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项目名称:“政校行企”互动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名称:职业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常州市社科联第十七届社科课题;项目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郑泽沁(),女,江苏常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经济学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以常州市为例郑泽沁(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摘要: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也是经
2、济发展方式变化和区域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常州市为例,通过调研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及职业院校,从产业端和职业教育端明晰产教融合发展现状;理清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的产教融合困境;建立政府、学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三螺旋模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动的产教融合发展策略。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三螺旋模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引言 年 月 日,首次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一种教育类型,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输出和智力支撑作用,同时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坚实的理论自信,展示了中国人民民主和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与体制。同时,新时代教育和产业出现了不对称发
3、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快速发展的劳动人才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中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响应也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政策引导和干预下,职业教育实践理念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深化执行。在“产教融合”模式中,由企业或院校一方主导,或仅仅进行纯粹简单的校企合作均存在诸多问题,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把握推进产教融合的切入点,创新体制,改善机制,改变模式,落实政策;另一方面,行业企业要尽早布局产教融合,优先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择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
4、状 常州市在东、南、西、北 个区域建起 座“职教综合体”,分别是城东建设与轨道交通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职教联盟;城南深化“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科教城高职园区建设;城西建设以江苏城建为主的职教小镇;城北建设以旅游商贸、技师技工、金融服务、高级护理为主的职教基地。分别选取 座“综合体”内的典型产教融合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见表)。表 所典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案例分析案例院校合作单位合作模式特点主体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 通 用、江 苏宝尊“三融四共”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将企业技术标准引入专业,将岗位技能引入课程学校常州机电学院江苏恒立液压企业学院开设恒立
5、订单班,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学校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职教联盟以联盟为平台,整合资源,凝聚智慧,组织开展人才共育、基地共建、共办企业学院等行之有效的活动政府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青藤酒店等 家公司“一体两翼三 辐射”模式以“常青藤”为主体,旅游职教和经贸职教为“两翼”,国际化就业、企业智力支撑、产业标准输出“三辐射”学校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产业技术.,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常州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还是以职业学校为主体培养初入职的技术技能人才。涌现了一部分校企合作的典范,从“定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到“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再到“企业学院”
6、和“校中厂”,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围绕着产业发生变化,教材、教师、教法不断改革,产教融合已初见成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实困境 常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通过近十几年由点及面、先易后难的实践探索,呈螺旋式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特别是常州市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但对标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新内涵,常州职业院校的发展空间很大。.地方政府.政策:产教融合经济制度的缺失 合理的政策措施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参与度不高,反映出来的是产教融合经济制度的缺失。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了产
7、教融合的重要性,政府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出台各类政策意见,职业院校主动积极探索,却也经常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边界:政府的边界不明晰 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发挥企业产教融合的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人才体制改革、加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的实施方案和意见;年常州市从联合项目数量、投入资金、培养产业教授、增加研发机构等方向提出了 年产教融合目标。各级政府通过建构共享、融合,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协调市场融入机制,有效调动市场参与职业教育,但是并没有建立权力分配清单,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仅仅给出了实施的意见和计划,也没有强化权力的监管和考评。.资源:资源配置不合理 地方政府部
8、门并无产教融合常设机构,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庞大和系统的工程,需要专门的组织进行引导和协调。现阶段主要是教育部门在推进产教融合事宜:一方面权力有限,企业参与度低;另一方面资源更多地倾斜向职业院校,而企业获益较少。.职业院校.用人:教师管理制度落后 常州市现行的职业院校在教师聘用上基本上以学历作为考核标准,很多职业院校教师都是硕士学历、博士学历。一半以上新进教师为应届毕业生,这些高学历教师理论知识研究能力比较强,但其弱点是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缺乏实操。学校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增加相关培训、企业学习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不足,但是培训学习的内容依然以理论为主。部分院校也会从企业中聘请
9、工程师上课,形成“双师”队伍,但形不成差异化的管理,教师的考评制度比较困难,且这部分“双师”老师流动性比较大,很难达到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同频共振效果。.育人:专业布局不科学 常州前两批入选的江苏省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企业从事领域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为主,基本分布在第二产业,仅有江苏幸福天年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 家企业处于第三产业中,没有第一产业企业。主要反映出职业院校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较少,且产教融合的示范性不强。常州市产教融合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但是产教融合的专业比较单一,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且人工智能、大数据、应急管理等数字化未来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并未涉及。.
