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2.30MB ,
资源ID:3170551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1705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_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_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1、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美国堪萨斯州位于美国中部,以天气晴朗而闻名,堪萨斯州每年有超过275天以上的晴天。蘑菇岩州立公园是堪萨斯州最著名的蘑菇岩奇观之一,十几米高的灰色巨石在浅色的“蘑菇柄”上立得稳稳当当。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蘑菇岩上部的岩石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喷出岩D.侵入岩答案A由图可知,蘑菇岩上部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推测为沉积岩,故选A。2.蘑菇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与侵蚀作用B.风化与崩塌作用C.堆积与冰川侵蚀D.堆积与风力侵蚀答案A由材料可知,堪萨斯州每年有超过275天以上的晴天,昼夜温差大,可推测其物理风化作用较严重;晴天多,阴雨天少,风力侵蚀

2、作用显著,上部岩性较硬,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A正确;地形较平坦,崩塌作用少,B错误;冰川侵蚀一般会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地貌,不会形成蘑菇岩,C错误;蘑菇岩的形成与堆积作用关系不大,D错误。煤系气是指储存在煤系地层中,伴随地质演化过程生成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包括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下图示意我国贵州六盘水煤系气分布区地质条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六盘水地区煤系气所在岩层()A.年龄上部老、下部新B.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褶皱C.存在岩浆侵入现象D.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答案B图示煤系气所在岩层发生明显弯曲,说明该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产生了褶皱现象;煤系气存在于

3、沉积岩中,岩层年龄上部新、下部老;图中没有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现象。4.图中该处煤系气出现逸散的原因主要是()A.受外力侵蚀,岩层不连续B.背斜发育,不利于煤系气储存C.煤系气埋藏浅,容易逸散D.断层发育,煤系气沿裂隙逸散答案A图示该处煤系气所在岩层的两端,上部岩层受外力侵蚀被破坏掉了,导致煤系气岩层出露而逸散,即A正确。审题指导图示煤系气逸散处,没有上覆岩层覆盖,因煤系气密度小而沿岩层不连续面逸散。“壶穴”是指自然外力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我国贵州省绥阳县境内的阴河洞内发育着数量众多的壶穴。阴河洞内碳酸盐岩广布,气温常年保持在1014。下图为阴河洞壶穴的演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5.壶穴发育的过程是()A.abcdB.bdacC.cbdaD.dabc答案C根据基岩的破坏程度分析可知,破坏程度越大,形成时间越晚,壶穴发育的过程是cbda。6.始终伴随壶穴发育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溶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答案B阴河洞内碳酸盐岩广布,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故始终伴随壶穴发育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作用。易混易错当地一年中只有在洪水期内才形成径流,发生流水侵蚀作用,而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溶蚀状态。7.壶穴发育最快的时段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答案C我国贵州省绥阳县境内的阴河洞内发育着数量众多的壶穴,壶穴发育最快的时段应是一年中降水充足、径

5、流丰富的夏季即,69月。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油气是地质时期有机物通过沉积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形成之后会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在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中形成油气矿藏地。位于东非大裂谷的阿尔伯特盆地地层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是油气生成的主要岩层。上层为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互层分布。下图为湖盆岩层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该湖盆地层上层形成砂岩和泥页岩互层分布,可推测该区域这时期() A.地壳间歇式抬升B.湖面升降频繁C.地壳持续性张裂D.湖盆持续抬升答案B该湖盆地层三角洲相砂岩为陆相沉积,泥页岩为湖泊相沉积。两者互层分布,说明该区域陆地环境和湖泊环境交错出现,主要是盆地形成时期湖面

6、升降频繁所致,B正确;地壳间歇式抬升、持续抬升在形成陆地后,不再下降,不可能互层分布,A、D错误;地壳持续性张裂,则湖泊深陷,应只有湖泊相沉积,C错误。9.该区域地层断层众多,其对油气资源富集成矿的主要作用是()A.油气运移通道B.利于油气储存C.油气不易散失D.利于生成油气答案A根据材料,夹砂岩泥页岩是油气生成主要岩石,油气生成后沿着断层运移至砂岩上部聚集,所以断裂发育为油气资源的运移提供了路径,A正确;断层众多,油气容易散失,不利于油气储存,B、C错误;断层不是油气生成的条件,D错误。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图示中油气矿藏分布特点,判断其是由于油气沿断层上升富集所致。10.该湖盆地层中

