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集训(一)限时:60分钟/满分:7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发现墓葬1000余座。约90%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9座大墓墓主都是男性,有的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该现象反映当时该地区()A.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B.已迈入母系氏族社会C.发动战争以掠夺财富D.具备国家的成熟形态答案A材料“约90%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有的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表明部落中已有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现象,出现权贵阶层,故选A。结合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父
2、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推断财富来源,排除C;陶寺遗址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D。2.2021年3月,考古学家在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发现了新的祭祀坑,它们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与论语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念不谋而合。这可以用来解释()A.古蜀文化的起源B.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礼乐制度的扩展D.儒家传统观念的传播答案B材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表明古蜀国存在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体现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蜀文化的起源,
3、排除A项;礼乐制度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当时尚未出现儒家,排除D项。3.商周大部分青铜器表面都装饰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折射出当时的艺术表现特点与技法水平,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李泽厚认为“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样,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由此可知商周时期()A.思想文化一脉相承B.青铜制造技术领先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D.民本思想潜滋暗长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样突显了神秘的威力,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大部分青铜器是礼器,供王室和贵族使用,凸显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商周时期王权神权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商周时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
4、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比不同时期、地区青铜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无法得出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技术领先”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商周青铜器的文化与政治内涵,未涉及民本思想,排除D项。4.诗经中以赞美周王为主旋律的作品多出现在西周前期;西周后期的作品中,多描写为贵族祝福、祝寿的场面,“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等强调本宗族兄弟团结与联合的诗句屡屡涌现。这一现象折射出()A.统治集团更加团结B.周王不再居于宗法体系顶端C.诸侯贵族势力崛起D.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森严答案C诗经中,西周初期的作品多推崇周王,西周后期的作品多描写贵族生活或强调宗族子弟团结,说明贵族势力逐渐崛起,C正确。材料未体现周王与贵族的关系,
5、无法说明统治集团更加团结,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内容,无法看出周王在宗法体系中的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排除D。5.春秋时期,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但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却济济一堂。这说明当时()A.察举征辟制度已经出现B.士阶层的自我意识觉醒C.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完备D.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秦国用人不拘泥于宗族同姓,而是大胆起用非宗亲的外人,这冲击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说明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故选D项。察举征辟制出现于汉朝,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
6、阶层自我意识觉醒,排除B项;春秋时期的政治形态属于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C项。6.周代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的礼仪;二是伴随礼仪的乐舞(基本是“雅乐”)。春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音乐“郑卫之音”兴起,引发了雅乐的生存危机。“郑卫之音”不仅在民间广为流行,还直接进入宫廷,风靡朝野。这一变化说明()A.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削弱B.传统礼乐制度受到挑战C.礼乐制度融合宗法观念D.春秋时乐舞走向世俗化答案B“郑卫之音”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与正统的“雅乐”相对,其兴起和广为流行反映出传统礼乐制度受到挑战,B正确。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在当时并不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观念
7、与礼乐制度的关系,排除C;乐舞走向世俗化与“进入宫廷,风靡朝野”不符,排除D。7.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渠仿效周天子分封众子为王,周厉王继位后,熊渠悄悄取消了王号。战国时,齐、魏两国国君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此后,其他国君纷纷效仿,甚至,秦、齐国君一度称“帝”。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A.列国争霸有利于国家统一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C.社会变革推动封建制建立D.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认同答案B根据材料,春秋时,楚国国君仿效周天子分封众子为王;战国时,齐、魏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其他国君纷纷效仿,秦、齐国君一度称“帝”,这反映出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列国争霸对
8、国家统一的影响,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称王的情况,没有涉及社会变革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排除C;“华夏”概念是相对于周边民族而言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8.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答案A材料“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表明商鞅主张富国是第一位的,富民从属于富国,提倡充实国家财政,这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
