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8 ,大小:259.20KB ,
资源ID:3486835      下载积分:4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4868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7-10月生态类文稿汇编(48篇).docx)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7-10月生态类文稿汇编(48篇).docx

1、“千万工程”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谱写了美丽乡村新篇章,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这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深入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入总结、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将助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

2、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谱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篇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明确了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激励机制等“四个一”工作机制。二十年来,浙江将“千万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村民算好共富账、民生账、生态账三本“幸福账”。2022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

3、差提前缩小至1.9以内,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连续38年荣膺全国各省区第一。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说到底,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就看是否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民之所

4、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办好群众需要的、想要的实事,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源头活水、生生不息。新时代新征程,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围凝聚力量,书写新的更大奇迹。谱写加强基层治理的党建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二十年

5、来,浙江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高标准落实农村党建“浙江二十条”,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2022年,全省村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形成了集体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推进“千万工程”合力强的生动局面。新

6、时代新征程,要更加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组织功能,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谱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

7、态致富的路子。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指导实践,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的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千万工程”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建设、基层治理、乡风化育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多元融合,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性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部署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中去。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

8、织“五个振兴”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谱写大兴调查研究的作风篇章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工作后不久,针对浙江农村经济粗放发展与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正是在这样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带有“泥土味”的科学决策,才使“千万工程”二十年来始终保持旺盛生

9、命力和持久活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十年来,浙江“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延伸,内容不断拓展。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其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两山”理论转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内容不断充实其中。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就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武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

10、道路。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只有脚踏实地、沉到一线,所作的决策才能击中“痛处”、挠到“痒处”。只有学好练精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谱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篇章“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时,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每年开一次现场会,由省委书记出席,带领市县干部考察两三个示范村,并作现场指导;二是每年办一次成效展,省委书记亲自抓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十年来,浙江

11、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踏踏实实地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要把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同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身入”更要“心至”,抓住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12、求实效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把“三北”工程建成北疆绿色长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三北”防护林工程囊括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725个县,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为我国乃至全球增绿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增加到2020年的13.84%,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

13、减”,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现“双下降”。“三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当前正处于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我们不能歇脚,不

14、能松懈,仍需“滚石上山”、不懈努力、久久为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稳固并持续提高“三北”工程的效益,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水土保持与防沙治沙新奇迹。坚持水量平衡、以水定绿,科学造林和营林。要从三北地区干旱少雨、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较重的实际出发,努力攻克干旱、沙化土地、陡坡等困难立地造林的技术瓶颈,根据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基于林水平衡、以水定绿的原则,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低耗水乔灌木树种及草种,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遵循适地适树适草原则,实现科学造林、科学营林、科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基于区域防护林主导生态功能及资源禀赋条件,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在“三北”工程建设区域

15、,各地水土资源禀赋、主导生态功能各异。要在科学解析防护林结构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固碳降碳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确定区域防护林的主导生态功能,分区分类精准施策。东北西部宜以建设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农林牧彼此镶嵌;内蒙古、新疆地区宜通过人工造林、封禁、飞播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黄土高原地区需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华北北部通过造林、育林,尽快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建设以防风固沙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量增”与“质升”并重,以防护林综合效益科学

16、评价为基础,全面提升现有人工林的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林分结构决定林分功能,要通过对三北地区现有人工林功能进行定位监测和评价,科学界定低效林,厘清现有低效人工林的成因和分布格局,并结合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分析,辨析影响防护林生态功能提升的林分结构因子,对症下药。通过确定现有人工林合理林分密度,开展密度控制和调整,对现有纯林进行混交改造,科学确定营林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现有低效人工林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依据植被演替规律,促进林分自然更新,实现低效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三北地区建

17、设足够数量、优良质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实现“三北”工程建设从扩大林草植被面积向调整现有林分结构和空间优化配置的转变,实现从重视造林向重视营林的转变,实现从“由黄变绿”向“由浅绿到深绿”的转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秉持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这一重要理念是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宇宙观、生态观,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只有深刻认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内涵

18、及生成逻辑,才可能理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理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天人合一:同源同质同德共生“天人合一”是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世而发展出的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宇宙观、自然观、文明观的生动概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贯穿于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经典文献中。庄子说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到了宋代,张载在正蒙乾称篇说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这句话阐明了儒家的宇宙

