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一、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在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周礼司徒篇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早期反映古代社会救济思想的代表作品。礼记礼运大同篇主要记述了孔子的社会福利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闲而不兴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思想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成为历代人们经世致用追寻的最终目标,人们渴望建立一个人与人能和谐共处、互助互济、平和宁静的
2、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个人的生存能得到保障,个人的发展能得到维护。大同思想蕴涵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思想涉及儿童福利(幼有所长)、老人照顾(老有所终)、残疾人福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代表了我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在继承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强调以德服人。所谓“仁政”,实际上就是强调政府要对社会贫困阶层给予充分的关照,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墨子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蓝图:一个“和平、非攻”、“兼爱”的平和康乐的社会。这些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思想,成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最初的思想资源。二、古代社
3、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属于一种官民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从事农耕,自给自足,生活规律,久居不迁,因地缘和血缘关系形成了较为巩固的区域联系。以此为基础,人们自发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救济组织,以抵御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天灾人祸。以政府为依托的社会救助制度始自周代,之后不断完善,机构也不断膨胀,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对齐全的政府职能设置。特别是发生大范围的贫穷、饥荒、灾害时,政府的社会救助机构能够很好地发挥救助功能,用于维持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社会统治。1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特点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具有强烈的自发性特征,它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4、:一是家族。在传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生产力,获取充分的食物,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家族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并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同时也能互助互济,共同抵御因为自然灾害或疾病带来的困境。二是同乡。在血缘关系无法顾及的情况下,人们因为同处一地,朝夕相处,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观念,同乡、同村之间的帮助结成的地域关系成为提供生活安全保障的另一道安全网。三是行会。行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民间组织,指有共同利益的人以行业为纽带结合起来,“在维护同行的经济利益、调节商业纠纷、订立行规、训练学徒、介绍熟人寻求职业等方面,提供了
5、经济照顾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四是宗教。宗教是另一种不可忽视的民间社会救助力量。在中国民问,佛教和道教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佛教的济世度人、乐善好施,道教的积功累德、安己利人等宗教道义在调节人与人和谐相处、教导教徒帮助他人、救济贫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唐朝武则天长安年问(公元701704年)设置的“悲田院”、“养病坊”等,主要收容孤儿、老人、穷人和生病的人,经费由官府出,而管理则由寺院的僧尼来负责。2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1)保息六政。据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这就是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即儿童福利、赡养老人、社会救助、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可以说基
6、本上涵盖了现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周代还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微宫室,二日祖坟墓,三日联兄弟,四日联师儒,五日联朋友,六日同衣服。也就是说,住宅建设和精神伦理建设要并重。福利的真义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兼有,整体和个体兼顾,政府与民众并举。为使民众能够生得其所、活得愉快、死得安全,不仅要慈幼、养老,而且还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来配合,此外还需要本俗来呼应。(2)九惠之教。管子一书中写道:“入国四苟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日慈幼,三日恤孤,四日养疾,五日合独,六日问疾,七日通穷,八日赈困,九日接绝。”这些内容类似于现在各国实施的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婚姻咨询、健康服务、创业服务、
7、就业服务。(3)社仓乡约。常平仓就是通过储存粮食的方式调节粮食价格,各地都修建常平仓,储备粮食以备荒年之用。义仓就是把政府征粮或是由富户义捐的粮食储存在仓库里,由官府派人管理,荒年或是青黄不接时,出仓以赈济灾民。社仓是由人民自行组织,或是由政府督导人民办理,类似一种农贷合作组织的救济设施,由当地群众捐集粮食,或是由政府贷给粮食,在各乡设仓储存,在灾荒之年救济百姓。乡约,就是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大约起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该乡约由宋代蓝田吕大钧及其兄弟、邻里亲友以书面的形式约定而发起,内容分为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和患难相恤四大项,后经朱熹倡导而推之至全国。“由于乡里民众自订
8、规章,作政府律令之辅助,而有入约者彼此信守,虽无民主之名,但已有民主之实。吕氏乡约其纲止于四条,而人生善恶功过,可法可戒之事已尽在其中,见之今日,用作社区研拟公约之依据,仍有可采之处。”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在这一运动中,由不同的理论流派组织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9、共有600多个团体参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陶行知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江苏宝山师范学校、梁漱溟等人创立的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等。这些由社会学者推动的运动都是力图通过改造乡村社区促进社会变迁,“可以看做是我国现代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事业的一个开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一)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来到基督教会创办的西学堂接受新学,并接触到基督教文化,接受了洗礼。1916年远涉重洋,考入美国耶鲁大学,研习政治学。1918年夏,刚从耶鲁大学毕
