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47.66KB ,
资源ID:3338683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3386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班】精品面试模考-2022年河北(乡镇选调).docx)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班】精品面试模考-2022年河北(乡镇选调).docx

1、2022年河北(乡镇选调)领跑班名师模拟测评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供内部交流使用,非商业用途。在未取得粉笔许可前,任何人士或机构均不得以任何方法或形式复制、出版、发放及抄袭本资料内容作商业或非法之用途,违者必究。1.有人说,对于民族复兴,物质力量很重要,精神文明力量也很重要。对此谈谈你的理解。【考点】态度观点-单一观点-其他单观点【星级难度】二级难度【粉笔审题】本题为一道单一观点的态度观点题目。题干中围绕“民族复兴”强调“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因此,可以根据“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这一思路,表明自己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进一步对于观点进行深入剖,最后提出持续推进的做法。接下来结合题干进行

2、具体分析:审题点1:“有人说,对于民族复兴,物质力量很重要,精神文明力量也很重要。”明确本题中的观点。首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其实质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物质力量”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基础,人民富裕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而“精神文明力量”,是对于文化的和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是人民素质的体现。因此,本句话具有深远意义。其次,在分析时,就可以根据题干中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分别从说理角度论述其重要性和意义,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举例论证的方式,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角度,以今夕对比的方式,突出“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

3、力量”的重视和发展对人民群众和国家的作用和重要性。最后,想实现民族复兴“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二者缺一不可,需要稳步发展,可以根据维度分析,从“思想-行动”的思路,先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再加强对物质和精神加强建设,保障民生服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在开篇表明对于这句话的认同和理解;其次,分别论述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的具体作用和有意义;最后,根据两者应该兼顾发展,阐述如何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粉笔思维】【解析示例】我认为题干中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厚重的精神文明力量。首先,强大的物质力量是基础

4、,对精神文明力量起到决定作用。物质力量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是社会生产进步的物质经济财富积累。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能够促使更多人关注精神需求,国家集中精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积贫积弱、物质力量匮乏,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精准扶贫等一系列发展举措,率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重要性凸显,也决定了“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厚重的精神文明力量是动力,对物质力量起到促进作用。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精神文明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积淀,时刻影响着中国人

5、民的精神世界和国家物质财富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等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而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才促进了我国企业复产复工,经济快速复苏,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最后,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互为促进,协调发展,想要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大,需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参与理论学习,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在机关内部通过OA系统等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群众的

6、诉求和利益放在心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第二, 保障各项民生基本服务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地区基础生活设施、道路等的建设。同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利用互联网创新带动农产品销售发展,加强偏远地区就业指导培训,让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第三,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新闻、广播等行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利用公益广告等进行社会正能量的广泛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粉笔拓展】 本题在分析时将是分别对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进行意义和作用的分析,并分别从如何丰富物质力量和提升精神文明力量两方面进行呈现。除此之外,通过审题分析,物质力量和

7、精神文明力量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推动两者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分析论证时,可以将二者结合,利用主体分析的方式共同论述其意义,比如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文明力量可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粉笔积累】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而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接续奋斗,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深厚的物质储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8、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目的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作为个人,应该是多向度、立体、全面、大写的人,是文化的人、能动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当个人的身体素质、心

9、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等得到发展和完善,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领域、自由选择生活空间、自由选择发展方向,既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又可以从事脑力劳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告别过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物质增长和享受、过度透支个人的劳动时间,要从制度上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要从教育上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体育、艺术、科学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传统的普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裕。(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真题】(1) 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

10、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2021年5月30日下午内蒙古公务员)(2) 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谈谈你的理解。(2020年9月20日陕西公务员)2.上级发了一批健身器材,被安装在距离村庄1.6公里的地方,并且还被栅栏围了起来。此外,这两年健身器材发放越来越多,基层不知道该往哪里安装,而且器材的得不到管理,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你怎么看? 【考点】社会现象-单一现象【难度星级】二级难度【粉笔审题】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主要是围绕着“基层健身器材如何安置”问题,很显

11、然通过题干能够看出这是一个负面现象,需要我们发现问题的原因并且加以解决。具体结合题目进一步分析。审题点1:“上级发了一批健身器材,被安装在距离村庄1.6公里的地方,并且还被栅栏围了起来”通过这句话能看出,本来发放健身器材是件好事,能够让居民强身健体,但是现在安装的位置很远,不利于居民前往锻炼,且被栅栏围住,看起来就是不愿意让群众使用,那势必会造成很大的问题,无法物尽其用,也会让群众对政府行为产生不满。 审题点2:“此外,这两年健身器材发放越来越多,基层不知道该往哪里安装,而且器材的得不到管理,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这句话进一步给出了普遍性的问题,一方面器材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却无法有效管理使用,除了