10、创新:科技转化率低 调研的常州职业院校均少有产学研成果,职业院校学生的总体创新创业能力弱,不能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提升,科研技术转化率较低,调研的产教融合示范点仅有一个产教协同创新中心。大部分职业院校,以教师教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手段,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养成了定式思考、按常规办事的习惯,形成了擅长模仿与继承、善于守成的状态。.企业.评价:行业评价制度不规范 常州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成效明显,产业链与教育链结合较为紧密,但学生作为人才链的主体是游离于合作边缘的。现行职业教育的主体还在职业院校,学生的管、办、评都掌握在学校,“”证书制度已经让一部分
11、职业技能通过考评的方式转移到第三方;但这种评价考核的方式达不到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具备行会制定标准、主持考试、颁发资格证书的权利和能力。.意识:企业缺乏职业教育主体意识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动逻辑体现出经济性与逐利性特征。职业院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当前都还只能勉强应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不能致力于提高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能力水平。其中,主要表现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效率值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小,不足以吸引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过分地投入。因此,企业的第 期 年 月江苏科技信息产业技术.,职业教育主体意识缺乏。.理念:企业战略发展理念缺失 首先,现有企业的合作组
12、织管理不健全,在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处于被动位置,对于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开发以及试验实训环节疲于应付,大部分合作流于形式。其次,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部分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基地就是将学生作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没有真切地完成学生技术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产教融合策略.基于三螺旋模型进行产教融合机理分析 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构成职业教育的三元核心主体,结合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本文从三螺旋模型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机理。三螺旋模型是职业院校、产业和政府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型,螺旋指代三者互动交叉,经历复杂的
13、演变过程、协同创新,使各主体衍化上升。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导者,统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组织引领社会市场力量参与教育管理,形成基于协同治理的社会新型关系,推动职业教育的管、办、评剥离。政府逐步建立权力分配清单,规范各级政府机构的权责范围和职能边界,既要强化权力的监管作用,又要防止权力在治理过程中的滥用。一方面,要做好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完成经济领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职业院校是落实教育活动的主要机构,从地位上看:一方面,需要利用好教育教学的各种资源,满足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妥善协调相关者利益
14、,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服务供给。从功能上看:一方面,职业教育实现了社会道德环境营造和民主价值培育等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满足了市场导向的效率和效益优先的功能。职业院校已经无法实现脱离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教育现代化。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有明显的市场性,逐利性质凸显。职业教育中,政府不断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充分调动企业的参与度,配置资源投入,形成企业院校双主体。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授予产教融合企业,在政府税收上给予支持,形成政、企、校良性互动的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在这种三螺旋的产教融合机制下实现职业教育的进化和升级,只要有一方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都会让螺旋体散架,形成不了合力,发挥不了职业教
15、育在社会产业中的作用。.基于三螺旋模型提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策略 从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为主体的三螺旋模型看,在政府统筹与引领下,企业和学校必须将人才供与需、教学与实践、科研与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形成稳定、多元、紧密联系、合作共赢的生态链条。.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引领着、调控者和支持者。首先,现阶段普通本科生的平均预算费用是职业院校的 倍左右,政府要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提供合理财政支持;其次,要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政府不仅要将产教融合成为教育制度,更应该成为经济制度和产业制度;最后
16、,政府组建专门的机构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行引导和协调。地方政府明确自身的边界,实行权力分配清单,清楚地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给出实施意见和计划的同时,落实学校与企业联合攻关项目、投入资金的操作细则和方向,切实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落实全过程的监管和评价作用,做到有环节、有成效、有反馈、有落实,在一定方向上制定法律法规,形成强制性文件。支持大企业与地方共建职业技工学校,鼓励涌现更多的类似于常州天正技工学校的职业院校,建立“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为企业提供参与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企业就业联合中心,由龙头企业集合中小型企业建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拥有制定标准、主持考试、颁发资格证书的权利和能力。.发挥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应急管理等。积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变革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式,在学生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基本条件下,努力提高学生素养,让大部分学生满足产业要求,部分学生超越企业预期。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