10、业的晏阳初,投笔从戎,只身搭乘美国军舰来到法国布朗(Bologue)。在有5000名华工的美军华工营中,开始了为华工服务的工作。他在华工营中试办识字班,效果非常好。随后晏阳初将这一形式在英法美各国的华工营中推广。他创办的华工周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最早的一份工人报纸。通过办学与办报,他确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晏阳初认为,要祛除中国政治的黑暗和彻底解决社会问题,必须去做“民族再造”的工作,认为人的改造是社会改造的根本所在,而“平民教育”则是最有效的人的改造方法。1920年夏,晏阳初回国后,联合其他有志之士,组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任总干事,选择在长沙、烟
11、台、嘉兴、武汉等地进行平民识字教育实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地都有数万乃至数十万计的平民通过学习,取得了识字结业证。以长沙为例,识字合格的平民达20万之多,从十几岁的失学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分属于58种不同职业。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分会,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大都市先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识字运动,成为20年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平民教育运动的重心由识字教育转变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晏阳初认为,中国向来以农立国,80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农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与重心。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凋敝、社会崩溃的阵痛,要拯救中国,必
12、先拯救乡村;要建设中国必须先建设乡村,因此就需要掀起一场深刻的乡村改造运动。1929年平教会从北平搬迁到河北定县。定县位于北京西南约500里,4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0,经商次之,各种手工艺人又次之,在华北的农业区域中具有代表性。按晏阳初的设想,他所要进行的实验,并不以教育人民识字为满足,而要使农业科学普及于农村。晏阳初带领平教会众多的从海外归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到定县安营扎寨,推行乡村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一干就是十年,这一被称为“博士下乡”的举动,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超越了“学而优则仕”和“坐而论道”的传统观念。他们希望通过定县这个“社会实验室”为中国的广大农村与整个社会摸索出一条自强自
13、救的建设道路。乡村教育运动可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在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所做的重要尝试。在对定县农村的社会概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晏阳初感到,中国社会面临着民族衰老、传统动摇、经济破产、问题丛生的严重局面。他将这些问题概括为“愚、穷、弱、私”,提出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办法是推行“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新民教育”,即以人民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民族的改造为目标,创立、造就新国民的平民教育新体系。具体办法是四大教育同时进行,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采用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方式全面推动平民教育。他创建了乡村平民学校、生计巡回训练实验学校,并创造了大队组织教学法
14、、异生传习制教学方法,编制了字表、简化字以及不同水平的农民千字课本、农民读物等。晏阳初及平促会的同事们还从教育人手,对全县的生产、卫生保健、公民团体组织以及县政改革进行了一揽子实验,总结出教育、科学与农业生产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补,穷国大国办教育应贯彻基础化、简易化、经济化、普遍化的等一系列基本经验。由于晏阳初“将繁难的汉字简化易读,将书本知识开放给万千不识字人的心智,用科学方法指导农民发展生产”,1943年4月,经“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全美纪念委员会”评选,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光荣称号。1955年他被美国展望(Look)杂志评选为“当前世界最
15、重要百名人物之一”。国际舆论给予他崇高的评价,称赞他“是具有坚定信念与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是“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真正的哲学家与人道主义者”。(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溟,祖籍广西桂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三大流派之一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山之人,同时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的一生始终在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1924年,梁漱溟辞去在北大的教习职位,深入
16、农村,开展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他在邹平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标志着其乡村建设事业的顶峰。梁漱溟在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31年到1932年底,因限于山东省各厅局旧法的规定,主要是做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1932年12月,国民党召开全国第二次内政会议,通过了县政改革案,决定各省设县政建设研究院和实验区。此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实际上成了合法的山东县政建设研究院,但仍然沿用旧名。自1933年起至1937年底为第二阶段,正式划邹平为乡村建设实验县,继而又划菏泽、济宁为乡村建设实验区,以教育机关兼行政机关。此后,山东乡村建设实验获得迅速发展。梁漱溟以对邹平的县政改革为基
17、础,设立了新型的乡学和村学。乡学、村学是一种“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机关,除办理普通教育外,还负责对各乡、村行政自治与社会改革事项进行辅导。乡学、村学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它以一乡、一村的全体民众为教育对象,引发大家联合团结,力求改良进步。乡学、村学的目标,师法于宋儒吕和叔吕氏乡约的“德业相劝、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总的口号是“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在管理方式上,乡学、村学均成立学董会,由学董会推选学长及常务学董。学董负责办理乡、村行政事务,学长对该乡、村中不孝者进行督教,对乡党、邻里中不睦者予以调解。理事负责执行乡村自治事务,而乡学、村学的学长处于监督地位。业务上,乡学受县政府的指导
18、,县政府向各乡学派辅导员。乡学内设预备部(相当于高级小学)、职业训练部等,办理本乡村学以上的教育,倡导和兴办本乡的各项社会改良和社会建设事业。隶属乡学的部门还有乡自卫队、乡户籍处和卫生所等。村学接受县政府及乡学的指导,下设成人部、妇女部、儿童部(相当于初级小学)等,组织全村民众入学、倡导本村的社会改良运动(如禁止缠足、力戒早婚等)、兴办本村各项社会成员改进事业(如合作社等),促使本村民众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改善。梁漱溟设计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维护社会治安;在经济上组织
