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一线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专题十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考点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20课标,1,4分)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答案A“河”是水文要素;“梁”是指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本为陕北方言用语,后来专用于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名称);“柳”属于植物。故A项正确。2.(2020课标,2,4分)图
2、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D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乙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这一地区在起名时,地表径流较为丰富。而现在图中乙地区河流较少,表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故D项正确。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2018课标,4,4分)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
3、C填海造陆的地区为了减少工程量,造陆后的地区一般地形较为平坦,很少有山丘出现,图中可以看出西南、西北、东北都有山丘分布,说明地势较高,东南方向地形相对平坦,距离山丘最远,所以在东南方向海岸线推移距离最长。4.(2018课标,5,4分)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答案C澳门地形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结合图中高程数据,少见自行车是因为坡大;街道狭窄和曲折不会限制自行车行驶;修建道路一般会使地形趋于平坦,路面凹凸不平不符合常理。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
4、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2018课标,1,4分)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答案C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油纸伞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蕴涵是其走俏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油纸伞携带不便,由材料“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可知,适用地不广且不够耐用。故本题选C项。6.(2018课标,2,4分)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A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因为油纸伞不适宜长期置于干
5、燥环境中,所以中亚、中东等气候干旱的地区不是重点推销市场。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经济发达,对文化收藏品的消费能力更强,故选A项。澳大利亚(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乙)。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甲乙7.(2018课标,9,4分)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甲所示的()A.地附近B.地附近C.地附近D.地附近答案B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根据所学知识,明确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只有地符合“自然景观极
6、度荒凉”的描述,故选B。8.(2018课标,10,4分)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答案D该地区降水稀少,通天井无法收集雨水;这种地下住宅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当时已有很好的通信方式;由图看出,通天井又深又窄,采光作用有限,但可以很好地通风换气,故选D。9.(2018课标,11,4分)推测该类地下住宅()室温不变冬暖夏凉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B.C.D.答案B由材料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该住宅位于地下,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B。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关键是要抓住“矿工经常
7、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说明其夏天凉快,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0.(2017课标,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C秦岭淮河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等一致,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有划分依据。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向南经长江入海
8、,河道与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不一致;秦岭和淮河是该线的重要自然标志,但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流向发生改变,故自然标志不对应;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山脉的阻挡,而洪泽湖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阻挡作用不明显,故两侧地理差异不显著。11.(2017课标,2,4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答案D材料信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多座长江大桥”说明历史时期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故习惯上以此为界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12.(2017课标,3,4分)进入2
9、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D由上题可知,长江阻隔了苏南和苏北,使苏北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弱,苏南受辐射带动作用强,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进入21世纪,江苏境内多座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北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因此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3.(2017课标,1,4分)上图剪纸所反映
10、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答案D图中信息反映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观,该景观主要分布于河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14.(2017课标,2,4分)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答案B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该地区平坦的地形条件和年降水量充沛直接相关。15.(2017课标,3,4分)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D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剧种以越剧为主。川剧主要分布在四川,豫剧主要分布在河南,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中新天津生态城
11、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16.(2020天津,3,3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A.受风沙影响小B.盐碱化程度低C.受干旱影响小D.热量条件较好答案B材料提到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可以推断当地土壤受海水影响严重,盐碱度高,植被不易生存。故当地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高度增加,可降低土壤盐碱度,保证林地的生长。B正确。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
12、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7.(2019海南单科,12,3分)该镇位于() 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答案C注意材料中“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第一缕曙光的观赏与当地的纬度、经度关系密切。北纬30度穿过浙江省,沿海经度约东经122度,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经度位置相对靠东。18.(2019海南单科,13,3分)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A.寒潮B.台风C.泥石流D.冰雹答案B通过房屋的位置(沿海、山坳),房屋的用材(石块),建筑群的形态(“屋咬山,山抱屋”),可推测主要是为了抵御台风。“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
13、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图19.(2018江苏单科,15,2分)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由景观图可知,该村落整体位于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形处。图中的丁处等高线数值大且稀疏,说明丁处海拔高且地势平坦,适合修建地坑院。20.(2018江苏单科,16,2分)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答案A地坑院与一般民居修建位置、形
14、态有较大差异,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一定的非凡性,可选择部分地坑院作为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开发,故A项正确。但由于地坑院位于地下,居住在其中也有诸多不便,则不宜加速推广建造,废弃后也不必大力修复。知识拓展地坑院,源于穴居文化,与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民居史上的“四大奇观”。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现主要分布于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山西运城等地,多位于高台平地。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面
15、三题。21.(2017海南单科,9,3分)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答案A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22.(2017海南单科,10,3分)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答案B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23.(2017海南单科,11,3分)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
16、特点是()砾石多退水快历时长流速慢A.B.C.D.答案C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于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慢,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4.(2016海南单科,13,3分)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答案B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其他气候特点
