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起丙烯酰胺中毒事故分析 丙烯酰胺(polypelaganmide)为白色结晶状固体,中等毒性,水溶性较强,其单体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经皮肤吸收为消化道的200倍,毒代动力学研究,通过14C丙烯酰胺示踪显示:丙烯酰胺被人体吸收后可很快分布到全身,以血液中浓度较高,在体内有一定蓄积作用,当体内蓄积剂量到达130mg/kg,对人体神经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就会造成损害。1 材料 北京市郊区的1家主要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化工厂,2022年3月新添置了一条丙烯酰胺单体的生产线,当年4月份开始生产,每班5名工人,分2个班次,6月初陆续有7名工人出现恶心、手指无力,手部脱皮、四肢乏力等病症,其中2
2、名严重者出现了喝水时呛水、走路步态不稳、双手颤抖、用餐持筷、书写持笔困难等病症,被送入医院治疗,后经北京市职业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丙烯酰胺中毒。2 现场调查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此次发生事故的结晶车间建筑面积1000m2,车间内无整体机械通风设施。车间内安装了4条丙烯酰胺生产线,设备均配有局部排风系统,生产线要用密封式生产,接触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部位主要在包装岗位,位于车间入口处。车间内设有更衣室及淋浴设备,配有防护用品(像胶手套、防毒口罩);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对该车间作业环境进行现场模拟检测。3 检测方法及结果 酰胺类化合物现场检测方
3、法。实验室检验方法为气相色谱分析法。 结果:经模拟检测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氢氧化钠、盐酸、粉尘等有害物质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4 分析及讨论4.1事故原因分析 参考有关文献,对这起丙烯酰胺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根据对事发单位负责人、生产工人询问及对该企业事故车间询问现场调查,分析造成此次事故原因有以下几点。液体物料在管道中提前聚合的问题。为尽快有疏通被阻塞的管道,工人经常不戴个人防护用品,用手去去除管道中的聚合单体(粉状),手及上肢皮肤经常直接接触丙烯酰胺,通过皮肤吸收。工人工作服为普通帆布面料,劳动过程中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将落到身上的丙烯酰胺溶解,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造成中毒。由于该
4、车间为间断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对短时间发生中毒的危险性认识缺乏,无视卫生平安教育管理,平安防护制度不落实。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知识匮乏和防护意识较差,对皮肤防护缺乏必要认识,也是造成中毒的一个重要因素。4.2讨论 此次事故提示我们,在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中不能只重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对违反操作规程或出现异常情况下,经皮肤粘膜吸收可能引起中毒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接触可经皮肤吸收毒物的劳动者,要加强皮肤防护,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培训,使工人掌握职业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病危害预防中的顾此失彼,以最小的本钱、最有效的方式控制职业危害;建立严格的职业卫生平安制度,加强职业平安卫生巡检,及时纠正违章作业;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制定防护用品发放、使用、保管、检查和管理制度。教育职工养成良好职业卫生习惯,工作后及时淋浴更衣,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对橡胶手套要里外定时清洗,职工戴手套前要将手洗净,防止将化学品带入手套内;保持工作服清洁,除经常更洗外,工作服被汗浸湿后要及时更换;工作服及橡胶手套等不要在作业场所存放;定期检查防护用品发现破损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