19、农村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梁漱溟在总结自己乡村建设实践时也指出了其中两大难处:第一点是高谈改造而依附政权;第二点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这是梁漱溟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决定了乡村建设失败的必然性。如果按照当代社会工作的专业标准来衡量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显然它们不能被称为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但是这些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深入农村,与农民为友,帮助农民解决贫穷、教育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起到了社会工作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区社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许多旧社会
20、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为了建设一个新社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救助、救济以及社会改造运动。针对社会贫穷问题,提出了“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总方针,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救济。一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预防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开展了粮食征调、公粮减免、社会募捐、组织移民、整顿义仓等活动,特别是以民政、劳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在安置灾民、救灾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针对游民、娼妓、土匪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活动,力图将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政府采取了说服动员和强制收容相结合、定期收容与经常收容相结合的
21、方法,取缔各地的妓院、赌场、烟馆、流氓窝点等非法活动场所,设立生产教养院、妇女教养院、新人习艺所等劳动培训、改造机构,将妓女、游民和乞丐组织起来,为其提供安定的住所和纯净的生活环境,在体力改造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上述社会问题的解决大都是依赖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以居委会、居民小组为单元的社区组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加速了社会改造运动的完成。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经济上实行了全方位的计划经济,社会管理上推行单位体制。在城市社会,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和扩张,单位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手段。通过单位
22、体制,国家“广泛控制着家庭以外的主要日常活动工厂、办公室、党校等地方的活动”(1),国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社会资源,控制了单位中所有就业者,将国家政权深入到居民个体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了对城市社会的全面控制。单位功能的泛化使得单位以外提供服务的组织或中介机构丧失了发展空间。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对象只是极少数没有单位的城市居民。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些高校曾经创立了社会学系,介绍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曾被错误地取消,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不得不转行。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一直持续了30多年,直接导致了我国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工作教育及其实践的严重滞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3、以后,社会学等学科逐渐恢复,带动了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在教育层面,1987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定,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管理专业,培养高级社会工作人才。除了北京大学外,还有许多院校建立了社会工作系,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逐步恢复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党和政府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更加迅速,专业院校的数量猛增,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也进一步得到重视,职业资格考试与认定、岗位设置和薪酬标准等制度相继制定,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
24、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贫富两极分化、失业、老龄化、空巢家庭、青少年犯罪等。这些问题的缓和和解决都需要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另外,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住宅商品化的普及、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等都呼唤并催生着我国本土化的社区社会工作。第三节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区。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实际上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社区建设离不开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推动;而社区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的同时,也找到了本土化的平台和专业化的契机。一、社
25、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指城市基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功能及相互间权责关系的总和,主要处理与市民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务,其宗旨在于通过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确保市民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中生活。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区是城市基层政权机构,街道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经政府授权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我们所说的社区建设中的社区,一般是指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大陆地区660个各类城市中共设有830个市辖区、5576个街道办事处(2007年的统计为6
26、434个)、85万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的统计为81万个)。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位居民,都需要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区政府等基层管理组织发生关系,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城市政府的管理。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是这样。1910年以前我国的城市管理基本上属于城乡合一的单一区域性管理,其特点是以治理乡村的模式管理城市。基层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分设“间”、“坊”、“里”以及后来的保甲等,其核心是“管控”,确保朝廷政令能够达于每家每户。国民政府时期,城市管理逐步向行政化方向发展,伴随着特别市组织法、市组织法等法规的实施,直辖市、省辖市和县辖市这
