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承担责任我们是主人(教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三课承担责任,进一步从行为习惯养成角度引导学生关心集体、承担责任、为集体事务奉献自己的力量。本课是第一、二课内容的提升,主要由学生自身完成并实践对集体生活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对集体负有责任。承担应有的责任,是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方法。本课重点讲解了我们是主人和我们的责任两个重点问题。【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局部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不愿承担自己的社会
2、责任,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营造气氛,合作与互动的学习方式,表达新课程观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开展的新评价观。结合学校和班级的事例,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深刻体会我们作为集体中的主人,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答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活动参与中自主体会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培养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
3、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精神,参与集体事务,为集体做事,保护集体的荣誉。培养学生做事的热情,学会根本的为集体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能力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都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并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知识目标:明确学生作为学校和班级成员所负有的责任。承担责任的好处与代价,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责任,了解承担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不同后果,强化其责任意识,解决如何为集体承担责任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深刻体会承担责任对个人和他人、集体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教学环节
4、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复习提问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稳固旧知,承上启下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请大家思考: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是什么?师:在我们的集体中,大家一定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需要对集体事务明确分工,分清责任,就可以使每一个成员自觉、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承担责任的第一框我们是主人出示本课课题:我们是主人激发学习兴趣,突出主题,同时也为后面
5、“承担社会责任的教学做铺垫。我思我悟我学我辨第一层次:我是一颗小水滴师: 从2023年9月,我们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就成为了八中、初一特(1)班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建设班级和学校的责任。出示材料,请学生讨论并答复。李雯是学校中的学习尖子,而且也能歌善舞,是学校有名的才女。为了永远保持“年级第一的学习成绩,她拒绝参加任何班级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平时对班级和学校的事情也不闻不问,即使是能够发挥她特长的文艺活动,她也拒绝参加。她说,只有市级以上组织的歌舞比赛才参加,除此之外,自己没有义务为学校的活动出力。请答复:1、李雯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2、李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她有哪些思想顾虑
6、?这种想法有无道理?对她有什么好处? 4、如果在我们班,同学们都不参加集体活动,对班级的事情不闻不问,班里可能会是怎样的情形? 5、李雯的做法对吗?对她自己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师: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懂得,和李雯一样,虽然很多同学只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们也要,而且应该为集体承担责任,那么,作为普通一员,我们又该承担哪些责任,作出哪些奉献?分层次,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交流做法。A、 有特长的普通学生,发挥各自的一技之长,作出奉献。如:学习好;文艺好;书写、绘画好;体育好B、无特长的普通学生,尽其所能,作奉献。师小结:看来,即使我们是班里的普通一员,即使我没有任何特长,我们也要为班级承担责任
7、,而且承担责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精神,参与集体事务,为集体做事,保护集体的荣誉。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后面的行为实践奠定了根底。在正面明理的层次上,批驳了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误区,进一步明确班级中的大局部群体,该怎样承担责任。畅所欲言分享智慧 第二层次:我是班委过渡:虽然我们都是班级的主人,但在集体中也有着不同的角色,有些同学担任班干部,那么,作为班委,我们要不要承担责任呢?材料:班上要进行班委改选,老师提倡大家自愿参加竞选。王强觉得很犹豫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思维活动:1、王强面临什么问题? 2、由于刚入学时,大家彼此不太熟悉,不太了解。所以,我指定了咱们的班委
8、。我们下学期,也将竞选班委。根据你们以往担任班委或参加竞选的经历,你们的父母、身边的同学对此持什么态度?(出示幻灯)他的朋友说:你放心,我们几个人会帮你拉选票。选上班委以后,遇到事情,老师会尊重你的意见。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老师也容易原谅。我们有什么情况,你可以帮我们打“掩护。母亲表示反对:负责班委工作,会占用你一局部学习时间,对你的学习造成影响。本来你的成绩就不拔尖,干嘛还要凑这个热闹?父亲提醒他:负责班委工作也许会减少你和朋友在一起娱乐的时间,可能会使有些同学感到快乐,也可能会使某些同学很不满意。要做到大家都快乐是很困难的。即使你坚持原那么,也可能有人埋怨你不公平,你能承受得住吗?3、你是否
9、会参加班委竞选?并谈谈理由。4、如果王强参加了竞选,并成功中选。那么,作为班委,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学生答复;出示幻灯片:我们的班委会,请班干部谈谈自己的理解。5、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大家也许会得到同学们的误解、甚至是一些风言风语,你们遇到过吗?当时你的心理感受如何?怎样面对(如:爱出风头;老师的内线;爱打小报告,惹人讨厌)教师小结:作为班干部,我们不仅是班级的主人,也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都要尽职尽责的承担起管理班级的责任,做出自己的奉献,不辜负同学、老师的信任和期待。用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充分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进行总结: 最为班干部,更应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0、,承担集体责任。对前面的故事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明确班委会成员为班级承担的责任。 集思广益境界提升 第三层次:共同的责任过渡:其实,作为班级和学校的小主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先进、优秀的集体,这就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增强集体荣誉感,承担能够为班级、学校争光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共同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承担呢?辨析:校运动会上,小丽参加了800米长跑,却只得了最后一名,没能为班级争光,对此事,小丽该不该负责?(不该,确实小丽没有任何责任,因为在这件事上她并非不愿为班级争光,而是不具备为班级争光的实力。)师:什么是责任呢?责任是指那些我们应该、而且
11、能够承担的事情。本层次内容是对前两个层次的升华,对学生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从而激发学生为班级、学校承担责任的热情,并自觉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收获园地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点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多媒体展示结论): 1、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承担责任,往往是由于责任不清引起的。所以,我们在集体中应该明确责任。2、不同的人在集体中处于不同的角色,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无论是普通一员,还是班委,各有各的责任,但也只是承担不同方面的责任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都承担着能够为班级、学校争光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3、在集体中承担责任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且付出的代价与回报不
12、同,感受不同。 最后把梁启超先生的一段文章作为教师寄语送给学生:最苦与最乐(配乐朗诵)本环节力图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堂总结 如果把集体比作一只火炉,那么,我们每个成员对集体的奉献就是一块块木炭,只有大家不断地为火炉添加木炭,才能使集体之火越燃越旺,个人也能从集体中得到温暖。尽管我们现在的年龄、能力都还有限,能够为集体承担的责任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只要我们有了责任意识,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就可以说:我们无愧于集体,我是集体的主人。课后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同学们对责任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把实践的结果记录下来吧。这或许是你的第一份承担责任的记录!活动
13、要求:请同学们将一个月内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和自我评价认真记录下来,填写成长记录承担责任篇。成长记录承担责任篇责任内容代价回报体验与感悟履行责任能力自我评价将教学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稳固学习效果,落实到学习生活中。教学资料:最苦与最乐(节选) 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假设能知足,虽贫不苦;假设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