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技巧在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指导中逻辑技巧在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指导中的应用的应用 沈志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辅导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作作为一门终生的课程,它不仅是一个会在未来职场上发挥很大作用的技能,更是一个人思考深度的折射,思辨能力的体现,或是情感表达的出口。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练习写作不仅能帮助他们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提炼生活感悟,更可以及时反映他们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助于老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写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创作活动,表面上是它通常只在一段较短的集中时间内完成,但其实它既涉及写作前的大量阅读输入、深入思考,也涉及写作后对文章的反复修改、不断润色。正是由于写作的复杂
2、性,在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辅导时,我们应该格外注重写作主体的特殊性,应当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考习惯、表达习惯,培养其写作技能,争取帮助他们在进入更高年级以后能轻松自如地完成写作任务。但从目前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的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技巧。常见的问题有:语言不连贯、组织结构混乱、偏题离题等等。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帮助我的学生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让他们逐步独立自主地写出好文章。从长期来看,培养大量阅读、勤于练笔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才是正道。这其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可或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辅导中,我特别侧重对学生逻辑技巧的训练。在长时间的作文辅导写作中,我
3、们常常忽略了逻辑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虽然还为学生进行专门的文体写作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他们应该在这个起步阶段了解到逻辑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为他们日后的专业文体写作打下基础。比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对话、行为,情节的发展、转折,都是环环相扣的,正如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草蛇灰线”写法。“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记叙文中的人物大都有其明确动机,人虽然也会有不理性的时候(所以在一些高阶文学作品里会出现一些不合情理的情节),但在初期阶段的基本练习中,我们应该先培养学生们的基础写作技巧和意识,学习构建他们笔下的人物,掌握情节的走向,服务要表达的中心主题
4、。很多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时常常没有方向感,觉得无所适从或者无话可写,所以老师要帮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主题。从低年级的看图作文到高年级的命题作文,其实命题人已经将写作范围做了明确的限制,所以这部分的训练相对容易。困难的是如何由一个主题发散写出整篇文章,将一个明确的主题填充骨肉,变成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逻辑来指导思维。在写作中,常见的逻辑结构一般分为以下五种:并列结构、遞进结构、演绎结构、总分总结构和分总结构。并列结构又称为总分结构。学生可以从一个主题中挑选几个方面,一般建议是三个,一字排开论述。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中“家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用多个事例并列的结构来突出
5、爸爸或妈妈的性格,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无话可写的情况,又使得人物形象充实丰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但也要向学生们提醒,这类结构不适合作为通篇文章的主体结构,因为作为初学者,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面临升学压力的写作者,这种没有结尾的文章不易把控,得分不高。它可以用作文章某部分的结构。第二类是递进结构,比如按照时间、步骤、程度顺序进行一一阐述。常见的时间顺序有早上、中午、晚上;步骤顺序可以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序数词引导;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包括最重要、次重要、第三重要等等。这些都是递进结构,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和符合自然表达的逻辑结构。这类写作要注重事件因果和次序、详略的安排。很多学
6、生容易将这样的结构写成流水账,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在递进结构的基础上细化各部分结构,对重要内容突出,次要内容弱化,做到详略得当,叙事有一定节奏感。另外,当描写的主题有较为明确的“顺序”时,比如事件发生的先后,递进结构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三类是演绎结构。我们先给出大前提(大背景),再给出小前提(小背景),自然而然地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最经典的三段论式演绎法。在记叙文写作中,也可以应用这样的技巧。再以“亲情”话题为例,学生在写作关于他们的父母的习作时,可以先说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自发的,近乎本能的,以此来过渡到他们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这样行文会显得更加流畅。因此,引导学生在给出一个结论前思考这个结
7、论的大前提或者大背景,需不需要在给出结论前进行先行的阐释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最基本的逻辑思考的训练。最后两种是总分总结构和分总结构,这两种形式和上面提及的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可以在形式上一起记忆。具体应用时择一或者混合使用。总分总结构是先提出主题,再一一补充细节,最后进行总结。一篇小学生高年级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就是:开头事件 1事件 2总结。在事件里,我们需增加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来丰富事件。总分总可以说得上是最常见的一种逻辑方式,能够帮助很多思维比较发散的学生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逻辑链条。分总结构又可演化为“归纳”法,和上面的“演绎”法对应。分总结构特别容易成文,书写相对轻松,但是由于没
8、有主题先行,所以属于“分”的故事之间一定要存在某种关系。因此分总结构也像总分结构,推荐学生在局部使用,不适合作为全文架构。总的来说,以上我在教学中总结的行文逻辑结构,在学生逐一掌握的基础上,可以由他们灵活发挥,自由组合,不要让结构限制了他们的表达,最终达到无意识的自成结构写作。这五种逻辑结构不仅能运用在写作中,更可以运用在未来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逻辑主干自洽,剩下就是一通百通和灵活运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是鼓励学生在行文前列些提纲,确认逻辑结构;在行文后对于文章的每个部分提炼中心思想,形成逻辑线,反查逻辑结构。当学生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列写提纲时,我们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才算真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