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任公务员 以“知信行”扎实走好第一步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2023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全国各级机关27.9万名新录用公务员全覆盖参加培训,并进行了集体宪法宣誓。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公务员务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对标对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扎实走好公务员从政的第一步。旗帜鲜明讲政治,厚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忠诚”,着力以“知”的政治领悟力扎实走好“让党放心”的第一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须知成就
2、是有源头的。新时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只有在“思想源头”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干事之渠”才能永久流淌。要持之以恒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接续注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源头活水”,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源泉”之中汲取奋发向上的智慧和力量。须知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首先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始终做
3、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须知终身学习是必要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正是青年学习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时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始终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效。一尘不染葆清廉,涵养“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干净”,着力以“信”的政治判断力扎实走好“让人民满意”的第一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4、理想信念,应当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坚定理想信念,是所有公务员永不结业的“必修课”,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确保在新征程上不改其心、不移其志。清正廉洁,是自古所崇尚的。“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就有“清如玉壶冰”“廉者,政之本也”的清廉文化。以清润心、以廉铸魂,要始终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将清廉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坚持从小事做起,慎独慎微、慎言慎行,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要活出一团浩然正气
5、来,正气充盈,则政治清明。“人民”二字,始终是重若千钧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历史、深耕中国大地,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政治理念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基因。从古代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都深深诠释了“人民”二字的分量。党和国家工作的最终落点,始终是人民触手可及的“温热”。人民满意,始终是我们“答卷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矢志不渝的永恒追求。千锤百炼锻本领,筑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担当”,着力以“行”的政治执行力扎实走好“高素质
6、专业化”的第一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行”就是要磨炼本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多经几番“风吹浪打”,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不懈努力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逐步成长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三能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是青年公务员磨炼本领、迅速成长的广阔舞台,要怀着谦逊的态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并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的工作能力。“行”就是要敢于斗争。“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涵养
7、“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伟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气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情怀,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行”就是要担当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要带着党性、带着使命、带着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真正把工作当作事业去追求、把岗位当作战位来坚守。实干兴邦,行胜于言。要将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相结合,积极主动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钉钉子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真真切切地干出一番不平凡的实绩来。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行之贵在
8、持之。“知信行”合一,“政治三力”相贯通,扎实走好公务员从政的第一步,持之以恒走好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每一步。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持续擦亮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以“奋斗之笔”答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之卷”。新录用公务员 成“公”更要成才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2023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过关斩将终成“公”的新录用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更是成长成才的“好苗子”,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9、廉政建设、敢于斗争等专题课程,树牢人民公仆意识,努力做新时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才。在“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课程中学懂要常补“思想之钙”,成长为学识渊博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不可否认,“破土而出”的公务员既能文能武,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又是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筛选出的成“公”人,他们或是学习的佼佼者,或是老师的得力干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倘若停止学习,久而久之,工作懈怠,浪费大好青春的同时也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学习既是补齐能力短板的现实需求,更是履行岗位职责的第一要务。因此,广大新录