17、,材料并没有相关信息说明。25.(2016海南单科,14,3分)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答案D结合上题可知,海坛岛多大风,风沙危害较大;地表岩石裸露,植被稀疏,说明降水稀少;加上石材资源充足,因此“碉堡”应该具有低矮、屋顶缓、窗小的特点。26.(2016海南单科,15,3分)当地居民主要从事()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答案A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面临海,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桃花源记中
18、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7.(2014江苏单科,1,2分)“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28.(2014江苏单科,2,2分)“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
19、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两题。29.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答案C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西亚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30.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20、()A.石油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答案A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运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所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自然资源是石油资源。31.(2019天津文综,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8分)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
21、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2)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缺少我国自己的海港(不能与其他国家直接通航;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服务范围较小)。要求:评价必须涉及有利、不利两方面,答出4点即可。(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解析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多角度分析聚落、产业和自然原理的设问,体
22、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以国际合作示范区切入产业发展,体现了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的观念;正确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影响和整体性原理的运用,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1)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河流、气候、地形、土壤、矿产资源等。从图中位置和水系可知,珲春市地处长白山区,纬度较高,辖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加剧了气候的寒冷,加之水源不足,土层浅薄,山地森林密布,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聚落多沿地形平坦、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分布,河谷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发展与对外联系。(2)评价产业的区位条件,需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
23、方面阐述。根据材料中“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可知,国家政策支持珲春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图中显示,珲春市地处国境线附近,有贸易口岸,且有铁路、公路通向邻国,交通便利。但珲春市为内陆城市,较封闭,无海港,且水运能力较差,交通依赖陆地联系;地处东北地区,周边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生产与消费能力低。(3)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中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森林植被会截留大气降水,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延缓洪峰和降低地表径流的洪水期水位,使地处俄、朝交界处的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加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植被可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减少水土流失,因此下游河段
24、含沙量减少。32.(2016海南单科,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5分)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小,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5分)解析注意文字材料提示,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
25、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小,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屋内,而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会遮挡阳光。33.(2015重庆文综,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下图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9分)(2)湖、池、溪、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13分)(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
26、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中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筑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4分)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3)防火;防潮;防蚊虫;防雷击等。解析本题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背景主要考查园林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自然条件对园林特点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
27、害。(1)明清时期园林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要结合插图和文字材料内容从经济状况、市场、交通、劳动力数量及技术等方面分析。(2)营造园林水景要围绕“水”下笔,结合图例信息及有利于水景形成的条件来分析。(3)注意审题,题干中提到了该地古典园林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因此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破坏木材的因素如火、潮湿空气、虫、雷击等方面分析。34.(2012海南单科,23,10分)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
28、响。答案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4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2分)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材料中“对襟短衣”“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可以散热;“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并且冬季可以防寒。由图中等高线形态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注意将苗族男子着装的功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结合起来考虑。19.(2022福建,19,10分)阅读图
29、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提高贵州省高原峡谷喀斯特地貌区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下图),新增了带有出水孔的反射镜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设计,分析其如何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19.答案 地处贵州省高原峡谷,日照时间较短,且阴雨天气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该热水器反射镜面面板使太阳能集热管背光一侧获得更多太阳辐射,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喀斯特地貌区地面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该热水器反射镜面面板有出水孔,通过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接收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析设问要求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分析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
30、增设计带有出水孔的反射镜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如何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由材料可知,当地位于贵州高原峡谷地区,日照时间短且多阴雨天气,反射镜面面板使太阳能集热管背光一侧获得更多太阳辐射,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当地为喀斯特地貌区,降水虽多但地表水易渗漏,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接收雨水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数百年来,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图8),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
31、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图8(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6分)(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4分)18.答案(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2)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
32、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命题意图本题以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为情境,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突出了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审题指导解答本
33、题的关键:一是会判读农业生产活动与等高线的关系,二是明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三是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题思路(1)从梯田位置角度,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应从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从等高线图可知,Z村位于山谷中,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应选取品种多样的糯稻;Z村位于山谷中,周围被山林环绕,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因此当地选择耐阴、耐寒的糯稻。(2)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应从抗旱、养分积累、深水梯田环境等方面进行。因为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而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同时该地为“稻鱼鸭”
