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球网校: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考试问吧,有问必答!音频、讲义网校免费提供,如有贩卖勿上当,免费咨询:400-678-3456转601第二节镇规划的编制一、镇规划概述镇规划的依据(1)法律法规依据(2)规划技术依据(3)政策依据镇规划的原则人本主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镇规划的阶段和层次划分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之前可增加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含镇村
2、体系规划)和镇区(镇中心区)规划两个层次。镇可以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直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镇规划的期限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10年。二、镇规划编制的内容镇总体规划纲要对于规模较大的镇,发展方向、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等不太确定,在总体规划之前可增加总体规划纲要阶段。总体规划纲要需论证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发展目标、镇(乡)域镇村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城镇性质、规模和总体布局,选择城镇发展用地,提出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编制的内容(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2)
3、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一般建制镇规划编制的内容(1)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2)镇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镇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镇区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1)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2)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三、镇规划编制的方法1、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1)规划基础资料收集;(2)现状调研的技术要点2、镇的性质的确定确定镇的性质的依据包括:区域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区域经济水平、区域内城镇间的职能分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镇的发展
4、历史与现状。确定镇的性质的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通过分析镇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发展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特征、区域经济联系和社会分工等,确定镇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的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以数量表达的技术经济指标,来确定主导作用的生产部门;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其所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通常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分析,以其超过部门结构整体的2030为主导因素;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镇用地结构中的比重,以用地所占比重的大小来表示。镇性质的表述方法区域地位作用+产业发展方向+城镇特色或
5、类型3、镇的人口规模预测人口规模的内容一是在规划期末小城镇的总人口,即镇域人口,应为其行政地域内户籍、寄住人口数之和,即镇域常住人口。二是规划期末镇区人口,即居住在规划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综合分析法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经济发展平衡法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
6、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区域分配法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对镇域总人口增长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预测,然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城市化水平。环境容量法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线性回归分析法线性回归法是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4、镇区建设用地标准镇区的用地规模镇用地规模是规划期末镇建设用地的面积。由于镇的差异性比较大,通常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每人120m2以内,也可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设定规划调整幅度,镇
7、规划标准中考虑调整因素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每人75-140m2。建设用地比例根据镇规划标准,建设用地应包括用地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和绿地八大类。建设用地比例是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辅助指标,是反映规划用地内部各项用地数量的比例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镇区规划中的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广场以及绿地中的公共绿地四类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8-1的规定。建设用地选择建设用地宜选在生产作业区附近,并充分利用原有用地调整挖潜,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需扩大用地规模时,宜选择荒地、薄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建设用地宜选在
8、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便于排水、通风和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段;建设用地应避开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滑坡、风灾、地震断裂等灾害影响和生态敏感地段;应避开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位于或邻近各类保护区的镇区,应通过规划减少对保护区的干扰;应避开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一级文物埋藏区;应避免被铁路、重要公路、高压输电线路、输油输气管线等穿越。在不良地质地带严禁布置居住、教育、医疗及其他公众密集活动的建设项目。5、镇区用地规划布局镇布局的影响要素包括:现状布局,建设条件,资源环境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城镇性质,发展机制镇布局原则包括:旧城改造原则、优化环境原则、用地经济原则、
9、因地制宜原则;弹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镇规划空间形态及布局结构镇布局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大类。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块状式、带状式、双城式、集中组团式四类。分散布局可分为分散组团式布局和多点分散式布局。居住用地规划布局新建居住用地应优先选用靠近原有居住建筑用地的地段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区,便于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安排,避免居住建筑用地过于分散。旧区居住街巷的改建规划,应因地制宜体现传统特色和控制住户总量,并应改善道路交通,完善公用工程和服务设施,搞好环境绿地。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按其使用性质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小城镇公共中心
10、的布置方式有:布置在城区中心地段;结合原中心及现有建筑;结合主要干道;结合景观特色地段;采用围绕中心广场,形成步行区或一条街等形式。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独立选址,其他公共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形成公共活动中心;商业金融机构和集贸设施宜设在小城镇人口附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段;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用地,应设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远离污染和不危及学生、儿童安全的地段,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300m,主要人口不应开向公路;医院、卫生院、防疫站的选址,应方便使用和避开人流和车流量大的地段,并应满足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要求。集贸市场用地的选址应有利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并不得占用公路、主要于路、车站、码头、桥头等交
11、通量大的地段;不应布置在文体、教育、医疗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出入口附近和妨碍消防车辆通行的地段。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规划工业生产用地应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选址和布置,类工业用地可布置在居住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附近;二、三类工业用地应布置在长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下游;新建工业项目应集中建设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对已造成污染的二类、三类工业项目必须迁建或调整转产。镇区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中,用地应选择在靠近电源、水源和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段;同类型的工业用地应集中分类布置,协作密切的生产项目应邻近布置,相互干扰的生产项目应与分隔;应紧凑布置建筑,宜建设多层厂房;应有可靠的能
12、源、供水和排水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和通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和科技信息等项目宜共建共享;应设置防护绿地和绿化厂区;应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农业生产及其服务设施用地的选址和布置时,农机站、农产品加工厂等的选址应方便作业、运输和管理;养殖类的生产厂(场)等的选址应满足卫生和防疫要求,布置在镇区和村庄常年盛行风向的侧风位和通风、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兽医站应布置在镇区的边缘。仓库及堆场用地的选址和布置,应按存储物品的性质和主要服务对象进行选址;宜设在镇区边缘交通方便的地段;性质相同的仓库宜合并布置,共建服务社施;粮、棉、油类、木材、农药等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仓库严禁布置在镇区人
13、口密集区,与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距离应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公共绿地布局公园的选址应充分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用地及起伏变化较大的用地。可选择在河湖沿岸,充分发挥水面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城镇小气候;可选择林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可选择名胜古迹及革命历史文物所在地;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有发展的余地。街头绿地的选址应方便居民使用。带状绿地以配置树木为主,适当布置步道及坐椅等设施。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