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 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引用格式:安北江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北江,(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摘 要:民族交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当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承与升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
2、,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内核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大融合”为当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历史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在其客观基础上达成的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想升华,也对当下民族工作起到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梳理并
3、分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民族交融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民族发展史、民族文献梳理等方面加以论述,国外学者主要从学科设置和概念区分角度进行阐释,侧重不一。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断的提出,学界讨论热度逐渐升温,但多数属于政策解读型研究。笔者拟从民族理论本身出发,重点剖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旨在表明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项目:中华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南省统一战线理论学会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研究()作者简介:安北江,讲师,历史学博
4、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史、民族理论研究,:。面对国际意识形态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本质内涵是什么等,为进一步解决当代民族工作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要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问题意识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须,更是学术研究的核心议题。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要不断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
5、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着同等重要意义,在伟大变革中还具有里程碑意义。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断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根源与理论基础,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一、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其核心观点就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关于民族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的规律
6、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民族”问题时,对民族交融现象曾做过阐释。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前提。唯物史观是其哲学基础,共产主义理想是其实践目标。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论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恩格斯率先对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是否还将继续存在提出疑问,随后又结合公有制原则,指出民族融合是必然,最终也会跟随阶级消亡而消失。对民族交融现象,马克思则从人类社会演进角度作了解释,在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雅典的四部落由于杂居在同一地域,彼此之间的地理界线已逐渐消失,而在阿提卡融合为一个民族当政
7、治社会在德莫或市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德莫的全体居民不分氏族和部落而组成一个政治整体时,融合就完成了。”尽管如此,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却没有给“民族”下过具体定义,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论述单位,表意范围较广。列宁、斯大林等人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并给“民族”下了定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出以国际主义代替一切民族主义,这就是各民族通过高度统一而达到融合”,“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时期,即他们有分离自由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并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要消灭人类分为许多小国的现象而且要使各民族融合”。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族观基础上,斯大林对“民族”
8、特征作了总结,并指出:“随着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渐形成而代替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类似共同语言的东西才会开始形成。”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属于狭义范围内的“现代民族”表意,在阐发民族交融思想时,又不得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广义民族角度去分析。斯大林的民族观类似于列宁所主张的“小融合”到“大融合”的转变: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完成区域性的小融合,再在区域小融合基础上发展成终结性的民族大融合。这两个阶段是相互递进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斯大林在 年、年分别对“民族”下了定义,并得到列宁的认可,他们均承认在资本主义产生前就存在民族雏形。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里,民斯大林认为,世界上存在各种民族,
9、除了资产阶级民族外,还有其他的民族,如社会主义民族,它们的团结性和生命力远远超过任何资产阶级民族。(参见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族也表达文明社会的民族共同体(即“文明民族”),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民族有着相同的含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所用“民族”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殊寓意。相应地,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也隐含着不同的表意,其根源与“民族”概念的含混有着莫大关系。从列宁与斯大林的观点可以得出:其一,民族融合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其二,一个民族融合于另一个民族,从此民族特征消失,属于民族同化范畴;其三,民族同化是促使社会繁荣发展的动力之一。这
10、些思想对中国民族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二、理论赓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一步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属于民族关系史研究范畴,其评判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发展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传入中国后,也间接地促使被压迫阶级形成一个小型“民族团体”,为了抵御外敌,又自发地形成一个较大的“民族团体”,最后取得民族独立,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早期的中国仅仅作为一种理念被加以传播,并未被当作系统理论加以研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开始关注中国民族问题,并对汉民族的形成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早谈及民族交融问题的是吕振羽,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同时存在着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11、的现象。随后,范文澜、翦伯赞、岑家梧等学者相继撰文探讨,形成 世纪 年代关于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研究高潮。翦伯赞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民族融合的理论,否定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存在,这一观点遭到多数学者的反对。为了避免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表意困窘,也有学者将民族同化细分为强迫式同化和自然式同化,如此,可以把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归结到民族同化的自然同化范畴内,从而消解了坚持历史上有民族融合现象的学者的困惑。对此,章鲁指出,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实质上就是民族消亡问题。民族同化是个别民族的消亡问题,只能消灭部分民族之间的差别,最终由一个民族变成另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一般民族的消亡问题,是要消
12、灭一切民族差别,把全世界一切民族融合为一个无民族差别的全新人类。总之,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不可混为一谈。年,翦伯赞发表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一文,主要观点基本重复了 世纪 年代他本人关于马列民族融合的主张,由此引发了 世纪 年代的民族融合大讨论。他认为,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是消灭民族压迫、消除阶级差异,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现象。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后,人们在观念上有所改变,不少学者重温经典,对民族融合理论进行新的探索,如范文澜、杨建新、史苏苑、田继周等学人。其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方面:()列宁所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民族大融合与历史上民族融
13、合现象是两件事,毫无矛盾;()民族同化分为强制性和自然性两种,其中自然同化就是民族融合的低级阶段;()融合后的新民族并非完全是一个与被融合民族毫无关系的团体,新民族的成分和特点主要是被融合的主体民族的;()民族的演变、发展与消亡,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之间就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属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历史上不仅有民族融合,而且民族融合是主流;()民族融合是一种正常的历史现象,民族融合与民族斗争并存,民族融合是汉民族发展的基本形式;()列宁、斯大林民族融合理论是从俄国历史特点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前不可能有“民族融合”,是不符合中国历与斯大林“民族”特征相对
14、应的,还有一种广义层面的“文化共同体”。苏联科学院院士勃罗姆列伊认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和心理特点,并意识到自己的统一和其他这类构成体的区别的人们的总体。(参见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这个“文化共同体”的民族,以价值观、风俗、宗教、语言和生活方式等为评价标准,认为民族不该是一个纯粹的阶级共同体或经济独立体,文化才是它的内核。史事实的。这些观点对进一步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 世纪 年代,史学界关于民族融合的呼声高于民族同化。有学者将 世纪 年代“自然的民族同化即为民族融合”观点大加阐
15、发,认为民族同化既包括暴力、不平等的一面,也包含消除民族隔阂、差异的一面,因此不必纠结于民族“同化”与“融合”概念的异同,而是要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从民族运动形式来看,民族同化实质上是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殊表现形式。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之间是一种辩证的逻辑关系,是由低级阶段的同化到高级阶段的融合的发展过程,其发展过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说,民族同化就是民族融合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理论界也开始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对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不再纠结于概念辨析,而是回归于历史本身,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并存,是相互交织在一
16、起的,既有客观主动的自然融合,也有被动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正因为此,才形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针对历史上民族融合问题,无需再教条式地遵循马列相关民族理论,也无需刻意裁剪历史事实来维护理论的权威。从上述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演变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理论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二是对中国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概念的辨析,三是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客观事实,重新架构中国民族理论。事实上,在中国民族关系问题中,无论是民族融合还是民族同化,总归是要表达历史上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后融为一体的现象。三、理论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中,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体系是其体系序列内容之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