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英语35x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就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无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学生很少有交流的时机;同步的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新公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
2、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要改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开展,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1.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时机发表个人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由原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3、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拟少,防止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为难,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和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位
4、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其它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方法。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求只有每一位组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位组员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都学会教学内容,因此,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兴
5、奋的状态中。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根底好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根底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根底稍差的同学有更多时机,用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气氛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
6、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分组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那么,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竞赛。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可以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1) 按座次就近组合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
7、组一般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拟方便。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任课教师可以在开学初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那么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凝聚力的学习活动。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和内容的不同在课前、可中和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来进行,包括思考问题和提出质
8、疑等。与一般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应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预习要求,例如:让学生先独立预习课文并找出重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不同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报告活动,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根底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讲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2)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以一般以4个人左右为宜。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
9、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以有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2.教师扮演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现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传授者、训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评价者。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学习,老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老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
10、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因而,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讨论的声音不够响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做出分析,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交流意见;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当学生讨论的思维受到阻碍,或者对问题的看法错误,又或者分析情况的观点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教师是一个鼓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当学生由于现时
11、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一起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在汇报或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开展。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也符合了新时代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到达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
12、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开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来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在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因此要到达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根底上
13、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把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并认识到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并侧重于集体评价,可使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当然,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典范,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消除依赖别人的思想。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
14、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外表;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那么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根底上才能顺利完成,到达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防止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外表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
15、象。 2.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看到一些小组为了让本组有最充分的表现,都派出优等生发言,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优等生活泼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见解,合理的分析,优等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组成员的意见。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时机,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开展。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作一个说明、安排,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清楚了,责任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不至于有的没事可干,无话可说。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
16、这种方式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一人也不落下。这种方式,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了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指导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根本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合作技能的指导,这样才能到达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比方,“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