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试题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分,共 40 分)分)l货币史上有过哪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2怎样衡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3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其它条件一定,假定某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年的预期收益是每股 05,市场利率为 5,其理论股价应是多少?若市场利率降至 4,理论股价又应为多少?5国际收支表中,资本项目包括哪几项?6信用合作社有哪几个重要特征?7什么是“currencyswap”?8什么是票据的背书?二、简述题(每题二、简述题(
2、每题 10 分,共分,共 40 分)分)l什么是泡沫经济?简述其产生原因。2简述人民币贬值的代价。3理论上,利率下降对经济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指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时滞”?三、论述题(共三、论述题(共 20 分)分)如果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通货紧缩是否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为什么?答案部分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试题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分,共 40 分)分)l货币史上有过哪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货币史上有过哪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答:答:
3、国家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始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之后,在不同时期各国对货币的构成要素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的规定各不相同。早期的货币制度较为杂乱,各国间的差异也很大。16 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家货币制度才逐步完善并相对统一规范。至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制度发展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过程,演变的基本形式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最早的金属货币制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 16 世纪以后开始盛行,到 19 世纪末期被大部分国家放
4、弃。基本内容是:以白银为主币币材,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币为无限清偿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输出。我国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时间很长,唐宋时期白银已普遍流通,金、元、明时期确立了银两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 1618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实行这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一般黄金适用于大额批发交易,白银适用于小额零星交易;金银铸币都有无限清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国境;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
5、间都可以自由兑换。这种货币制度出现了金银两种价格,而且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引起价格的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许多困难,以至于出现被称为“格雷欣法则”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货币制度被金本位取代。(3)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自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开始,最先在英国实行金本位制。19291933 年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逐步被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a.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作为基础,实行金币流通,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它具有 4 个基本特征: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清
6、偿能力。第二,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第四,货币发行以黄金做准备。金币本位制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与本位币价值相一致,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b.金块本位制,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这样既节省了货币性黄金的用量,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c.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是不流通金币,但规定本币与一种可直接兑换黄金的外汇保持固
7、定汇率,同时本国发行货币时必须将等值黄金与外汇存于该外汇发行国作为准备的制度。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使黄金货币职能进一步减弱,货币制度的稳定性下降。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金的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国也不可能无视黄金外流而执行金本位制的规则,它最终会被信用货币制取代。(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为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有三个特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
8、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避免信用货币的现实流通数量与客观必要数量不一致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维护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保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国家必须对信用货币加以管理和调控。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银行来管理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信用货币供需总量的均衡。总之,货币历史上的几种主要的货币本位制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属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 2怎样衡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怎样衡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答:答: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对持有人
9、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称为变现力。简而言之,流动性是指能否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不同的资产可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流动性。按照定义,如果一项金融资产能迅速转化为现金,说明其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强;反之,则说明其变现能力弱,流动性弱。现金本身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他资产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这取决于它们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对于非现金资产,流动性体现在两方面:(1)该资产转换为现金的必要时间;(2)该资产变现时,关于转换比率(即价格)的确定程度。3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答:(1)按是否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分为美国式职能银行与德国式全能
10、银行。前者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不能进行证券承销、自营、保险和信托业务,局限于传统银行业务;后者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管理,既能全面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又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我国主要实行分业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资金不得违规流入股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也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及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基础,建立了中国金融实行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监管体系上,成立了证监会和保监会,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证券及保险监管职能,三者一起构成了中国金融业分
