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0 ,大小:3.32MB ,
资源ID:401122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4011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重点_耿慧.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重点_耿慧.pdf

1、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L RESEARCH第42卷 第2期2023年2月Vol.42,No.2February,2023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重点耿 慧1,焦华富1,叶 雷2(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芜湖 241002)摘要:“流空间”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打破了传统的资源配置逻辑、重构区域关系并驱使区域一体化的网络化组织形成,区域发展更加强调“合作”“互惠”与“共栖”。都市圈是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表现形态,都市圈一体化也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流空间与网络化的背景下,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都市圈一体化理

2、论框架以探究其一体化的特征、效应和机理,是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本研究基于共生网络视角,初步建构了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理论模型,并讨论了都市圈一体化的研究重点。研究认为: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包含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等多领域的实体设施网络和虚拟关系网络,具备共生系统和复杂网络的双重属性,同时符合城市体系的组织特征和演化规律,反映都市圈一体化的组织作用机制、演化方向和规律。共生网络形成机制、共生网络效益生成机制和共生网络系统演化机制是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基本的运行机制,体现都市圈一体化的内在必然联系。对都市圈一体化的网络化特征的总结,正向、负向效应的全面梳理,不同阶段内生、外生和网

3、络驱动机理的解析,以及跨界网络关系治理路径的探讨等都是都市圈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索建构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理论框架,以期促进城市地理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内容的丰富,并为都市圈一体化治理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流空间;理论框架DOI:10.11821/dlyj0202211101 引言区域一体化是区域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演进的典型过程与表征1。区域一体化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区域一体化仅指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制度组织或法律协议,消除经济贸易壁垒,谋求多方获益的过程1;广义上,除经济一体化还包括区域制度、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整合2-4。劳

4、动分工在全球化与地方化驱动下逐渐向网络化迈进,从劳动分工到劳动地域分工再到分工的扁平化和网络化,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不断塑造一体化的新尺度5。依据尺度不同,区域一体化可分为:国际一体化、国内区域一体化。其中,国内区域一体化涵盖的空间范围又包含同城化、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等多个层级6。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关系转向以城市群、都市圈为载体的区域竞争7。作为国内区域一体化层级之一的都市圈一体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收稿日期:2022-10-16;录

5、用日期:2023-01-1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2YJA790026)作者简介:耿慧(1992-),女,安徽亳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E-mail:通讯作者:焦华富(1962-),男,安徽黄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E-mail:475-494页地 理 研 究42卷要颁布,都市圈一体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双循环”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下,中国都市圈完全具备一体化的条件和基础,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先行者及其深化拓展的重要依托6。都市圈一体化是区域共生的典型,是一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与系统组织现象8。竞合关系是都市圈一体化

6、复杂协作系统的本质,在本质上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吻合性较强9,10,共生理论能够较好地表达城市间共生融合的相互作用关系7。共生是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的共生界面11,在共生界面上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产生、传递和交换过程12。已有针对都市圈一体化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都市圈概念的界定。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概念起源于日本,指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且中心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13。中国对都市圈概念的关注主要在21世纪后,但在具体研究或政府规划文件中,往往与城市经济圈、城市群、大都市区等概念交织混肴14-18。方创琳等通过梳理不同时期

7、的都市圈定义,结合中国新发展格局的特征,重新厘定了都市圈概念及其内涵,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构成单元,是城镇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在构成上包括具有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在功能上发挥区域或国家增长中心的作用14,19。都市圈的识别与范围界定。都市圈是城镇化2.0阶段的新形态6,对都市圈的识别多从人口规模以及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层面展开13,19,但由于都市圈概念长期不明确及其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目前在中国仍未能形成统一的量化识别标准。在“中心-外围”理论的影响下,运用引力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基于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对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界定方法被较多学者认可20。随着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发

8、展,利用夜间灯光、手机信令、交通出行、经济联系网络等多源数据构建的综合模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界定研究中21-27,技术手段和理论模型不断创新与完善。都市圈一体化的特征及其评价。目前学术界多聚焦于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单层次的功能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水平特征等3,28-30。并发现都市圈经济和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4,31。生产法、相对价格法、引力模型等评价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研究中29,32,33,且多从经济、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静态评价模型。都市圈一体化的驱动机制。都市圈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较为复杂,分工与协作、文化认同、融洽的制度环境及均衡化的基

9、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都是都市圈一体化形成的必备条件,市场资源配置的制度环境以及“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游走便利化是都市圈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4。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为要素流开辟了流动通道,另一方通过“压缩时空”和降低“边界效应”提高资源要素流的流通和配置效率,并强化都市圈的集聚与溢出效应35,36。基于对城市网络外部性的剖析,发现“借用规模”为增进区域福利、克服规模报酬收益递减提供新思路37,在未来也是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都市圈一体化治理与调控。中国的都市圈一体化在整体协调机制、区域分工、产业结构、区域认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38,39,限制都市圈区域竞争力