9、争的需要,故选A。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或选官制度,排除B、D;材料只是列举商鞅关于富国强国的部分主张,没有论及这些主张产生的效果,排除C。9.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治民观赋税观节俭观生态观诚信观货殖观居敬行简敛从其薄宁俭毋奢取物有节无信不立待贾而沽A.天下为公B.以民为本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答案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认为,统治者治民应该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征收赋税应该尽量微薄,生活上应该“宁俭毋奢”,在生态上强调“取物有节”,这说明孔子重视百姓的利益,强调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天下为公”指的是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共享,是一种政治理想;“克己复礼”
10、指的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制,意在恢复西周的礼乐制;“中庸之道”指的是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属于为人处世的态度,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10.秦始皇相信“五德终始说”,认为周属于火德,秦朝代周,水克火,秦即水德。于是以水德附会制度,所用旌旗、符节都崇尚代表水德的黑色,黄河也改名“德水”。此举的实质是()A.为新政权寻找合法性B.替皇帝制注入神圣性C.论证王位世袭的正当性D.体现儒家思想的包容性答案A材料“周属于火德,秦朝代周,水克火,秦即水德。于是以水德附会制度,所用旌旗、符节都崇尚代表水德的黑色,黄河也改名德水”表明秦始皇相信“五德终始说
11、”,力图通过五行学说来证明前朝灭亡和新朝兴起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为改朝换代提供政治传承上的合法性,A正确。“替皇帝制注入神圣性”是材料表象不是实质,排除B;材料所述与“王位世袭”无关,排除C;秦朝信奉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11.汉文帝即位后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以柔缓思想治国。同时增强人们的德孝意识,让人们对“德”与“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汉文帝的做法表明()A.儒家独尊局面形成 B.治国理念灵活务实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主张进行社会变革答案B“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以柔缓思想治国”体现了黄老无为思想,“增强人们的德孝意识,让人们对德与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了儒家道德教化思想,说明汉文帝
12、根据现实政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体现了其灵活务实的治国理念,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儒家独尊局面形成,排除A项;汉文帝的治国理念基于汉初社会现实的需要,并不是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排除C项;主张社会变革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12.汉武帝时规定,“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万三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至于边远州郡,则略有优待。这表明察举制的意义在于()A.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B.为封建政权选拔大批人才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削弱地方士族的政治势力答案A材料表明,西汉时察举制按人口分配名额,对于边远州郡“略有优待”,这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选A。“郡
13、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万三人”表明察举制选拔人才数量有限,排除B;察举制实施后期被地方所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C;汉武帝时士族尚未掌握地方权力,排除D。知识归纳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是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巩固了士族制度。13.汉武帝时期,商人出身的大臣桑弘羊认为:“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要想真正实现强兵富国,就要“农商工师各得所欲”。对此观点的正确理解是()A.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B.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
14、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带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答案D商人出身的大臣桑弘羊认为农工商对于国家的富强都很重要,这说明其观点带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D项正确。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与“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不符,排除A项;桑弘羊只是提出了主张,材料没有论及其效果,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并不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14.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A.反映血缘政治渊源远流长B.适应集权政治的现实需要C.为宗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D.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五帝中颛顼、喾、尧分别是
15、人文始祖黄帝的孙子、曾孙、玄孙,“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D正确。司马迁列出五帝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为了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没有涉及血缘政治的渊源或集权政治,排除A、B;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材料内容不能为宗法制提供理论依据,排除C。15.西汉时,江南被视为“缘边”之地,朝廷对当地的“越人”“蛮人”往往“因俗而治”,“初郡无税”或“少输租赋”。东汉时,“蛮夷率服”,故“增其租税”,与中原划一。这一政策调整()A.加速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推动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C.反映了江南地方行政体制的完善D.促进了国家经济资源的流通答案D东汉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开
16、发,政府“增其租税”,与中原划一,这一政策的调整,有助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家经济资源的流通,D项正确。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发生转移,排除A项;当时国家已经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行政体制,排除C项。16.下图为东汉戏虎图画像砖,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C史载,汉代搏兽活动兴盛,人们认为驯服百兽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所以东汉戏虎图画像砖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
17、,C项正确。戏虎图画像砖只是表达人们的愿望,不足以证明汉代国家统一安定,排除A项;B项“完整还原历史真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4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地区,并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秦在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域设郡县直接管辖;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越族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个郡。在中央设置了典客和典属国,专门负责盛情款待与秦王朝友好往来的陆地边疆各少数民族领袖或部落头领,以及管辖治理依附、归降和顺从秦王朝的各少数民族