10、用公务员面对工作中的“首任之位”,面临事业上的“开篇之局”,要始终秉承学而不厌的求知若渴状态,坚持在学习上下真功夫,不负韶华,把学习当作给自己“充电”的抓手,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素养,从而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在“廉洁政治建设”专题课程中学懂要勤修“为政之德”,成长为公正廉洁的人才。校园规则和职场规则截然不同,初入仕途的公务员如“一袭白袍”,在小我和大我、利己和利他中极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更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正心明道驱逐歪门邪道,把好“苗头关”,守住“第一次”,遏
11、住“萌芽时”,炼就反腐“金钟罩”。在学校我们是被学校服务的对象,而在工作岗位中我们是服务群众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时刻铭记公职人员身份,凡事都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检视自身,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营造者、维护者,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平和之心对待利,以廉洁之心对待欲。唯有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力、坚韧力、自制力,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提高办事能力”专题课程中学懂要夯实“成事之基”,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人才。作为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从书本到田野,从写论文到干事创业,虽有着满腔的热
12、血抱负以及奉献基层的初心,但面对基层的事务繁杂、环境艰苦、矛盾纠纷多,部分新录用公务员心理落差大,激情渐渐被磨灭,加之缺乏社会经验,久而久之,难免心生疲惫感、无力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认识到,所谓新人,只有打牢“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处理一些繁杂琐事,既是单位和新人之间互相熟悉的“桥梁”,也是以后能够担大任、挑大梁的“跳板”。另一方面,伟大事业是由一件件小事厚重积淀而成的,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就是有责任感。广大新录用公务员唯有从小事做起,从根本抓起,多当几次“热锅上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方
13、能摄入充足“养分”,在事业道路上茁壮成长。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新录用公务员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沉下心来、勤学苦练、打牢基础、守持清心,扣好职场的“第一粒扣”,为锻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点墨上彩”让乡村振兴“风景这边独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有“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历史耐心,巧用国画中的“淡墨”“泼墨”“亮墨”技法,在“点墨上彩”中让乡村振兴实现“风景这边独好”,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融
14、合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淡墨绿染”起笔提升颜值,绘就“山清水秀田园美”的生态图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广阔的中国农村,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胜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婉约,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高远辽阔、“泉眼无声惜细流”的静谧淡然,每一个乡村都有着自己的“印记”和特色、都有着独特的底蕴和气韵,这些光影交织、四季焕变的风景,恰是游子心头的故乡、是情感深处的牵系。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巧用国画中的“淡墨”技法,以“绿染山水”提乡村颜值,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清新、明朗和秀美,杜绝“大拆大建”,要在保护与发展、传
15、承与创新中让生态与现代“交映成趣”、让历史与未来“和谐共生”,让群众百姓走进田间地头、踏步堂前屋后都能望得见山水,让“风景这边独好”的标签成为乡村振兴最具魅力的名片,绘就一幅“山清水秀田园美”的生态景。“泼墨泼彩”运笔产业发展,绘就“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图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我们可以想象:热闹集市点缀着小乡村的晨光之景、络绎不绝的游客焕活了旅游业的生命力、特色农产品爆火出圈一个个招商项目落地、一处处精彩变化“上新”,小乡村也变成了圆梦的“大舞台”。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产业富民强村思路,敢于创新,大胆作为,尝试国画创作中的“泼墨泼彩”,积极探索“组织建在产业链、党
16、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模式,辐射带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进一步挖掘本土资源、释放乡村潜力、做大做优产业、形成发展闭环。科学地选择见效快、效益好、成本低、前景佳的项目,在不断探索合作经营、企业管理、集体经济、数字赋能的道路上精准“破题”,真正造就气象万千之势,绘就一幅“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景。“亮墨提神”收笔满意峰值,绘就“最美人间烟火气”的幸福图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群众的切身感受。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吃饱饭、穿暖衣,环境舒适、心情舒畅,这几点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解决好了,会
17、受到百姓由衷点赞;解决不好,就会小事化大,甚至造成矛盾上交,影响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基层党组织要巧用国画技艺中的“亮墨”效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延伸党组织服务群众链条,倡导党员争做服务群众的“显眼包”,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小节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以“亮墨”精神用心答好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关键题,真正与群众“心意同频”实现满意峰值,让笑容成为“标配”、舒心成为“常态”,绘出“最美人间烟火气”的幸福景。“三个强化”为乡村振兴“添能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
