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2.08MB ,
资源ID:321056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210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生平事迹到话语分析:童寯建筑写作研究纲要_韩艺宽.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生平事迹到话语分析:童寯建筑写作研究纲要_韩艺宽.pdf

1、Culture Theory文化理论119韩艺宽1赵潇欣2*(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助理研究员)(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YJCZH035);重庆市博士后科学基金(cstc2021jcyj-bshX0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CDJXY-014)摘要 童寯先生(1900-1983)是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学家,其写作文本数量多、范围广、周期长、连贯性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概括了以作品为中心和以作者为中心两种现有研究模式,并在当代哲学的启发下,提出多文本阅读与话语分析

2、的研究方法。多文本阅读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学者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和冲突,进而深入理解其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话语分析是对其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并追溯其话语基础。在分类与分期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针对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和园林史等三类写作产品的研究框架,并指出通过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挖掘童寯建筑思想,还可以展现近代建筑家的思想群像。ABSTRACT:Tong Chuin(1900-1983)was an influential architect in modern China.With the character

3、istics of large quantity,wide range,long period and continuity,his writings are valuable to research.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wo existing approaches of work-centered and author-centered,and then proposes the methods of multi-text reading and discourse analysis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contempora

4、ry philosophy.Multi-text reading means the juxtaposition of Tungs texts and others;thus,the overlap and conflict of different meanings make Tungs thoughts more understandable.Discourse analysis means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process,and to concern the theoretical anticipation such as onto

5、logy,epistemology,methodology,and viewpoint of practice behind the writings.In addition,the research outline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architectural history,and gardening history is proposed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Through this research outline,Tungs architectural thoughts can be deeply

6、 understood,the group portraits of modern architects thoughts are also revealed.关键词 童寯;作者;作品;多文本阅读;话语分析KEY WORDS:Tong Chuin;Author;Works;Multi-text Reading;Discourse Analysis从生平事迹到话语分析:童寯建筑写作研究纲要#童寯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的研究包含了从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到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等一系列课题,在建筑史学、园林史学领域影响深远。在历史事实整理的基

7、础上,目前针对童寯建筑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作品为中心,关注作品本身的意义,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另一种以作者为中心,在其生平经历中寻找思想源头。本文希望在这两种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借由当代哲学的启发,以童寯的写作文本为基From Life Story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 Research Outline of Tung Chuins Writings本材料,进一步推进童寯建筑思想研究。罗 兰 巴 特(Roland Barthes)和 福 柯(Michel Foucault)消解了作者的传统地位,前者借由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以抄写者与文本的同时性关系,替代

8、了传统上作者与作品的先后关系,并指出读者的创造性阅读才是汇聚文本意义的关键。后者阐述了话语在写作中的形塑机制,并指出批判性分析与谱系分析两种基本话语祛序方式1。本文借鉴了二者的哲学思想,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前者可以在横向上比较不同建筑家的观点,在纵向上比较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观点变化;后者则可以发掘每个观点的思想来源和知识谱系。分类与分期是研究开展的前期工作。通过综合比较,本文认为写作内容是分类的恰当标准,依此标准可将童寯写作文本分为建筑评论、建筑史、园林史等三大类,且这三大产品类型均包含两个研究阶段。综合上述研究方法,本文进而提出各文本类型的研究架构。建筑评论需要关注评论的

9、内容、对象、载体,以及评价标准,建筑史和园林史研究则需要关注Culture Theory文化理论120历史编纂与历史理论分析。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作品为中心两种现有研究模式,并通过借鉴罗兰巴特和福柯的理论,提出多文本阅读与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进行了分类与分期;第三部分结合前面三部分工作,针对童寯的建筑评论、建筑史和园林史文本,提出具体研究路径。文章结语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不仅可以深入挖掘童寯建筑思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近代建筑家的思想群像。1 文本与话语:建筑思想研究的第三种可能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把建筑史研究分为事实、历史、美

10、学三个层次,其中事实梳理处于基础地位2。对应于人物研究,生平事迹、写作文本、设计作品等基本信息梳理都属于事实层面的研究。对童寯而言,这一层次的研究在其去世后二十余年时间里逐步完成。生平事迹方面,在同事、家属、学生的努力下,其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实践与执教生涯,以至为学、做人之道均得以细致梳理 1);写作文本方面,包含其著作、论文、笔记、日记、书信等文献的童寯文选、童寯文集相继出版2);设计作品方面,尽管尚未出版作品集,然而对童寯及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实践作品的系统整理已经问世3)。这些事实梳理在本世纪前十年内全部完成,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参照文献。后续研究在选题尺度上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类,微观

