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堂基础巩固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完成12题。12011年12月10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近10年最完整的月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B乙点C丙点 D丁点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位置时()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长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解析:第1题,图中每一等分为3个月,地球在P点时距太阳最近,为1月初,在12月10日时,地球接近近日点,与甲点最接近。第2题,太阳在P点位置时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答案:1.A2.D3下图为
2、昼长随季节(北半球)的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地区的纬度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列是 ()AabcdBcadbCdcbaDbcad解析: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不同纬度,昼夜长短不一样。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南、北极圈昼夜长短变化可达24小时。依据这一规律可知b变化最小,纬度最低;d变化最大,纬度最高。答案:D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45题。4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 BC D5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 BC D解析:第4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故A项正确。第5题,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故C项正确。答案:4.A5.C6.右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BTOFCFONDTON(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解析:第(1)题,图中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所以MOE或FON应为黄赤交角。第(2)题,极圈与回归线之间为温带,则ST与EF间为北温带。第(4)题,当黄赤交角变为35时,则南北回归线为35S和35N,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S和55N,由此可知五带中热带和寒带范围将扩大,温带范围则缩小。答案:(1)C(2)北温(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4)35N热带和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