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集训(一)限时:65分钟/满分:8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周时期,天子为了制衡异姓诸侯,将很多亲近的同姓诸侯分封在战略要地,将一些异姓诸侯分封在边疆地区,如楚国、齐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处于边疆的异姓诸侯国渐渐发展成强国。这反映出西周()A.分封制度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不断弱化C.战略结果出现偏差D.家国同构逐渐瓦解答案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时把亲近的同姓诸侯分封在战略要地,而把异姓诸侯分封在边疆地区,其目的是拱卫王室、巩固统治,但是后来一些边疆的诸侯国却逐渐发展成强国,形成对周朝分
2、封格局的冲击,这反映出西周的战略结果出现偏差,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下一些异姓诸侯国逐渐发展成强国而非分封制的强弱趋势,排除A项;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排除B项;虽然部分异姓诸侯国逐渐强大,但西周时期同姓诸侯国仍然广泛存在,家国同构并未瓦解,排除D项。2.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答案A材料“汉朝时期各
3、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表明汉朝官吏都要接受考课,并且根据政绩进行赏罚,所以A正确。材料只涉及官吏考核,没有体现官员选拔、儒法思想和治国理念的信息,排除B、C、D。3.曹魏政权建立后,延续了东汉尚书台的旧制。魏文帝非常信任尚书台,诸事都依尚书台协助处理。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均被尚书所侵夺。这实质上反映了()A.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答案D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均被尚
4、书所侵夺,这说明尚书台的权力得到提高,宰相的权力被剥弱,这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D正确。“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只是表象,不是本质,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材料与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知识归纳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4.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农民起义不断,孝文帝下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
5、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到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这表明,北魏()A.监察体制成熟B.加强民族交融C.重视地方治理D.官员考核严谨答案C由材料可知,孝文帝颁布诏令对治理郡县成就突出的长官进行提拔,这反映出北魏对地方治理的重视,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监察机构的具体设置情况,无法说明监察体制成熟,故排除A项;孝文帝的这一诏令与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无关,故排除B项;这一诏令强调的是郡县长官在地方治安上的成绩,未涉及其他能力的考核,故排除D项。5.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唐太宗时,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委派亲信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并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三省长官
6、同堂议事。后来,又将政事堂也迁到了中书省。这些调整()A.体现了执行与决策合并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C.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D.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答案C唐太宗对三省的调整举措,明显削弱了尚书省的地位,加强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使得尚书省变成执行机构,而此后的进一步调整,最终将中书省的地位提高到门下省之上,由此可知,这种调整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C正确。这些调整并未实现决策和执行合并,排除A;调整前后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排除B;宰相权力依然存在,并未名存实亡,排除D。6.针对王安石推行的均输法,苏辙上奏说“旧日官岁籴米,钱散于民,故农不大伤,无钱荒之弊。今发运司以所籴米代供,而责钱于诸
7、路;诸路米无所售,而敛钱以偿发运司,则钱日益荒,而农民最病,此东南之大患也。”由此可知,苏辙认为均输法()A.损害了富商利益遭到强烈反对B.违背了商品经济交换规律C.客观上加剧了东南地区的钱荒D.加重了广大农民赋役负担答案C苏辙指责王安石变法推行的均输法采取折米征钱的做法,导致市场上出现钱荒现象,故选C。苏辙认为均输法导致“农民最病”,进而成为“东南之大患”,排除A;均输法的推行采取用近易远原则,符合商品经济交换规律,排除B;折米征钱的举措加重了农民负担,排除D。7.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
8、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答案D根据“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这种设置导致地方机构职权交叉,相互之间形成牵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D项正确,C项错误;宋代吸取唐亡的教训,革除了藩镇,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8.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
9、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行省制()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促使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答案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维护统治,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往往以一些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作为划界的依据,但山川形便区划原则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元朝行省的划分使得“黄河、长江、洞庭、钱塘”等河湖之险消解,有利于抑制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行省制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行省制改变了以往的山川形便区划原则,并非其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排除D项。9.从明仁
10、宗开始,在不升“大学士”官阶的前提下,进封阁臣师保、尚书衔,使得阁臣在地位上可以平视甚至超过六部尚书,但阁臣“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阁臣这一地位()A.对专制皇权有一定制约B.未突破明初祖制的限制C.可有效弥补相权的缺失D.利于内阁对六部的控制答案B根据“使得阁臣在地位上可以平视甚至超过六部尚书”“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并结合明代内阁制的相关知识可知,明仁宗时期阁臣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内阁仍然不是正式机构,阁臣也仍然在尚书之下,并不能直接统领六部,这并未突破明初祖制的限制, B项正确,排除D项。阁臣的权力来自皇权,起不到制约皇权的作用,排除A项;内阁并非正式机构,不能直接统领六部,对
11、其权力的限制比对相权的限制要多,使其更容易被皇帝控制,排除C项。10.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反映了光绪帝变法的指导思想是()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实业救国答案B根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可知,光绪皇帝强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以西学为实用,即中体西用,B正确。光绪皇帝并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不主张君主立宪,排除A;维新思想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现君主立宪,但光
12、绪皇帝希望挽救统治危机,排除C;实业救国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救亡图存,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排除D。11.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该学者意在说明清末新政()A.成功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为当时的中国找到真正出路C.客观上顺应了现代化的趋势D.目的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答案C依据材料“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趋势,C正确。清末新政没有完成政治制