11、业经营的监管体系。(2)十九世纪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全能型银行,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一直占据金融业主体地位。此后 1929 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金融大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将危机发生的重要根源归咎于全能银行制度。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止了美国银行走向全能化的进程,并使世界金融业进入了以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为主导的时期。但近年来的自由化趋势使很多国家放松监管,全能化银行逐渐兴起。(3)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在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是现实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证券市场不成熟。至今建立才不过 10 年时间的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信息批露不完全、虚构报表利润等众多问题,很不成熟,
12、尤其是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二级市场投机气氛较浓,使整体市场投资风险很大。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问题。坏账不断累积,大量金融风险沉积。在转型为商业银行后,流动性成为银行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金融法规体系与监管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在银行业与证券业存在大量问题的条件下,我国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对实际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缺乏约束效力;而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构成的监管框架还不足以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4其它条件一定,假定某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年的预期收益是每股 05,市场利率为4其它条件一定,假
13、定某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年的预期收益是每股 05,市场利率为 5,其理论股价应是多少?若市场利率降至,其理论股价应是多少?若市场利率降至 4,理论股价又应为多少?,理论股价又应为多少?解:解:股票理论价格,就是为获得股息、股利收入的请求权而付出的代价(机会成本),是股息资本化的表现,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利息率。因此,当市场利率为 5%时,理论股价=0.55%=10 元,当市场利率为 4%时,理论股价=0.54%=12.5 元。5国际收支表中,资本项目包括哪几项?5国际收支表中,资本项目包括哪几项?答:答:(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
14、esentation)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按 IMF1993 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其基本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2)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内容 资本与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同固定资产买卖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
15、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金融项目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按投资类型,金融项目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直接建立分公司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收购的方式;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
16、务证券。对于债务证券而言,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是一个剩余项目,包括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中的外部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SDRs)、外汇资产、在 IMF 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6信用合作社有哪几个重要特征?信用合作社有哪几个重要特征?答:答:信用合作社指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其成员交纳的股金和吸收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要。基本的经营
17、目标是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起初,信用合作社只发放短期生产贷款和消费贷款。现在,一些资金充裕的信用社开始为生产设备更新,改进技术等提供中、长期贷款,并逐步采取了以不动产或有价证券为担保的抵押贷款方式。按照地域不同,信用合作社可分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具有以下特征:(1)资金主要来源于其成员缴纳的股金和吸收存款。(2)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要。(3)是由个人集资组成,资金主要是用于向社员提供帮助。(4)手续简便,利率较低。(5)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点有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等三个方面。(6)
18、城市信用合作社现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7什么是“什么是“currencyswap”?”?答:答:currency swap 中文为货币互换,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一定数量的资本额以及按一定利率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与以另一种货币表示的相当数量的资本额以及按一定利率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进行相互交换的一种交易行为。其基本运作过程是:交易初期双方按照原约定的汇率和资本额进行资本额互换;完成资本额互换后,每年以约定的利息进行相互支付和互换;协议到期之后,再按原约定汇率将原资本额换回。货币互换是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的一种具体形式。8什么是票据的背书
19、?什么是票据的背书?答:答:即票据的一种转让形式,指在票据背面或在粘附在票据背面的单据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是针对记名票据而言。商业票据的持票人通过背书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实现票据的转让。但是如果背书人记载了“不得转让”或“委托收款”字样的、将票据所载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给别人、或将一份票据同时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背书人时,都是无效的。本票、支票和汇票都可以通过背书而转让。背书的效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利证明效力,持票人只要持有背书连续的票据,法律上就推定他为合法的票据权利人,它可以不必证明取得票据的原因,持票人仅凭背书连续就可以行使票据权利;二是权
20、力担保效力,背书生效后,背书人即成为票据上的债务人,必须承担连带的担保承兑和付款责任;三是票据权利的转移效力,背书生效后被背书人从背书人手中取得并享有票据权利。背书人是票据权利的出让人,被背书人是票据的受让人。在背书时,背书人必须记载被背书人或收款人的名称,并签章和记载背书日期。背书应当连续,即票据转让中背书人和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必须依次前后衔接。二、简述题(每题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分,共 40 分)分)l什么是泡沫经济?简述其产生原因。l什么是泡沫经济?简述其产生原因。答:答:(1)所谓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
21、象。在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变动来牟取利润,而并不关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辞海对泡沫经济的解释是: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由此可见,所谓泡沫经济,其特定含义是: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或者说是出售价格远远高于商品价值。(2)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22、宏观环境过于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
23、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 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据客户指令付款,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加上银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
24、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从客观上看,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由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见一斑。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工
25、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2简述人民币贬值的代价。2简述人民币贬值的代价。答:答:维持
