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8.15KB ,
资源ID:605471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605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偷税罪立法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偷税罪立法调研报告.docx

1、偷税罪立法调研报告 一、刑法中认定偷税罪存在的问题 刑法在第201条第1款就有关偷税罪的认定和处分作出了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以上不满并且偷税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分又偷税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倍以上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处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倍以上倍以下罚金。这一规定说明,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

2、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已收税款,偷税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偷税罪,除了必须具备偷税罪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外,还必须具备数额和情节方面的要件。这里的数额和情节要件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数额+比例;一个是“次数。所谓“数额+比例标准,是指以偷税的数额及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作为定罪的标准,这是刑法中唯一采取此类标准的罪名。所谓“次数标准,即行为人偷税前受过行政处分的次数作为其构成犯罪的一个重要情节标准。采取这样的认定标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就“数额+比例标

3、准而言,一方面,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大小;另一方面,偷税数额的多少可以实际反映了行为人在客观上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的程度。所以,采取“数额+比例的双重标准,就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将偷税罪的犯罪结果量化,以衡量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符合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那么。就“次数标准而言,由于偷税人屡罚屡犯,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也比较大,也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因此,“次数标准主要考查的是行为人主观上恶性程度,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情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偏重于客观方面的“数额+比例标准的缺乏,以防止行为人钻法律空子,躲避刑法的有关规定,还有利于强化一般预防效果

4、。偷税罪立法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更加具体、完备,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状况,认定偷税罪的“数额比例、“次数两个标准,在实际操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有关“下限和“上限的规定缺乏严密性,不利于司法实践中合理准确地操作。在偷税罪中,刑法对于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且数额在十万元以下的偷税行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且偷税数额十万元以上的偷税行为,都没有作出明文的规定。试想,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这种情况,比方,被告人应纳税额十五万元,实纳税额六万元,采取偷税手段偷税九万元,其偷税数额在一万元至十万元之间,但偷税的比例却是60%,超出30%。又如,被告人应纳税

5、额一百万元实纳税额七十五万元,采取以上偷税手段偷税二十五万元。其偷税数额属于第二个量刑档次,但偷税的比例25%却属于第一个量刑档次规定。这二种情况新刑法条文都无法加以认定。因此,这种情况得不到合理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容易造成混乱。对上述行为不加以处分,也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即在偷税到达一万元至十万元的前提下,如果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行为人可能构成犯罪,而如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比例百分之三十以上,行为人反而不构成犯罪;同样,在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前提下,如偷税数额为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行为人构成犯罪,而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却反而不

6、构成犯罪。显然,“数额比例标准貌似合理,实质上却不科学。 2、以偷税比例量罪不公平,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法第四条也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就是说,全体公民适用刑法不受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的影响,只要是同样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同等标准的制裁,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偷税犯罪也是如此,将大额纳税人与小额纳税人区别对待是不公平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包括违法处分时的平等。同样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同样的处分,就犯罪而言,处分只能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而不同。虽然大额纳税人上缴的税款多,对国家奉献大,

7、但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抵消,更不能因此而放宽对大额纳税人的定罪标准。但现实的情形是,一个年纳税一千万元的企业,偷税九十九万元可以无罪,而一个年纳税十万元的企业,偷税一万元就构成犯罪。是偷税比例的指标规定导致了这一不公现象,这对标准社会行为显然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导向。任何人偷税同属主观成心,按偷税比例来定罪,事实上有利于大额纳税人,客观上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 二、对偷税罪完善的探讨 针对司法实践中偷税罪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5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但是该解释未对偷税比例“上限、“下限出现真空地带,对偷税比例量

8、罪不公平问题进行解释。笔者认为,既要严格依据刑法精神适用法律,又要结合税法和税收征管的实践灵活适用法律。 首先,要注意灵活适用法律,确保刑罚适用的公平和合理。对于偷税罪刑法规定“合法不合理的现象,要能够灵活适用法律,在刑法的根本精神范围内进行适当的纠偏,对刑法第201条进行修改,对“数额比例的标准进行调整。取消第一档量刑比例的上限,这样可防止出现偷税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但却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既不符合第一个量刑档次规定,又不符合第二个量刑档次规定,无法依照本款规定定罪量刑;而偷税数额虽然超过十万元,但占纳税额的比例却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如何定罪量刑也于法无据的现象。 其次,应当以偷

9、税数额作为评价偷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第一标准。偷税罪是经济犯罪,通常是通过对其犯罪结果的量化、数额化来衡量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偷税数额是衡量和判断偷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刑法规定尚不完善的情况,可以考虑以偷税数额作为考查其社会危害性的标准。对偷税数额较大,但比例未达2023%以上的情况,应在第一档以绝对数额加以明确,不考虑偷税的比例,防止出现大额纳税人偷税不构成犯罪的现象。 因此,笔者建议将刑法第201条第1款修改为“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的手段,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到达百分之十的,或者偷税数额虽未占应纳税额2023%但偷税数额已达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分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6页 共6页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