7、油气主要富集在砂岩上部,泥页岩下部。主要原因是()上部岩层颗粒细,孔隙少下部岩层颗粒细,孔隙多上部岩层颗粒粗,孔隙少下部岩层颗粒粗,孔隙多A.B.C.D.答案D砂岩岩层颗粒粗,孔隙多,利于油气生成后在其内部流动,油气运移至砂岩上部;泥页岩颗粒细,孔隙少,岩层封闭性好,油气被其阻挡,难以再向地表运动,并最终富集成矿藏。名师点睛油气储藏的地层其上部岩层组成物质一般较小,孔隙度小,油气不易散失。下图为红水河地质与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1.能正确表示甲乙方向的地质剖面为()ABCD答案A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从甲至乙依次出现的岩层是上二叠统砂岩、下三叠统灰岩、下三叠统泥灰岩、下三叠统页岩、中三叠

8、统灰岩,岩层由老到新,为背斜的右翼,A项正确。12.关于图中岩层所属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T1时期恐龙开始灭绝B.P2时期属中生代C.P2末期物种大量消失D.T2时期属新生代答案CT1为中生代,为恐龙强盛时代;P2为古生代,末期物种大量消失;T2时期属于中生代。冷古纳托位于川西贡嘎山西侧,山顶平台面积近40 km2,海拔4 200 m至4 300 m,周围峡谷深切,陡坡环绕,平台与周缘谷地的最大高差约600 m,地貌学称之为夷平面,它与高山峡谷、河谷宽缓构成了地貌演化的不同时期。夷平面一旦形成,若地壳加速抬升,又一个地质作用循环开始。下图示意冷古纳托山原地貌及其垂直剖面。读图完成下面

9、两题。13.按照地貌演化的先后顺序,下列对高原隆升、夷平面、高山峡谷、河谷宽缓进行从早到晚的排序,正确的是()A.高原隆升夷平面高山峡谷河谷宽缓B.高原隆升高山峡谷河谷宽缓夷平面C.夷平面河谷宽缓高山峡谷高原隆升D.夷平面高原隆升高山峡谷河谷宽缓答案B该地最先为青藏高原隆起,内部和边缘形成高大山脉,然后受流水和冰川作用形成高山峡谷;随着流水和冰川的持续作用,河流上游河谷宽缓,两岸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准平原);准平原因地壳隆起抬升,受外力侵蚀,留下近似平整的地面,即夷平面形成,B正确。14.关于图中夷平面与丘状高原地貌差异的形成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夷平面花岗岩体较坚硬,比丘状高原的沉

10、积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强B.夷平面抬升遭受寒冻风化较丘状高原完整,冰川刨蚀使丘状高原面更加宽阔平整C.丘状高原地表起伏较大,相对较破碎,更易受外力侵蚀,形成沟谷和小型台地D.丘状高原海拔更高,冰融风化与冰川侵蚀更强烈,导致相对较破碎答案D花岗岩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丘状高原主要由沉积岩构成,其抗风化、侵蚀能力弱,A对;夷平面抬升,海拔高,遭受寒冻风化较丘状高原完整,而丘状高原地表起伏较大,相对较破碎,更易受外力侵蚀,形成沟谷和小型台地,B、C对;丘状高原的海拔并不比周围地区高,其地形破碎不是海拔高导致的,D错,符合题意。知识拓展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

11、,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新疆著名的景点火焰山的岩层是由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陆相沉积岩(主要包括:砾岩、砂岩、泥岩)组成,其质地较为松散,在内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洞穴峡谷,如图所示。回答下面两题。15.火焰山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A.造山运动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外力堆积B.地壳下沉外力堆积造山运动外力侵蚀C.造山运动外力堆积外力侵蚀地壳下沉D.地壳下沉造山运动外力侵蚀外力堆积答案B吐鲁番盆地为洼地,是地壳下陷而成;由材料可知,火焰山的岩层是由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陆相沉积岩组成,此时洼地内部不断接受外力堆积作用,逐渐形成了沉积岩岩层;沉积岩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出露地表,经历风化和风力侵

12、蚀等外力作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火焰山。故选B。名师点睛一般而言,低处接受高处的沉积物,常发生堆积作用,高处岩石易风化,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侵蚀地貌。16.火焰山洞穴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季节性洪水对松散沉积岩的冲刷B.地下径流长期对松散沉积岩的冲刷C.频繁但烈度较小的地震对岩层的破坏D.频繁且方向不一的地壳运动导致的断层答案A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山脉脚下,冰川融水形成的季节性洪水对其冲刷侵蚀,能够形成洞穴峡谷,A正确;地下径流不会使地表形成峡谷地貌,B错误;频繁的小烈度地震和频繁且方向不一的地壳运动会使沉积岩岩层破碎坍塌,但不会形成相对完整的峡谷,C、D错误。易错提醒吐鲁番