19、观以及相关修身要求,即万物一体,天人合德。古圣先哲关于天人关系的阐发和表达虽各有不同,但坚持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追求人与万物、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场,是彼此相通的。周易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发现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同时,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就是人们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在天地万物之间,人之所以被尊称为万物之灵,正是因为

20、本性中蕴藏着强大的德能,可以发挥其能动性智慧地传承天地那样自强不息宽广包容的精神。中庸中说道:“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古人看来,天地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四季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互不冲突,这正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凡是能够始终坚持像天地那样恪尽职守地持之以恒地用仁爱之心、恭敬之心待人接物而不求回报的人,被称为“大人”。明代的王阳明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即最伟大的人应当是把天地万物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承担起“大人

21、”应尽的责任。古代士人读书的目的在于成为“大人”、志在圣贤。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一以贯之的哲学主张。万物并育:互敬互尊互依共荣“万物并育”出自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描述了宇宙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强调万物并育不相妨害、道路并行互不冲突,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宽广胸怀、深厚仁德和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从生态视角来看,“万物并育”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人类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间、发展自身文明的时候,应当尽力避免对于其他物种生存空间的过度侵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老子是世界上较

22、早发现生态伦理大道的人,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视作宇宙万物的本体,将天地人组合成一个整体,并深刻揭示出“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生成逻辑。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在捕鱼的时候提倡采取“钓”的方式,拒绝采取一网打尽的方式,在捕鸟的时候绝不射杀归巢栖息的鸟。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命题,希望万物各得其所。宋代周敦颐提出“窗前草不除”,认为草木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是贯通的。“万物并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凝聚了中国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与思考。管子提出,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管子认为,要尊重大自然的运行

23、规律,要了解民情,满足百姓生活之需,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敬畏和感念天地之德,才能够顺天时、尊地利、致人和。同时,要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发挥人的才智,纵然有天灾,也可找到避险的方法。反之,违背天道,就会危难频起。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引用唐代名臣陆贽的故事,告诉人们资源是有限度的,对土地的索取也应该有一定的“度”,有所节制,才是国富民强的长久之计。实现“万物并育”,

24、必须重视对“人”的约束。古人制定详细的法令来防止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掠夺。早在西周的时候,有一个部门叫作“虞”,其官员称为“虞人”,主要的职责是掌管山泽禽兽之事。礼记里记载:“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就是说,季夏之月正是树木生长很茂盛的时候,政府就会派遣虞人去视察山林,严禁砍伐树木。礼记月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要做的政事。“月”即天文,“令”即政事。古代圣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制定了一套依据天文、阴阳五行来施行政事的纲领,按照天道、天时来治民。生态建设: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根本大计“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表达的人与万物共同存在、统一于大自然的生态观念,今天更加彰显

25、其恒久价值,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源泉,梳理出明晰的思想脉络。“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理高度契合,都强调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应遵循这些规律,让万物与自然界共生共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曾与中华文明并列为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其消失的一大原因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万物并育”

26、的生态理念,不仅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还在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哲学思想,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思想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

27、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人从“天道”中获得了关于“人事”的启示,现代人也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获得关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共处的启示。世界上的文明非止一家,每一种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都应当得到肯定。“天人合一”使得中华文明以生生仁德为自己的根本原则,“万物并育”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协和万邦”的卓越智慧,从而真正能够促成“大同世界”的最终实现。从“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一直延伸下去。“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哲学理念,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建设

28、美丽地球家园、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持续全面发力 建设美丽中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立,标记了我们驰而不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也显示出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就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是上述“五个重大关系”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29、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持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是历史经验,也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主体参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关键少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领导和主导的关键作用。新征程上,继续充分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内生动力,带动全社会切实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至关重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坚定“想干”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

30、永续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具体而言,要正确认识三对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不能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应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能只认“经济账”、不看“生态账”。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国之大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三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以大局为重,着眼长远,从长计议。提高生

31、态文明建设能力,拓宽“能干”路径。一是摸底数。底数清才能方向明。梳理本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自然资源,采取数字化、网格化等监测手段,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底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覆盖、品类齐全的生态产品资源库。二是打基础。抓住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扎实做好固碳工作,巩固好生态环境的绿色底色。同时,积极推动本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搭市场。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办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