26、人民币不贬值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从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较低的进口价格无疑是维持有竞争力的加工贸易的重要条件。一旦人民币贬值,必然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从而对占据我国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加工货物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从出口商品的类别看,我国出口商品中金额较大的大宗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等商品的需求弹性均较低。根据弹性理论,在此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后,汇率贬值很难扩大出口的实际收入。其次,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外资的持续健康流入。从影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因素看,除了东道国的经济总体状况以及市场构建、法治
27、发展水平以外,汇率稳定与否无疑是影响外商来华投资的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民币贬值将使外商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率核算时,不仅面临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以及经济风险,而且会直接降低其以外汇计价结算的投资收益;从对外借款和融资角度看,人民币贬值不仅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而且会提高新增对外融资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从而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再次,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保持市场对于我国宏观政策的信心和良好预期。目前,市场信心和市场预期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贬值必然会动摇国内外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信心。信心的动摇如果引发资金的异常流动,引发信
28、用危机,后果将不仅仅是短期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将会导致汇率贬值至严重偏离正常情况下的均衡汇率水平,发生“超调”,严重的话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最后,从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对外贸易在我国 GDP 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净出口的增长率对于中国长期的 GDP 增长率的影响尚不显著,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国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并不依赖于人民币的贬值,而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当前的国内经济增长和正在全面推进的经济改革需要人民
29、币汇率的稳定。由于东南亚货币危机的负面影响,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刺激国内需求。这些措施的落实,客观上需要人民币保持稳定,从而为国内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改革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3理论上,利率下降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理论上,利率下降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答:(1)利率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利率的变动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率下降对投资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通过改变投资成本可以影响投资。就证券投资而言,利率降低,成本下降,证券投资有利可图,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但是利率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证券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证券投资
30、的环境,证券发行者经营状况,汇率的变动等综合因素都会影响证券投资的增减。就实物投资而言,利率降低,会减少投资的利息成本,刺激投资增加;但是,利率作用于实物投资会受到经济体制、政策、市场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当资金供过于求,而投资环境不善的时候,低成本的投资也会缺乏吸引力,低利率也难以使投资增加。利率的下降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利率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率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所以说,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消费是利率的减函数。当然,商品有效供给、金融资产的种类、收入变化等因素也影响到实际消费、储蓄的增减,因而消费、储蓄的利率弹性在不同经济状况下都会呈
31、现差异。利率下降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对筹资者来讲,贷款利率下降,会刺激他们需求货币的动机,会使货币需求上升。对投资者来讲,存款利率下降,会抑制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会使部分储蓄性货币转化为流通性货币。所以,利率是调节经济的杠杆,提高利率可以紧缩银根,而降低利率则会放松银根。利率下降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国家,利率与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成正比。对一国来说,降低利率,本国利率低于外国,使资本外流,会降低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或加剧国际收支逆差。变动利率的综合后果需要具体分析。4为什么指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时滞”?为什么指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
32、“时滞”?答:答:(1)货币政策时滞的概念 所谓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所必须经历的时间。它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内部时滞是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2)制定货币政策要考虑时滞的原因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制定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时滞的影响。这是因为:一般
33、来说,货币政策的运行方式是:宏观金融当局分析并确定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在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显著偏离健康的运行轨道后,根据预定的政策目标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要经过许多环节,具体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经济金融形势的信息采集、分析及判断;宏观金融政策的形成或者调整;调控措施的实施和传导;调控措施经过一系列环节后对社会经济金融运行逐步发挥作用。显然,货币政策在上述各个环节之间并不是即时性传导的,一般来说,常常存在程度不同的时间间隔,也即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
34、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应要在较长的时间后产生,在这段时间内经济形势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变得相反,这样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能否实现,甚至还可能成为扩张通货膨胀或者加剧经济紧缩的助推器。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时滞的影响,以正确地选择实施的时机并预期政策实施的效果。(3)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也存在时滞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总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通货紧缩形势,人民银行自 1998 年起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信贷结构,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实施起一两
35、年之后,货币政策的效果似乎不大,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货币政策存在时滞的问题。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等原因,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而且一般说来,扩张时期的货币政策时滞相对要长一些。在经过了一两年的时滞之后,2000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景气逐步回升,M1、银行贷款逐步增加,货币政策效应明显显现。三、论述题(共三、论述题(共 20 分)分)如果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通货紧缩是否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为什么?如果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通货紧缩是否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为什么?答:答:(1)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36、与货币失衡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对这个定义,需要说明的几点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水平上升,很难说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币值不断升值的一种货币现象。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指标有以下几个: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 GDP 平减指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货币供需量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所掌握,它反映了货币政策决策者的意志,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货币需求量则是由经济运