18、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组织“扎深根”、干部“选派育”、人才“引育用”,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强化组织“扎深根”,筑牢乡村振兴“硬核堡垒”,赋“保障力”。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有战斗力,才能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建强一座座支部“硬核堡垒”,为推动高质量乡村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战斗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扎营聚能”
19、,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定位,推行“党建”,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产业链上、项目建设一线、村级专业合作社上,提升覆盖面,带动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优;要“扎实聚心”,健全党员教育机制,规范支部组织生活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组织生活制度,杜绝表面化、形式化,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让组织纪律更严,组织生活更规范;要“扎针祛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消灭种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组织“健康肌体”,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坚持干部“选派育”,锻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赋“引领力”。头雁领飞,群雁
20、齐追。基层干部奋战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突出堪当重任、善于攻坚的硬杠杠,从农村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中选拔爱工作、爱农村、爱农民,带富能力强的“领头羊”;要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把热爱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发展产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坚持科学组队,严格管理、量化考核;要为村“两委”干部全方位“加油充电”,完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落实学习教育计划,建立“党校+高校+基地”的师资队伍,依托专题培训、在线学习、远程教育,把产
21、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专业化内容作为培训必选课,提升“头雁队伍”能力,赋乡村振兴“引领力”。强化人才“引育用”,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赋“支撑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关键靠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把人才引进来、育起来、用起来,充分利用人才“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创新机制“引”,以“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的理念,既要厚植招才“沃土”,落实激励措施,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家属就业入学等后顾之忧问题,又要通过网络直播、公众平台等打造线上线下“引才”平台,让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各类人才流向乡村一线;要“以农为本”,下足“培”字功夫,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采取专家授课、专题讲座
22、、参观学习等培养方式,培育一批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治理人才,科技创新、推广人才,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推行“人才+基地+项目”模式,让人才有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增质增效。淬“土”为“器” 烧旺乡村振兴“千年窑火”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千年窑火,焮天铄地。穿越五千年文明,“瓷器文化”
23、生生不息。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从瓷器的淬炼之道汲取干部教育培训智慧,就要烧旺“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模式创新”“实践应用”四炉窑火,用熊熊燃烧的烈焰淬“土”为“器”,锻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式的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专”与“兼”结合优化师资力量,烧旺“理论学习”千年窑火,“拉坯正心”锻造“白如玉”式基层干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理论之精深,非一朝一夕所能深悟。而具有“代入感”的导师能够深入浅出,将精华理论融入生活点滴,助力基层干部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基层党组织要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师资,让党校专
24、职讲师与基层行家里手相互切磋,让理论大咖与乡土工匠交流研讨,引导基层干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中央及地方层面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方针等理论内容的学习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实践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在广袤基层的“练兵场”中为自身拉坯塑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以贯之地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成为“白如玉”式基层干部。“理”与“例”联动紧盯作风建设,烧旺“廉政教育”千年窑火,“除杂利坯”锻造“明如镜”式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的远大航
25、程上,只有作风过硬方能行稳致远,廉政教育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如何做好廉政教育,让理论知识能够入脑入心,基层党组织就要聚焦基层干部的成长需求精准匹配案例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强调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基层党组织灵活运用反面案例这本“活教材”,精选身边人、眼前事组建基层干部专属案例数据库,再以专题课的形式从点到面、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地进行案例解剖,还要运用大数据系统、云端共享平台将这些反面案例融入图片、影像之中,引导基层干部从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反省,为自己“把脉问诊”“洗脸照镜”。“方”与“圆”互融探索教育模式,烧旺
