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B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答题纸招生单位代码及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题号分数阅卷人注意事项一1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必须写在装订线内指定位置。三装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四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订五3.答题时必须写清题号。线六4.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一律七使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八笔(同一科目答卷的字迹必须是一九种颜色)。+5.考生答完试题后,在“共页”处十一填写答卷的总共页数(包括第十二页)。十三6.全国统考、全国联考科目不得使用十四此答题纸,否则,答题结果一律无十五效。十六7.禁止做任何与考试无关的标记。总分第/页(共2页)一、名词解释
2、1.颜之推答:(1)简介:颜之推是我国南朝梁时期的教育家,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一-颜氏家训,用以训试其子孙。(2)内容:士大夫教育。他提出士大夫必须要重视教育,培养治国的人才,学习德艺周厚的教育内容。家庭教育。他主张及早施教,因为儿童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是学习的最佳期。同时,颜之推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有:严慈相济不溺爱,树立威严,可体罚;切忌偏宠;使用规范的通用语言;道德教育重风化,示范孝怫和立志;勤学切磋重交流,读书实践靠眼学;及早施教,重视环境;端正学习态度等。(3)评价: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他揭露了士大夫教育的腐朽,又总
3、结了治学治家的经验,是我国封建社会家庭教育思想的结晶。2.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答:(1)简介:自由教育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又叫做文雅教育。(2)含义:它是指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来进行非功利的思辨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达到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3)教育内容:为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知识,也称为自由学科(“七艺”),包括音乐、文法、修辞学、几何、算术、天文、辩证法。(4)评价:自由教育成为方经典的教育模式之一,对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表征学习答:(1)含义:表征学习即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
4、形式和组织结构。知识是通过个体与信息,甚至是整个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个体一旦获得知识,就会在头脑中用某种形式和方式来代表其意义,把它储存起来。如说起“狗”,我们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狗的形象。(2)表征方式: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的方式表征。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表征,有时也可用图式表征。第2页(共12页)4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答:()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当代社会,教育是促进社
5、会流动功能的关键因素。(2)意义: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教育深刻影响着社会公平。教育的社会流动实质上涉及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问题;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5.自鹿洞书院答:(()简个:南宋朱熹复修自鹿洞书院,盛极一时,从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书院教育宗旨,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标志着书院制度化的形成。(2)内容:从自鹿洞书院揭示将儒家经典汇集起来,规定了书院的教育目的、治学顺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形成较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3)意义:自鹿洞书院促使书院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后世一般学校的
6、学规范本和办学准则;自鹿洞书院是后世书院发展的典范。不仅对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贡献不可低估。6要素主义教育答:(1)简个:38年,巴格莱等要素主义教育家组织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由巴格莱起草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这标志着要素主义教育的形成。它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2)观点:把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按逻辑系统偏写教材和进行教学。(3)评价:要素主义教育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和观点被采
7、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但它忽视学生的兴趣、个别差异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偏教材脱离学校的教育实际,从0世纪0年代起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第3页(共12页)二、简答题1.简述洋务学堂的特点答:(()简个:洋务学堂是洋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文”与“西艺”为主。洋务学堂的开办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2)类型:外国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军事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极学堂。(3)洋务学堂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新特点:培养目
8、标:各项洋务运动事业需要的人才。办学性质: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培养人才。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或“西艺”为主。四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制订分年课程计划和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旧因素:洋务大臣各自为政,缺乏全国性统一规刻的学制。不放弃对“四书五经”的学习。有官僚习气,效率低装下。受洋人挟制,影响正常办学。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订答:(()简个: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线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2)
9、观点:加德纳认为人类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包括八种不同的智力,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的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这八种智能在人身上的不同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性和差异性。(3)评价:以加德纳的理论为指导,人们在课程活动、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这对美国各级学校产生深远影响,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改变传统教育观,教育应满足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改变了教育评价观,揭露标准化的纸笔测验对人的智力评价的片面性,主张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10、;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多元智能指导教师从多种途径增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四改变了课程偏制观,多元智能指导课程偏制应从多种南度展示,防止学生学习途径和方式的单一性总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使得其理论更具有说服力。第4页(共2页)三、论述题.论述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与影响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答:()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朝的科举制基本沿袭了唐制,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改革,如科举地位提高,考试规模扩大,考试内容改革。元代的科举制: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四明代的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确立八股取
11、士,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基本相同,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的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现象严重,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清末新政时期,废除了科举制。(2)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扩大统治基础,笼络人心;提升官员质量。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统一思想,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刺激学校发展,有利于教育普及;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们重文轻武的现象。c.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我国首创科举取士。消极作用: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制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淘沐。Q.国家只重科举取士,忽略学校教育
12、,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b.科举制具有欺骗性。评分主观性大,考官受贿,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使知识分子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学习;c.科举制束博思想,败坏学风。形成教条主义学习风气;缺少创新精神;影响知识分子性格,形成功利主义的读书观;(3)对当代教育的启示理论上:Q.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当代考试在注重考试公平的同时也要注意人才选拔的区域上的公平;b,考试内容与形式应走向多样和开放,单一内容和形式选拔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c.考试改革的根本是为了求才和求发展,是为了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实践上:Q.增加考试次数,可以实行地方考试、国家考试、高校考试的三级考试模式,借鉴科举制的乡试、省试和殿试;b.拓宽招生渠道,为特长生、专才、偏才开通“绿色通道”,但为了避免投机取巧,考试的难度和选拔标准要高。第6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