37、行中的各种客观因素所决定。在这两个变量中,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因素,它在中央银行的操作下经常变化;而货币需求量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它在短期内一般不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就极易产生不一致的现象,即货币失衡。货币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失衡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二者都反映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通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有以下三种对比状态: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一般我们把第一种情况即货币供求相等称为货币均衡,第二、第三种情况即货币供求不相等称为货币失衡。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一
38、是货币过多;二是货币不足。货币过多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而货币不足往往会引发通货紧缩。(2)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当代各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以消费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这是一个广义的通货膨胀定义。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现象,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的结果。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具有贮藏功能,能够自动调节货币流量,因此通货膨胀一般不会产生;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是以纸币流通从技术上提供了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可以强制进入流通,这就产
39、生了一个矛盾,即货币供给的无限性与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使通货膨胀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货币现象,并时时困扰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因此,理论界一般把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联系起来,把通货膨胀看成是纸币流通特有的现象。把通货膨胀看成是纸币流通的特有现象,并不是说纸币流通必然产生通货膨胀。如果充分认识到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并不是说纸币流通必然产生通货膨胀。如果充分认识到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并严格按规律办事,始终保持纸币流通与其需要基本一致,那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种价格现象,而不是价值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以纸币表现的社会价格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大于社会价值总量,在任何
40、存在纸币流通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只要价格问题大于价值总量,说明同时必然是货币发行过多,存在通货膨胀。较为常见的通货膨胀定义是:“因货币发行过度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根据这一含有因果关系的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发行过多是因,物价上涨是果,才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区别是在全局与个别中体现再来:如果只是个别商品涨价,而大部分商品没有涨价,则不是通货膨胀;而普遍的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多、物价普遍持续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这三个方面统一的含义就是通货膨胀。物价普遍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本质特征,其实质就是社会价格问题大于价值总量。通货膨胀以年为计量时间单位。物价上涨,不管其幅度有多大,
41、从时间上看有短期的物价上涨和长期的物价上涨。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是指年度而言的,用年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虽然西方国家有时也公布月和季通货膨胀率,我国现在也有月和季物价水平统计数据,但在讨论通货膨胀问题时,一般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当然年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月份里,它完全可能是由于年内某个月份或某几个月份的物价上涨所造成的。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终究是一种货币现象,归根到底,它与货币供应量过多相联系。(3)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是由通货膨胀相应立的概念。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货币过多,往往引发通货膨胀;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货币不足,往往会引发通货
42、紧缩。因此,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因而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与货币供给过程的梗阻有关。弗里德曼曾十分肯定的说:据我所知,没有任何货币数量的下降而又不伴随着经济萧条的。托马斯迈耶等人在他们所著的货币、银行与经济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美国自 1908 年以来的大多数经济衰退都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下降有关。实证研究也证明这一结论。在弗里德曼和舒瓦兹那部经典的 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中,研究了美国 18671960 年的 94 个统计年度,其中货币供应量绝对下降的年度有 25 个,占统计样本的 26.6%,而这些货币供应量下降的年度,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因各种原因受阻和下降了。因此,通货紧
43、缩的产生与货币供应量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货币供给量的下降既包括绝对数量的下降,也包括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降。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明货币供给量引发通货紧缩:通过投资支出起作用的货币传递机制。货币供给减少,导致市场利率提高,引发投资减少,从而最终使产出减少。如果以 M 表示货币供给量,以 i 表示利率,I 表示投资,Y 表示产出,那么这一过程可以简要表述为:MiIY 通过消费者支出起作用的货币传递机制。由于消费者用于耐用品如汽车的支出常常是通过借贷的,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市场利率提高,使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成本提高,从而抑制消费者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由此抑制了总产出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
44、起作用的货币传递机制。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和浮动汇率的出现,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货币传递机制。当国内利率提高,国内货币的存款相当于外币计算的成本吸引力变大。结果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存款而言,本币存款的币值上升,也就是汇率上升。本国币值的上升使国内商品较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引起净出口和总产出减少。通过国际贸易的货币传递机制如下:MiENXY,其中,E 为汇率,NX 为净出口。通过银行恐慌作用的货币传递机制。当许多银行同时倒闭时称为银行恐慌。在银行发生恐慌时,存款人通过将银行存款转变为通货的形式试图避免由于银行倒闭而带来的损失,使提现率上升。根据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量将成倍数的下
45、降。此外,存款外流预期的增加,银行希望以超额储备的形式持有更多的准备。结果,对流动性的争夺提高了超额储备率的水平,减少了支持支票存款的储备量,这将使货币供给下降。因此,银行恐慌将造成货币供给过程的梗阻,对货币供给造成负面影响。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归根到底,与货币的供应量下降相联系。(4)因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这一货币现象很难通过纯粹的货币数量关系予以表现,而只有通过货币和商品(含劳务)的相对数量关系才能获得充分的表现。如货币多了,就意味着商品少了,于是,就会出现货币追求商品的通货膨胀现象;反之,如货币少了,同时就会意味着商品多了,商品追求货币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随之而产生。并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完全互斥的货币现象,即在出现通货膨胀的同时不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圣才考研网http:/开设了各门专业课的论坛及专栏,并提供各专业试题库、笔记、讲义及大量专业课复习资料,特别提供北大、人大等著名高校的最新考研真题及其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