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2.29MB ,
资源ID:411611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411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_郑志明.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_郑志明.pdf

1、092023.02/Study on Rural Planning 乡村规划研究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6;四是对典型村落进行空间形态分析7,8,为保护利用提供支撑依据。综上,研究多为汉族或单一民族村落研究,而对于多民族混居型村落研究较少。目前,西南地区民族混居型村落数量众多,需针对该类型认知与研究,应重点分析村落空间特征、空间活动及形成原因,探讨空间形态与民族融合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以松潘县大屯村为例,建构系统分析方法,为该类型村落研究及保护发展提供支撑。1 村落概况1.1 村落区位大屯村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东北部,松潘县十里回族乡境内,距松潘县城约 3.5 km。村落东邻山体,西边紧邻高屯子村,

2、北与元坝子村相连,南接佑所屯村。村落地处岷江河畔,西有国道 213 隔河相连,东有在建的成兰铁路穿村而过。1.2 村落人文环境早在明清时期,因民族争斗不断,朝廷在松州古城(今松潘县城)屯兵,大量官兵及群众便逐渐聚集于此地,大屯村由此形成。因其位于茶马古道范围内,战争和商贸促使多方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并受社会改革、婚嫁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大屯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回族、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村落,并在村落内形成了一些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建筑及文化设施,有汉族寺庙、清真寺、石碑、经幡等。1.3 民族聚集与融合村落早期以汉族居民为主,随着后期回族和藏族的迁入,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大屯村现有汉族 94

3、户、回族 61 户、藏族 2 户及羌族 1 户。从村落民族分布来看,汉族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回族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呈组团状,藏族和羌族数量较少,近年来才迁入到村落(见图1)。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聚居体现了民族间曾有过迁移与融合的过程。村落空间是村落生活的容器,通过对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解析,分析该类型村落空间特征,揭示各民族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民族融合的方式。以松潘县大屯村为例,构建了包括村落选址与格局、景观环境、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宗教空间、民居建筑空间五个维度的空间分析方法体系。关键词传统村落;宗族;空间形态;民居建筑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四川省科

4、技厅软科学项目(2021JDR0093);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S143)。DOI10.19892/ki.csjz.2023.02.03Abstract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Multi-ethnic settlement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ethnic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Village space is the container of village lif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form of multi-ethni

5、c mixed traditional villag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ype of villages,and reveal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way of national integration.Taking Datun Village of Songpan Coun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patial analysis

6、method system from five dimensions:village site selection and pattern,landscape environment,street space,public space,religious space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space.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clan;spatial morphological;residential buildings当前传统村落研究多集中在空间分布1、空间形态与保护利用方法2,3等研究。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研究特定

7、区域的空间形态及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如粤北、晋中、广西、中原等4,以博士论文为主;二是类型化空间形态研究,即重点分析村落的单一构成空间类型5,以硕士论文为主;三是借助空间句法、VR 技术等作者简介:郑志明(1984-),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遗产保护与乡村聚落更新。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Analysis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Ethnic Mixed Traditional Villages郑志明 刘凡诗Zheng Zhiming,Liu Fanshi

8、10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022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2.1 村落选址与格局村落与周边环境所形成的山水格局协调统一,其选址南北有农田,东靠坡地,西邻岷江,主要呈“四面环山、东西轴线两端、集聚组团”的格局。大屯平面呈宝葫芦形,有吸纳万物而聚天地之灵气的说法。村落临水而居,依山而建,整个村落建筑沿岷江展开,几乎使每家每户都能满足“枕山面水”的山水格局(见图 2)。受自然地形、人文因素的影响,村落整体呈团状布局,沿岷江纵向延伸,有带状发展的趋势。村内民居建筑布局松散,沿主要巷道呈点状均匀分布。村落南北两侧分布有农田,与建筑紧邻,方便居民的日常生产需要,东

9、靠郁郁葱葱的娘娘山,是村落安全的保障。2.2 村落景观环境村落属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全年降雨量 693.2 mm,雨热同期,阳光充足。因四面环山,一水串联的格局特色,大屯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层次,沿河流与山体呈现梯度的景观分层。靠近岷江,低处为河滩地景观,该部分水草丰茂,土壤肥沃,多作为牧草地和农田,满足村民日常生产和放牧养殖的需要。中间层为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景观形式多样。村内民居建筑多是坐北朝南,前有一院,或后有一园,其间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菜地散布其中,村内街巷纵横,沿街各式花草争奇斗艳,为古街巷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共同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聚落景观。最高处景观以山体和森林

10、为主,多为自然环境,树木茂盛,保存良好。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林下生长有可食用的野生菌类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2.3 村落街巷空间村落东侧有一条茶马古道贯穿全村,内部主次巷道呈“T”字形、“Y”字形交叉,主要巷道东西向与宗教主轴相吻合。村内的 3 条主要巷道、6 条次要巷道,以及多条小巷道共同构成了网络式的交通组织体系(见图 3)。村落内道路主要分为四类:有对外联系的 213 国道,宽度 812 m;最东侧的茶马古道,是村落曾经兴起的带动原因,至今留存 34 m;村内主要道路满足车辆通行宽度在 4 m 左右;村内支路起着辅助交通、便捷入户的作用,宽度约为 2 m。各类别的道路,共同承担着当地居民的