26、“形式创新”千年窑火,“施釉着色”锻造“薄如纸”式基层干部。时代发展风起云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形式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想取得培训成果,只有不断突破传统形式,聚焦不同岗位定制专属教育菜单,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对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要坚持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通过不断探索形成崭新的方法,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基层党组织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问需调研的基础上,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要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进行交流式、研讨式教育培训;又要尝试游学式教育,深入挖掘农业遗产、红色资源、地域风情等文化元
27、素,针对不同领域的基层干部需求进行精准配餐,在把准培训需求中让干部教育培训更精准。“知”与“行”合一聚焦实践应用,烧旺“服务人民”千年窑火,“淬火成器”锻造“声如磬”式基层干部。脚踏实地的实践工作是检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关键。基层党组织要聚焦成果转化,以有始有终有实效的闭环思维将课堂延伸拓展到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和实践锻炼中,做好做实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后半篇文章,引导基层干部投身于防范风险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为民服务最前沿之中。要从全过程入手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检验,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实践锻炼管理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开通线上信箱、意见邮箱,邀请人民群众作为阅卷官,为基层干部的教育
28、培训实践成果打分,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积分考核、年终绩效、职业晋升之中,让会干、能干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可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抖擞精神“上好课” 奋力书写“满分卷”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各地区各部门当“丝毫马虎不得”,要精心谋划、精细部署、精致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筑牢根本、明确方向、知行合一,努力交出干部教育培训“满分卷”。抖擞精神上好“思想淬炼”理论课,毫不动摇答
29、好“思想卷”。“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为确保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必修课”“主修课”的地位,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干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引导教育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规党纪的教育与约束,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
30、基、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抖擞精神上好“提质赋能”专业课,稳扎稳打答好“本领卷”。“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一锅煮,必须区分对象、按需培训,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为此,干部教育培训不能只图“场面功夫”,一味地“开大班”“上大课”,要重视干部“补习需求”。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好调查研究、研判分析,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学制定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做到短期有重点、长期有规划。同时,要加强培训设计,选优配强师资,“有的放
31、矢”地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等“传经送宝”,通过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模式,帮助干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抖擞精神上好“成果转化”实操课,身体力行答好“实践卷”。“行是知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干部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此,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一训了之”再无下文,忽视延展实践的“后半篇文章”,让教育培训成效“纸面上功夫”。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细化考核评价,不仅只看党员干部在课堂上“学没学懂、悟没悟透”,还要看工作中“会不会用、用没用好”,将干部培训前是否有所准备、培训中是否有所收获、培训后是否有所作为等现实表现、实际成效与奖惩激励、提拔任用
32、、评优评先有机结合。完善长期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回访干部,检查教学成果、检验培训实效,对工作成绩突出予以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加强帮扶指导,让干部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形成“学比赶超”的气氛,发挥教育培训的最大效能。涵养“三重境界”破解公务员“出圈之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公务员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突出抓好履职能力培训,强化实践培养锻炼,着力提升公务员队伍履职本领”。踏步新时代,公务员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要紧扣主责主业提升能力本领,坚持热情为民服务,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真正破解公务员“出圈之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让履职尽责
33、“出圈”更“出色”。履职尽责是公务员的本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务员一定要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实干”是工作前提,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干中促进个人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淬炼过硬本领,坚决不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勇当闯将、干将,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一件抓落实,以实际行动诠释个人忠诚,用青春年华擦亮实干底色,成为一名让组织满意、群众认可的合格公务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建设添砖加瓦。以“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