13、盆地位于内陆干旱区,降水少,因此易忽略该地区在春夏季因冰川融水形成的季节性洪水。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申姆错位于喜马拉雅山涅如藏布支流给曲源头,属于冰碛湖。湖泊南岸为申姆冰川,冰舌伸入湖中,东西两岸山体陡峭,北岸为内外两道冰碛垄构成的天然湖坝,坝高约4085m,主体由碎石、大块石组成,大小不一,未见卵石,土石松散。湖泊主要受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并通过外溢和渗流补给下游河流。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30年来申姆错面积扩大近1倍,且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据研究,突发性灾害可能导致湖泊溃决。下图示意申姆错地理位置。(1)分析构成申姆错北岸湖坝的物质大小不一、未见卵石的原

14、因。(6分)(2)相比其他岸线,说明申姆错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的原因。(4分)(3)分析可能导致申姆错溃决的突发性自然灾害。(6分)答案(1)申姆错是冰碛湖,北岸湖坝的物质为冰川堆积形成;冰川搬运能力很强,堆积时多为同时进行,不具备分选性,故大小不一;且碎屑物未经历流水冲刷或相互撞击,磨圆度较差,故未见卵石。(每点2分,共6分)(2)南岸为申姆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湖区空间增大;冰川融水及流域降水增多,湖区水源补给增多,水量增加,湖水水位上升,湖泊面积向南扩大,因此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每点2分,共4分)(3)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受季风影响,暴雨或者暴雪会导致湖泊的补给过多,水量增大,且

15、地势南高北低,水量增多会使北岸湖坝压力增大,湖坝本身土石松散,因此容易被冲垮;(3分)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靠近地震带,地质不稳定,影响南岸冰川和北岸冰碛物的稳定性,可能导致冰川北移、冰碛物坍塌等,进而导致湖泊溃决。(3分)解析(1)“北岸为内外两道冰碛垄构成的天然湖坝”,说明北岸湖坝由冰川堆积形成。冰川堆积物不具有分选性,因此“大小不一”;“未见卵石”,可从卵石是碎石块经流水磨蚀而成的角度分析。(2)北岸为天然湖坝、东西两岸山体陡峭,均不易扩展,南岸有“冰舌伸入”而坡度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退缩,湖水增多而上升,向南岸缓坡扩展更多。(3)“天然湖坝,坝高约4085m”“土石松散”,说明坝体

16、高、不坚固而易坍塌;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地区而地震、滑坡多发,该地会受到西南季风影响而可能出现暴雨、暴雪灾害。审题指导(1)明确设问关键是“大小不一、未见卵石”;材料告知湖坝是由“冰碛垄构成”,则从物质来源、冰碛物特点角度分析即可。(3)“溃决”是指水位上涨或坝体本身因素导致的大坝突然倒塌形成的湖水快速下泄现象。据此可从湖水快速上升、坝体坍塌角度分析。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由三十余座火山组成。该火山群呈串珠状分布在长约12km的断裂带上,先后经历了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火山熔岩地貌保存完整。裂隙式喷发是岩浆沿着断裂带喷发,中心式喷

17、发是岩浆沿着管状裂隙喷发。材料二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乌兰哈达火山研学线路图。(1)研学小组对此地进行研学考察,设定的研学目标之一是:观察乌兰哈达火山形态及火山群分布特点,分析火山群形态形成的原因。为达成该目标,请列出该研学小组需提前准备的图像资料。(6分)(2)研学小组通过查找文献及实地考察,研究了乌兰哈达火山群的分布特点及其发育过程。试推断该研学小组的结论。(6分)(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火山产物的利用方向、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有了深刻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为乌兰哈达火山群的综合开发提出建议。推测该研学小组所提的建议。(8分)18.答案(1)卫星影像图;(2分)火山地质图;(2分

18、)等高线地形图。(2分)(2)分布特点:整体呈东北西南线性分布。(2分)。发育过程:早期经历裂隙式喷发,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发,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线性分布。(2分)后期经历中心式喷发,原有裂隙被岩浆填充,岩浆沿着管状裂隙喷发,形成串珠状分布。(2分)(3)建设火山地貌研究基地;建设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发展火山旅游业;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开发过程中关注火山地貌的保护。(任答四点得8分)解析(1)观察乌兰哈达火山形态、火山群分布特点和分析火山群形态形成的原因,为此次研学目标,需要提前准备的图像资料是卫星影像图、火山地质图和等高线地形图。(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乌兰哈达火山群整体呈东北西南线性分布。根据文字信息“先后经历了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火山熔岩地貌保存完整。裂隙式喷发是岩浆沿着断裂带喷发,中心式喷发是岩浆沿着管状裂隙喷发”,推断其发育过程。(3)主要是从火山产物的利用方向、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