接堆土,一层一层地夯筑,这种方法沿用至今。版筑夯筑引进了木板或木椽进行格挡,通过限制和压力来
7、夯实夯土,然后将其拆除,向上逐板夯筑。我国传统的民居建造方法可分为椽筑法和版筑法,椽筑法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版筑法则应用在西南、华南、藏东等地3。和古代相比,现代夯土技艺主要从模板、砌筑和骨料三个方面突破。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夯筑墙体,出现了模板工具体系,将传统的板材替换成新型的胶合板或钢材等,将夹板框替换为更稳固的对拉螺栓系统和双向斜撑系统。砌筑是先建造一个框架结构体系,然后夯实,形成一个个单元模块,再将框架和这些模块进行联结,最后拼装完成(见图 1)。砌筑相较于砖砌而言,更为灵活、简便,也更适合现在的模块化施工体系。另外,现代对夯土营造中的土料配比的研究更加成熟,大大提升了其坚固
8、性、防水性、耐久性等性能。科技的发展使得夯土能和更多材料有机结合,在空间营造、渲染氛围、美感提升等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比较夯土的古今营造技艺发现,夯土具备承重与围合这两大结构特征。传统的夯土民居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夯土墙为承重的小体量民居;另一类则是以木质结构为主,以夯土为辅,起到围合作用的民居。夯实的土块密度为 1800 2000kg/m,抗压强度可达2.4MPa,因此其既可作为承重墙体,也可作为室内的隔断墙体或外围的围合墙体4。2.3 封闭和开放的空间特征传统夯土民居以围合的形式存在,从而形成封闭的空间,这必然会使采光、通风、防腐等受到影响。而现代夯土建筑通过优化结构、材料等手段,解决了这
9、些难题,其中一大改变就是从围合到开敞。杭州国家版本馆是王澍教授的作品,其以“现代宋韵”为理念,将版本馆设计为现代的“宋画园林”(见图 2)。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文润阁并没有一味地仿照宋代建筑,而是创新性地以现代设计手法传承了传统空间营造技艺,进而达到呈现宋韵的目的。夯土营造技艺早在 5000 年前就出现在了杭州良渚,北宋时期,总结夯土营造技艺的营造法式问世,在现代设计中,夯土营造技艺不断革新,取长补短,这才有了文润阁 1 米多厚、15 米高的夯土墙,其可以说是目前全球建成的新项目中最高的夯土墙。文润阁的夯土墙在空间上起到了围合的作用,又与良渚遗址遥相呼应,二者进行了跨越时空的文明相会。此
10、时的夯土墙不再仅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更是一种记图 1 现代夯土建筑施工流程(图片来源:新型夯土绿色民居建造技术指导图册)15第 36 卷第 17 期 2023 年 9 月Vol.36 No.17September 2023艺术科技忆的象征。夯土承载着文化记忆,这也是一种群体记忆,呼应了传统民居的围合空间记忆。夯土建筑的空间形体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过于封闭,而现代空间形式布局突破了这一局限性,以开敞的布局方式拓宽了采光、通风的范围。王澍教授的水岸山居以夯土墙体创造开敞空间,通过一字形的墙体与曲折的连廊相对应5。水岸山居的夯土墙体是在传统夯土技艺之上的革新与再创造,在营造过程
11、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尝试,不仅要求技艺娴熟,而且对材料也必须有较高的敏锐度,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现代创造。这次创造打破了旧有的封闭空间形式,让夯土以墙体的形式存在,削弱了空间的阴暗、窒息感,让光缓缓进入空间,增强了空间的独立开放感。而材料技艺的更新,也增强了空间的稳定性,墙体和开敞的空间形成鲜明对比,使空间画面虚实结合,更具美感。图 2 杭州国家版本馆(图片来源:作者自摄)3 夯土的多元价值3.1 可持续的生态价值夯土取自土壤,生土建筑废弃或坍塌后又可回归土壤,实现绿色自然的循环,这是生土的内外循环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土建筑的循环机制可以拉近人、自然、社会三者之
12、间的关系。夯土营造的过程,是材料到建筑再到材料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促进了大自然的物产生生不息,构建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局面。遵循材料利用、绿色建造、循环再生的建造原则,不仅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还能实现材料的再生,减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污染,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真正在时空维度践行可持续发展观。赖特在论建筑中写道:“当今建筑的发展正是源于生态环境给予的设计素材及理念,它的启示是汲取不尽的。”6夯土源于自然,这决定了它融于自然的先天属性,这也使得夯土建筑能与周围的地景地貌融为一体,不显突兀。3.2 乡村美学艺术价值夯土材料除了具有宝贵的绿色生
13、态价值以外,还具有极大的美学艺术价值。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色彩和肌理会有不同的偏好。传统夯土民居在建筑的颜色与肌理表现方面都有明显的局限性,现在的夯土技艺仍在不断革新,在颜色和肌理创作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乡村美学以乡村为研究对象,从民风民俗、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打造亲和自然的本原之美和有别于城市美学的独特环境。乡村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色彩美、环境美、空间美上。在运用夯土的过程中,色彩和肌理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还能起到传递文化信息的作用。它们赋予特定事物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当地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认同。其不仅促进了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更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充分展现了传统夯土
14、建筑到现代夯土建筑重生的巨大变化和价值意义。乡村的优美环境不仅能给人视觉享受,更是寄托乡愁的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的审美偏好。在空间上,如果说传统夯土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住”的基本需求,那么现代夯土建筑就是在此基础上寻求精神享受或价值认同的场所。乡村与城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二者以独立的乡村美学艺术和城市美学相分离,又以情感为纽带连接彼此。3.3 乡村文化价值文化是城市和乡村的精神根基,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而夯土建筑是重要的乡村文化载体。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夯土建筑不尽相同,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印迹。不同时期的夯土建筑具有不可复制性,并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夯土建筑作为文化