12、前部分分析到的问题之外,也能发现其背后的原因,“基层不知道往哪里安装”说明基层政府并未进行有效调研和规划;“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说明群众并不珍惜公共物件,公共意识不足,因此我们可以从主体分析法来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一负面现象,我们不能单纯的分析,更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样可以从主体出发,从政府执政思想方式和群众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开展。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是:对此现象表示惋惜分析其产生的危害和背后的原因从主体角度提出有效解决方式。【粉笔思维】【解析示例】对于题干中出现的现象我表示很惋惜,本来发放器材是为了更好的让群众强身健体,但是却“物未尽其所用”,甚至变成了闲置之物。如果一味任其现象继续下去

13、,一是群众无法享受到政府为民的政策红利,反而会对政府行为产生质疑,从而破坏干群关系;二是浪费物资,无人使用最终变成“破铜烂铁”,浪费政府财政支出;三是不利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国家战略,难以建设健康强国。其现象背后不难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政府“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一方面上级政府只顾向下发放器材,却不在意如何使用,强下“指标”,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未做好前期调查、具体安装管理计划,为完成任务而接收器材。第二,日常管控力度不足,未设置专门人员以及制度进行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器材极易损坏。第三,民众公共意识不足。面对政府购买的健身器材,群众毫不爱惜,肆意破坏,造成器材损耗过大。

14、对此,需要多方发力,争取早日“物尽其用”,让居民真正“用上”“用好”健身器材。第一,转变不实之风,做好前期规划。上下级部门要转变思想,形成踏实为民谋福的思想,合理设置健身器材发放使用绩效考核,以群众满意度、使用感为考核标准,并设置问责、追责制度,倒逼部门改善行为。同时干部要多下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群众需求,选择百姓需要的健身器材,设置合理的摆放场地。第二,完善日常管理,加强监督使用。基层部门设置专门的管理小组,通过日常巡逻、设置监控等方式定期查看器材,及时做好检修工作,对于群众出现的肆意破坏情况及时进行制止。同时借助村委会、村民等力量,成立志愿者小队帮助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

15、上报或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加强社会共治和社会责任感。第三,提高公共意识,建立保护制度。通过村口大喇叭、开座谈会、媒体宣传等方式,讲解实际案例和法律法规,告知群众健身器材作为公共财产应该共同保护,并建设村健身器材保护制度,请村民按照规章制度合理使用健身器材,不可暴力、故意损毁,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粉笔拓展】这道题在分析的时候主要采用主体分析法,从政府和村民两个角度入手,考生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例如按照事情发展角度,事前事中事后。事前缺乏前期规划,事中未有效监管,事后缺乏相关的惩戒和绩效管理,对应可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粉笔积累】装在农田里的健身器材是不实作风结出的“歪瓜”在山东莱西市院上

16、镇武备小学东南侧,十几种健身器材被围栏圈在一处田地里,大门紧锁无法进入。记者走近发现,这些器材很新,几乎没有使用痕迹,上面标有“中国体育彩票捐赠”的字样。在问政山东节目现场,山东省体育局局长李政表示:“像这种全民健身工程建到这个地方,从我的角度看,建还不如不建,有还不如没有,不仅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健身的好处,反而损害我们政府的形象。” 由中国福利彩票捐赠的体育器材,经由市县相关部门引导,在镇村的推动下,竟然被安装在农业合作社里,并且被围上了围栏。群众只能望着这些健身器材而不能使用。利民的健身器材成为被“束之高阁”的健身器材,好意被架空,暴露出当地在落实惠民政策时的糊弄心态,根子上还是没有把群众放

17、在心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可以从中管窥一二。 面对被曝光的“农田里的健身器材”,市镇相关方面的反应可谓有些让人可笑。市里说人手不够,检查不过来。镇里的反馈是还得由村里面协调。市里只关心健身器材发放了没有,安装了没有,那么发放给村里的什么人,安装到哪里了,似乎就不再重要了。而镇里也对器材的安装究竟是否惠民也并不关心。正是因为相关部门只重视形式上的完成任务,而缺乏结果导向,缺乏工作的问效意识,丢失了工作责任,才导致健身器材躺在农田里无人能用。 装在农田里的健身器材,成为了坊间的笑柄。山东省级体育局在电视问政时表态“如此安装还不如不装”。接下来,从省体育局到市、县体育局,以及相关乡镇、村,会采取怎样