27、三类具有近代意义的不同级别的市制建立起来了。城市内部的基层管理虽仍采用保甲体制,但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自此之后,城市管理与农村管理步人不同的运行轨道。新中国成立后,强化了城乡分离的趋势,通过逐步确立的户籍制度,使市民与农民成为两个彼此间很难逾越的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市基层管理上,废除了保甲制,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行政上的管理区,区下设立街道办事处。同时,对传统社区组织进行清理,强化了居民委员会这一居民自治组织。但在随后30多年中,基于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制度的完善与扩张,城市基层管理进入泛单位化时期,单位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手段。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平面,就会发现它是由许多个切块分
28、割、大小不一的单位所构成。在低工资、高就业率的情况下,市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单位紧密相连。可以说,离开了单位,市民的社会生存马上就会出现危机。单位功能的泛化使得单位之外提供服务的组织或中介机构丧失了发展空间。单位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基层管理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管理在功能不断扩张、内涵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政治上,废除了身份制,确立了人人平等的政治权利观;经济上,企业、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加剧,公有制之外的外资、合资、民营的经济形式蓬勃发展,传统单位制度的功能开始剥离到社会;社会生活
29、上,市民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等等。总的趋势是,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日渐放松,市民与政府的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也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社区制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对人的关怀上,强调处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时的合作、参与和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史上基于行政区域划分后的控制模式。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城市居民接受政府管理的方式以及基层社区内部处理公共权力的方式都处于不断调适和变化当中。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既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也反映了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甚至也反映了居民个
30、人权利的享有程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获得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社会的转型对单位制为主体的二元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成了巨大挑战。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具有传统的“单位”体制特征的行业和组织,且从业人数增长很快;另一方面,“单位人”在社会改革的大潮面前,或自愿或被迫地转向“社会人”,单位的服务职能也不断向社会剥离,这就要求社会必须及时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服务。再加上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居民闲暇时问的增多、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等,这一切都使得城市基层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
31、杂。“单位”制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逐步走向衰落,其整合社会的组织功能不仅日益弱化,而且不可避免地最终要走向瓦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因此,以“单位”组织为主体,以街居组织为辅助的城市二元基层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新形势,进行相应的变革。面对社会形势的迅猛变化,民政部门逐步认识到,街居工作的重点必须从发展经济向提供服务转变,必须从单纯的社区服务向整合的社区建设转变。1991年5月31日,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在谈到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推进社区建设的要
32、求。1992年10月,民政部下属的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这样,以开展社区建设为标志,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徐徐拉开。以上海、石家庄、青岛、沈阳、武汉等地的试点经验为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11月19日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社区建设在全国各城
33、市蓬勃开展起来。二、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关系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期,由政府发动的一场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运动。专业社区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综合考查,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工作有如下几个共同点:1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一致按照罗斯曼对社区工作目标的两分法来分析,两者的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是相同的。如前文所述,社区建设的过程目标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社会工作则是指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促进
34、社区居民参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参与意识,促进社区发展。如果从任务目标来分析,二者也有很大的相似性。要实现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就必须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目标中,解决社区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居民的社区参与率低,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社区组织发育不完善,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社区经济、社区教育、社区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社区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些和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社区社会工作的任务目标同样是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的,满足社区的一些现实需要。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就是整个社
35、区和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问题和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大体是一致的。2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我国政府之所以提出社区建设,是因为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比如老龄化、贫困、高失业率、青少年犯罪、环境恶化等,社会的稳定受到严峻的挑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遇到巨大的障碍。为了应对社会的变化和解决社会问题,政府从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思路出发,改统治为治理,强调执政就是服务,在一些领域内让权于民,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将社区建设成为安定、祥和的居家休闲场所,通过社区建设解决和缓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区社会工作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和城
