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81KB ,
资源ID:3391354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391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doc)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doc

1、涂晓今政经学稿第6章 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内容提要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它是市场经济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主体,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所谓企业财产制度,就是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现代企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它是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

2、。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已取得很大进展。今后,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及

3、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和约束机制。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为侧重,以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企业经营方式。企业资本经营是以企业为经营主体,以企业自有的和掌控的资本为经营对象,以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企业资本的筹集、运用和分布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以各种资本运行方式为手段的一个经营思想和经营方法体系。资产重组,是指企业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6.1 企业财产制度和产权制度6.1.1 企业和企业财产制度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

4、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它是市场经济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主体,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本质是什么?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被认为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开端。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会更小。当外部交易成本等于内部交易成本时,就是企业存在的最合理的边界或规模。所谓企业财产制度,就是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根据国际惯例,从法律角度对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加以

5、界定,现代企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独资企业(业主制企业),合伙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相关链接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1)独资企业。也称自然人企业、业主制企业。它是由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在独资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因此,独资企业的主体资格享有者不是法人,而是自然人(个人)。它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存在于零售业、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和家庭作坊等。它的主要优点是: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管理灵活;企业的建立与解散程

6、序简单。它的主要缺点是:业主要以个人全部财产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经营风险较大;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独资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企业。它是指两个人以上根据契约条款约定出资,共同经营和共同所有并分享剩余的企业。它比独资企业的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增强。它的主要优点是: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企业以合伙协议作为其法律基础,合伙企业的内部形成了合伙关系;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但在某些特殊合伙形式下,部分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

7、,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企业仍然是一种较低级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专断、隐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3)公司制企业。又称股份制企业,是指通常由二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组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基本特征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

8、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企业组织形式还有其他的一些分类。如,按所有制结构划分,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营企业;按投资者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按经营规模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其中达到国家制定的规模要求的企业又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6.1.2 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它是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它通过信息传递,承载着企业的业务流动,推动或者阻碍企业的发展。由于组织结构在企业中

9、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企业所有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首先在组织结构上开始。相关链接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1)U型组织结构。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大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一种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纵向一体化的职能结构,即U型结构。特点是企业内部按职能(如生产、销售、开发等)划分成若干部门,各部门独立性很小,均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即企业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2)M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门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分离。根据业务按产品、服务、客户、地区等设立半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使高层领导从繁重的日常经营业务

10、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决策,并监督、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和评价各部门的绩效。(3)矩阵制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矩阵,使小组成员接受小组和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4)多维制和超级事业部制结构。多维制结构,又称立体组织结构,是在矩阵制结构的基础上建

11、立起来的。它在矩阵制结构(即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润中心、地区利润中心和专业成本中心的三维立体结构。超级事业部制是在M型结构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对多个事业部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即分成几个“大组”,便于协调和控制。但它的出现并未改变M型结构的基本形态。(5)H型组织结构。H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个法人实体集合的母子体制,母子之间主要靠产权纽带来连接。H型组织结构较多地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之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子公司可分布在完全不同的行业,而总公司则通过各种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协调和控制子公司的目标和行为。这种结构的公司往往独立性过强,缺乏必要的战略联系和协调,因

12、此,公司整体资源战略运用存在一定难度。 (6)模拟分权制结构。模拟分权制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结构形式,其优点除了调动各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外,就是解决企业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高层管理人员将部分权力分给生产单位,减少了自己的行政事务,从而把精力集中到战略问题上来。其缺点是,不易对模拟的生产单位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各生产单位领导人不易了解企业的全貌,在信息沟通和决策权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来建立一种紧

13、凑的扁平组织结构,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流通畅,使决策周期缩短;第二,创造性、灵活性加强,致使士气和生产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第三,可以降低成本;第四,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的传递不必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就可实现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的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极大刺激了企业中信息的载体和运用主体