18、的补救措施,让被闲置的健身器材,真正成为惠民健身器材,有待各方真正听取群众意见,破解现实难题,尽快行动起来。 整改“装在农田里的健身器材”并不是一件难事,难事和关键在于,如何从根子上挖掘问题的实质。如果省市县相关部门,都能够在开展工作中,“脚上多踩些土”,多到实地走访走看,经常性地对工作进展进行督导,对推进工作中的问题协调解决,及时进行修正,恐怕“装在农田里的健身器材”就不至于会发生。 “装在农田里的健身器材”之所以能发生,还在于基层工作中的不公开、不民主、不务实。如果村里在健身器材安装一事听取村民意见,就能够找到体育健身器材无地安装的瓶颈。既可以安装在相对宽敞的村居前后,也可以安装在村委会(

19、村民中心)院内,或者对废弃地进行平整,如此,既可以解决无地可装的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健身娱乐的目标,又可以调动起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来源:齐鲁网)【相关真题】(1)你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有村民反映,你们村的健身器材存在破损老旧现象,健身场地附近垃圾比较多,甚至变成了居民晒衣服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办?(2020年12月28日下午北京市定向选调)(2)乡镇健身器材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生锈掉漆,有的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建议?(2018年6月25日湖北省荆州市面试)3.基层工作要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结合你应聘的岗位谈谈你的看法。【考点】其他-

20、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岗位认知类【难度星级】二级难度【粉笔审题】本道题属于岗位认知题。题干通过对基层工作的描述,要求考生结合岗位谈看法。考生需要先解释“摸得着,看得见”的含义,再分别结合岗位进行论述,最后简单总结即可。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审题点1:“基层工作要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摸得着,看得见”,所谓看得见摸得着,其实就是基层工作要做“实事”。结合平时的积累,考生可以进一步联想到,基层工作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以本题的论点可以定为“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可以把“摸得着,看得见”拆分为两个分论点:办实事和办好事。审题点2:“结合你应聘的岗位谈

21、谈你的看法”这是题干的具体要求,需要结合岗位来谈理解。本解析设定的岗位类别是:社区工作者。结合审题点1的分析可知,考生可以在论述部分先探讨办实事。比如:先简单回顾现实是部分干部存在画大饼的工作习惯,后果严重。所以我们应为群众办实事,结合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强调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就是最大的实事;再论述要为群众办好事。比如:基层工作不应被动而应主动,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提前预判并解决才是好事贴心的表现。具体到社区工作就是一些贴心完善的细节,做好这些其实就是在实事的基础上好上加好。最后简单总结即可。因此,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提出观点;其次,分别论述(办实事、办好事);最后,简单总结。【粉笔思维】【解

22、析示例】基层工作是接触群众的第一线,是解决群众各类需求,满足群众各种诉求的最重要力量。既是如此,在基层工作时办的任何事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所以基层工作必须要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真正惠及人民,要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我所应聘的岗位是社区工作者,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摸得着,看得见”的工作就是要“办实事”。过去许多干部停留在“口头办事”上,习惯性给群众“吹大牛、画大饼”,让群众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却迟迟不兑现。长此以往会让群众失去对公权力的信任,导致基层工作难以开展。基层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安排好为群众办实事。我应聘的社区

23、工作者更是如此,群众来社区办事,帮他们妥善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实事。所以在工作期间,我会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能现场办结的绝不拖沓,需调动其他资源的也会全力协调,力争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满意而归。“摸得着,看得见”的工作就是要“办好事”。基层工作绝不是“民不举,官不究”的被动服务,而是要主动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仅要解决已暴露的问题,还应主动发现问题提前解决,既要做到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做到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流程机制。就像很多社区工作者的,在疫情期间主动帮助年龄较大的独居老人购置生活用品,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给群众周到细致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24、。如果未来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会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粉笔拓展】本解析最后一部分受篇幅所限,只是概括性地阐述了未来如何做。考生还可以按照常规思路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比如:一方面,我要端正工作态度。要意识到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在,要始终不忘初心;另一方面,我要积极主动实践。在社区工作时要主动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最优解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粉笔积累】为群众办实事要让“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

25、百姓是共产党人生命的源泉”我们要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就要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信念,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为民办实事要“面对面”。“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民办实事,服务对象是人民。我们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中履职尽责,倾情服务。要把自己的身份摆正,大胆地“走出去”,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把身份“亮出来”,同人民群众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所思所想“带上来”,心中常

26、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民办实事要“点对点”。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目标,需要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要求,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把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娱乐、乡村振兴、卫生健康、社会治理等民生事业摆在首位,列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最需要投入精力和资源的重点工作,通过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一张蓝图干到底,用阶段性成果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做好新时代为民服务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源自:潇湘晨报)【相关真题】(1) 既要做百姓能看得见的实事,又要做利于后代的好事,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会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019年7月13日上午辽宁省市直事业单位转公务员)(2) 成绩既要有能摆出来的“显绩”,也要有仍在沉淀期的“潜绩”。你怎么理解这句话?(2021年6月6日上午陕西省公务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