15、符号,使乡村文化记忆成为集体记忆。乡村文化赋予了夯土建筑两层意义。一是交流性,即文化在建筑内产生了交流、融合。交流性要求文化参与者在共同的生活场所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文化认同。二是持续性,文化传承不能只依靠口口相传,更要与时俱进,16基金课题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能起到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为文化记忆的延续提供保障。文化传承是人类在一定的目的导向下,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实现文化延续发展的过程。现代夯土营造技艺不同于传统夯土技艺,二者的施工方式、材料、表现形式等不尽相同,是科技创新和再创造的结果。乡村文化记忆可以借助夯土建筑重新构筑过去,重塑乡村的精神之躯。4 夯土材料在乡村空间改造中
16、的应用实例“小村客厅”位于历史悠久的浙江安吉大竹园村。受发展模式的限制,该村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逐渐出现空心化的发展态势。设计师为避免村落僵化,以有机的生命为理念,从乡村文化集体记忆出发,计划为村民设计一个承载着村落记忆的公共建筑空间。以“小村客厅”为文化传播媒介,有机融合建筑、景观、文化,打造一个为村民共享、传承乡村文化记忆的容器。近年来,传统村落以惊人的速度衰落、消逝,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乡村、重拾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此时,乡村古建筑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成为凝固乡村文化的容器7。建筑承载的集体记忆能够增强群体认同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传承着
17、历史进程中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记忆。时至今日,村落依旧是人们重要的生产生活场所,彰显着村落世代相传的文化和价值观。“小村客厅”基于设计师对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乡村文化记忆的融合与再创造,使乡村建筑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进而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集体记忆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的助力,而乡村文化礼堂就是一个能够发挥上述作用的媒介,可以唤醒村民的共同记忆。设计师打破传统夯土民居围合的形式,以半围合聚落的布局呼应“晒场”记忆,以期得到村民回应。半围合的布局形式使建筑内外部空间不再各自独立,而是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态势,以轻盈通透的玻璃和厚重敦实的夯土墙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形成虚实结合的
18、画面效果。大竹园村的村民掌握了一项传统的夯土营造技巧:在烧制夯土的过程中加入麦秸、竹面等,丰富墙面的层次肌理,再加上砖块加固墙头。夯土的生态属性,使得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减少了资源浪费;用现代技艺加工过的夯土层次分明、肌理自然丰富,赋予了建筑艺术与美学价值;承载着乡村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夯土,也让村民重拾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5 结语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钢筋水泥建筑快速发展,乡土文化式微,生土建筑衰落,乡村风貌骤变,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夯土民居是现代乡村的建筑源头之一,夯土技艺体现了几千年来的建筑传承,是激活现代乡村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感
19、的媒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的今天,应通过对夯土营造技艺的改造升级,扩大其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夯土的生态属性和多元价值,找到摆脱乡村僵化、激发乡村活力的新的突破口。乡村文化的复兴,除了政府的扶持、设计师团队的努力之外,核心是重构村民的集体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而夯土技艺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工艺,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在激发村民的文化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夯土建筑属于绿色生态建筑,不仅能耗低,而且对美化乡村环境、提高乡村艺术美学价值、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技艺,以及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参考文献:1 李广林.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演变
20、与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37.2 刘海旺.汉代农耕聚落考古学研究 D.郑州:郑州大学,2017:130.3 杨国忠,直长运.论“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与地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95.4 陆磊磊.传统夯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28-32.5 杜陈晨.浅析夯土建造工艺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20(31):47-48.6 王晓晨.赖特建筑设计思想研究状况及思考J.绿色科技,2018(2):149-150.7 汪瑞霞.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36-38.作者简介:顾宁(1999),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汪瑞霞(1970),女,江西鄱阳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设计学、文化景观、设计思维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