34、人民”的“服务境界”,让为民服务“出圈”更“出彩”。“出圈”成不成功,不只要看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看人民群众认不认可、赞不赞成、满不满意。公务员要“接地气、沾土气”,要常到村民组、常去村民家、常听群众的牢骚话,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村民组板凳会、困难群众常走访等方式,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面对面唠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切身感受群众的冷暖疾苦,与群众打成一片。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把群众冷暖放在首位,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小到表格填写、路灯维修,大到村居改造、产业发展,群众的任何需求、任何建议,都要做到不推脱、不躲避、不放弃,盯紧问题跟踪管理,确保群众反
35、映的问题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应。以“常掸思想之尘,多思贪欲之害”的“作风境界”,让廉洁自律“出圈”更“出效”。“出圈”后的公务员更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围猎”对象。公私分明、一心为公是公务员廉洁自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公务员在接触群众中代表的是最广大干部的形象,是党的作风直接体现,关系人心向背。回首党的百年历史成功经验,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尤其是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要坚持“党要管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保持公务员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时刻警惕“四风问题”,面对诱惑坚决做到“不湿鞋”,不滥用职权谋私利,不以利小而为
36、之,带头抵制不正之风,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筑牢思想道德底线,接受全面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空间。建强队伍的三步组工棋:容错、厚爱与墩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要破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谨小慎微不敢为、心存杂念不愿为、能力不足不能为”现象,广大组织部门当下好建强干部队伍的“容错、厚爱、墩苗”三步棋,更好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敢担当、愿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以实干担当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好“容错”先手棋,让干部放下
37、畏难“重包袱”,破除“谨小慎微不敢为”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证明,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艰巨工作,一线干部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压力传导下来、责任移交上去”隐隐成为部分干部的“明哲保身之术”。新时代改革开放道路上,党员干部阔步前进、小心试错,落实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十分有必要。组工干部需凝聚理论共识,旗帜鲜明地为干事创业者减负减压,科学界定容错情形标准,优化统筹追责问责和容错纠错工作,破解“怕担责”困局,激励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组织部门要在干部考核中多一些包容,不搞一“错”否决、谈“错”色变,要将干部从“
38、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松绑增能,轻装上阵撸袖干。走好“厚爱”关键棋,替干部驶稳干事“护航船”,破除“心存杂念不愿为”现象。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组织部门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明确实绩用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激发干部敢为愿为的动力。对于违纪违法、胡乱作为的干部,亦严肃查处、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干部不踩纪律红线、不碰法律底线。广大组织部门要鼓励干部勇挑重担,综合分析研判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错误,深入核实、客观认定后,依据处理办法进行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深化容错纠错,坚持有错必纠,及时纠正偏差失误,鼓励干部进步。要引导干部把“权力”看小、把“纪律”看清、把“为
39、民”放大,在管育干部上监督加压、信任加力,才能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打好“干部越为事业担当、组织越为干部担当”的组合拳,乘势奋进再谱新篇。谋好“墩苗”长远棋,为干部筑好人才“蓄水池”,破除“能力不足不能为”现象。建强队伍,补齐短板,广大组织部门要用当其时,充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输送大批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墩苗”锤炼。激发新生力量,焕发干事热情,要敢于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看准的苗子,让年轻干部在攻坚克难中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解决能力之忧。“用人以公,方得贤才”。组织部门要坚定“公正定能致远”的干部培养导向,完善干部保护机制,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真正让
40、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干部受重用、有舞台。坚持为敢闯敢试者撑腰鼓劲,对造谣污蔑者毫不手软。要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严格执行函询回复采信反馈制度,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有效延伸容错纠错机制,防止好干部被“污名化”,为想干事、能干事“兜底”,真正形成“敢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营造出利于干部成长的良好政治生态。解锁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更好地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各级组织部门把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度量衡”,解锁新时
41、代组织工作“正确打开方式”,真正在精准探究中解锁发展之方,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向着精品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进而擦亮“金字招牌”。思政育人“有深度”,“润物无声”拔节理论“常青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为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百年非凡历程,一次次见证了理论的澎湃力量、更凝聚了忠诚向党的思想源泉。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工作,一直是组织部门“责任单”里的重要内容,但踏步新征程,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不断“出新”让党员教育亦能“有滋有味”,方能产生“入心入脑”的滋养作用,让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所以要想做到思想育人“有深度”