14、组织的网络化发展。网络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强调通过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创新和双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了企业之间超越市场交易关系的密切合作,也包括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而且这些交流与合作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并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强化。当然,网络关系不能完全取代组织中的权威原则的作用,否则组织就会出现混乱,所以网络组织中的层级结构始终是需要保持的,只不过在组织结构网络化的条件下,采取的是层级更少的扁平化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无边界化。无边界化是指企业各部门间的界限模糊化,目的在于使各种边界更易于渗透,打破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利于信息的传送。在具体

15、的模式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无边界模式是团队组织。团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案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各单位的专业人员,其使命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组织起来,问题解决后即宣告解散;另一类是“工作团队”。可以进一步把它分为高效团队和自我管理团队,工作团队一般是长期性的,从事于日常性的公司业务工作。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建立临时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组织柔性化的本质是保持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它需要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力。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已成为主要特征。全球范围跨国经济的发展

16、和企业集团的壮大,已初步形成了一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职能的具有高度柔性的机动团队化组织。柔性化组织最显著的优点是灵活便捷,富有弹性。因为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增强组织对市场变化与竞争的反应能力,有利于组织较好地实现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知识或构想网罗在一个无形的组织内,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虚拟化的企业组织不具有常规企业所具有的各种部门或组织结构,而是通过网络技术把组织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联系在

17、一起,组成一个动态的资源利用综合体。虚拟组织的典型应用是创造虚拟化的办公空间和虚拟化的研究机构。前者是指同一企业的员工可以置身于不同的地点,但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连接起来,同步共享和交流信息和知识;后者是指企业借助于通信网络技术,把世界各地的属于或不属于本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专家或其他协作人员联系在一起,建立起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6.1.3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所谓产权制度,是指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化”的含义就是使既有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依靠规则使人们承认和尊重,并合理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它,就要受到相应的制约

18、或制裁。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产权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化的范畴。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已经日益深化,其含义比原来宽泛得多。它更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它已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力,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 相关链接产权与产权制度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占有权、

19、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1)产权的内容:产权,首先是指特定的客体。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客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财产、资产、资本、商品等。产权,其次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即主体与特定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财产权等。主要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可以说产权是主体对客体一系列权利束的总称。产权,还应该包括不同主体基于对特定客体的权利,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如表现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是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

20、管理者以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从权利本身的内容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和其它主体的权能,即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或主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采取什么行为的权利,二是该主体通过对该特定客体和主体采取这种行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所以产权又称权益。 (2)产权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产权包含三层含义:原始产权,也称为资产的所有权,是指受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经济利益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归属关系,包括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人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经营权,是指法人企业对资产所有者授予其经营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法人产权就是伴随着法

21、人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权利。股权和债权,即在实行法人制度后,由于企业拥有对资产的法人所有权,致使原始产权转变为股权或债权,或称终极所有权。原始出资者能利用股东(或债权人)的各项权利对法人企业产生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3)其它表现形式。产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有六种形式:按产权历史发展动形态的不同分类:物权、债权、股权;按产权归属和占有主体的不同分类:原始产权、政府产权和法人产权;按产权客体流动方式的不同分类:固定资产产权和流动资产产权;按客体的形态的不同分类:有形资产产权和无形资产产权;按产权具体实现形态的不同分类: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此外,还可以根据

22、产权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财产所有权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相关链接现代产权制度的经济功能第一,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第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

23、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第三,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第四,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4、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围绕着解决经济领域中由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而造成的效率低下这一核心问题,不断推出各项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从农村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到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目前,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起来,这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们还要以产权的社会化、产权的实际占有为基础,实现国有企业改

25、革新的突破;以产权主体的泛化,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产权激励机制为基础,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以产权清晰为前提,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以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为重点,实现科技体制的创新;以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以规范和保持产权主体为基本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建立多种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为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相应的市场环境,等等。以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不断为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6.2 现代企业制度6.2.1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企业制度

26、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独资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由于独资制和合作制企业有它们的局限性,公司制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