10、的提升及一体化的深化。社团模式、管理模式、支持增长模式和福利模式是世界都市圈治理的主要模式40,通过顶层管控、区域竞合、统筹规划与市场协调等方面在都市圈多元利益主体间博弈协调,创建网络化、共建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一体化发展环境41-43,形成跨界综合治理体系,并注重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如何促进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支撑国家及区域发展?都市圈一体化的特征、效应及其动力机制等,都是亟待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视角和方法加以深入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城市间联系和相互作用渐趋网络化的现实,融合流空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复杂网络模型,建构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理论研究框架,讨论共生4762期

11、耿 慧 等: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重点网络视角下都市圈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以期深化都市圈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2 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都市圈一体化是指都市圈城市系统在核心城市引领下通过多方面的跨界合作、分工和共享形成的共生共存的关联网络系统,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标,是成员在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生态空间等多界面形成的动态共生网络系统44。共生网络发轫于生物学的共生概念,指生物种群按照某种模式互依互存形成的共生、协同进化的网络45。Frosch、Gallopoulos和Chertow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工业共生概念,用以刻画产业间的物质、能量资源的交换和再利用关

12、系46,47,Boons将工业共生发展成工业共生网络,描述基础设施共享的副产品交换协同网络的生成、发展和衰亡的过程48。“工业共生网络(ISN)”是工业中通过材料和能源的优化循环,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生产网络,是以生产链为媒介,以互惠、共创、共享为目标,以信息、能量、资金、技术等流空间为纽带,以某种共生模式在共生界面上开展加工生产、资源循环、再加工、市场化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动态关系网络系统49,50,被作为一种通过创造更多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系统来促进循环经济的方法加以推广。中国学者张其春提出了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概念,认为城市共生网络是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与产业共生网络两者的统一,城

13、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是核心网络与外围网络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形成的相互联系和融合的有机体49。本文基于都市圈一体化内涵,融合流空间理论、共生理论、复杂网络模型等,尝试构建的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模型,不同于侧重网络单向联系的传统工业共生网络,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的共生单元不再局限于工业、企业之间,城市、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自然环境等同一维度或不同维度间均可形成不同层次的多向共生关系,且不同维度共生网络相互嵌套,是对传统“工业共生网络”的扩展和补充。2.1 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概念模型城市群内各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等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形成的相互依存的

14、一体化城市网络51,52,是传统城市网络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探索基于流空间的城市间直接联系网络。交通网络、创新网络、企业联系网络等均可用来刻画城市网络或区域发展特征,或借助这些网络的空间依赖性识别城市群和都市圈,并判断其发育程度,这些基于网络间相互作用关系和网络演化规律的传统城市网络研究能够指导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53-56,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城市间联系网络应该是双向的、多维的、立体的、具有层次性的相互嵌套的网络57。但现有研究较注重从定量的视角对城市单一网络或单向联系网络宏观结构的刻画,忽视了城市网络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城市网络的生成过程与机制。本文构建的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从共生的视角解

15、析城市间联系的生成机制,并关注城市间联系网络的多维性、多层次性、相互嵌套以及演化规律,以期能够丰富城市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指导。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是由都市圈内的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共生模式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共生共存的城市复杂网络系统。都市圈内的人口、交通、资金、创新等多个维度分别形成共生网络,各维度共生网络通过相互交叉、嵌套最终形成立体、动态和开放的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是一种能体现都市圈一体化联系多向性和复杂性的加权超网络模型(多种网络构成的网络),包括城市间在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等领域的实体设施网络和虚拟作用关系网络(

16、图1),其中477地 理 研 究42卷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是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关键要素,能够反映都市圈一体化共生关系的演化方向和规律。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具有以下属性:首先,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空间等多界面依靠共生关系形成的多维嵌套共生网络,且各维度共生界面间存在作用关系。其次,在一个共生界面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共生网络:核心网团和辅助网团。核心共生网团是指在一个共生界面里发挥关键作用的共生网络;辅助共生网团是共生界面里对核心共生网团发挥支持和辅助作用的其他网络,核心共生网团和辅助共生网团之间存在互促互制关系(图2)。比如在经济空间,产业一体化共生网络则为核心共生网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为辅助共生网络,彼此密切关联。最后,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具有层次性和演化性。层次性体现在:借鉴加权超网络模型的层次划分方法,根据都市圈内共生单元间共生度和关联度等指标体现的共生关系的强弱以及联系网络的属性特征等,可将共生网络划分为核心网络、关联网络和外围网络49,58,59。依据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中共生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我们将与核心共生单元有直接联系,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