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选择理由: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头一年,他们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历史课,所以历史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学科兴趣就尤显重要,而且七年级又是初中三年的根底一年,因此选择七年级做试卷分析就具有一定的根底性和典型性。 二、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根底性、时代性和开展性的原那么,体现“以学生开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考试不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良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内容。 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 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 三、试题结构: 1、试题数量及结构: 2、试题类型及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根本吻合。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适宜的。川原和西山大局部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千渭初中的优秀率到达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根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 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根底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
3、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开展。 3、存在问题 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试题存在互相提示现象;专业味道太浓;地方史知识渗透不够;识图题图印得不够清楚等。这将在以后命题中加以改良。 五、学生答题分析及今后教学方向: 1、学生根本功较差。书写不工整、不标准,错别字较多。应加大对学生文字根本功的训练。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较
4、普遍。应利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点,防止混淆。 3、时间类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应利用编歌谣等多种记忆方法,强化对这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记忆训练。 4、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学以致用。这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5、答题缺乏条理,知识点不明确。要引导学生培养条理清楚的答题习惯。 6、审题不明,归纳总结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导致答题不理想。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概况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
5、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根底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根底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
6、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忆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奉
7、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项选择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根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
8、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历史根底知识欠缺,学科根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根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根底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
9、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根底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根底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
10、,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开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创立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拟多的,因此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防止两极分化的加大。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
11、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根底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总分值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总分值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总分值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此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根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根底知识的稳固,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