18、或部落。摘编自李庚伦中国历代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材料二汉朝延续了秦朝的治边策略,坚持“守中治边”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中原地区,增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实力,保持中央政权整体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的治理效果。汉朝通过联通西域、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中原的农耕灌溉技术、历法等传至边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出现了少量的相互吸收现象。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积极作用。(6分)答案(1)在社会发展程度
19、较高的地区设置郡县;中央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守中治边”;移民实边。(8分)(2)传播了中原文明;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解析(1)据材料一“在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域设郡县直接进行管辖”和材料二“汉朝坚持守中治边的原则”等信息归纳其主要措施。(2)据材料二“联通西域、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中原的农耕灌溉技术、历法等传至边疆”等信息,从对中原文明的传播、边疆地区的开发、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等方面说明其积极作用。18.(10分)度田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因检核垦田数而产生了中央政府和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的矛盾。汉
20、光武帝刘秀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但是,“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刘秀得知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营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大司徒欧阳歙也因此死于狱中。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能够压服地方豪强,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对于豪强地主集团与中央政府的对抗,采取了姑息的态度,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等(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东汉初年“度田”的背景和过程
21、。(6分)(2)通过“度田”事件,谈谈你对豪强地主与东汉政权关系的认识。(4分)答案(1)背景: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的兴起;王莽改制和农民起义导致土地所有权变更;东汉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核查全国土地和人口。(4分)过程:度田开始后,地方长官隐瞒豪强地主土地占有情况;中央惩处相关官员,严格推行政策,但遭到豪强地主反抗,最终度田不了了之。(2分)(2)东汉是依靠豪强地主建立起来的,豪强地主势力强大。一方面,土地兼并问题无法解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豪强地主破坏中央集权,为东汉末年的分裂战乱埋下隐患。(4分)解析(1)“背景”,据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汉后期以
22、来,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的兴起;王莽改制和农民起义导致土地所有权变更;据材料“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可得出,东汉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核查全国土地和人口。“过程”,据材料“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可得出,度田开始后,地方长官隐瞒豪强地主土地占有情况;据材料“刘秀对于豪强地主集团与中央政府的对抗,采取了姑息的态度,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可得出,中央惩处相关官员,严格推行政策,但遭到豪强地主反抗,最终度田不了了之。(2)据所学可知,东汉是依靠豪强地主建立起来的,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23、一方面,土地兼并问题无法解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豪强地主破坏中央集权,为东汉末年的分裂战乱埋下隐患。单元集训(二)限时:60分钟/满分:7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右图为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特展展出的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中“龙”的形象是对多种动物形象的神化,是史前宗教祭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此后,龙的形象逐渐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这件文物可以说明()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技艺精巧细致B.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崇拜出现C.龙的形象标志父系氏族社会确立D.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龙文化雏形答案D红山文化中“龙”的形象是对多种动物形象的神化,反映出先民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史前宗教
24、祭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龙文化的雏形,D正确。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地区,排除B;红山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排除C。2.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体现了华夷观的形成发展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D.促进了商民对西周的认同答案D周公告诫康叔要实行“明德慎罚”的方针,要求其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有助于取得殷商遗民对西周的认同,D正确。当时儒家尚未产生,排除A;材料
25、中的商民不属于少数民族,排除B;“众星拱月”指的是分封制所形成的政治格局,但材料论及的是对殷商故地的统治策略,排除C。3.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周礼记载,西周时,大司徒“施十有二教”,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这表明商周时期的音乐()A.凸显宗法等级秩序 B.是社会治理的工具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 D.体现平民的价值观答案B根据材料“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可知,商周时期,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注重道德,且统治者通过音乐推行社会教化,这表明当时音乐是社会治理的工具,故选B项。“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强调德在先、艺在
26、后,“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皆与宗法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西周以音乐推行社会教化,范围不限于贵族,且庶民也可以欣赏音乐,因此音乐并非典型的贵族文化,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音乐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治理的工具,体现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价值观,排除D项。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A项。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礼乐制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但本题中,音乐是作为统治者进行社会教化的工具而出现的,应据此分析解答。4.下图是甲骨文中“国”字的初体,本义是邦国,原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左边是疆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的疆土。字形像持武器(