11、研究是指针对童寯某个论点的深入探讨;中观研究关注其某类著述,或该类著述中的部分文献;宏观研究则是对其整体建筑思想的研究。微观研究通常关注的问题小,论述集中而深入,一般不会过度引申4)。中观和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作品为中心,关注作品本身的意义解析;另一种以作者为中心,将建筑思想追溯至建筑家的人生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郭湖生、陈志华、陈谋德等先辈们的研究属于第一种方式。在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代表作新建筑与流派(1980)、近百年西方建筑史(1986)出版后不久,上述三位先生陆续发表评论,指出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的特点、原则与史观3-5。这三位先生的评论只有就事论事的直率,并未涉及

12、童寯的生平事迹。这种模式与新批评(或形式主义批评)类似,关注作品本身的形式与意义,尽可能摒弃作品以外的生平、时代、社会等因素。第二种研究方式在当下非常流行,比如在童寯思想研究中,用美国教育经历和欧洲旅行解释童寯对现代建筑的推崇;用中式教育和满族出身来解释童寯对园林的热爱。罗兰巴特将这类批评模式概括为“在作品中发现作者”,似乎一旦发现了作者,文本就可以理解,批评就取得了成功6”。但该批评模式的首要的风险在于过度聚焦作者的个性,而忽略群体的共性。比如,把童寯推崇传统园林的原因归结为失落的满族遗民心态,就很难解释园林对汉族学者的吸引力。该模式的另一风险在于,以某些生平事迹做出推论的同时,也很容易找到

13、与之相矛盾的其他生平事迹5)。比如通过访谈得知童寯留恋清王朝,痛恨国民党政权,但这与他为国民政府设计大量公共建筑,及其与国民党文化界人士关系密切的事实又有矛盾。罗兰巴特认为,通过作者生平去破译文本并无意义,因为作者只不过是写作的人,作者的表达本质上也只不过是部包罗万象的字典,所有的字都只能借助于其它字来解释。作者与作品的先后关系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没有激情、性格、情感、印象的抄写者与其其赖以写作的一大套词汇文本的同时性关系7。无独有偶,在福柯看来,作者的写作是话语运作的结果,写作更多受制于能指的自涉性关系,而非作者意图的所指内容8。在具体批评中,罗兰巴特鼓励读者参与文本再创作6)。福柯提出话语

14、分析方法,解析话语机制的出现、发展和变化9。罗兰巴特和福柯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当代文艺批评和历史写作,也为研究建筑人物思想提供了批判性视角。建筑家的思想当然与其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经历的事件有关联,但这些影响显然无法与其思想精确地一一对应。同样,历史写作也不应仅关注文本而忽略历史脉络,但这些历史脉络应更多指向当时的文化思潮、学术争鸣、知识谱系,而非仅仅关注生活经历。因此,本文认为,解读建筑家的思想,需要通过多文本对比阅读,捕捉其建筑思想的特色;同时需要通过话语分析,考察这些思想观念的知识建构过程。多文本对比阅读可以在横向上比较不同建筑家对同一话题的多样观点,也可以在纵向上看到某一建筑家不同时期

15、的思想变化。因此,它既是个体的、深入的,又是群体的、广域的。而话语分析一方面可以解析这些文本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方面的具体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追溯这些知识观点的发展谱系。2 分类与分期:研究展开的前提上文通过以往研究总结和当代哲学启发,确立了近代建筑人物思想研究的途径多文本对比阅读与话语分析。在正式运用该方法前,首先需要对大量文本进行分类与分期,以方便后续研究。以童寯先生来说,他的写作文本数量多、范围广、周期长、连贯性强,必须进行分类与分期,以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首先是分类问题。从编纂学的角度看,层次、体裁、篇幅都可以成为分类标准。以层次为依据进行分类的优点是可以辨别各文本中的摘

16、录、编述、创作成分,其意义在于了解作者的真正贡献之所在,但其缺点是拆分文本的可行性较低,因为一部文本往往三个层次都有所涉及,且互相交织。以体裁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这些文本划分为史论、志书、散文Culture Theory文化理论121等,讨论各自的写作特征,其优点是可以比较不同体裁下的词句运用、修辞手法等,然而其缺点是难以探讨其建筑思想,以及这些思想背后的话语基础等深层内容。以篇幅长短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文本分为短文、长文、书籍等,分析他对哪类话题着墨最多,其优点是可以表明童寯对哪些内容比较重视,哪些内容相对忽略,但其缺点在于只适用于单个文本,难以用于总体研究,比如童寯园林史的篇幅远远小于建筑史,但这并不能表明他对园林的重视程度小于建筑。综上而言,从编纂的层次、体裁或篇幅进行分类,均有相当缺憾,可行性较差。因此就写作内容进行分类专题考察就成为最后选择,按此种方式,可将童寯建筑写作文本分为建筑评论、建筑史、园林史三大类。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可以针对每种写作产品类型的独有特征进行细致研究。如建筑评论最重要的是评论的价值标准,建筑史和园林史最重要的是写作背后的历史观念,而这些观念在细分产品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