13、度的成功转型,仍然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排除A;清末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和中华民族危机,也没有为中国找到真正出路,排除B;清末新政的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维护统治,而非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排除D。12.民国建立后,宋教仁指出:“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由此可知,由同盟会及其他政党改组的国民党旨在()A.建立强力的中央集权政府B.以议会选举与政党活动为中心C.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D.制约袁世凯所代表的专制
14、力量答案B根据材料“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国民党强调政党政治,材料所述“拿出政治的见解”是指议会中的政党斗争,说明国民党旨在以议会选举与政党活动为中心开展工作,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党政治,没有强调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教仁主张以议会与政党活动为中心进行斗争,没有强调对民主共和制度的维护,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国民党强调政党政治,并未直接提及制约袁世凯代表的专制力量,排除D项。13.1913年初,国民党在选举中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
15、“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A.是基于政党政治遭到失败的现实考虑B.说明其阶级立场发生转变C.体现其调整革命目标以适应时局变化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从仿效欧美政党政治向学习苏俄以党治国的转变,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进行了多次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孙中山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故选A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阶级立场并未转变,排除B项;孙中山的革命目标始终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
16、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D项。14.下图是小明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渊源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C.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变迁D.民主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图中不同时期的制度下,农民、工人、地主、资产阶级等参与主体参与政治程度有所不同,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有雏形,研究的主题应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渊源,A项正确。15.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D.
17、宗教信仰趋于平等答案C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和巩固统治,罗马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至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这与材料中“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相符,C正确。材料不是强调罗马对希腊统治策略的继承,而是在强调超越,A错误。由所学可知,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B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宗教信仰,D错误。16.“文官职务常任原则”是职业文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最初,美国大多数人是反对这一原则的;1883年彭德尔顿法最终保留了这一原则。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常任职业文官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10%15%,后逐渐增加到85%90%。这些变化
18、()A.导致官僚机构的臃肿B.出于政府工作稳定的需要C.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D.冲击社会民主平等的原则答案B材料“文官职务常任原则是职业文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体现了文官不随政党的更换而更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B正确。文官职务常任原则和官僚机构臃肿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相较于之前的“政党分肥制”,通过考试上任的文官制度促进了阶层的流动,排除C;文官通过公平考试和竞争上任,没有冲击社会民主平等原则,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及京都、
19、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摘编自庞海云、张辉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肃政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控权坐大的特殊机制
20、。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9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2)示例论点: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元代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权与财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
21、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行省区划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地理条件。元朝由行御史台与肃政廉访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省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解析(1)表现:根据“路下设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得出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根据“这个时期县
22、以下都设有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可得出县以下设有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影响:根据所学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2)根据“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得出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根据所学,可从行省制的性质、地位、权力的大小、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对以上观点进行总结可得,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8.著名学者
23、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
24、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答案(1)选官
25、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统合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1)第一小问,紧扣设问中“汉晋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能破朋党之私”可得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据材料一“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可得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据材料一“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可得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联系