27、戈)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答案D材料关于甲骨文中“国”字初体的阐释,有助于研究周代分封制,反映了分封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故D项正确。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内容是对甲骨文中“国”字初体的解读,无法体现边疆危机,排除B项;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C项。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的冲突加剧,贵族集团基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母国前往异国的“出奔”现象屡屡出现,而“
28、出奔”的结果无外乎定居他国、被杀、成功复国三种情况。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宗法礼仪彻底崩解C.既有秩序面临挑战D.人才流动现象频繁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的冲突加剧,一些贵族被迫离开母国前往异国,这反映出当时既有秩序面临挑战,故选C项。易错提醒贵族政治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贵族“出奔”后,可能还存在着其他贵族继续掌权的情况,不能说贵族政治开始瓦解,A项错误。6.据文献记载,晋国原来的亩制是百步为亩,而到了春秋晚期,晋国六卿都在自己的领地内改变了亩制,都突破了“百步为亩”的旧规,韩、魏的新亩制是二百步为亩,而赵氏所用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步
29、为亩。这反映出春秋晚期()A.土地兼并现象加剧B.诸侯之间国力竞争加剧C.出现社会转型趋势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答案C材料中,春秋晚期新亩制的实行,表明井田制不断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奴隶社会日益瓦解,社会出现转型趋势,C项正确。新亩制的实行不能反映土地兼并,排除A项;晋国的六卿并不是诸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亩制的变化,并不是生产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7.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戎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走向衰落B.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贵族垄断教育局
30、面被打破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首领“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的申叔时要求贵族子弟学习春秋诗礼乐,体现了周边民族首领及距中原较远的诸侯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说明当时华夏认同观念加强,C项正确。材料论及的是华夏认同观念,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西汉时,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D项是孔子创立私学的影响,排除。8.学者杨宽指出,战国时期各国主要推行了三种制度: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采用俸禄制度;对于功臣的赏赐,已开始用黄金货币;建立了公文用“玺”(官印)和发兵用“符”(虎符)的制度。这说明,战国时期()A.封建官僚制度初步形成B.已具备争霸战争的条件C.社会结构发
31、生重大转变D.政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用俸禄制取代封邑制,对于功臣的赏赐开始用黄金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分封土地,此外还建立了“玺”“符”制度以任免官吏、命令将帅。这使得国君可以将官吏的任免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说明封建官僚制度初步形成,故选A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以争霸战争为主,而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多为兼并战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初步形成,无法体现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等发生变化,排除C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模式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知识拓展俸禄制度俸禄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王朝国家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
32、制度。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俸禄,以官位高低来定,一般已不采用分封土地的方式,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这种官僚俸禄制度,便于国君用利害关系控制各种官吏。9.荀子所提倡的理想社会就是由“礼”所维系的亲疏、贵贱、尊卑等分别有序、各安其位的社会,而韩非则主张以法统治,要打破儒家所讲究的分别有序的社会,要在国家内“一断于法”。由此可见,二人都()A.极力促进国家统一B.重视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C.积极推动社会改革D.致力于创建新的社会秩序答案B据题意可知,荀子主张以礼构建等级有序的社会,韩非则主张通过法来建立大一统的社会,说明他们都注重社会秩序
33、的行为规范,B项正确。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的重视,不能体现促进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改革,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荀子和韩非重视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而非致力于创建新的社会秩序,排除D项。10.秦时期的儒家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君主只有亲临泰山祭祀天地,才算是正式“受命于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专门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此举()A.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开始形成B.有助于凸显皇帝的独尊地位C.说明当时神权色彩日趋浓厚D.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答案B由材料可知,秦始皇专门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意在宣告其正式“受命于天”,这有助于凸显皇帝的独尊地位,故选B项。西汉时,董
34、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排除A项;秦始皇举行封禅大典意在宣告自己秉承天意统治天下,体现了神权服务于皇权,无法说明当时神权色彩日趋浓厚,排除C项;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之本,百家争鸣的局面并未继续发展,排除D项。11.秦朝在征服并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并修建潇贺古道以及南雄、连州、贺州和全州4条岭南山路。这一举措()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B.解决了岭南交通问题C.减少了中央集权的障碍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根据材料,“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并修建潇贺古道以及南雄、连州、贺州和全州4条岭南山路”可知,这一举措加强了朝廷与地方的联系,减少了中央集权的障
35、碍,C项正确。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开始于唐后期,排除D项。12.下表是西汉部分酷吏的官职升迁表。酷吏名升迁事由官职宁成长安左右宗室多犯法,宁治之武帝即位,迁为内史尹齐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上以为能迁为关都尉、中尉义纵以案捕太后外孙修成的儿子修中,上以为能迁河内都尉从上表可知,汉代酷吏的设置()A.起源于七国之乱B.打击了宗室贵族C.削弱了诸侯势力D.完善了监察制度答案B依据表格中西汉部分酷吏的“升迁事由”可知,汉代酷吏因敢于惩治违法的皇室宗亲、打击不法的地方豪强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且不断升迁,说明汉代酷吏维