3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规范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四是拓模式。深入研究本地自然禀赋,采取多样化模式和路径,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通道。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机制,形成“干成”合力。应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多方共治,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体来说,加大财税支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完善绿

33、色金融,建设“生态银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支撑自然生态资源的储备、整理、提升、开发,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同时完善生态环保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监管;扩大公众参与,培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多主体积极融入绿色、低碳、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强“要干”信心。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

34、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充分释放激励效应。做好考核评价,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设计更为细化、合理、差别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加大绿色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考核评价“指挥棒”的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加强考核“后半篇”文章,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真考、真用,推动形成坚持绿色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动力。加强督察整改,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及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要牵头抓总,推进整改任务落实,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落实终

35、身问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实施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办法,破除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让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树起来、强起来。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动能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

36、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双碳”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6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我国在能源降碳、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节能与能源回收、碳捕获封存等方面形成丰富技术积累与先发优势,初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绿色低碳技术布局。基础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

37、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革命性力量,需要以技术为引领,突出全链条集成化创新。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科技前沿,厘清技术需求,明确创新方向,以目标为导向开展组织化科研攻关行动,力争实现绿色低碳领域底层技术与关键器件的国有化、可替代化。二是瞄准我国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更新升级要求,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创新应用,加快技术标准化、工程化、市场化,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紧密结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嵌入,释放数字化乘数效应。强化新型举国体制顶层布局,实现重点发力。应用技术变革应弥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回应

38、市场需求及产业痛点。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关键在于提升系统化科研攻关能力,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参与,发挥各主体的比较优势,重点解决创新链难题。通过共性技术需求的征集,精确定位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组织科研力量开展集智攻关。具体来说,围绕新型能源系统的构建,加快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零碳技术的突破性开发与利用,加强油气、煤电、火电等传统能源技术的升级优化,重视碳捕获封存与回收利用等负碳技术。还要面向交通、工业、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政策引导与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行业生产的融合应用。探索科研组织模式及有效评价机制,推进资源整合。坚持问题导

39、向,培育国家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优化绿色能源、低碳环保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基地布局,设立能源低碳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各平台的协作联动,整合技术领域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可以通过“赛马”“揭榜挂帅”等手段,推动各平台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多方长期联合攻关的稳定机制,减少资源部署的重叠与浪费。在产业领域,应以央企、龙头企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主,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技术评价应更关注市场化目标,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成果价值评估与技术风险评价,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前瞻性地考虑供需配合、知

40、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形成适合不同技术门类、不同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体系。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壮大实用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系统攻关,需要庞大的人才储备队伍支撑。一方面,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技术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加强科教融合与项目育人,完善能源、电气、建筑、制造等一级学科门类中“双碳”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更新,通过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培育多学科交叉人才。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培养资源提供者和培养成果使用者的双重功能,加强工程博士与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注重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场景搭建,提升复合型人才培育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41、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抓手,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助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一定能够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打好“组合拳”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

42、兴的突出位置”。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强化法治保障,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种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在生态文明制度“四梁

43、八柱”的基础上,今后还应加大制度创新供给,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修订,加快开展碳中和专项立法研究,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监管执法力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基本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必须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强化制度的有效执行,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

44、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让生态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松懈都有可能产生“木桶效应”,影响整体实效。今年是第三轮督查开局之年,需要保持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高压态势,把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贯穿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和执法监管始终,压实保护工作的政治责任,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强化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高水平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

45、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借助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经营主体主动进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绿色发展逐步完善体制机制,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面对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构建

46、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空间结构转型升级,制定绿色生产行业标准,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力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粗放利用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化交易的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建立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能够以市场化交易形成的资源环境要素价格为指引,提

47、高资源环境要素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配置效率,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科技支撑,增强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动力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面对碳减排约束与未来经济增长空间之间的矛盾问题,必须发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作用,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以先进适用技术手段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变量。2012年以来,

48、我国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改变了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的要求,必须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数字技术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抓手。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也存在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的基础上,须找到生态保护修复

49、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管和修复技术发展,加强“双碳大脑”“虚拟电厂”等创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一体化的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大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