27、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相关链接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一,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出资者行使所有者职能,并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第二,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世界各国有关公司的法律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第三,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第四,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

28、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五,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重整、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6.2.2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从我国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

29、总体要求。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所谓“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关于权利: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对由各个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

30、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关于责任: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此外,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既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也有不同乃至冲突的一面。相互制衡就要求明确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求相互监督。 所谓“政企分开”,其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

31、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政企分开,一是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我国自改革以来所进行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如住房、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 所谓“管理科学”,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

32、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就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从2002年的30%提高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70%。2003年以来共有54家央企首次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筹集资金7

33、143亿元。截至2008年底,央企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44家,境外上市公司81家(含A+H股27家)。央企80%的资产集中在上市公司。至2009年4月,央企户数集中为138家。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央企有19家,比2003年增加13家。2002年至2007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14.92万亿元,年均增长15.9%;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0.03万亿元,年均增长24.4%;利润总额从2405.5亿元增加到10055.7亿元,年均增长33.1%;上缴税金从2914.8亿元增加到8792.1亿元,年均增长24.7%;总资产报酬率从4.9%提高到8.6%

34、,净资产收益率从4.3%提高到11.2%。但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自然灾害冲击下,央企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30.8%。相关链接我国国有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不同,与改革以来形成的过渡性企业制度也不同。这种不同绝不是形式上的、次要方面的,而是实质性的、主要方面的,具体表现在:第一,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第二,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

35、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第三,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第四,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第五,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与外部的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合,通过资产的收购、兼并、联合、破产,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和再选择,通过劳

36、动者的合理流动,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要素条块分割、封闭呆滞,优不胜、劣不汰,行政性重复建设严重的状况。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后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此外,还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

37、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同时,要继续破除体制障碍,重点是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特别是像保护国家、集体的物权那样平等保护私人物权,完善我国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6.3 企业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6.3.1 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

38、制和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的关键是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根据市场信号,在多种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决断,主要包括:经营战略与方针决策,经营目标与计划决策,产品决策,技术发展与投资决策,资源开发与利用决策,价格决策,成本决策,生产方案决策,市场销售决策,财务决策和经营组织决策与人事决策,等等。管理就是决策,就是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参考资料哪些企业会在危机中倒下?每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爆发,就会有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关闭。那么,哪些企业最容易在危机中倒下呢?2009年3月,中国企业

39、联合会搜集整理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直至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的部分企业案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原因。 战略决策失误型:战略决策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很多企业输在战略决策上,其表现有三种。第一,忽视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出现的转折性变化,“逆势而为”导致决策失误。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钢铁业危机就是没有准确判断市场需求的结果。第二,对行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比如,美国汽车业历史辉煌,但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奢侈、豪华、享受是汽车业发展的方向,集中力量开发经营皮卡、SUV等大功率高油耗豪华汽车,最后让日本汽车业迎头赶上。第三,个人经

40、验的局限性导致决策失误。对于那些已经成功迈过了创业期,正进入规模发展的企业来说,如果仍然沿用创业时期的个人决策和经验管理方式,不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失误的风险是很大的。近期陷入困境的飞跃集团、江龙控股、金田铜业、合俊集团、华联三鑫、南望集团、金乌集团、中谷集团等,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源自创业者的决策。过度扩张和盲目多元化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哪个行业出现了投资机会、需求旺盛、利润率高,便有不少地区和企业蜂拥而上,企业之间展开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直至全行业陷入困境。从早期的家电、机械、日用消费品,到近年来的房地产、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无一例外,都走过这条粗放式

41、的扩张之路。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表面上是不法奶贩的违法行为,而深层次原因之一则是我国奶制品行业近年来的超速扩张与原料奶发展速度的严重失衡。盲目多元化也是中国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在获得一定成功之后,就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做什么都会成功,因此什么项目、什么行业都敢进入,陷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这些企业失败的基本路径是:创业初期主业突出,企业发展迅速开始大规模多元化,资金需求增大,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市场融资、甚至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民间非法集资等方式获得资金,负债率快速上升,进入高负债经营轨道多元化业务没有如期获得回报,资金链越绷越紧,主营业务受到拖累某一导火线导致资金链断裂