36、护了皇帝权威,打击了宗室贵族,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汉代酷吏设置的原因,无法得出其“源于七国之乱”,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代酷吏打击了皇室宗亲、地方豪强,不能得出削弱了诸侯势力,排除C;汉代酷吏的设置加强了皇权,不是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D。13.汉初,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缴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得不偿失。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运往京师或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上述改革()A.活跃了商品流通B.保障了商人利益C.冲击了自然经济D.增加了百姓负担答案A材料“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运往京师或缺
37、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表明均输法将地方应该上贡到中央的商品都销售出去,其结果是活跃了商品流通,A正确。实行均输法是因为“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并非保障商人利益,而且此项改革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排除B、D;贡品出售与自然经济无关,排除C。14.西汉中后期的铁器制造已有较为计划的组织,铁器的数量和品种比西汉前期明显增多,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也都有所进步。这变化得益于()A.灌钢法广泛应用B.冶铁利用水力鼓风C.冶铁业国家专营D.铁犁耕作方式形成答案C西汉中后期实行冶铁业国家专营,由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冶铁业快速发展,铁器的数量和品种比西汉前期明显增多,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也都有所进步,C正确。灌钢
38、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排除A;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出现在东汉,排除B;铁犁耕作方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15.后汉书记述,刘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后“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汉明帝“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这类记述可以说明()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统治者利用政权干预思想演变C.西汉历代帝王对儒学的重视D.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答案D根据材料“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学道九载”“通明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帝王利用儒家思想来维护统治,反映出儒家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西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
39、确立,而材料涉及的是东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对思想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时间背景是东汉,而非西汉,排除C项。16.楼兰古城遗址附近发现一个东汉的灌溉系统,沿河道有总闸、分开闸、干渠和支渠,参与修建者除了河西兵之外,还有西域诸政权之兵。对于工程效果更有“大田三年,积粟百万”的记载。这一工程说明()A.新疆地区的社会矛盾突出B.丝路开通促进边疆开发C.重农抑商政策在边疆推行D.屯田促进新疆社会发展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河西兵与西域诸政权之兵共同修建了楼兰古城附近的一个灌溉系统,且该工程效果显著。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政府与西域各政权的交流不断加深,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
40、发,并未涉及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东汉政府重视修建灌溉工程体现了重农,但材料无法体现抑商,排除C项;材料强调灌溉工程的作用而非屯田的作用,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9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鞅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发,就要同罪连坐。旅客必须有凭证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步过六尺者有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
41、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经济变革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经济变革。(7分)答案(1)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社会动荡;诸侯国财政支出较多;聚族而居的大家庭较多(或答“按家庭征税不能满足政府需要”);民众迁徙流动,盗窃现象严重;从事工商业者较多,影响农业生产。(2)顺应了封建制度形成、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有利于鼓励、扶助秦国小农经济的成长(
42、或答“形成了崇本抑末政策或重农抑商理念”);对后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影响深远。解析(1)依据材料“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并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阶层、社会等角度分析。政治方面,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社会动荡。经济方面,从事工商业者较多,影响农业生产;诸侯国财政支出较多。阶层和社会方面,聚族而居的大家庭较多,不利于政府按户征调赋役的政策;民众迁徙流动,盗窃现象严重;等。(2)依据材料“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
43、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等信息,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鼓励、扶助秦国小农经济的成长;对后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影响深远的角度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刚即位,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把本属于王国的部分领土新立为侯国,并改变其隶属关系,使之归属于附近汉郡。他任命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以列侯拜相的制度,并起用富有才气和政治进取心的东方朔、司
44、马相如等文学侍从,让他们与丞相为首的大臣就某些决策方案展开辩论,结果“大臣数诎”。为了襄赞大业,汉武帝“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并下诏严斥地方官不举荐人才的问题,由此出现了“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景象。汉武帝还一改汉初宽松的经济政策,“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蓄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实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行制度变革的原因及制度变革的举措。(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制度变革的历史意义。(4分)答案(1)原因: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匈奴问题;土地兼并严重;
45、财政收入增加。举措:统一货币铸造;盐铁官营;打击匈奴;颁布推恩令;实行察举制,任用贤能;尊崇儒术;等。(2)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后世提供国家治理的方案。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夷未宾”“府库充实”可得出匈奴问题,财政收入增加;根据所学还可得出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割据势力壮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及“四夷未宾”“佐助边费”可得出盐铁官营,打击匈奴;根据材料“把本属于王国的部分领土新立为侯国”“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可得出颁布推恩令,实行察举制,任用贤能;根据所学还可得出统一货币铸造,尊崇儒术等。(2)结合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