26、所学知识可得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根据材料二“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儒家正统观念”“稳定性和连续性”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即可。(3)根据材料三“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归纳概括。19.(13分)制度的得失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我将称之曰“历史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
27、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概括作者的观点,并以中外史实为例加以说明。(13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观点:对任何制度都要放在当时的
28、背景条件下去分析评价。(2分)(举例要求写出制度的名称、简述背景、内容或特点、作用及对该制度的认识)例1:中国科举制在隋唐时期产生,当时,以门第高低来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不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因此改为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这就使人才的选拔有了相对客观的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隋唐之后,虽然考试的具体办法历经变化,但总体来讲,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不能因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科举制)束缚了思想的发展,不适应人才选拔的需要而完全否定科举制的历史作用。(5分)例2:苏联模式,苏联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基础上,面对被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封锁的情况,形
29、成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联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工业产量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苏联模式逐渐走向僵化,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弊端、僵化以及苏联的解体而完全否定它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1分)解析观点:据材料“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我将称之曰历史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客观”得出观点:要把制度放在当时
30、的背景条件下去分析评价。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以科举制为例进行说明,论述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当时所产生的影响等,也可以以其他的制度为例进行说明。单元集训(二)限时:65分钟/满分:7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表所示为春秋时期左传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春秋时期晋国()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晋国赵简子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参政),人臣隶圉免”A.郡县的主要功能是守边防B.县制具有分封食邑的
31、特征C.国君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D.分封制受到郡县制的冲击答案B材料“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体现了晋国有将县赏赐给有功的臣子作为采邑的政策,说明当时县制仍然是分封制的一部分,具有分封食邑的特征,B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郡县的主要功能是守边防,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晋国国君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排除C;春秋时期郡县制是由分封制衍化而来的,而不是分封制受到郡县制的冲击,排除D。2.从汉武帝重用尚书官开始,国家的大政方针往往由中朝决定。经过东汉至隋唐的发展,中央最高政治机构起先是尚书台,后来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依次由宫廷御用侍从组织发展为国家的决策出令机关。这一发展趋势体现了
32、()A.中枢决策与执行一体化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化D.相权机关的时代变迁答案D材料“中朝”“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体现的是中央官制的演变,涉及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变迁。从汉到唐,中央官制和机构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削弱,D正确。中枢决策与执行一体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古代行政中枢的变化趋势,政府行政效率未必会提高,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的演变,与地方行政管理无关,排除C。知识归纳从独相到群相、兼相,体现了相权的逐渐削弱,这既是中国古代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演变的必然结果。3.观察下
33、表,自唐初至北宋中期,理财体制的变化反映了()盛唐以前盛唐宋初宋神宗元丰年间财政管理尚书省户部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出现三司使转运司尚书省户部,转运司A.事权分化,君主专制加强B.使职固定化,提高了行政效率C.崇文抑武,中央集权强化D.国家对财政的管理和调控加强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唐初至北宋中期,分散地方财权,集中中央财权,这有利于国家对财政管理和调控的加强,D项正确。财权方面的事权分化加强君主专制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排除A项;使职的固定并不是材料重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崇文抑武,排除C项。4.元朝行省是中书省的分设机构,对地方“无所不统”,接受丞相指挥。明代废行省,设布政使司作为朝
34、廷设在地方负责“上承下宣”的最高行政机构,掌一省行政和财政,直接受皇帝指挥。据此判断,明朝机构的这一变化()A.提高了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量D.完善了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答案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的行省接受丞相指挥,而明代废行省,设布政使司,掌一省行政和财政,直接受皇帝指挥,加强了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量,C项正确;与行省制度相比,明代初期这一制度的建设虽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但是行政效率却有所下降,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排除D项。5.据记载,康熙年间,顺德曾有位百
35、岁老人参加广东乡试,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赠给钱和布匹以示奖励;乾隆多次破制对老年考生“赏给举人”;道光时期,一位104岁的考生会试落榜,皇帝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这一现象表明清代()A.耕读习俗受政府鼓励B.考试文化深入人心C.皇权与社会互动频繁D.选官制度日益僵化答案B根据材料中的“顺德曾有位百岁老人参加广东乡试”“乾隆多次破制对老年考生赏给举人”“一位104岁的考生”等信息可以得出,在清朝社会考试文化深入人心,B项正确。题干材料所记述的现象中并未涉及“耕”的话题,“耕读习俗受政府鼓励”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所载现象的主旨是考试文化,“皇权与社会互动”与题干主旨不符合,“互动频繁”也缺乏
36、参照标准,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日益僵化”,排除D项。6.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此上谕()A.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B.意在全面推行维新变法C.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D.表明帝后两党矛盾激化答案A根据材料“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光
37、绪帝上谕中要求广开口岸、展拓商埠,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光绪帝自开口岸的政策,并未涉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因此不能证明是在全面推行维新变法,排除B项;从“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可知,光绪帝的措施意在救亡图存,而非推进近代化,排除C项;帝后两党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7.下面为18951903年中国部分省份武备学堂办理情形统计表。据此可知,武备学堂()学堂名称创办时间(年)课程设置江南陆师学堂1895内堂课业:兵法、绘图、舆地、地形、军器、历史、营垒、算学、测量工程、人伦道德、汉文、英文、德文、日文;外场课业:步操、打靶、炮操、体操、马操直隶武备学堂18