36、市化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其背景就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伴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高犯罪率、环境污染、种族冲突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发展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在社区中体现出来,从社区人手有助于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矛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各国政府纷纷将社区发展列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逐渐实现居民利益的社区化,社会福利各项措施的落实也放在社区这个层面上。社区社会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具体执行社会福利社区化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3社区建设为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平台首先,政府主导发展社区,成立相关
37、的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为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社区与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解决复杂的社区问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社会福利社区化,社区居民急需大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人到社区管理体系中来,为居民解决现实问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次,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方兴未艾,为社区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社区社会工作者,他们是社区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的最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因此,社区建设为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也正是建设和发展社区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将共同促进我国城市社区的
38、健康发展。三、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专业化就是要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和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要接受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社会工作教育对实务的参与,二是推动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意味着社会工作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守则,有自己的考核标准和任职程序。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趋势反映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程度,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进程的最佳突破口。(一)社区工作专业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其特定含义,一般是指:“向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和社会提供人道的和有效的社会服务,其目
39、的是增进它们的社会功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从传统和实务的定义角度看,专业社会工作是提供正规知识基础、理论概念、具体的功能技巧和重要的社会价值观的专业,这些贡献可被用于实施提供安全、有效和建设性社会服务的社会承诺上。”当前社区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据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专业化程度很低。首先,要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助人自助”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坚持的基本理念。其次,要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理论和知识框架。社会工作从单纯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助人行为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和一个专业,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逐渐以充分的知识作依托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肩负起专业使命。再次,合理运用社
40、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和技巧是社会工作中外在的表现,社区工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接触案主,帮助案主解决实际问题。案主和社区居民则通过观察和参与工作者的工作过程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二)社区工作职业化第一,要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和管理制度。我国已经出台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等办法,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和水平有了明确的规定。2008年我国又首次举行了社会工作职业考试,考试合格的人将获得“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证书。获取职业资格应成为社区工作者的从业“门槛”。第二,要明确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岗位设置是通过制度明确规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
41、并规定社会工作者在该岗位上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的清晰有利于社区工作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从而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第三,要推广以专业教育为主的职业培训。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也是一种职业,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国现有社区居委会中的专职工作人员大部分属于实际的社会工作者,其学历背景大多和社会工作无关,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工训练。因此,要提升社区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水平,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社工专业教育学习和培训。第四,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一直处于被泛化的状态,其内涵和外延都很模糊。当社区社会工作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和一种职业时