42、,企业陷入危机。浙江南望集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还有过于依赖OEM模式型、金融衍生品等虚拟经济盲目发展型、道德社会责任的缺乏和监管缺失型等。(资料来源:新华网2009年03月28日)所谓决策机制,即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抉择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权划分、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方面。在企业经营运行机制中,决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客观地反映着决策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决定着企业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程度。因此,无论是采取哪种决策组织形式,都有一个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的问题。决策者固然有权把企业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的权力集中在

43、自己手中,但是这决不意味着独断专行。应当看到,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和小生产经济的影响,由于科学文化教育的落后,由于法制不健全,以及企业领导人素质、民主作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企业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决策的失误难以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盲目拍板、轻率决策的现象。这方面造成的浪费和损失相当惊人。 企业决策机制在经营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设计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又贯穿于其他机制运行的始终。健全的决策机制是有效决策的必要条件,其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与决策的运行规律相符。为了便于决策者更好地行使指挥权,在企业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这包括:决策支持

44、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评价系统,决策监督系统以及决策反馈系统。只有完善以上五个系统,才能使决策机制趋于完善激励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采取的鼓励措施和手段。所谓激励机制,就是企业激发、鼓励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企业的激励主体主要是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激励方式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包括财产收益、劳动收益的激励(如股息、工资、奖金、福利等);精神激励包括荣誉、地位、成就感、认同感等方面的激励。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激励机制对组织的作用具有两种性质,即助长性和致弱性,也就是说,激励机制对

45、组织具有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是一定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某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效果,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我们称这样的激励机制为良好的激励机制。当然,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之中,肯定有负强化和惩罚措施对员工的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激励机制对员工行为的助长作用给管理者的启示是:管理者应能找准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将满足员工需要的措施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表现在:由于激励机制中存在去激励因素,员工被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来。尽管激励机制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6、,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还是激励机制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这就是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在一个组织当中,当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起致弱作用的因素长期起主导作用时,组织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直到走向衰败。因此,对于存在致弱作用的激励机制,必须将其中的去激励因素根除,代之以有效的激励因素。 所谓企业发展机制,是企业自身提高和不断发展的功能,包括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手段等。企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决策者对企业长远发展所作出的考虑。发展动力的形成在企业经营机制中能够保证决策者正确处理企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例如,在决策机制上能够保证决

47、策者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决策;在激励机制中能够保证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的目标与企业长远目标相一致;在约束机制中确保管理者克服损害企业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 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起着导向作用。企业发展方式有两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种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一般说来,企业在创业之初或进行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重大调整时,通常采用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而当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则主要以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为主。发展手段则主要是资本积累和创新。积累是指企业在数量上的发展资产的增值,主要涉及新创造价值的分配问题;创新是指企业在质量上的发展企业

48、更新,主要涉及企业的效率改进问题。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制度创新,也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市场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因此,企业发展机制又可以分为企业的积累机制和企业的创新机制。约束企业行为的各种条件及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构成企业行为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可分为企业外部约束和企业内部约束。企业外部约束也就是市场约束,可分为供给约束、需求约束、法律约束和行政约束。企业内部约束主要是预算约束。企业外部供给约束是指市场对企业投入的约束。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足够的生产资料,聘用有各种专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生产要素中任何一种供应的短缺或垄断,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约束企业行为。此外,企业外部市场约束主要是需求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是关系到企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惊险的跳跃”。企业为追求商品价值的实现必须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市场需求是约束企业行为的重要的外部条件。法律约束是为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各种经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而对企业行为的法律规范。企业内部的预算约束,其基本要求是企业必须用自己的收入补偿自己的支出,也就是自负盈亏的约束。有约束才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因此约束机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6.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