34、农业生态系统,高埂蓄水量大,可以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因为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水位,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角度分析,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从地形角度分析,Z村所在区域等高线相对密集,则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4)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和控制旅游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同时要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方法技巧地形对区域农
35、业的影响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冬虫夏草对气候有强烈的依赖性,气温、降水、日照、冻土和植被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生存微环境发生相应改变。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该区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雨季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图8、图9分别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8图9(1)说明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判断依据。(6分)(2)分析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对产区位置和面积产生的影响
36、。(9分)17.答案(1)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暖湿化(气候变暖变湿)。其依据是在雨季均温升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2)冬虫夏草繁殖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变化,必将导致产区位置和面积变化。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在19812015年期间,雨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日照减少,原有海拔高度内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导致产区位置向3 000米以上更高海拔方向移动(海拔下限直接抬升),产区面积相应缩小。命题意图本题以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微环境的变化为情境,考查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发现并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
37、、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审题指导首先要从图中正确提取并解读信息,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气候的变化;然后结合题目中关于冬虫夏草生长环境的相关描述,正确推测出随着微环境的变化,冬虫夏草产区的分布变化。解题思路(1)首先解读图8中数值的含义,正数代表气温升高,图中各地气温变化值都为正,说明气温整体是升高的,因此依据“气温升高”,可以推断出“气候变暖”;从图9中可读出降水的变化值有正有负,正值意味着降水增加,负值意味着降水减少,总体上看,降水增加占主导,因此依据“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可以推断出“气候变湿”。方法技巧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候以
38、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示。气温和降水只是气候的要素,需要有明确的数值,并用数值描述其升高降低或者增加减少。气候要素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数值依据,气候变化是要素变化的归纳。本题一定要区分“气候变化”及“气候要素变化”,不能只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来代替气候变化,气温与降水只是气候的要素,描述要素的变化是依据,最终还是要用合适的语言描述气候的变化。(2)材料中“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说明冬虫夏草产区的具体位置在3 000米以上至雪线附近。雨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会导致日照减少,再加上气温升高,这些都会
39、导致原来“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的利于冬虫夏草生长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冬虫夏草的生长下限抬升。虽然雪线也可能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冬虫夏草生长上限也可能抬升,但总体来说,海拔越高山体面积越小,所以冬虫夏草产区面积会缩小。方法技巧本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关注“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只有理解了产区的位置,才会避免答出“位置向南北移动”之类的完全无关的答案。二是理解山体随海拔升高面积变小,这样才能建立位置与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面积变化提供依据。18.(2021湖南,1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冰川具有的气候
40、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 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图7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图7(1)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4分)(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4分)
41、(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4分)18.答案(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 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 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命题意图本题以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同时考查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突出
42、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审题指导(1)注意图中冰川空间分布的差异,根据等高线图,分析其海拔的差异。(2)解答本题需注意: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对气温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对气温的影响。(3)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中给出的冰川服务价值进行分析。解题思路(1)读图判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分布的海拔较高;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分布的海拔较低。(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使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3)东部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东部地区冰川融化速度过快,应从冰川面积、纬度、海拔、水文特征等角度进行分
43、析。疑难突破抓住气温变化对冰川的影响这个关键点,分析祁连山东西部气温差异的自然原因。16.(2021河北,1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围猎)为主要谋生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图8)。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图8(1)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4分)(2)简析冰期气候下古人类选择该遗址区生存的原因。(8分)16.参考答案(1)冰期寒冷,不利于动植物生存,古人类食物减少;低温冻寒。(2)地处
44、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相对充足;靠近河谷,水源充足;地处北山南侧,有利于躲避严寒;地形相对封闭,有利于躲避野兽侵袭。命题意图本题以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为载体,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侧重对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蕴含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与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解题思路(1)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谋生方式,气候变化导致植物生长期缩短,植物生长量减少,动物迁徙或灭绝,古人类食物来源减少;冰期时气温下降,寒冷导致古人类生存困难。(2)读图可知,该地地貌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相对充足;古人
45、类遗址地处地势较低的河谷,热量相对丰富,水源充足;地处北山南侧,山地阻挡了寒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古人类躲避严寒;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东部为河流,地形相对封闭,有利于躲避野兽侵袭,安全性高。考点二区域发展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下题。1.(2020浙江7月选考,5,2分)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B传统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主要思路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引进技术型人才和加大研发投入是关键,B正确;拓展汽车租赁市场对减少亏损有利,但不能
46、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A错误;汽车的消费市场往往比较分散,企业搬迁费用较高,且不能照顾到所有的消费市场,自主品牌的技术含量较低,搬迁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也不能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C错误;该企业为汽车制造企业,不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发展资源型产业无法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D错误。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两题。2.(2019浙江4月选考,7,2分)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B.C.D.答案A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应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应不断降低,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总和为100%,根据数值可判断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城镇人口比重。3.(2019浙江4月选考,8,2分)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答案C图示时期,城镇人口比重在逐渐上升,A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