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本单元涵盖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220960年),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融和中华文明繁荣时期。,基础篇,考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三国与西晋,二、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1.政权更迭(在动荡中变迁),历史概念士族政治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关键,后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该制度在东晋进入鼎盛,在隋唐走向消亡。,学习聚焦士族政治形
2、成的原因1)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族依赖于士族的支持。2)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3)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2.江南地区的开发(在交流中发展)1)原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战争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误区警示东晋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
3、落后于北方。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冲突中交融)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2)措施政治:迁都洛阳。文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通汉婚。经济:均田制、租调制。,3)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考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盛世奠基(统一迎来盛世曙光),二、盛世表现(在交融中走向鼎盛)1.政治秩序相对稳定1)唐朝建立与统一: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逐渐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李世民继位后,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3)武
4、周政治: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知识归纳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2.社会经济继续发展,3.民族交融不断加强1)表现,2)评价: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三、盛世危机(在动荡中由盛而亡)1.安史之乱(755763年)1)背景:边疆形势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逐渐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朝政趋于腐败。2)性质:藩镇叛乱。3)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出现藩镇割据局面;黄
5、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2.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治危机凸显):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唐朝的衰亡。,3.黄巢起义(社会危机的叠加)1)875年,黄巢起义爆发。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4.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延续),考点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背景:汉末,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2)创立:曹魏时期,委任中正官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即九品),朝廷依此授官。3)选官标准: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
6、家世。4)结果: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无法继续。,2)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1)发展历程,温馨提示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常举、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一次,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为临时设置。科举考试合格只是获得做官的资格,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二、三省六部制1.形成与发展过程,3.影响: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2.职权分工,深化拓展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
7、加强了皇权。2)职权分明:三省六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3)完善决策:皇帝所颁政令,须经政事堂讨论,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一切政令都由三省分工处理,没有一省能独立完成任务,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三、赋税制度1.租调制:魏晋时开始实行,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均田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租庸调制: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也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4.两税法:780年开始,分夏、秋两次纳税。1)背
8、景:天宝年间,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收入锐降。2)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3)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轻。,考点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历程,2.反佛斗争1)表现: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2)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儒学复兴运动,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等)、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2)唐朝:诗歌
9、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学习聚焦唐朝社会变迁对唐诗风格的影响盛唐时,诗风热情洋溢、浪漫奔放,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景象。中唐时,诗风纤巧细腻,关注现实、感伤离乱的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消沉萎靡,抨击时政、凭古吊今之作增多,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落的社会景象。2.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完备。具有代表性的有东晋“书圣”王羲之,隋唐的颜真卿(颜体)与柳公权(柳体)。,2)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朝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10、3)石窟艺术:佛教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学习聚焦魏晋至隋唐时期对书画艺术的影响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道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出现。2)隋唐时期,政治统一,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是追求规范的楷模,而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三、科技,四、中外文化交流,综合篇,知能一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方式: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往来、统治者改革等。2)表现,3)特点:相互学习;方式多样(有官方推动,也有民
11、间自发)。4)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为隋唐统一和文化大繁荣奠定基础。2.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于墙”,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1)特点:灵活多样,以和为主,恩威并施,因俗而治,民族平等,开明包容。2)作用: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知能二对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认识1.制度变革基本上遵循了“因事设官”“因事设制”的原则,主要是服务于强化皇权和有效处理政务,进行行政权力的分配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三省六部制聚焦权力制衡,分工明确,其中,
12、三省是真正的行政中枢,宰相由个人变成集体,通过分散大臣权力的方式,达到确保君主集权的目的。2.科举制反映了士族地主势力的衰落和中小地主势力的上升,庶族地主参政改变了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但是,科举制并非选官的唯一方式,也存在推荐制、世家恩赏等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虽然让庶族地主获得参政机会,但从实际录取结果看,世家大族仍占主导。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3.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是汉代以来课役重丁口、轻田产转变到此后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4.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
13、求和产物,同时也形成了藩镇。,知能三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在秦汉、魏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2.统治者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利条件。3.由于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各级教育机构遍布全国,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各类人才大量涌现。4.科举制的实行,造就了一种万众向学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应用篇,应用探究从三省位置图看唐代治理智慧材料唐代三省位置图唐代长安城的宫城包括太极宫、东宫和掖庭宫。其中,太极宫是皇帝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东宫是太子的居所,掖庭宫是宫女居住及犯罪官僚,家属劳动之处。皇城在宫城之南,是一些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图中代表三省所在位置,根
14、据三省的分工特点,你认为尚书省最有可能在何处?这种布局说明了什么?,探究思路通过对长安城宫城和皇城布局的整体认知,结合所学唐代三省职权和行政程序可知,中书省、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而尚书省侧重于行政执行。为便于诏令的草拟和审核,中书省、门下省应设在距离太极宫较近的处;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最有可能设在离权力核心区域较远的处(宫城以南的皇城内)。虽距离太极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位置,这也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参考答案处。这样的布局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三省的权力格局,与专制皇权密切关联,距离皇帝的远近往往能体现权力的大小,形成这种布局的根源是维护皇权的需要和皇权与相权之争。,应用点拨历代城市平面图是历
15、史图像文献中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料,本题把唐代政治制度置入城市布局的“第一现场”,通过对历史构造的还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历史的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局部与全局的关联,从而深层认知唐代三省制的内涵特征。,创新篇,史料研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真的只是为享乐吗材料某校学生为了探讨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动机、影响等,搜集了以下史料:,(1)从搜集的史料看,隋朝开通大运河除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哪些目的?(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唐代三位诗人持何不同观点?(3)如果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并非只图享乐,请你结合搜集的史料实证说明。(4)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看
16、法。,探究思路本题主要围绕所搜集的史料,探讨以下四个问题:(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可根据史籍记载“通龙舟”、“辽东之役”、“取尽脂膏是此河”进行概括。(2)三位诗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所持的不同态度,可从其诗歌中总结。(3)属于史料实证类试题,要结合两幅示意图和隋书的有关记载,从大运河途经方位、安史之乱唐军死守睢阳及隋朝东征高丽等方面进行说明。(4)要运用唯物史观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参考答案(1)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以东征高丽;对江南的搜刮和掠夺。(2)皮日休肯定了隋朝大运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胡曾认为大运河的修建导致隋朝灭亡。李敬方认为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隋朝对江
17、南的搜刮和掠夺。(3)从“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看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贯通到余杭,东北贯通到涿郡。如果隋炀帝只为了南巡享乐,根本没有必要北上开凿到涿郡,这说明开凿大运河目的之一是方便开疆拓土、向东远征,隋书卷六十八阎毗传的记载就是佐证。由“安史之乱形势图”可以看出,唐朝安史之乱时,唐军死守大运河的重,要支点睢阳,正是通过这条大运河给唐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自江淮地区的补给。(4)积极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消极作用: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隋朝短命而亡。,创新点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褒贬不一。历史是发生过的事件和活动,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全面搜集有关史料,最大限度地去还原历史真相。本题意在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通过搜集到的史料,引导学生发现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相应史料,深度思考隋朝开通大运河到底有哪些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大运河途经方位的观察、对安史之乱唐军死守睢阳及东征高丽等史料的思辨与探究,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自己的历史思维,全面、清晰地表述自己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