11、生活出行,也是村落风貌的直观体现。2.4 村落公共空间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生活、社交、宗教祭祀等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古老智慧及当地文化的集中表现。大屯村是一个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因受汉、回、羌、藏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奠定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村落公共空间呈现出独有的融合性。大屯村的公共空间形式丰富,主要包括娘娘庙、观音庙等宗教空间,小卖部、入口广场、农家坝子等生活节点空间。村落公共活动由之前的以宗教信仰为主的活动,转变为以轻松休闲为主的娱乐活动,在保留原有信仰和活动的前提下,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大集聚的活动相对减少,小众的各类娱乐活动逐渐衍生,从而使得大型公共空间、中心广场衰

12、退;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型公共空间、农家坝子的兴起。村落受多民族文化的影响,长久以来形成了别具趣味的民族习俗活动,像庙会、对唱、舞龙、跳花灯舞,这些文化活动与各类公共空间紧密联系,是村内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桥梁纽带。2.5 村落宗教空间各民族拥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但因大屯村多民族混居的独特性,其宗教空间保持各自独立的同时,又呈现出融合与稳定。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村落有众多寺庙,大屯村中心有历经百年的五仙庙,以此中心为出发点,沿东西向展开,与西侧的四方庙,东侧的观音庙、娘娘庙相互联系,形成了村落的宗教主轴,四周民居沿轴线集聚。回族的清汉族回族藏族羌族岷 江大屯村山山田田田图 1 村落民族分布(图片来源:作

13、者自绘)图 2 村落选址与格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12023.02/Study on Rural Planning 乡村规划研究真寺位于大屯村南侧,融合了部分汉族建筑的风格,青黑的瓦,精致的屋脊,鲜亮的颜色。除了正中用来做礼拜的主房之外,两侧各有厢房,内设有图书室、礼拜室及各类辅助用房。3 村落建筑特征3.1 建筑整体布局建筑沿村落主要道路及街巷展开,整体呈聚集状,但建筑布局松散,房前屋后有独立的院落空间,建筑呈点状分布(见图 4)。建筑沿街巷走势保持一致,排列整齐。建筑多为坐北朝南,青瓦坡屋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3.2 建筑形制村落民居是具有典型地方风貌的川西木结构民居,宅院坐北朝南。其

14、平面多为“一”字形和“L”形两种形式,建筑层数多为两层。建筑立面开窗开门多呈对称分布,南面为主要开窗方向,便于采光,山墙面开窗较少,主要设有阁楼入口。建筑一层入户为民居院落,是主要的晾晒场所,院落较大的民居会在一侧单独设置牲畜圈和厨卫空间。“一”字形民居建筑进门为厅堂,以此为中心两侧分别布置两间卧室,整体呈现对称分布。厨卫空间多设置于院内其他辅助用房,相对独立。“L”形民居建筑在靠近院落大门一侧设置厅堂,厅堂后方有储物空间,向里侧展开,有两间卧室及杂物间,沿杂物间转角设置厨卫,整体布局紧凑。建筑二层均设有过厅、祈堂和卧室,可以进行日常祭祖或者待客休息。室内没有楼梯间,其楼梯都放置于室外,二层后

15、退留有廊道空间。部分建筑再往上通过木质楼梯可以到达阁楼空间,主要用于存放器材和食物。4 结语大屯村受藏、羌、回、汉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多文化的交融碰撞,形成了各具风貌的公共空间及民居建筑。主要有以下特征:村落选址无明显的民族特征,均为结合地形背山面水形成空间格局,节约平坦用地利于农业生产;各民族相对集中分布、适度分离,随着人口规模增长,汉族民居呈现蔓延扩张,回族民居呈组团状集中扩展;各民族有自身的民族信仰和精神信仰,民族建筑布局均以各民族宗教建筑为核心,汉族民居呈现以寺庙为轴线的集中式布局,回族民居呈现以清真寺为核心的向心式布局;建筑形制与风貌统一协调,呈现较强的村落整体性,

16、但建筑内部功能划分不同,与民族生活习性相关,少量建筑装饰细节呈现较强的民族特征。参考文献1 焦胜,郑志明,徐峰,等.传统村落分布的“边缘化”特征:以湖南省为例 J.地理研究,2016,35(08):1525-1534.2 顾大治,王彬,黄雨萌,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安徽绩溪县湖村为例 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02):100-105.3 张星,何依.城边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选择:以宁波市滨海地区为例 J.华中建筑,2020(12):94-99.4 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5 赵晓亮.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6 陶伟,陈红叶,林杰勇.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 J.地理学报,2013(02):209-218.7 黄海静,董张.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1):111-118.8 郑志明,王文静,刘亚舟.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06):132-1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