38、96德文队:先习德文,次学武备,兼习汉文;炮队:测算、舆图、垒台、炮法、汉文各学;步队:行军、测算绘图、枪队攻守各法;马队:测绘、武备各学绥远城武备学堂1901湖南武备学堂1903普通兵学、步兵、骑、炮、工兵、辎重等科A.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重视培养新式陆军人才C.实现了晚清军事近代化D.课程设置体现全盘西化答案B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培养具有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和军事能力的军官成为当务之急,清政府将军事重心移向陆军,军事学堂多侧重炮、步、骑等科,B项正确。从创设时间看,18951903年,正是甲午战争、清末新政期间,创办武备学堂的目的在于培养军事人才,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与促进民族资本主
39、义发展无关,排除A项;创办武备学堂,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但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经济的困境、传统观念的制约等因素,晚清军事近代化的程度是有限的,排除C项;在课程设置上,除军事各科外,也兼习汉文、历史、人伦道德等,排除D项。8.1913年底,袁世凯改革县官选任制度。规定科举出身、获得学堂文凭或具备实际行政经验者有资格入选,笔试内容为现行法令、国际条约、策问、文牍等,面试注重经验及应对表现。考试合格者在分发各省前须被大总统接见,分发应回避本籍。这一改革()A.旨在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B.顺应了地方自治需求C.避免了各省长官徇私任亲D.致力于恢复统治秩序答案D辛亥革命爆发后,多个地区纷纷独立,原有
40、的地方权力体系被打破。中央政府丧失了对各省行政的控制,各省在官制设定、官员选任上各自为政,造成地方治理的混乱。1913年,袁世凯的这一改革致力于恢复统治秩序,D正确。改革意在恢复统治秩序,并非为了“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也并非顺应地方自治需求,A、B错误。改革不可能完全避免各省长官徇私任亲,C错误。9.下图为国民政府党政机构关系图,这表明国民政府()A.已经进入了宪政时期B.践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实质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呈现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纲领中党政机构层级关系,揭示了“训政”的实质是国民党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党专政,剥夺人民权
41、利,D正确。直到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的招牌,开始所谓“宪政”时期,排除A;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排除B;“训政”实质上是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排除C。10.1941年,陕甘宁边区制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规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习25分,操行25分。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这些规定()A.推动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反映了品行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D.扩大了边区政权阶级基础答案A材料中陕甘宁边区制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实行赋分制,加强干部管理与考核,有利于推动干部管
42、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升行政效率,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陕甘宁边区的干部管理,没有涉及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材料中工作占50分,是考核的主要依据,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干部考核制度的制定,没有体现边区政权吸纳新阶级的情况,排除D项。11.据统计,1954年宪法在起草讨论的时候,参加初步讨论的各界人民有1.5亿多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对宪法草案作了若干改动。这一过程()A.体现了人民政协的职能B.反映出人大制度的优势C.彰显出人民民主的原则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国策答案C材料反映了1954年宪法起草讨论过程中,
43、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提出意见,宪法草案也参考群众意见进行了修改,彰显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C。材料与政协制度无关,排除A;此时人大制度尚未正式建立,排除B;材料只反映了宪法的起草和讨论情况,不能体现依法治国,排除D。1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1977年,在停顿16年之后,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久违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下表反映的是19771979年三次全国劳模表彰会议的情况。19771979年三次全国劳模表彰会议情况表年份会议名称受表彰情况1977年4月至5月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全国大庆式企业、全国先进企业称号2126个,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385人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先进集体称号
44、826个,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192人1979年12月国务院表彰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全国先进单位称号351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40人这一历史事件()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B.倡导了艰苦奋斗的新风尚C.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D.带有拨乱反正的时代特色答案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前后,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党和国家大力表彰各行各业的劳模和先进生产者,体现了拨乱反正的时代特色,D项正确。开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前党和国家就已经倡导艰苦奋斗的风尚,因此“艰苦奋斗”不属于“新
45、风尚”的范畴,排除B项;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C项。13.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A.严惩腐败原则B.甄别审查机制C.党管干部原则D.干部任用改革答案C材料“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反映了党中央采用多种方式,严格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教育监督,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C正确。14.在中
46、世纪西欧封建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由此可知()A.西欧君主对贵族具有绝对控制力B.贵族与君主间的关系具有契约性C.贵族与君主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D.君主能力是贵族宣誓效忠的依据答案B材料“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表明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贵族和君主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B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地方贵族有较大的独立性,排除A;两者法律地位并不平等,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双向契约关系,排除D。15.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
47、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英国政府此举()A.减少了营私舞弊现象的出现B.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C.防止平庸之辈占据国家要职D.降低裙带关系对政治的影响答案B题干材料表明17世纪末,英国进行吏治改革,通过法律限制印花税局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几年后又将这一规定应用于其他机关,此举意在将政务官与事务官分开,即推动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营私舞弊及私人关系对政治的影响,排除A、D;材料不是强调官员素质,排除C。16.1866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各州皆不得制定或执行减损美国公民权或豁免之法律。这些规定()A.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