42、,就要继续在打造优质理论课堂上下功夫、在创造学习互动新体验上见变化,真正引导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之心、兑现承诺誓言,在“润物无声”中拔节理论的“常青树”。广聚人才“见器量”,“海纳百川”激活涓流“动力源”。“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人才之于事业发展、之于国家大局、之于人民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鲜明指示和资源倾斜,绘就了一幅幅“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的生动画卷,在以十年计、以百年计的战略考量和深远布局中,不断夯实着国家的人才基座。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更应“牵头抓总”在广聚人才上“见器量”,在谋
43、篇布局之时就树立“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清晰人才观,就营造“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正向氛围,在主动破旧立新中走出“条条框框”的束缚、给予人才轻松向好的发展环境,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激活涓流“动力源”。管理要求“显平衡”,“张弛有道”擦亮奋斗“实干标”。“静水深流,张弛有度;刚柔并济,收放自如。”干部队伍建设讲究有“严”更有“爱”,既能讲清原则和底线、守住要求和规矩,更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温暖爱护”之意,在优质环境中安心成长、扎根立业,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保护、组织的撑腰和管理,自能向阳拔节、形成参天之势。所以,任何管理要求讲究的是“平衡有道”,各级组织部门作为“管家”亦是“服务部门
44、”,在“管”的方面就要以“严”为主基调,在抓实抓细日常监督中,牵住责任的“牛鼻子”,引导干部树立实干导向,把心思和精力花到办实事、出实绩上来,同时更要做好“后勤工作”,在时时鼓励、常常安慰、次次辅助中给予干部奋斗攀爬的阶梯,真正做到“张弛有道”,擦亮奋斗“实干标”。让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色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出席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并讲话,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新征程上,做好干部教育工作,应从筑牢思想根基、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能上入手,精准定位、科学谋划、稳步推进,擦底色、增亮色、提成色,让干部教
45、育培训提质增色。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有的地方出现个别领导干部对培训重视不够,不亲自学、找人替学,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性修养不够强的情况;有的地方干部教育培训以“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为主,导致培训效果不佳;还有的地方干部教育培训学用脱节现象严重,培训中讲得好,实践中却用不上,实效性不强。筑牢思想根基擦底色。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因此,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筑牢思想根基至关重要。针对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性修养不够强的情况,应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讲深学透、入脑入心,推动走深走实。用好
46、用活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加大精品课程开发力度,分级分类抓好教育培训,创新述学评学考学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针对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围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开展教育培训,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针对广大党员加强经常性教育,用好红色资源和教育基地,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广大党员时刻不忘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创新培训形式增亮色。培训效果的提升,需要培训形式的创新。只有不断打破传统、创新形式,才能为干
47、部教育培训增亮色。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多因地制宜、因班施策的创新培训形式,敢于打破传统、打破常规,做深做透“问需”调研,真正了解掌握参训学员的所思所想、所缺所盼,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创新形式。既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升级,在系统讲理论、教知识的同时,多讲案例、多教实战,又多采用研讨式教学,通过头脑风暴、分享发言、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共同提升,还灵活运用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用更便于干部参与其中、身临其境的方式,帮助他们强本领、长才干。同时,以行动学习保证学习质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提质增色。增强培训效能提成色。增强培训效能,让培
48、训务实管用,真正能以学促用、学以致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终极目标。谨防学用脱节,必须在突出实战实效上下功夫。强化实践导向,把火热实践作为培养干部的最好课堂,把课堂搬出教室、搬到一线,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工作复盘等方法,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学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思路方法,提高自身本领。强化问题导向,在课程设计时坚持“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真正从需求出发,干部的需求在哪里、短板在哪里、期待在哪里,课程设计就跟进到哪里,并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干部的需求进行分类细化,将其细分到不同班次中,在把准培训需求中让干部教育培训更精准。强化效果导向,在师资力量配备时坚持“干而论道”,邀请真会干、真能
49、干的人来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教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更讲好实战故事、分享实践经验,切实增强培训实效性。乡村振兴要“颜值”“价值”双“在线”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颜值”和“价值”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水火不容,而应该是“豆角开花藤牵藤”的相辅相成。唯有让乡村振兴“绿色颜值”与“金色价值”双“在线”,才能真正使乡村振兴“四季常青”。明确“价值”,才能不忘“颜值”,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乡村振兴要统筹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既不能“缘木求鱼”舍弃经济,也不能“焚林而猎”不加节制,要保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定力,明确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何种的乡村“价值”。只有明确“价值”,才能在面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