42、,就需要确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社会工作的道德要求是指在实践中,专业人员必须对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通过符合道德规定的专业活动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助者的利益,完成专业活动的各个目标。推进社区层面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有效调整社区组织。各类社区组织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础,所以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推广,都需要依靠各类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工作站)和社区内其他社会组织。二是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社区发展的一个方向
43、。在目前街道层面或者在街道所辖的社区居委会层面,要分析哪些岗位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哪些不需要,合理设岗。三是建立社会工作者使用和保障机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注意建立培育、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在社区层面,这种机制只有科学化和人性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我国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者一直存在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承担事务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太可能吸引到优秀的社工专业人才。在社区工作发展以及专业化和职业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对社区工作者的各类保障机制和薪酬自然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成为能吸引优秀人才的职业和岗位。四是大力培育社区服务
44、机构和民间组织。政府应该大力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从财政上支持和促进志愿服务组织、慈善公益组织、老龄服务等专业性组织的发展。鼓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来改进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社区服务机构和民问团体的培育、发展将为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社区工作者也必将能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专业化的社工服务,从整体上改善社区工作质量。第四节 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发展程度比较高,在社区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港台社区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对于
45、大陆社区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从广义来看,香港地区的社区工作含义相当宽泛。“任何人或者组织,只要在社区内从事任何为人群服务的活动,已可算是进行社区工作。”根据一些政府和志愿机构的定义,社区工作、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有时也同时出现,互有交叉。社会福利署对社区发展的定义是“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促进社会关系,在社区内培养自我依赖、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凝聚的精神,并鼓励民众参与解决问题以及改善社区生活的素质”。香港服务联会社区发展部认为,社区发展是一个提升社会意识的过程,以集体参与鼓励居民识别和表达本身需要,并因而采取适当行动。这种社区导向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内容包括一系列经过计划
46、的行动,最终目标是谋取社会正义和改良社区生活的素质。在香港,社区工作不仅仅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特定的服务。香港地区的社区社会工作主要由两方面的力量来承担:一是民间的志愿机构,二是政府层面。民间的志愿机构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雇用专人负责社区工作。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一些贫困的社区,工作内容主要是组织居民进行文艺康乐活动、改善环境卫生等。到了70年代,工作重心转向关注不合理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对全港居民的不良影响,工作方法也比较多元化,包括采用比较激进的冲突模式,如静坐、游行示威等。80年代,由于代议制的发展,志愿机构主要进行居民领袖的培训,增进居民的公民意识,加强居民对地区政治
47、的敏感度等。同时,社区工作者更关注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市民生活素质的改善等。90年代以来,香港地区的社区社会工作主要集中在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和社区中心。政府负责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机构主要有政务总署、社会福利署、廉政公署、警务处等。政务总署在社区层面的工作主要是政务沟通,使民意和市民的需要及时得到反映,使政策和措施快速传达给社区居民。社区组织主要是鼓励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力解决社区问题,比如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就是政务总署推动的最大规模的基层社区组织工作。社会福利署(社会署)的社区工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社会福利员会社会工作者负责推动。其工作目标主要是社会福利白皮书中所要求的社区发展的
48、总体目标。比如鼓励个人和团体参与社区事务,互相合作,促进个人间的社会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社区凝聚力,改善社区素质,将香港地区建设成为一个“人人互相关怀、互相照顾”的社会。社会福利署的社区工作与志愿机构在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廉政公署的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联络、社区教育和社区参与,建立“肃贪倡廉”的社会风气。警务处的社区社会工作则主要是与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联络与合作,预防犯罪。从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看,香港的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工作手法和发展方向。二、台湾地区的社区工作台湾学者赖雨阳根据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将台湾地区的
49、社区工作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日据时代的社区组织工作(19171945),日本效仿西方国家社区组织工作在台湾推行一系列政策,主要是要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第二阶段是社区发展工作时期(19511981)。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受联合国推广的社区发展计划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实施“基层民生建设”,并成为社区发展工作的起点。第三阶段是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建构时期(19811991)。社区发展工作推动之后一直以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比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修建马路、美化环境等。后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加剧,社会问题激增,人们更加关注社区内弱势群体的生活。这种现实需求推促了台湾社区工作与福利工作的结合。第四阶段是社区照顾与福利社区化实验时期(19912000),这个阶段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社区照顾”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